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陈涉世家》同步练习(含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辍耕之垄上(去,往) B.或以为死(或者)
C.广故数言欲亡(缘故) D.以激怒其众(把)
2.下面的句子中倒装句的一项是 ( )
A.吴广素爱人 B.祭以尉首
C.陈守令皆不在 D.杀之以应陈涉
3.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是“并杀两尉 ”,这也是他们为起义所做的舆论准备。
B.陈胜用“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激励士卒,坚定了氏族反抗暴秦、奋起抗争的信念。
C.“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体现了起义策略的正确性和百姓的人心所向。
D.选文中,一支团结战斗的农民起义军迅速组成,证明陈胜是一名卓越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4.填空。
(1)本文的作者是 (填朝代)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人名)。《史记》是我国第一部 体通史,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文中表现陈胜具有远大志向的语句是: !
(3)陈胜、吴广起义的根本原因是: 。
(4)文中最具有号召性和反抗精神的句子是: !
5.(读史·比较表述)
史书叙述中常常含着作者的情感态度,试比较下面两句话你更喜欢哪一句,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说明理由。
A.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 —-司马迁《史记》
B.乃以其所乘骓马赐亭长。 --袁枢《通鉴纪事本末卷第二》
6.人物欣赏。
(1)从分析当时形势和所提策略口号以及为起义做舆论准备及发动起义中,可以看出陈胜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2)《陈涉世家》中“ ”一句,表现陈涉 的性格特点和出众的宣传鼓动才能。
(3)下面几句话分别体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征。
①“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②“苟富贵,无相忘”。
③“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4)通读课文,结合具体内容分析陈胜是一个怎样的人?
二、阅读与理解
(一)课内阅读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 !”
……
陈胜王凡六月。已为王,王陈。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宫门令欲缚之。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陈王出,遮道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伙颐!涉之为王沉沉者!”楚人谓多为伙,故天下传之,伙涉为王,由陈涉始。客出入愈益发舒,言陈王故情。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妄言,轻威。”陈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节选自《史记·陈涉世家》)
(1)常识填空。
《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 体通史,作者是 。
(2)按原文填写选文中空白的句子。
(3)解释加点的词。
①陈涉太息曰 ②已为王,王陈
③自辩数,乃置 ④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
(4)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②苟富贵,无相忘
(5)结合学过的知识,谈谈你对陈胜的看法。
(二)课外阅读
朱 家
鲁朱家者,与高祖同时。鲁人皆以儒教,而朱家用侠闻。所藏活豪士以百数, 其馀庸人不可胜言。然终不伐①其能,歆②其德,诸所尝施,唯恐见之。振人不赡③,先从贫贱始。家无馀财,衣不完采,食不重味,乘不过軥牛④。专趋人之急,甚己之私。既阴脱⑤季布将军⑥之阸⑦,及布尊贵,终身不见也。自关以东,莫不延颈愿交焉。
楚田仲以侠闻,喜剑,父事朱家,自以为行弗及。 (《史记·游侠列传》)
(注释)①伐:夸耀。②歆:为……而欣喜。③振人不赡:救济生活不富足的人。④軥(qú)牛:挽轭的小牛。⑤阴脱:暗地里逃脱。⑥季布将军:曾效力于项羽,多次击败刘邦军队。项羽败亡后,被刘邦悬赏缉拿。⑦阸:(è)困厄。
(1)下列选项中,各组句子加点字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而朱家用侠闻 /臣未尝闻也(《唐雎不辱使命》)
B.所藏活豪士以百数 /扶苏以数谏故(《陈涉世家》)
C.莫不延颈愿交焉 /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唐雎不辱使命》)
D.乘不过軥牛 /车六七百乘(《陈涉世家》)
(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与例句加点字含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专趋人之急
A.长跪而谢之(《唐雎不辱使命》)
B.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唐雎不辱使命》)
C.然足下卜之鬼乎(《陈涉世家》)
D.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诸所尝施,唯恐见之。
②楚田仲以侠闻,喜剑,父事朱家。
(4)朱家“诸所尝施,唯恐见之”的原因是什么?并在原文中找出“唯恐见之”的一个具体例子。(都用原文作答)
原因:
例子:
(5)请概括归纳一下朱家身上体现出来的“侠”的特点。
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A 2.B 3.A
4.(1)西汉;司马迁;纪传 (2)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3)天下苦秦久矣 (4)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5.我更欣赏A句的表述。司马迁在叙写时,用了一段语言描写,这段语言描让项羽的形象更为丰富。写出了一个落魄英雄最后落幕时颇有亮色的一面:“吾知公长者”写出了项羽对亭长的尊敬;也表现了项羽对乌骓马的情感。“不忍”二字更可以见出项羽的柔软之处。也正是因为项羽的这一点,所以,他才英雄气短,儿女情长,最终落了一个失败的结局。也正是因为这句描写,项羽的形象更为丰满。而袁枢用一句话一笔带过,项羽的形象 就大打折扣了。所以,我赞成A句的描写。
6.(1)陈涉认为当时的形势有利于发动起义,他抓住了秦王朝所面临的严重政治危机和楚国人民的反抗要求这两个问题作了精辟的分析,并且提出了“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这一策略口号,表现了他卓越的组织才能和超人的胆略。
(2)且壮士不死而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叛逆
(3)①“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中“燕雀”比喻风识短浅的人,“鸿鹄”比喻有远大抱负的人。这一比喻形象地显示了他那非凡的个性和远大的抱负。②反映出他不满现状、渴求改变命运的心态及对富贵生活的向往,表现出与穷朋友同甘共苦的心愿。③显示出一个造反者对封建等级制度的强烈批判和大无畏精神。不但显示了陈胜的抱负、反抗决心和叛逆性格,而且对激励士卒起义有极强的鼓动性和号召力,表现这位义军领袖卓越的领导才能。
(4)陈胜是一个对封建统治强烈不满,敢于反抗,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有志气,有抱负的农民起义的领袖。
二、阅读与理解
(一)课内阅读(1)纪传;司马迁
(2)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3)长叹;以陈县为国都;分辨诉说;老朋友
(4)①陈胜年轻的时候,曾经同别人一道被雇佣耕地。②如果有一天谁富贵了,不要忘记了穷伙伴。
(5)陈涉年少时就有远大志向,言语中也流露出对同伴的惋惜和轻视;陈胜称王后,生活奢侈,自私虚荣,不顾旧情,自毁诺言,众叛亲离,终成孤家寡人,这也正是他失败的原因之一。
(二)课外阅读(1)C
(2)B
(3)①那些(朱家)曾经给予过施舍的人们,(朱家)只害怕再见到他们。②楚地的田仲因为狭义而闻名,(他)喜欢剑术,像对待(自己的)父亲一样来侍奉朱家。
(4)不伐其能,歆其德。;及布尊贵,终身不见也。
(5)“侠”的特点:①仗义助人;②不夸耀自己的能力和功绩;③不期望别人的回报;④能坚守自己的贫困;⑤把别人的利益放在自己利益之前(或舍己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