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阶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同步分层作业18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
一.选择题(共3小题)
1.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过午的太阳强烈,冰面疏松多了,有流水漫溢出来。
②拍电影的那一伙不知又发现了什么新大陆,久久不回来。
③此刻除了风声,还有一种声音轻易便可辨别出来。
④不甘心在车里闷坐,又挣扎着去那座冰河中间的砾石堆。
⑤那是坚冰之下的流水之声,它一刻不停,从这千山之巅、万水之源的藏北高原流出,开始演绎长江的故事。
A.⑤②①④③ B.②④①③⑤ C.③①⑤②④ D.④①⑤②③
2.关于下面这幅书法作品的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幅书法作品题的是“颂江长”。
B.图中书法的字体是隶书,稳重大气。
C.该作品落笔轻重有序,整体美观协调。
D.作品中“颂”字的写法错误。
3.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本文选自《藏北游历》,是一篇游记散文,记述了作者跟随摄制组在各拉丹冬游览的经历。
B.本文以作者的所见所感为线索,表达细腻,情感丰富,极富感染力。
C.本文多处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写了雪域高原的壮美景色。
D.本文语言诙谐,具有讽刺性。
二.综合读写(共2小题)
4.联系《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上下文,结合加点的词语,品味下面语句的表达效果。
(1)阳光使这位身披白色披风的巨人变化多端:融雪处裸露出大山黧黑的骨骼,有如刀削一般,棱角与层次毕现,富有雕塑感。
(2)活动时只能以极轻极慢的动作进行,犹如霹雳舞的“太空步”。
(3)我双手合十,面向各拉丹冬威严的雪峰行了跪拜大礼。
(4)远方白色金字塔的各拉丹冬统领着冰雪劲旅,天地间浩浩苍苍。
5.读完课文《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后,小文和小涵就文章的写法展开了如下对话。
小涵:《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对景物“所见”的写作不多,而对在各拉丹冬的“所感”却不惜笔墨,这样写游记可以吗?我不明白。
小文:这篇游记的确重在写“ ”而非绘“ ”。这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 ;第二,藏北的雪山冰河本就容易引发人们的崇仰。文中情景交融的句子不少,如:“ ”。
小涵:哦。我还发现文中有很多写作者自己身体状况的文字,为什么要写这些,有作用吗?
小文:太有作用了。概括起来主要有这么三点: ; ; 。
小涵:原来这是这篇游记的“独特之处”。我得再仔细读读写“所感”的文字。
三.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6.课内阅读
阅读《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在各拉丹冬以东几公里处有牛粪可捡的草坝子上……连带第八节腰椎也错了位”,回答问题。
(1)选文第一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何作用?
(2)选文第二段中引述传说有什么作用?
(3)赏析选文第三段中的“卖弄”一词。
(4)有人说选文最后一段,写拍照、摔跤、受伤的细节显得多余,可以删去。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说明理由。
7.阅读下面散文,完成下列各题
江南古镇
杨国民
要研究江南的文化历史,就不能不读江南的古镇。假若把整个江南比作一曲委婉柔丽、行云流水般的乐章,那么古镇就是一个非常精彩的乐段。
当你参观了一座座江南的古镇后,就会惊异地发现:这些古镇的设置是那么的规整,一条清流从远处飘逸而来,又从这里委婉流去,缱绻缠绵处就是一座古镇。假如说长江黄河是孕育华夏文明的摇篮,那么一条条委婉曲流就是滋养古镇文明的清泉。穿梭往来的舟舸,举帆落帆,扬桨收桨之间,就把一座古镇同整个江南人文大背景勾织得异常和谐熨贴。
