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优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同步分层作业4 三月桃花水
一.试题(共10小题)
1.给多音字“和”注音。
(1)世界的和平需要我们每一个人来守护。
(2)医生将和好的药敷在病人的伤口上。
(3)他们俩在台上一唱一和,搭配得十分默契。
(4)爸爸力气大,和面的工作就交给了他。
2.想一想,连一连。
绮丽的 低语
纤细的 丝绸
明洁的 朝霞
一串串 花瓣
一片片 红莲
一朵朵 铃铛
3.(《三月桃花水》)作者从( )两个方面描写了三月桃花水特有的美。
A.声音、光芒 B.蓝天、河流 C.桃花、燕子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三月桃花水》)
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写出了三月桃花水的 、 、 。这三月桃花水的美与淳朴、恬静的乡村生活 ,作者借桃花水既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 ,又表达了对大自然的 。
5.将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①高 林 ②车 马 ③ 火 煌
④ 袅袅 ⑤ 山 水 ⑥ 相闻
(1)第一行的四字词与 相关,第二行的四字词与 相关。
(2)请选择恰当的四字词语填在横线上。(填序号)
A.早晨,穿行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四周 ,街道上 真是一派繁华的景象。
B.这座 的小村庄风景如画,傍晚, ,轻烟若雾,如梦如幻。
6.下面词语按由轻到重的程度排序应是 、 、 、 。
A.滴滴答答 B.流水潺潺 C.水平如镜 D.波涛汹涌
7.选择最符合语境的词语,打“√”。
(1)秋天的菊花(奇丽 绮丽) 多姿,红的如火,粉的似霞,白的像雪,让人百看不厌。
(2)那清脆的歌声,好似山谷中黄鹂的鸣叫,婉转动听,让人(沉醉 沉迷) 其中。
(3)桃花水的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 映射) 着蓝天。
8.在横线上填上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微风柔和地吹,柔和地爱抚我的面孔。
(2)小姑娘有一颗金子一样的心。
(3)我们有头顶千年积雪的珠穆朗玛峰,有莽苍广阔的黄土高原,有草树蒙密的西双版纳,有浩浩荡荡的扬子江。
9.照样子,写句子。
(1)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仿写比喻句)
(2)啊,河流醒来了!(仿写拟人句)
10.课内阅读。
三月桃花水
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
啊,河流醒来了!三月的桃花木,舞动着绚丽的朝霞,向前流淌。有一千朵樱花,点点洒在了河面;有一万个小酒窝,在水中回旋。
三月的桃花木,是春天的竖琴。
每一条波纹,都是一根轻柔的弦。那细白的浪花,敲打着有节奏的鼓点;那忽大忽小的水波声,应和着田野上拖拉机的鸣响;那纤细的低语,是在和刚刚从雪被里伸出头来的麦苗谈心;那碰着岸边石块的叮咚声,像是大路上车轮滚过的铃声……
三月的桃花木,是春天的明镜。
它看见燕子飞过天空,翅膀上裹着白云;它看见垂柳披上了长发,如雾如烟;它看见一群姑娘来到河边,水底立刻浮起一朵朵红莲……
啊,地上草如茵,两岸柳如眉。三月桃花木,叫人多沉醉。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①美丽
②柔软
③督促
(2)仿写词语。
草如茵 柳如眉
(3)理解短文内容填空。
①第一自然段作者把 比作了铃铛、丝绸,写出了河水 的情景。
②“三月的桃花水,舞动着绮丽的朝霞,向前流淌。”这是一种 的写法,写出了 。
(4)感悟全文,请你从三个方面说说桃花水的美。
(5)看到这么美的三月桃花水作者会是怎样的心情?
