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优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第三单元练习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培优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第三单元练习卷(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1-12 15:38: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培优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第三单元练习卷
一.试题(共10小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炫耀(xuàn) B.胆怯(qiè) C.曝晒(bào) D.涉水(shè)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院子里练不出千里马,温室里长不出万年松。
B.在服装行业,巴黎仍然保持着领头羊的地位。
C.你这个变色龙,一毛不拔。
3.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看山间移动的暗绿﹣﹣云的脚迹﹣﹣它也在闲游
B.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
C.抖去水珠的凤蝶儿,在木叶间自在闲游
D.赤着脚,携着手,踏着新泥,涉过溪流
4.阅读《繁星(一三一)》,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这首诗写的是冰心对大海的感受,是对大海的颂歌。
B.诗人由波澜壮阔的大海想到了浩瀚的宇宙,想到了自己的胸怀,想到人类的博大和宽广。
C.这首诗运用排比和连续的反问,加强了抒情的效果。
D.这首诗格调清新自然,语言凝练含蓄,意境凄清悲凉。
5.下列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大海啊!哪一颗星没有光?哪一朵花没有香?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的清响?
A.这首诗写的是冰心对大海的感受,是对大海的歌颂
B.诗人由波澜壮阔的大海想到了浩瀚的宇宙,想到了繁华的世界,想到了自己的胸怀,想到了人类的博大和宽广
C.诗人由波澜壮阔的大海联想到星光与花香,星光使夜空熠熠生辉,鲜花馥郁的香气令人陶醉,以此来衬托、强调大海对自己的巨大影响
D.这首诗运用排比和反问的手法,增强了抒情的效果
6.诗歌中常常写到一些植物,下列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
A.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松)
B.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竹)
C.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梅)
D.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兰)
7.对于现代诗歌的特点,说法有误的是(  )
A.读起来朗朗上口、悦耳动听,很有节奏感。
B.常常表达诗人独特的感受,蕴含着丰富的想象。
C.往往饱含着真挚的情感。
D.字数相等,大致押韵,讲究平仄。
8.母亲节要到了,班里准备编一本以“母爱”为主题的诗集,请你也来参加吧。
(1)请给制作诗集的步骤排序:   。
①编排顺序,编写目录
②设计封面,装订成册
③筛选诗歌,整理分类
(2)同学们把收集到的小诗制成诗歌卡片。请你给下面的小诗做个标签。
繁星(三三)
母亲啊!
撇开你的忧愁,
容我沉酣在你的怀里,
只有你是我灵魂的安顿。
诗人简介。
冰心:(1900﹣1999),女,原名谢婉莹,福建福州长乐人,诗人,作家,翻译家,散文家。
诗歌标题    
作者及国籍    
出处    
读后感受    
(3)请你为诗集拟定一个题目:   。
(4)请你也仿写一首小诗,放到诗集里。
妈妈你笑了,你的笑像一朵葵花,在夏天的阳光里,开得越来越香。
妈妈你笑了,你的笑    ,   ,   。
9.阅读短文,按要求完成练习。
   
小蒲公英刚刚来到这个世界,妈妈就对她说:“孩子,你要学会自立……”于是,小蒲公英告别了亲爱的妈妈,向着远方出发了。她飞呀飞,飞过大海,还跟白云姑娘赛过跑哩,最后落在一块大青石上。
小蒲公英飞了一个星期,困极了,便躺在大青石上睡了一觉。醒来的时候,她发现自己掉在一块光秃秃的大石头上,周围连一棵野草都没有,小蒲公英伤心地哭了起来。她很孤独,想妈妈了,可是妈妈离她很远很远。
小蒲公英的哭声惊醒了正甜甜入睡的春雨姐姐。她看见流着眼泪的蒲公英妹妹,便弹响了银亮亮的琴弦,让绵绵春雨去安慰小蒲公英孤独的心,小妹妹别哭了,振作起来。春风哥哥坐着由好几朵白云拉着的车子跑到这儿,他听到小蒲公英伤心的哭声,就吹起了笛子,让和煦的春风抹干小蒲公英晶莹的泪珠。太阳公公也来了,他伸出温暖的大手,抚摸着小蒲公英,勉励她说:“孩子,学会自立吧……”
于是,小蒲公英把根深深地扎在大石头上,朝着太阳,朝着春天长呀长……
(有删改)
(1)给这则童话拟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小蒲公英哭泣是因为    。春雨、春风和    安慰勉励她    。
(3)对“孩子,你要学会自立……”一句中省略号的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B.表示话语的省略
C.表示话被打断
(4)想想文中“弹响了银亮亮的琴弦”指的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0.题目:饭桌上的故事
提示:我们在饭桌上与家人或朋友吃饭时,一般是很放松、很开心的,但有些特殊情况下也会紧张、不安。当我们独自用餐或与不同的对象一起用餐时,可能会有各种的情况发生。想一想:哪一次用餐让你记忆犹新?请选择一个 发生在饭桌上的故事写一写。