街道一律临河铺筑,两排挤挤的房屋把天空夹出细长一条,有一排房屋干脆就是半间建在河面上的吊脚楼,足见其对水的依傍。青石板的街面,被千万双脚打磨得发亮,把一段邈远的历史融凝进去,却不留一丝痕迹。古街虽窄小,却并不失之于平直简约,一条条幽深的小巷细弄,一头勾联着古街,一头曲折地延伸过去,把整个一座古镇引宕得一波三折,有了音乐的节律。“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那绵长清丽的诗意就该由古镇的小巷里抽绎出来。而夜卧古镇的吊脚楼上,听“欸乃”橹音从远处飘来,又从你枕下飘向远方,载去你的遐想和憧憬。一座座“如虹饮水”的古拱桥,巧连妙构,宛若一帧行草书法,笔墨淋漓之间,有一缕墨韵衔接着,构成了整体的韵律和完美。
对一条条漂泊的远舟来说,那古镇就是一处驿站。白天,他们在河道里经历了风与浪的搏斗,在夕阳西下,落霞铺彩之时,挟着唱晚的渔歌,沾着浪尖的飞沫,泊进古镇平静的港湾里。那掌舵的老大或拉纤的汉子便循着窄窄的古级缓缓地走上来,在古街上溜达一下,舒张舒张疲乏的身躯。然后在临河的一爿小酒店里坐下来,沾一壶酒,买两碟菜,慢悠悠地喝,把余下的一丝精力蘸着酽浓的酒液,直喝到酥酥的微醉,然后枕着古镇的恬静酣睡一夜,蓄养出勃勃的精力,再供明天的风浪去销蚀。明天路程的终点也许还是一座古镇,就那么山一程水一程地漂泊过去,一座座的古镇就钩连着他们的今天、明天和后天,在时空的坐标轴上,古镇就勾画出他们一条条生命的曲线。古镇的性格异常温顺,就如羞于表达的朴实纯正的村姑。眉宇举止间却还是掩饰不住那脉脉的柔情。吊脚楼下笼着的一片幽水,正是她那诚挚的情怀,临河的一扇扇木窗,启阖之间,纳下片片匆匆去来的帆影。
在古镇的人流里,你若驻足细听一听,就会发现许多还没有完全同化的口音,他们的祖先或许来自戈壁瀚海,漠漠黄土,因为那贫瘠的土地难以负载他们生存的沉重叹息,遂逐一脉弱水,在饱尝颠沛流离之苦后,终于择定将古镇作为自己的永久居地。只是用保住那方故土的语言,来寄托它的永久思念。江南的许多古镇,你别看它貌不惊人,它或许就孕育过一代名震寰宇的文人墨客,一派流芳百世的学者教授。你看,古镇的四周是广袤的田野,一带萦纡的清流,一抹起伏的山影,就不凸现出这么一个恬情的处所……在一条幽深的小巷里,在一处青藤垂垂的院落里,隔了外界的喧嚷,避了市井的诱惑,面壁十年,精研邃思,而一旦出露,怎不叫世人惊愕瞩目?!一部部煌煌巨著,一幅幅珍奇墨韵,蕴足了文化底气,就从这里展开它的册页。
(1)为什么说“要研究江南的文化历史,就不能不读江南的古镇”?
(2)作者把“曲流”与长江黄河相比较,将其比作“滋养古镇文明的清泉”,目的何在?
(3)江南古镇文明最突出的成就是什么?
(4)文章写在古镇的人流里,有许多是从外地迁来的,其用意是什么?
(5)欣赏品味文中语言的妙处。
①一座座“如虹饮水”的古拱桥,巧连妙构,宛若一帧行草书法,笔墨淋漓之间,有一缕墨韵衔接着,构成了整体的韵律和完美。
②白天,他们在河道里经历了风与浪的搏斗,在夕阳西下,落霞铺彩之时,挟着唱晚的渔歌,沾着浪尖的飞沫,泊进古镇平静的港湾里。
(进阶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同步分层作业18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3小题)
1.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过午的太阳强烈,冰面疏松多了,有流水漫溢出来。
②拍电影的那一伙不知又发现了什么新大陆,久久不回来。
③此刻除了风声,还有一种声音轻易便可辨别出来。
④不甘心在车里闷坐,又挣扎着去那座冰河中间的砾石堆。
⑤那是坚冰之下的流水之声,它一刻不停,从这千山之巅、万水之源的藏北高原流出,开始演绎长江的故事。
A.⑤②①④③ B.②④①③⑤ C.③①⑤②④ D.④①⑤②③
【解答】通读五个句子,分析其内在联系。②句叙述“拍电影的那一伙久久不回来”;就是这个原因,所以④句“我”不甘心闷坐车中,走到冰河中间砾石堆;然后写看到的景象,即①句的强烈阳光、疏松的冰面,漫溢的流水;③句紧承①句写听到的声音;⑤句紧承③句具体描述坚冰下的流水声。
综合以上分析,正确语序应为②④①③⑤。
故选:B。
【点评】句子排序是有规律可循的:有的以时间先后为序,有的以空间位置为序,有的以人们的认识规律为序,有的以思维规律为序,只要培养语感,增加积累,多思考,多训练,这类题目就不会困住我们。
2.关于下面这幅书法作品的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幅书法作品题的是“颂江长”。
