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阶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同步分层作业13 最后一次讲演
一.选择题(共4小题)
1.根据语境内容,与上下文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
今天在此追悼李公朴、闻一多先生,时局极端险恶, 。但此时此地,有何话可说?我谨以最虔诚的信念,向殉难者献誓:心未死, ,和平可期, ,杀人者必覆灭。
A.人民无比沉痛 志不绝 争取民主
B.人心异常悲愤 意志紧 民主自由
C.人民生活痛苦 斗志昂 民主有望
D.人心异常悲愤 志不绝 民主有望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感彩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杀死了人,又不敢承认,还要诬蔑人。
B.我们骄傲一点说,这算是像我这样大年纪的一代,我们的老战友,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
C.这几天,大家晓得,在昆明出现了历史上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
D.为什么要打要杀,而且又不敢光明正大地来打来杀,而偷偷摸摸地来暗杀!
3.本文标题中的“最后”一词的具体含意是( )
A.闻一多是当天讲演的人中最后一个讲演的。
B.李公朴先生讲演过了,后来闻一多先生又讲演。
C.李公朴讲演被杀害,闻一多先生讲演又被杀害了。
D.这是闻一多先生生前的最后一次讲演。
4.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
②暗杀了人,还要诬蔑人,说什么“桃色事件”……
③无耻啊!无耻啊!
A.设问 引用 反复 B.反问 比喻 反复
C.反问 引用 反复 D.设问 比喻 反复
二.语言运用(共2小题)
5.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句式,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1)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
句式: 表达效果:
(2)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你出来讲!
句式: 表达效果:
(3)你们完了,快完了!
句式: 表达效果:
(4)你们以为打伤几个,杀死几个,就可以了事,就可以把人民吓倒了吗?
句式: 表达效果:
6.按要求变化句式。
句子: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
①变成肯定句:
②变成主动句:
三.综合读写(共1小题)
7.写作技法:对比手法。
《最后一次讲演》一文中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对比手法的使用,如“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以反动派的“耻”衬托李先生的“荣”,又以李先生的“荣”反衬反动派的“耻”,在强烈的对比中,表现作者对反动派的愤怒与蔑视,对李先生的赞扬。请借鉴此写法来写一段话。100字左右。
四.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8.阅读课文《最后一次演讲》第五自然段,回答问题。
(1)选段中“你们”“我们”各指的是谁?
(2)选段中“黑暗”和“光明”的含义各是什么?
(3)选段中“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一句有什么含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9.阅读选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反动派暗杀李先生的消息传出以后,大家听了都悲愤痛恨。我心里想,这些无耻的东西,不知他们是怎么想法,他们的心理是什么状态,他们的心怎样长的!(捶击桌子)其实很简单,他们这样疯狂地来制造恐怖,正是他们自己在慌啊!在害怕啊!所以他们制造恐怖,其实是他们自己在恐怖啊!特务们,你们想想,你们还有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你们以为打伤几个,杀死几个,就可以了事,就可以把人民吓倒了吗?其实广大的人民是打不尽的,杀不完的!要是这样可以的话,世界上早没有人了。
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你们将失去千百万的人民!你们看着我们人少,没有力量?告诉你们,我们的力量大得很,强得很!看今天来的这些人,都是我们的人,都是我们的力量!此外还有广大的市民!我们有这个信心: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之前倒下去了吗?翻开历史看看,你们还站得住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我们的光明就要出现了。我们看,光明就在我们眼前,而现在正是黎明之前那个最黑暗的时候。我们有力量打破这个黑暗,争到光明!我们的光明,就是反动派的末日!(热烈的鼓掌)
(1)结合语境,赏析下面的语句。
①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
②而现在正是黎明之前那个最黑暗的时候。
(2)选文中的“他们”“你们”“我们”各指的是谁?
(3)试分析“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一句话的含义,并体会其中蕴含的作者的感情。
(4)选文第二段列举希特勒、墨索里尼的事例,有什么作用?