要求:①叙事清楚,语句通顺,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②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字数不少于400字。
(培优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第三单元练习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试题(共10小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炫耀(xuàn) B.胆怯(qiè) C.曝晒(bào) D.涉水(shè)
【解答】A、B、D正确。
C.错误,“曝”应读“pù”,读“bào”时指[~光]使感光纸或摄影胶片感光。
故选:C。
【点评】准确识记字音,要掌握常用多音多义字的正确读音,注意纠正方言中跟普通话读音不一致的字音,关键在于把词语的形音义结合起来,音随形或义变。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往往也不同,可以根据意思来记住不同的音节。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院子里练不出千里马,温室里长不出万年松。
B.在服装行业,巴黎仍然保持着领头羊的地位。
C.你这个变色龙,一毛不拔。
【解答】A.千里马:指骏马,比喻有才干的人才。正确。
B.领头羊:把在团体中起主导的人喻为( 主心骨)。正确。
C.变色龙:善变、不守信用的人。错误。
故选:C。
【点评】做此类题目,要结合题目要求对各题作出回答,作答完题目要认真仔细的进行检查,做到书写认真,回答正确。
3.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看山间移动的暗绿﹣﹣云的脚迹﹣﹣它也在闲游
B.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
C.抖去水珠的凤蝶儿,在木叶间自在闲游
D.赤着脚,携着手,踏着新泥,涉过溪流
【解答】ABC用了拟人的修辞。D用的是排比的修辞。
故选:D。
【点评】做好本题要弄清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并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分辨各种修辞手法,还要学会分析各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4.阅读《繁星(一三一)》,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这首诗写的是冰心对大海的感受,是对大海的颂歌。
B.诗人由波澜壮阔的大海想到了浩瀚的宇宙,想到了自己的胸怀,想到人类的博大和宽广。
C.这首诗运用排比和连续的反问,加强了抒情的效果。
D.这首诗格调清新自然,语言凝练含蓄,意境凄清悲凉。
【解答】考查了对诗歌内容的理解。A、B、C正确。
D.错误,这首诗短短的几句,却勾勒了一幅清幽、明丽、自然和谐的图画。而且,作者的想象力是这样的神奇美妙,那冷冷的夜空中无情感的星星尚能互相赞颂,作者十分含蓄地抒发了自己对“人类之爱”的追求。
故选:D。
【点评】做此题要注意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靠细细揣摩,慢慢体会。通过朗读、感悟,才能体会得到。
5.下列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大海啊!哪一颗星没有光?哪一朵花没有香?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的清响?
A.这首诗写的是冰心对大海的感受,是对大海的歌颂
B.诗人由波澜壮阔的大海想到了浩瀚的宇宙,想到了繁华的世界,想到了自己的胸怀,想到了人类的博大和宽广
C.诗人由波澜壮阔的大海联想到星光与花香,星光使夜空熠熠生辉,鲜花馥郁的香气令人陶醉,以此来衬托、强调大海对自己的巨大影响
D.这首诗运用排比和反问的手法,增强了抒情的效果
【解答】A、C、D正确。
B.错误,诗歌联想到星光与花香,抒发了自己对大海的热爱。
故选:B。
【点评】学习诗歌时要求能基本能理解诗歌大意,通过反复自读,体会诗人主要表达的情感。并且把自己的理解,感受表达出来。
6.诗歌中常常写到一些植物,下列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
A.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松)
B.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竹)
C.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梅)
D.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兰)
【解答】A.出自清朝郑燮的《竹石》,紧紧咬定青山不放松,原本深深扎根石缝中。写松。
B.出自唐朝白居易的《夜雪》,夜深的时候就知道雪下得很大,是因为不时地能听到雪把竹枝压折的声音。写雪。
C.出自宋朝林逋的《山园小梅》,稀疏的影儿,横斜在清浅的水中,清幽的芬芳浮动在黄昏的月光之下。写梅。
D.出自魏晋陶渊明的《饮酒 幽兰生前庭》,兰花幽幽生长在正屋前的庭院中,内蕴着芳香之气等待清风的吹拂。写兰。
故选:A。
【点评】紧扣诗句的含义来分析,注意揣摩句意,联系诗歌的整体进行思考。
7.对于现代诗歌的特点,说法有误的是(  )
A.读起来朗朗上口、悦耳动听,很有节奏感。
B.常常表达诗人独特的感受,蕴含着丰富的想象。
C.往往饱含着真挚的情感。
D.字数相等,大致押韵,讲究平仄。
【解答】根据积累可知,A、B、C正确。D.现代诗歌不讲究押韵、平仄。
故选:D。
【点评】文化与文学常识的考查是常见题型,注重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8.母亲节要到了,班里准备编一本以“母爱”为主题的诗集,请你也来参加吧。
(1)请给制作诗集的步骤排序: ③①② 。
①编排顺序,编写目录
②设计封面,装订成册
③筛选诗歌,整理分类
(2)同学们把收集到的小诗制成诗歌卡片。请你给下面的小诗做个标签。
繁星(三三)
母亲啊!