B.图中书法的字体是隶书,稳重大气。
C.该作品落笔轻重有序,整体美观协调。
D.作品中“颂”字的写法错误。
【解答】A.有误,题目应为“长江颂”按照从右往左的顺序来读;
B.有误,图中应为行书,特点是潇洒飘逸,行云流水。
C.正确;
D.“颂”字的写法是正确的;
故选:C。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楷书、行书、隶书、草书等的特点。明白作品的读法等。
3.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本文选自《藏北游历》,是一篇游记散文,记述了作者跟随摄制组在各拉丹冬游览的经历。
B.本文以作者的所见所感为线索,表达细腻,情感丰富,极富感染力。
C.本文多处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写了雪域高原的壮美景色。
D.本文语言诙谐,具有讽刺性。
【解答】ABC.正确;
D.有误,本文语言的特点是风趣、幽默,但并没有讽刺性。
故选:D。
【点评】做本题时注意作者、作品及内容的把握。
二.综合读写(共2小题)
4.联系《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上下文,结合加点的词语,品味下面语句的表达效果。
(1)阳光使这位身披白色披风的巨人变化多端:融雪处裸露出大山黧黑的骨骼,有如刀削一般,棱角与层次毕现,富有雕塑感。
(2)活动时只能以极轻极慢的动作进行,犹如霹雳舞的“太空步”。
(3)我双手合十,面向各拉丹冬威严的雪峰行了跪拜大礼。
(4)远方白色金字塔的各拉丹冬统领着冰雪劲旅,天地间浩浩苍苍。
【解答】(1)“变化多端”形容变化极多,也指变化很大。联系上下文可知,这里是说格拉丹冬峰阴坡都是冰雪,景观单一;阳坡在阳光照耀下,景观多样,变化很大。
(2)“太空步”是一种舞步,特点就是缓慢、轻柔、给人向后退的感觉。这里是说在高海拔的地区活动,人的体能下降,活动困难,只能慢慢来,就像走“太空步”。
(3)“行了跪拜大礼”,“跪拜礼”是古代的一种交际礼仪。旧时使用年代最长、最频繁的一种礼节。主要是下对上,是等级制度规范性礼节。这里指作者对格拉丹冬峰深怀敬畏之心,对其是顶礼膜拜。
(4)把“格拉丹冬峰”比作“白色金字塔”,这是比喻的修辞手法;“统领”一词,赋予了格拉丹冬峰人的情态,是拟人的修辞手法。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格拉丹冬峰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让人充满敬意,富有表现力。
答案:
(1)“变化多端”一词,写出了格拉丹冬山峰在阳光不同角度的照耀下,景观面貌千变万化。
(2)用“太空步”来形容作者活动时“极轻极慢的动作”,化抽象为具体,生动形象,突出了作者此时身体状况之差、活动之困难。
(3)“行了跪拜大礼”这一动作描写,传神地写出了作者对各拉丹冬雪山的敬畏之情。
(4)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各拉丹冬比作“白色金字塔”,“统领”一词又赋予各拉丹冬以人的行为,充满敬意,富有表现力。
【点评】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对课文的内容、写法、主旨等要熟记于心,这样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5.读完课文《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后,小文和小涵就文章的写法展开了如下对话。
小涵:《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对景物“所见”的写作不多,而对在各拉丹冬的“所感”却不惜笔墨,这样写游记可以吗?我不明白。
小文:这篇游记的确重在写“ 神 ”而非绘“ 形 ”。这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 原始的景物不容易做具体细致的描写 ;第二,藏北的雪山冰河本就容易引发人们的崇仰。文中情景交融的句子不少,如:“ 端详着冰山上纵横的裂纹,环绕冰山的波状皱褶,想象着在漫长的时光里,冰川的前进和后退,冰山的高低消长,这波纹是否就是年轮 ”。
小涵:哦。我还发现文中有很多写作者自己身体状况的文字,为什么要写这些,有作用吗?