(进阶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同步分层作业13 最后一次讲演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4小题)
1.根据语境内容,与上下文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
今天在此追悼李公朴、闻一多先生,时局极端险恶, 。但此时此地,有何话可说?我谨以最虔诚的信念,向殉难者献誓:心未死, ,和平可期, ,杀人者必覆灭。
A.人民无比沉痛 志不绝 争取民主
B.人心异常悲愤 意志紧 民主自由
C.人民生活痛苦 斗志昂 民主有望
D.人心异常悲愤 志不绝 民主有望
【解答】第一空,根据前文的“此追悼李公朴、闻一多先生”,他们是被反动派屠杀,应该用“人心异常悲愤”,表达对反动派的极大愤慨最恰当。第二空,根据前面的“心未死”可知,为了结构上的一致,应该用“志不绝”。第三空,根据前文的“和平可期”,为了前后句式一致,可知应该填“民主有望”。
故选:D。
【点评】语言连贯就是指上下文文意的衔接和语句的排列要有条理,思维严密、有逻辑性。语言连贯,首先要有统一的话题和中心,先说什么,后说什么,主次要分明。从语言运用的角度看,要保持合理的句序,句与句之间要有适当的联系。要恰当运用过渡性语言,恰当使用修辞手法。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感彩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杀死了人,又不敢承认,还要诬蔑人。
B.我们骄傲一点说,这算是像我这样大年纪的一代,我们的老战友,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
C.这几天,大家晓得,在昆明出现了历史上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
D.为什么要打要杀,而且又不敢光明正大地来打来杀,而偷偷摸摸地来暗杀!
【解答】A.“污蔑”是贬义词。
B.“骄傲”在这里有“自豪”之意,是褒义词。
C.“无耻”是贬义词。
D.“偷偷摸摸”是贬义词。
故选:B。
【点评】词语的感彩是指词语在某种语言环境中带有赞扬、喜爱或贬斥、憎恶等感彩。主要包括以下三种:
1.褒义词:在表示意义的时候,带有赞美、喜爱、肯定的感情。
2.贬义词:在表示意义的时候,带有贬斥、憎恶、否定、轻蔑的感彩。
3.中性词:指不带有褒贬感彩的词。中性词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可以用于好的方面,也可以用于坏的方面。正确理解词语的感彩,可以帮助我们在说话、写文章的时候正确表达自己的立场、态度和感情;也可以帮助我们正确理解别人说话和文章中的态度和感情。
但在一些特定的语言环境下,为了特殊的表达效果,可能采用“说反话”的方法,此时使用褒义词表达的是贬义,而使用贬义词却可能表达的是褒义。
3.本文标题中的“最后”一词的具体含意是( )
A.闻一多是当天讲演的人中最后一个讲演的。
B.李公朴先生讲演过了,后来闻一多先生又讲演。
C.李公朴讲演被杀害,闻一多先生讲演又被杀害了。
D.这是闻一多先生生前的最后一次讲演。
【解答】《最后一次演讲》是闻一多在1946年7月的李公朴追悼会上所做的讲演,在讲演中闻一多对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的倒行逆施做出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当天下午闻一多就遭到了国民党特务人员的暗杀。也代表了闻一多的决心。所以标题中“最后”指的是闻一多先生生前的最后一次讲演。
故选:D。
【点评】标题是对文章内容的概括,或是文章主旨的表现,所以理解标题的关键是理解文章的内容与主旨。
4.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
②暗杀了人,还要诬蔑人,说什么“桃色事件”……
③无耻啊!无耻啊!
A.设问 引用 反复 B.反问 比喻 反复
C.反问 引用 反复 D.设问 比喻 反复
【解答】①句子自问自答,是设问的修辞;
②句子中的“桃色事件”是引用国民党报纸上的话,是引用的修辞;
③句子连续两次重复“无耻啊”,表示极端的愤慨,是反复的修辞;
故选:A。
【点评】做好本题要弄清各种这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并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分辨各种修辞手法,还要学会会分析各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二.语言运用(共2小题)
5.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句式,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1)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
句式: 反问句 表达效果: 当面责问特务,强烈谴责了反动派的残暴。
(2)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你出来讲!
句式: 祈使句 表达效果: 当面命令特务,揭露了反动派虚弱的本质,表现了自己大无畏的精神。
(3)你们完了,快完了!
句式: 感叹句 表达效果: 揭露了敌人的虚弱的本质,表达了对敌人的蔑视。
(4)你们以为打伤几个,杀死几个,就可以了事,就可以把人民吓倒了吗?