(6)“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说说你从明镜中看到了哪些景物。
我看见 ,我还看见 。
(7)写一句关于春天的谚语。
(培优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同步分层作业4 三月桃花水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试题(共10小题)
1.给多音字“和”注音。
(1)世界的和平需要我们每一个人来守护。 hé
(2)医生将和好的药敷在病人的伤口上。 huó
(3)他们俩在台上一唱一和,搭配得十分默契。 hè
(4)爸爸力气大,和面的工作就交给了他。 huó
【解答】“和”[hé]相安,谐调:~平。[hè]和谐地跟着唱:一唱一~。[huò]粉状或粒状物搀和在一起,或加水搅拌:~泥。[huó]在粉状物中搅拌或揉弄使粘在一起:~面。故(1)应选hé; (2)应选huó; (3)应选hè; (4)应选huó。
故答案为:
(1)hé;
(2)huó;
(3)hè;
(4)huó。
【点评】对于多音字,我们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和不同的词义确定读音,我们平时学过不少的多音字,要注重平时的积累。
2.想一想,连一连。
绮丽的 低语
纤细的 丝绸
明洁的 朝霞
一串串 花瓣
一片片 红莲
一朵朵 铃铛
【解答】中间为的,后面为名词,前面需要搭配合适的形容词,如:绮丽的朝霞。
数量词与名词搭配,结合自己的词语积累,完成即可,如:一朵朵红莲。
故答案为:
绮丽的朝霞 一朵朵红莲
纤细的低语 一片片花瓣
明洁的丝绸 一串串铃铛
【点评】词语搭配是一项语文基础知识水平考查题,我们在进行词语搭配时,首先要理解每个词的词义。再看看这些词是表示什么的,是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呢?还是表示动作或形状、颜色的呢?然后想一想,这个词和哪个词搭配。
3.(《三月桃花水》)作者从( )两个方面描写了三月桃花水特有的美。
A.声音、光芒 B.蓝天、河流 C.桃花、燕子
【解答】《三月桃花水》是刘湛秋所作的一篇散文。该文章语言优美,引人入胜,通过描写阳春三月的景色,赞美了春天的美丽。作者从声音和光芒两个方面描写了三月桃花水特有的美,把三月桃花水比作竖琴、明镜,抒发了作者对春天和大自然的热爱。
故选:A。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三月桃花水》)
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写出了三月桃花水的 流动美 、 声音美 、 明亮美 。这三月桃花水的美与淳朴、恬静的乡村生活 紧紧相连 ,作者借桃花水既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 向往和喜爱 ,又表达了对大自然的 真挚热爱 。
【解答】《三月桃花水》是著名诗人、词人、翻译家、评论家刘湛秋写的一篇优美的散文,文章描写了阳春三月,春水滋润大地、催生万物的美丽景色,赞美了春天的美丽。作者把三月桃花水比作竖琴、明镜,揭示了春水的可贵和春天已经悄悄地向我们走来的信息,抒发了作者对春天,对大自然的热爱。
故答案为:
流动美 声音美 明亮美 紧紧相连 向往和喜爱 真挚热爱
【点评】根据课文内容填空的题型既考查了对课文原文的熟悉,也考查了对课文的理解,做题的过程也是一次知识梳理的过程。
5.将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①高 楼 林 立 ②车 水 马 龙 ③ 灯 火 辉 煌
④ 炊 烟 袅袅 ⑤ 青 山 绿 水 ⑥ 鸡 犬 相闻
(1)第一行的四字词与 城市 相关,第二行的四字词与 农村 相关。
(2)请选择恰当的四字词语填在横线上。(填序号)