小文:太有作用了。概括起来主要有这么三点: 让读者体会到作者身上的乐观与坚强,显得更真实、更亲切 ; 从侧面写出各拉丹冬自然环境的艰险 ; 这其实也是表达敬畏自然的一种方式 。
小涵:原来这是这篇游记的“独特之处”。我得再仔细读读写“所感”的文字。
【解答】答案:
神 形 原始的景物不容易做具体细致的描写
示例1:端详着冰山上纵横的裂纹,环绕冰山的波状皱褶,想象着在漫长的时光里,冰川的前进和后退,冰山的高低消长,这波纹是否就是年轮。
示例2:远方白色金字塔的各拉丹冬统领着冰雪劲旅,天地间浩浩苍苍。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卖弄着它的无所不能的创造力。
让读者体会到作者身上的乐观与坚强,显得更真实、更亲切;从侧面写出各拉丹冬自然环境的艰险;这其实也是表达敬畏自然的一种方式。
【点评】阅读文章要注意除了阅读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又要知道一些细节,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这样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三.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6.课内阅读
阅读《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在各拉丹冬以东几公里处有牛粪可捡的草坝子上……连带第八节腰椎也错了位”,回答问题。
(1)选文第一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何作用?
(2)选文第二段中引述传说有什么作用?
(3)赏析选文第三段中的“卖弄”一词。
(4)有人说选文最后一段,写拍照、摔跤、受伤的细节显得多余,可以删去。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说明理由。
【解答】(1)本题考查重要语段的赏析。由选文第一段①②句可以看出,先写了我们搭起了帐篷以及喝上了长江源头的水。再由③④⑤⑥句可以看出可以看出,然后写了安师傅不适应各拉丹冬的高原环境,主要写了“我”的身体状况,例如手背生起冻疮、肩背脖颈疼痛、高烧等病痛。写“我”在各拉丹冬的各种不良反应,是为了从平常人的角度写面对高原缺氧带来的反应,安师傅这“力大如牛”的人也“气喘吁吁”,“我”就更艰难,以此突出各拉丹冬的环境恶劣,表现工作人员的顽强毅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品质。
(2)本题考查引用传说的作用。本段的引用在内容上:使天气转晴及“我”摔跤的现象显得迷离有趣。结构上:为后文摔跤受伤埋下伏笔。这样分点来答,既使答案内容层次清晰,又使答案内容完整。
(3)本题考查重点词语的赏析。“卖弄”本义:指恃恩弄权或夸耀、显露本事,贬义。语境义:贬词褒用,这里把造物主人格化,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具有生动形象的表达效果,表现的是造物主的创造力无所不能的特点。
(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选文最后一段写拍照是为了显示壮观完整的冰山;写摔了一跤受伤是为了衬托坚硬的冰河,与前面的传说互相照应。这些都从侧面描写了条件恶劣,景观壮美的各拉丹冬,所以不能删去。
答案:
(1)主要叙写“我”在各拉丹冬的身体状况;用“我”在各拉丹冬出现各种不良反应来衬托这里隆冬时节天气严寒以及海拔高的特点。
(2)为文章增添神秘色彩,使天气转晴及“我”摔跤的现象显得迷离有趣;为后文摔跤受伤埋下伏笔,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让读者好奇作者“领教”了什么。
(3)“卖弄”一词在这里贬词褒用,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造物主的创造力超出人的想象,高高在上,无所不能。