句式: 反问句 表达效果: 揭露了反动派的凶残与愚蠢。
【解答】(1)句子从语气上看,表示反问,以此指责杀死李先生的无理。
(2)句子从语气上看,表示祈使,向特务宣战,表现自己对特务的无畏。
(3)句子以“快完了”表示感叹,表现对敌人即将失败的快乐,对敌人的蔑视。
(4)句子“就可以把人民吓倒了吗”表示反问,说明对敌人凶残的无畏。
答案:
(1)反问句;当面责问特务,强烈谴责了反动派的残暴。
(2)祈使句;当面命令特务,揭露了反动派虚弱的本质,表现了自己大无畏的精神。
(3)感叹句;揭露了敌人的虚弱的本质,表达了对敌人的蔑视。
(4)反问句;揭露了反动派的凶残与愚蠢。
【点评】句子的类型有:
①陈述句:陈述一个事实或者说话人的看法的句子,又分为肯定的陈述句和否定的陈述句。
②疑问句:表示疑问的句子,分为特指问、是非问、选择问、正反问、设问和反问。
③祈使句:表示命令、请求、催促、劝阻等情感要求的句子。
④感叹句:表示某种强烈的情感的句子。
6.按要求变化句式。
句子: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
①变成肯定句: 历史上所有反人民的势力都被人民毁灭了。
②变成主动句: 人民毁灭了历史上所有反人民的势力。
【解答】①把双重否定句就肯定句。要去掉否定词语,再根据原句的表意适当增减词语达到表意一致即可。
②把被动句改为主动句。把相关的词语的位置进行互换,再根据原句的表意适当增减词语达到表意一致即可。
答案:
①历史上所有反人民的势力都被人民毁灭了。
②人民毁灭了历史上所有反人民的势力。(或:人民把历史上反人民的势力全都毁灭了)
【点评】句式变换就是保持句子内容基本不变,根据表达和理解的需要把某种句式变成另外一种句式。要注意掌握常见的句式特点,灵活变换。
三.综合读写(共1小题)
7.写作技法:对比手法。
《最后一次讲演》一文中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对比手法的使用,如“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以反动派的“耻”衬托李先生的“荣”,又以李先生的“荣”反衬反动派的“耻”,在强烈的对比中,表现作者对反动派的愤怒与蔑视,对李先生的赞扬。请借鉴此写法来写一段话。100字左右。
【解答】答案:
示例:以前,妈妈与奶奶的关系非常“紧张”。虽说住在一个院子里,但是妈妈在东面的厨房做饭,而奶奶在南面墙边临时搭建的小厨房里自己做饭吃。有时家里做点好吃的,妈妈也不会喊奶奶过来一起吃。而现在的妈妈,在红烧肉还没做好的时候,就大声喊道:“妈,您别做饭了,过来一起吃!”奶奶每每听到这样的喊声,笑得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了。
【点评】对比,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对比是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写作中的对比手法,就是把事物、现象和过程中矛盾的双方,安置在一定条件下,使之集中在一个完整的艺术统一体中,形成相辅相成的比照和呼应关系。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四.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8.阅读课文《最后一次演讲》第五自然段,回答问题。
(1)选段中“你们”“我们”各指的是谁?
(2)选段中“黑暗”和“光明”的含义各是什么?
(3)选段中“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一句有什么含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解答】(1)本题考查词语的指代内容。根据“现今天在李先生为了争取民主和平而遭受了反动派的暗杀”“特务们,你们想想,你们还有几天”可知:“你们”指国民党反动派及其帮凶;根据“都是我们的人,都是我们的力量!此外还有广大的市民!我们有这个信心: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可知:“我们”指作者及爱国民众。
(2)本题考查词语的含义。通读全文,根据“我们看,光明就在我们眼前,而现在正是黎明之前那个最黑暗的时候。我们有力量打破这个黑暗,争到光明!我们的光明,就是反动派的末日”可知:“黑暗”指反动统治,“光明”指人民解放。
(3)本题考查句子的含义及情感的理解。根据“你们以为打伤几个,杀死几个,就可以了事,就可以把人民吓倒了吗?其实广大的人民是打不尽的,杀不完的!要是这样可以的话,世界上早没有人了。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你们将失去千百万的人民!你们看着我们人少,没有力量?告诉你们,我们的力量大得很,强得很”可知:这句话的含义是杀害李公朴吓不倒人民,会有更多不畏牺牲的人起来斗争。也表达作者对敌人的愤恨之情,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
答案:
(1)“你们”指国民党反动派及其帮凶;“我们”指作者及爱国民众。
(2)“黑暗”指反动统治,“光明”指人民解放。
(3)含义:杀害李公朴吓不倒人民,会有更多不畏牺牲的人起来斗争。感情:表达作者对敌人的愤恨之情,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
【点评】解答此题必须能够认真阅读文本,对每一段落内容理解透彻,只有读懂、读透文本,熟练掌握议论文有关知识,才能准确地解答问题。
9.阅读选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反动派暗杀李先生的消息传出以后,大家听了都悲愤痛恨。我心里想,这些无耻的东西,不知他们是怎么想法,他们的心理是什么状态,他们的心怎样长的!(捶击桌子)其实很简单,他们这样疯狂地来制造恐怖,正是他们自己在慌啊!在害怕啊!所以他们制造恐怖,其实是他们自己在恐怖啊!特务们,你们想想,你们还有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你们以为打伤几个,杀死几个,就可以了事,就可以把人民吓倒了吗?其实广大的人民是打不尽的,杀不完的!要是这样可以的话,世界上早没有人了。
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你们将失去千百万的人民!你们看着我们人少,没有力量?告诉你们,我们的力量大得很,强得很!看今天来的这些人,都是我们的人,都是我们的力量!此外还有广大的市民!我们有这个信心: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之前倒下去了吗?翻开历史看看,你们还站得住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我们的光明就要出现了。我们看,光明就在我们眼前,而现在正是黎明之前那个最黑暗的时候。我们有力量打破这个黑暗,争到光明!我们的光明,就是反动派的末日!(热烈的鼓掌)
(1)结合语境,赏析下面的语句。
①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
②而现在正是黎明之前那个最黑暗的时候。
(2)选文中的“他们”“你们”“我们”各指的是谁?