A.早晨,穿行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四周 ① ,街道上 ② 真是一派繁华的景象。
B.这座 ⑤ 的小村庄风景如画,傍晚, ④ ,轻烟若雾,如梦如幻。
【解答】①高楼林立 ②车水马龙 ③灯火辉煌
④炊烟袅袅 ⑤青山绿水 ⑥鸡犬相闻
①高楼林立:高高的房子,像树林一样密集地树立着。
②车水马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
③灯火辉煌:形容夜晚灯光明亮的繁华景象。
④炊烟袅袅:古时人们做饭时徐徐轻烟回旋上升,随风而逝的景象。
⑤青山绿水:美好山河。
⑥鸡犬相闻:指人烟稠密。
(1)第一行的词语都与城市有关,第二行的词语都与农村有关。
(2)A.结合词义和句义可知应填写“高楼林立”和“车水马龙”。
B.结合词义和句义可知应填写“青山绿水”和“炊烟袅袅”。
故答案为:
①楼 立 ②水 龙 ③灯 辉
④炊 烟 ⑤青 绿 ⑥鸡 犬
(1)城市 农村;
(2)A.①②;
B.⑤④。
【点评】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养成好习惯,善于积累好词佳句,日积月累,厚积薄发。
6.下面词语按由轻到重的程度排序应是 C 、 A 、 B 、 D 。
A.滴滴答答 B.流水潺潺 C.水平如镜 D.波涛汹涌
【解答】滴滴答答:形容水一滴一滴地流。
流水潺潺:形容溪水、泉水等流动的声音或是形容水缓缓流动的样子。
水平如镜:形容水面平得像一面镜子。
波涛汹涌:形容波浪又大又急。
故按由轻到重的程度排序应是:水平如镜、滴滴答答、流水潺潺、波涛汹涌。
故答案为:
C A B D
【点评】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根据所给词语的特点确定好分类标准后再进行排序。
7.选择最符合语境的词语,打“√”。
(1)秋天的菊花(奇丽 绮丽) 绮丽 多姿,红的如火,粉的似霞,白的像雪,让人百看不厌。
(2)那清脆的歌声,好似山谷中黄鹂的鸣叫,婉转动听,让人(沉醉 沉迷) 沉醉 其中。
(3)桃花水的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 映射) 映照 着蓝天。
【解答】(1)奇丽:奇特而美丽。绮丽:鲜艳美丽(多用来形容风景)。结合语境选择“绮丽”。
(2)沉醉:比喻深深地迷恋某种事物,沉浸在某种境界里。沉迷:指深深地迷惑或迷恋。结合语境选择“沉醉”。
(3)映照:照射。映射:照射,光线射在物体上。结合语境选择“映照”。
故答案为:
(1)绮丽;
(2)沉醉;
(3)映照。
【点评】选词填空题还考查我们的日常词汇和语言积累,许多固定搭配或者约定俗成说法,凭借语感即可做出答案。
8.在横线上填上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微风柔和地吹,柔和地爱抚我的面孔。 拟人
(2)小姑娘有一颗金子一样的心。 比喻
(3)我们有头顶千年积雪的珠穆朗玛峰,有莽苍广阔的黄土高原,有草树蒙密的西双版纳,有浩浩荡荡的扬子江。 排比
【解答】(1)句中将“风”赋予人的行为特点,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2)句中将“小姑娘的心”比作“金子”,运用了比喻的手法。
(3)本句中“有……”的句式连续出现了四次,运用了排比的手法。
故答案为:
(1)拟人;
(2)比喻;
(3)排比。
【点评】修辞手法的辨析是小学语文中的重点与难点,在平时的学习、阅读与写作中要注意修辞手法的辨析与应用。
9.照样子,写句子。
(1)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仿写比喻句)
弯弯的月亮像一条小船挂在夜空中。
(2)啊,河流醒来了!(仿写拟人句)
啊,柳树笑弯了腰!
【解答】(1)仿写比喻句。
(2)仿写拟人句。
故答案为:
(1)弯弯的月亮像一条小船挂在夜空中。
(2)啊,柳树笑弯了腰!