撇开你的忧愁,
容我沉酣在你的怀里,
只有你是我灵魂的安顿。
诗人简介。
冰心:(1900﹣1999),女,原名谢婉莹,福建福州长乐人,诗人,作家,翻译家,散文家。
诗歌标题  《繁星(三三)》 
作者及国籍  冰心 中国 
出处  《繁星 春水》 
读后感受  表达对母亲的依恋之情 
(3)请你为诗集拟定一个题目: 心灵浪花 。
(4)请你也仿写一首小诗,放到诗集里。
妈妈你笑了,你的笑像一朵葵花,在夏天的阳光里,开得越来越香。
妈妈你笑了,你的笑  像一朵玫瑰花 , 在明媚的阳光下 , 开得越来越芬芳 。
【解答】(1)诗集制作,首先是筛选诗歌,整理分类,然后是编排顺序,编写目录,最后是设计封面,装订成册。故制作诗集的步骤是③①②。
(2)做诗歌标签。诗歌标题是《繁星(三三)》;作者及国籍:冰心,中国;诗歌出处是:《繁星 春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依恋之情。
(3)本诗集中的诗大都是直抒胸臆的小诗,题目可以是“心灵浪花”。
(4)仿写诗歌。结合诗歌的内容“妈妈的笑像什么”,可仿写诗歌如:妈妈你笑了,你的笑像一朵玫瑰花,在明媚的阳光下,开得越来越芬芳。
故答案为:
(1)③①②;
(2)《繁星(三三)》冰心 中国《繁星 春水》表达对母亲的依恋之情;
(3)心灵浪花;
(4)像一朵玫瑰花 在明媚的阳光下 开得越来越芬芳。
【点评】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能够促进参加者对社会的了解,提高自身对各项事物的认识,实现书本知识和实践知识的更好结合。
9.阅读短文,按要求完成练习。
 小蒲公英的故事 
小蒲公英刚刚来到这个世界,妈妈就对她说:“孩子,你要学会自立……”于是,小蒲公英告别了亲爱的妈妈,向着远方出发了。她飞呀飞,飞过大海,还跟白云姑娘赛过跑哩,最后落在一块大青石上。
小蒲公英飞了一个星期,困极了,便躺在大青石上睡了一觉。醒来的时候,她发现自己掉在一块光秃秃的大石头上,周围连一棵野草都没有,小蒲公英伤心地哭了起来。她很孤独,想妈妈了,可是妈妈离她很远很远。
小蒲公英的哭声惊醒了正甜甜入睡的春雨姐姐。她看见流着眼泪的蒲公英妹妹,便弹响了银亮亮的琴弦,让绵绵春雨去安慰小蒲公英孤独的心,小妹妹别哭了,振作起来。春风哥哥坐着由好几朵白云拉着的车子跑到这儿,他听到小蒲公英伤心的哭声,就吹起了笛子,让和煦的春风抹干小蒲公英晶莹的泪珠。太阳公公也来了,他伸出温暖的大手,抚摸着小蒲公英,勉励她说:“孩子,学会自立吧……”
于是,小蒲公英把根深深地扎在大石头上,朝着太阳,朝着春天长呀长……
(有删改)
(1)给这则童话拟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小蒲公英哭泣是因为  她很孤独,想妈妈了 。春雨、春风和  太阳 安慰勉励她  不要哭泣,要振作起来 。
(3)对“孩子,你要学会自立……”一句中省略号的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B 。
A.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B.表示话语的省略
C.表示话被打断
(4)想想文中“弹响了银亮亮的琴弦”指的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指的是下雨的声音。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绵绵春雨”比作“琴弦”,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雨的特点。 
【解答】(1)本题考查拟写标题。标题要能够体现文章的主要内容。本文主要写了小蒲公英告别妈妈到远方后感到很孤单、很伤心,春雨、春风和太阳都来安慰帮助她,最后小蒲公英终于学会了自立,在一块大石头上扎了根的故事。故可拟题为:小蒲公英的故事。