(4)不同意。写用新相机退后拍照,是为了显出完整的冰山之大之壮观;写摔了一跤受伤是为了说明冰河的坚硬,并且照应前面引述的传说。这些都从侧面表现了各拉丹冬的条件恶劣,景观壮美,让人叹服畏惧。
【点评】赏析句子要依据句子本身的特点去分析,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分析。首先要看句子是否使用修辞手法,如果使用了修辞手法就要依据各个修辞手法的作用进行具体的分析;第二如果没有使用修辞方法,就要看看是否使用了特殊的表现手法,比如对比,象征等,有就依据各个表现手法的作用进行分析;第三如果都没有,我们就要从句子里面有特色的词语去分析,比如一系列动词的使用,一系列四字短语的使用等方面去分析,这三点是最常见的,要能够掌握住。
7.阅读下面散文,完成下列各题
江南古镇
杨国民
要研究江南的文化历史,就不能不读江南的古镇。假若把整个江南比作一曲委婉柔丽、行云流水般的乐章,那么古镇就是一个非常精彩的乐段。
当你参观了一座座江南的古镇后,就会惊异地发现:这些古镇的设置是那么的规整,一条清流从远处飘逸而来,又从这里委婉流去,缱绻缠绵处就是一座古镇。假如说长江黄河是孕育华夏文明的摇篮,那么一条条委婉曲流就是滋养古镇文明的清泉。穿梭往来的舟舸,举帆落帆,扬桨收桨之间,就把一座古镇同整个江南人文大背景勾织得异常和谐熨贴。
街道一律临河铺筑,两排挤挤的房屋把天空夹出细长一条,有一排房屋干脆就是半间建在河面上的吊脚楼,足见其对水的依傍。青石板的街面,被千万双脚打磨得发亮,把一段邈远的历史融凝进去,却不留一丝痕迹。古街虽窄小,却并不失之于平直简约,一条条幽深的小巷细弄,一头勾联着古街,一头曲折地延伸过去,把整个一座古镇引宕得一波三折,有了音乐的节律。“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那绵长清丽的诗意就该由古镇的小巷里抽绎出来。而夜卧古镇的吊脚楼上,听“欸乃”橹音从远处飘来,又从你枕下飘向远方,载去你的遐想和憧憬。一座座“如虹饮水”的古拱桥,巧连妙构,宛若一帧行草书法,笔墨淋漓之间,有一缕墨韵衔接着,构成了整体的韵律和完美。
对一条条漂泊的远舟来说,那古镇就是一处驿站。白天,他们在河道里经历了风与浪的搏斗,在夕阳西下,落霞铺彩之时,挟着唱晚的渔歌,沾着浪尖的飞沫,泊进古镇平静的港湾里。那掌舵的老大或拉纤的汉子便循着窄窄的古级缓缓地走上来,在古街上溜达一下,舒张舒张疲乏的身躯。然后在临河的一爿小酒店里坐下来,沾一壶酒,买两碟菜,慢悠悠地喝,把余下的一丝精力蘸着酽浓的酒液,直喝到酥酥的微醉,然后枕着古镇的恬静酣睡一夜,蓄养出勃勃的精力,再供明天的风浪去销蚀。明天路程的终点也许还是一座古镇,就那么山一程水一程地漂泊过去,一座座的古镇就钩连着他们的今天、明天和后天,在时空的坐标轴上,古镇就勾画出他们一条条生命的曲线。古镇的性格异常温顺,就如羞于表达的朴实纯正的村姑。眉宇举止间却还是掩饰不住那脉脉的柔情。吊脚楼下笼着的一片幽水,正是她那诚挚的情怀,临河的一扇扇木窗,启阖之间,纳下片片匆匆去来的帆影。
在古镇的人流里,你若驻足细听一听,就会发现许多还没有完全同化的口音,他们的祖先或许来自戈壁瀚海,漠漠黄土,因为那贫瘠的土地难以负载他们生存的沉重叹息,遂逐一脉弱水,在饱尝颠沛流离之苦后,终于择定将古镇作为自己的永久居地。只是用保住那方故土的语言,来寄托它的永久思念。江南的许多古镇,你别看它貌不惊人,它或许就孕育过一代名震寰宇的文人墨客,一派流芳百世的学者教授。你看,古镇的四周是广袤的田野,一带萦纡的清流,一抹起伏的山影,就不凸现出这么一个恬情的处所……在一条幽深的小巷里,在一处青藤垂垂的院落里,隔了外界的喧嚷,避了市井的诱惑,面壁十年,精研邃思,而一旦出露,怎不叫世人惊愕瞩目?!一部部煌煌巨著,一幅幅珍奇墨韵,蕴足了文化底气,就从这里展开它的册页。
(1)为什么说“要研究江南的文化历史,就不能不读江南的古镇”?
(2)作者把“曲流”与长江黄河相比较,将其比作“滋养古镇文明的清泉”,目的何在?
(3)江南古镇文明最突出的成就是什么?
(4)文章写在古镇的人流里,有许多是从外地迁来的,其用意是什么?
