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照秘密级管理★启用前
试卷类型:A
2020级高三上学期期末校际联合考试
地理试题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
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跨省流动人口12484万人。其中山东省的外来人口
412.9万,在外地的山东籍人口425.9万。下表为山东省跨省人口流动情况统计(部分)。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山东人口流出地(万人)
山东外来人口来源地(万人)
北京
69.7
湖北
7.2
黑龙江
63.1
浙江
8.7
江苏
58.4
福建
7.1
河南
62.9
福建
7.69
上海
50.1
山西
7.0
河北
34.5
云南
7.63
天津
39.6
四川
7.0
吉林
34.4
重庆
5.0
浙江
26.0
吉林
6.7
江苏
28.2
湖南
4.75
河北
21.9
云南
4.0
安徽
21.9
江西
4.71
广东
19.8
江西
3.7
四川
19.7
新疆
3.8
辽宁
17.3
湖南
3.7
辽宁
17.4
天津
3.7
河南
12.3
重庆
3.5
贵州
15.7
广东
3.4
新疆
12.3
广西
3.4
内蒙古
14.6
青海
3.1
陕西
8.3
甘肃
2.8
山西
10.1
北京
2.9
安徽
7.9
宁夏
2.4
湖北
9.9
广西
2.6
内蒙古
7.8
贵州
2.3
甘肃
9.0
宁夏
1.3
黑龙江
7.8
海南
2.1
陕西
8.9
上海
0.98
1.山东省人口跨省流动的特征是
A.净流出人口中江苏仅次于北京
B.外省净流入人口中,河南最多
C.流出地以京津冀和长三角为主
D.流入人口主要来源于沿海省份
2.黑龙江省人口的第一迁出目的地是山东省而不是北京,主要原因是
A.工资水平
B.环境质量
C.就业机会
D.文化习俗
韩国釜山港的集装箱货物依存度高达93%,在全球10大港口中位居首位,而所创造附
加值远低于上海等世界大港。釜山北港自开港以来,依托港口发展港口贸易和制造业,形
成了具备城镇雏形的釜山港区。随着港区的扩大,在港区以北6km外兴建新区,即釜山镇
高三地理试题第1页(共8页)高三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
2023.1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C 2.D 3.D 4.C 5.D 6.C 7.A 8.A 9.C 10.A
11.B 12.D 13.B 14.B 15.B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55分)
16.共15分。
(1)沿岸流,从北向南1分,波浪、潮汐,从海洋向陆地为2分,共3分。
(2)养殖用地替换为运动用地和其他用地。(2分)
影响:因养殖导致的水体富营养化减轻;水深增加,水量增加,增强了水体自净能力,水质变好。(4分)
(3)挡水坝阻挡落潮水体,保持水量稳定;涨潮时海水能够越过水坝、升降船闸开启使海水进入,使坝内水体得到更新;阻挡海洋泥沙进入,减少坝内泥沙沉积。(6分)
17.共14分。
(1)年降水量约400mm,处于半湿润半干旱的过渡地带;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夏季降水集中,地表流水侵蚀严重;春季降水少,土壤干燥疏松,地表植被恢复慢,风沙侵蚀严重。(6分)
(2)成立内部协作组织,对全流域进行统一调度和分配;推广应用节水技术,减少水资源浪费;循环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跨流域调水,增加水源补给;兴建水库,植树造林,调节水量的季节分配。(任意答对4条可得8分)
18.共12分。
(1)秦岭处于我国暖温带半湿润地区和亚热带湿润地区过渡区域,气候多变敏感;落叶阔叶林带物种丰富,竞争力和适应性强。(4分)
(2)随着海拔升高,阴、阳坡面积减小,坡面差异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减弱(2分),使得上限分布的海拔高度接近(2分);先锋性亚带的植被耐寒性强(2分),使北坡分布上限提升(2分)。
19.共14分。
(1)吉林省平原面积广,播种面积大;机械化水平高,粮食总产量高,使农业人口人均粮食产量很高,所以FSCPP值大。(4分)
(2)河南省FSCPL超过1,对国家粮食安全正向贡献。(2分)
措施: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标准农田,提升耕地质量;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精耕细作,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提高高产、优质粮食作物种植比重等。(8分)
(阅卷要求:要体现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的措施。如果回答扩大耕地面积,播种面积,增加粮食作物种植比重,控制人口数量等等都不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