(2)本题考查提取信息。第一空由句子“小蒲公英伤心地哭了起来。她很孤独,想妈妈了,可是妈妈离她很远很远”可得出答案。第二空可由句子“太阳公公也来了”得出答案。第三空可由句子“小妹妹别哭了,振作起来”“孩子,学会自立吧”概括出答案。
(3)本题考查省略号的作用。“孩子,你要学会自立……”,这里是太阳公公劝慰小蒲公英的话,省略号表示说话内容的省略。故选B。
(4)本题考查修辞手法及其作用。由句子“小蒲公英的哭声惊醒了正甜甜入睡的春雨姐姐。她看见流着眼泪的蒲公英妹妹,便弹响了银亮亮的琴弦,让绵绵春雨去安慰小蒲公英孤独的心”可知,“银亮亮的琴弦”指的是下雨的声音。这个句子把“绵绵春雨”比作“琴弦”,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其好处是:更加生动形象地写出春雨的特点。
故答案为:
(1)小蒲公英的故事;
(2)她很孤独,想妈妈了 太阳 不要哭泣,要振作起来;
(3)B;
(4)指的是下雨的声音。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绵绵春雨”比作“琴弦”,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雨的特点。
【点评】比喻修辞手法的作用:
①能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
②能使人物形象鲜明。
③能使景物形象化。
④能给人丰富的想象。
⑤能使语言简练、明快、生动。
⑥能使标题醒目、动人。
10.题目:饭桌上的故事
提示:我们在饭桌上与家人或朋友吃饭时,一般是很放松、很开心的,但有些特殊情况下也会紧张、不安。当我们独自用餐或与不同的对象一起用餐时,可能会有各种的情况发生。想一想:哪一次用餐让你记忆犹新?请选择一个 发生在饭桌上的故事写一写。
要求:①叙事清楚,语句通顺,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②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字数不少于400字。
【解答】范文:
餐桌上的故事
我吃饭习惯狼吞虎咽,总是浪费一些东西。吃饭时,碗里的饭吃不干净就离开餐桌。
就在前年的时候,我吃饭总是浪费东西,爸爸经常为此批评。这不,就在这次的餐桌上,我又犯了这个错误。
我刚吃完饭,爸爸又叫起我来。“孩子,你怎么又把饭粒弄在桌子上了。快来,把饭粒吃干净。”爸爸又开始唠叨了,每次吃完饭我都得再上餐桌“打扫战场”。
我毫不情愿地对爸爸说:“爸爸,你怎么又叫起我来了啊?”
“你不把饭粒吃干净,饭碗里的米粒也不刮干净。听话,来,把它吃了。”
“不就是几粒饭吗,浪费就浪费了”,我毫不在乎地说,“这有什么要紧的,干嘛怎么大惊小怪啊?”
爸爸激动地说:“难道你忘记《悯农》这首诗了吗?农民伯伯面朝黄土,背朝天,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诗中还写道“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四海无闲田写出了农民的勤劳和辛劳,他们这么累,不都是为了我们有粮食吃吗?”
等爸爸说完,我脑海里浮现了农民伯伯辛苦种田的景象……想到这里,我立即把饭碗里的米饭刮干净,桌子上的米粒捡起来吃掉。慢慢的,我渐渐改掉了这个坏习惯。
直到有一天,我去奶奶家玩,吃饭一点米粒也不留,奶奶对我刮目相看:“孩子,你终于改掉了这个坏习惯啊!”我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是啊,我改掉了这个坏习惯。我还懂得了要珍惜粮食的道理,不能浪费一粒的粮食。
【点评】本文小作者通过记叙发生在饭桌上的故事,告诉我们要节约粮食的道理。内容具体,结构合理,是一篇不错的习作。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