【点评】仿写句子比较重要的一点是形式上的约束性,这就要求我们弄清例句的句式、句型甚至语气,仿写时要注意句子结构形式的高度一致。或常式或变式,或陈述或疑问,或祈使或感叹。
10.课内阅读。
三月桃花水
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
啊,河流醒来了!三月的桃花木,舞动着绚丽的朝霞,向前流淌。有一千朵樱花,点点洒在了河面;有一万个小酒窝,在水中回旋。
三月的桃花木,是春天的竖琴。
每一条波纹,都是一根轻柔的弦。那细白的浪花,敲打着有节奏的鼓点;那忽大忽小的水波声,应和着田野上拖拉机的鸣响;那纤细的低语,是在和刚刚从雪被里伸出头来的麦苗谈心;那碰着岸边石块的叮咚声,像是大路上车轮滚过的铃声……
三月的桃花木,是春天的明镜。
它看见燕子飞过天空,翅膀上裹着白云;它看见垂柳披上了长发,如雾如烟;它看见一群姑娘来到河边,水底立刻浮起一朵朵红莲……
啊,地上草如茵,两岸柳如眉。三月桃花木,叫人多沉醉。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①美丽 绚丽
②柔软 轻柔
③督促 催促
(2)仿写词语。
草如茵 柳如眉 夜如水 月如盘
(3)理解短文内容填空。
①第一自然段作者把 三月的桃花水 比作了铃铛、丝绸,写出了河水 融化,欢快地向前奔腾 的情景。
②“三月的桃花水,舞动着绮丽的朝霞,向前流淌。”这是一种 拟人 的写法,写出了 河水映照着朝霞向前流动的情景 。
(4)感悟全文,请你从三个方面说说桃花水的美。
美在有声,美在有色,美在有情。
(5)看到这么美的三月桃花水作者会是怎样的心情?
惊喜、高兴、激动。
(6)“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说说你从明镜中看到了哪些景物。
我看见 燕子飞过天空,垂柳披上了长发 ,我还看见 一群姑娘来到河边 。
(7)写一句关于春天的谚语。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解答】(1)考查了对近义词的理解。①美丽:美好艳丽;好看。故近义词为“绚丽”。②柔软:软和;不坚硬。故近义词为“轻柔”。③督促:监督催促。故近义词为“催促”。
(2)考查了仿写词语。结合例子可知,要求写“……如……”的词语,如:夜如水、月如盘。
(3)考查了根据文章内容的填空。联系上下文理解,①从“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可知,作者把“三月的桃花水”比作了“铃铛、丝绸”,写出了河水融化,欢快地向前奔腾的情景。②从“三月的桃花水,舞动着绮丽的朝霞,向前流淌”可知,运用写人的词语写“三月的桃花水”,这是一种拟人的写法,写出了河水映照着朝霞向前流动的情景。
(4)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阅读文段可知,开篇由两个比喻精巧的疑问句引领全文,接下来,用“是春天的竖琴”“是春天的明镜”充分展现三月桃花水的美丽,它的美,美在“有声”又“有色”,结尾是作者由衷的赞美,直抒胸臆,这三月桃花水,已经流进了爱它的人们的心中,已经为它深深着迷、沉醉。即美在有情。
(5)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阅读文段可知,看到这么美的桃花水,作者是的心情是:惊喜、高兴、激动。
(6)考查学生对选文内容的概括能力。阅读句子“它看见燕子飞过天空,翅膀。上裹着白云;它看见垂柳披上了长发,如雾如烟;它看见一群姑娘来到河边,水底立刻浮起一朵朵红莲,她们捧起了水,像抖落一片片花瓣……”可知,我看见燕子飞过天空,垂柳披上了长发,我还看见一群姑娘来到河边。
(7)考查学生的课外知识积累。学生结合课下积累回答即可。即: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故答案为:
(1)绚丽 轻柔 催促;
(2)夜如水 月如盘;
(3)①三月的桃花水 融化,欢快地向前奔腾;
②拟人 河水映照着朝霞向前流动的情景;
(4)美在有声,美在有色,美在有情。
(5)惊喜、高兴、激动。
(6)燕子飞过天空,垂柳披上了长发 一群姑娘来到河边;
(7)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点评】课内阅读分析是语文常见的题目类型,重点考查了学生对于课内阅读课文的理解与掌握。完成此类题目不能光着眼于本语段,要结合所学课文的全文及所表达的主题完成。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