(3)试分析“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一句话的含义,并体会其中蕴含的作者的感情。
(4)选文第二段列举希特勒、墨索里尼的事例,有什么作用?
【解答】(1)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①本题考查赏析句子,做本题时,需正确理解句意,然后结合语境分析其内在含义即可。这个句子的本义不难理解,结合语境可知,其内在含义是,人们不会屈服于反动派的淫威,不会被他们吓倒,杀了一个李公朴,会有无数的人在他精神的感召下起来继续战斗。表达了作者心中的愤怒和革命必胜的决心与信念。
②本题考查赏析句子,作答时,需先明确修辞,然后结合语境分析其在表情达意上的效果即可。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的表现了在解放即将到来之际,反动派的挣扎将更为猛烈,而斗争也必将更加残酷。
(2)本题考查赏析人称的能力。做本题时,分析人称具体的指代对象,需根据具体的语境结合上下文来分析。分析人称的表达效果,需结合文章的主旨来分析。文中的他们指的国民党反动派及其帮凶。我们指的是包括作者在内的爱国民众。联系主旨可知,把反动派称为你们,对其提出最直接的斥责,表现了作者对他们的愤怒与蔑视之情,揭露了他们的反动本质和无耻罪行。我们则表达作者对人民大众的战斗情意和激励人们团结战斗的愿望。
(3)本题考查分析句子含义。作答时,需正确理解句意,然后结合语境分析其内在含义即可。这个句子的本义不难理解,结合语境可知,其内在含义时,人们不会屈服于反动派的淫威,不会被他们吓倒,杀了一个李公朴,会有无数的人在他精神的感召下起来继续战斗。表达了作者心中的愤怒和革命必胜的决心。
(4)本题考查分析例证的作用。作答时,需正确理解所列举的事例,然后结合文章的中心分析事例在文中的作用即可。选文第二段列举希特勒、墨索里尼的事例,这个例子的本义不难理解,结合语境及文章内容可知,希特勒、墨索里尼都是反人民的势力的代表,他们最后都被人民毁灭了,作者列举他们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既给国民党反动派、特务们以沉重打击,又给了人民以信心,鼓舞了人民的斗志。其内在含义是,人们不会屈服于反动派的淫威,不会被他们吓倒。表达了作者革命必胜的决心。
答案:
(1)①表达了作者对人民的强大力量和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心。
②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明反动派正在作垂死挣扎,斗争将更加残酷。
(2)“他们”是指暗杀李先生的反动派,“你们”是指特务们,“我们”是指作者及爱国民众。
(3)杀害李公朴吓不倒人民,会有更多的人不畏牺牲,起来斗争。表达了作者对敌人的愤恨,对革命必胜的信念。
(4)希特勒、墨索里尼都是反人民的势力的代表,他们最后都被人民毁灭了,作者列举他们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既给国民党反动派、特务们以沉重打击,又给了人民以信心,鼓舞了人民的斗志。
【点评】句子赏析的答题方法:
一、可以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赏析一般格式为:修辞+修辞特点+内容+中心 比喻形象生动;拟人生动形象;排比整齐,有气势;夸张突出特点;反问加强语气;反语增加讽刺意味 表述形式:运用了…的修辞手法,描写了…,表达了…。
二、从描写的角度赏析
1、人物描写 格式:人物描写方法+内容+中心 表述形式:通过对人物的…描写,写出了…表达了…。
2、景物描写 格式:描写内容+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等) 表述形式:通过描写…烘托了…。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