(5)欣赏品味文中语言的妙处。
①一座座“如虹饮水”的古拱桥,巧连妙构,宛若一帧行草书法,笔墨淋漓之间,有一缕墨韵衔接着,构成了整体的韵律和完美。
②白天,他们在河道里经历了风与浪的搏斗,在夕阳西下,落霞铺彩之时,挟着唱晚的渔歌,沾着浪尖的飞沫,泊进古镇平静的港湾里。
【解答】(1)本题是对内容概括的考查,根据问题,找到相应的段落,逐条总结即可,在总结的时候寻找每段的中心句和文章的中心句。或者找到重点词语,用自己的语言将词语整理组合也可。从总领全文的第一段可以找出“要研究江南的文化历史,就不能不读江南的古镇”是因为古镇是江南文化的精华,是一首乐曲的华彩乐段。
(2)本题是对表现手法的考查。常见表现手法有:衬托、想象、象征、借物喻人、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欲扬先抑、正反对比、侧面烘托、虚实结合、以小见大、卒章显志、巧设悬念、首尾呼应、铺垫等。类比,即是指比较不同事物的相同之处,作用是借助类似的事物的特征刻画突出本体事物特征,更浅显形象地加深对本体事物理解,或加强作者的某种感情,烘托气氛,引起读者的联想。.相关段落是第2段,江南的曲流把一座古镇同整个江南人文大背景勾织在一起,就如长江黄河孕育华夏文明,把“曲流”与长江黄河做类比,突出古镇清流对滋养古镇的作用;把古镇清流与长江黄河联系起来,实际上是把古镇文明与华夏文明联系起来,这样写突出了古镇文明内涵的深沉意蕴,深化了主题。
(3)本题是对内容概括的考查,根据问题,找到相应的段落,逐条总结即可,在总结的时候寻找每段的中心句和文章的中心句。或者找到重点词语,用自己的语言将词语整理组合也可。从原文第5段可以找到“孕育”有关的句子“它或许就孕育过一代名震寰宇的文人墨客,一派流芳百世的学者教授。一部部煌煌巨著,一幅幅珍奇墨韵”。(4)本题是对重点句子的理解考查。需要考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分析句子的含义以及蕴含的感情。结合第5段的中心句古镇“或许就孕育过一代名震寰宇的文人墨客,一派流芳百世的学者教授。一部部煌煌巨著,一幅幅珍奇墨韵”可以明确文章写在古镇的人流里,有许多是从外地迁来的是为了说明江南古镇文明是由古镇压人和外地人共同创造的。
(5)句子赏析。考查点包括词语的妙用、修辞手法的赏析、作者情感的把握。可以从修辞手法和词语运用的角度赏析。解析:指出修辞手法,分析修辞的用法,然后分析表达效果,最后看表达感情。动词,找出运用的动词,结合语境分析动词的表达效果,并指出表达的感情。比喻:把…比作…,形象生动的写出了…的特征,表现了…感情。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从修辞角度赏析第一句“古拱桥宛若一帧行草书法”运用独特的比喻,描绘出古拱桥的巧连妙构,富有美感。从词语妙用角度赏析第二句用词生动,“铺彩”“挟着”“沾着”“泊进”;内容形象丰富:“落霞铺彩”“唱晚的渔歌”“浪尖的飞沫”,将船夫停泊时的情景描绘得极富诗情画意。
答案
(1)因为古镇是江南文化的精华。(是一首乐曲的华彩乐段)
(2)突出古镇清流对滋养古镇的作用;把古镇清流与长江黄河联系起来,实际上是把古镇文明与华夏文明联系起来,这样写突出了古镇文明内涵的深沉意蕴,深化了主题。
(3)孕育过一代名震寰宇的文人墨客,一派流芳百世的学者教授。创作了一部部煌煌巨著,一幅幅珍奇墨韵。
(4)江南古镇文明是古镇压人和外地人共同创造的。
(5)①示例:运用独特的比喻,描绘出古拱桥的巧连妙构,富有美感。②示例:用词生动:“铺彩”“挟着”“沾着”“泊进”;内容形象丰富:“落霞铺彩”“唱晚的渔歌”“浪尖的飞沫”,将船夫停泊时的情景描绘得极富诗情画意。
【点评】第(2)题是对表现手法的考查。常见表现手法有:衬托、想象、象征、借物喻人、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欲扬先抑、正反对比、侧面烘托、虚实结合、以小见大、卒章显志、巧设悬念、首尾呼应、铺垫等。类比,即是指比较不同事物的相同之处,作用是借助类似的事物的特征刻画突出本体事物特征,更浅显形象地加深对本体事物理解,或加强作者的某种感情,烘托气氛,引起读者的联想。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