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优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同步分层作业12 在天晴了的时候(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培优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同步分层作业12 在天晴了的时候(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1-12 16:15: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培优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同步分层作业12 在天晴了的时候
一.试题(共10小题)
1.用“√”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胆怯(qiè què)    涉水(shè bù)    曝晒(pù bào)    晕皱(yūn yùn)   
2.摘录:细读诗歌中描写以下景物的语句,摘录能表达情感体验的关键词语。(《在天晴了的时候》)
(1)泥路:   又   
(2)小草:炫耀着   ,洗净了   
(3)小白菊:不再   ,   它们的头,一瓣瓣地   
(4)凤蝶儿:   闲游,把它五彩的智慧书页,曝着阳光   
3.内容与背景:查找相关资料填空。(《在天晴了的时候》)
(1)作者:这首诗的作者是现代诗人   ,他被称为“   ”。
(2)背景:这首诗写于   年6月,当时   战争即将胜利。
(3)内容:这首诗写出了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描绘了   的自然景象;二是描写了   的畅快感受。
4.补全词语,再选择合适的词将序号写在句中的横线上。
A.蓬   垢面
B.怯声怯   
C.赤胆忠   
D.跋山涉   
(1)岳飞一生精忠报国,   ,忧国忧民,青史留名。
(2)从全国各地   前来访问的人们络绎不绝。
(3)“我可以进来吗?”她   地问道。
(4)干部上班一定要着装严整,否则,个个   ,成什么体统?
5.下列词语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推开阴霾 闲游的脚迹 B.曝着阳光 智慧的书页
C.洗净小路 凉爽的小草
6.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看山间移动的暗绿﹣﹣云的脚迹﹣﹣它也在闲游。   
(2)(凤蝶儿)把它五彩的智慧书页,曝着阳光一开一收。   
(3)在天晴了的时候,应该到哪里去走走呢?到小径中去走走。   
7.(《在天晴了的时候》)这首诗表现了诗人(  )的心绪。
A.快乐、兴奋 B.自在悠闲、宁静平和
C.无事可做、烦闷 D.犹豫、伤感
8.(《在天晴了的时候》)对诗歌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生动、活泼、情趣盎然的叙事诗歌。
B.诗人描绘了小径新雨后的情景,表达了作者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
C.诗人通过拟人的手法,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雨后放晴的乡村画卷。
9.(《在天晴了的时候》)仿照课文的形式,写写自己见过的雨后天晴的景象。
在天晴了的时候,
请到小径中去走走:
   。
10.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到小径中去走走吧,
在天晴了的时候;
赤着脚,携着手,
踏着新泥,涉过溪流。
新阳推开了阴霾了,
溪水在温风中晕皱,
看山间移动的暗绿——
云的脚迹——它也在闲游。
(1)联系生活,文中的“小径”指    ,“新阳”指    。
(2)诗句“云的脚迹——它也在闲游”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表示解释说明
B.表示意思的转换
C.表示语音的延长
(3)诗人通过对    的生动描写,引导人们到    走一走,去感受亲近自然的自由和欢乐,表达了诗人对    之情。
(培优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同步分层作业12 在天晴了的时候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试题(共10小题)
1.用“√”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胆怯(qiè què) qiè  涉水(shè bù) shè  曝晒(pù bào) pù  晕皱(yūn yùn) yùn 
【解答】曝:pù晒:曝晒。bào使照相底片或感光纸感光:曝光。故“曝晒”的“曝”应读pù。
晕:yūn昏迷:晕倒。yùn日光或月光通过云层中的冰晶时经折射而形成的光圈:光晕。故“晕皱”的“晕”应读yùn。
故答案为:
qiè shè pù yùn
【点评】掌握汉语拼音,音节是中心,声韵调是基础,注意平时大量地练习,熟能生巧。
2.摘录:细读诗歌中描写以下景物的语句,摘录能表达情感体验的关键词语。(《在天晴了的时候》)
(1)泥路: 凉爽 又 温柔。 
(2)小草:炫耀着 新绿 ,洗净了 尘垢。 
(3)小白菊:不再 胆怯 , 慢慢地抬起 它们的头,一瓣瓣地 绽透。 
(4)凤蝶儿: 自在 闲游,把它五彩的智慧书页,曝着阳光 一开一收。 
【解答】《在天晴了的时候》是现代诗人戴望舒于1944年6月创作的一首现代诗。此诗依次描写了雨后的小路、小草、小白菊、凤蝶等景物,写了雨后走小径的独特感受。
(1)泥路:凉爽又温柔。
(2)小草:炫耀着新绿,洗净了尘垢。
(3)小白菊:不再胆怯,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一瓣瓣地绽透。
(4)凤蝶儿:自在闲游,把它五彩的智慧书页,曝着阳光一开一收。
故答案为:
(1)凉爽 温柔。
(2)新绿 尘垢。
(3)胆怯 慢慢地抬起 绽透。
(4)自在 一开一收。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3.内容与背景:查找相关资料填空。(《在天晴了的时候》)
(1)作者:这首诗的作者是现代诗人 戴望舒 ,他被称为“ 雨巷诗人 ”。
(2)背景:这首诗写于 1944 年6月,当时 抗日 战争即将胜利。
(3)内容:这首诗写出了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描绘了 雨后 的自然景象;二是描写了 雨后走小径 的畅快感受。
【解答】《在天晴了的时候》是戴望舒的一首现代诗歌,创作于1944年6月,“雨巷诗人”戴望舒的这首小诗,依次描写了雨后的小路、小草、小白菊、凤蝶等景物,写出了雨后走小径的独特感受,让我们感受到了雨后扑面而来的清爽无比的乡土气息。
故答案为:
(1)戴望舒 雨巷诗人;
(2)1944 抗日;
(3)雨后 雨后走小径。
【点评】文学常识题虽以记忆为主,但并不提倡死记硬背。要进行理解性记忆、迁移性记忆,理清文学发展的大体脉络以及与时代发展的内在联系,将识记与提高鉴赏能力,提高文化素养结合起来。
4.补全词语,再选择合适的词将序号写在句中的横线上。
A.蓬 头 垢面
B.怯声怯 气 
C.赤胆忠 心 
D.跋山涉 水 
(1)岳飞一生精忠报国, 赤胆忠心 ,忧国忧民,青史留名。
(2)从全国各地 跋山涉水 前来访问的人们络绎不绝。
(3)“我可以进来吗?”她 怯声怯气 地问道。
(4)干部上班一定要着装严整,否则,个个 蓬头垢面 ,成什么体统?
【解答】A.蓬头垢面
B.怯声怯于
C.赤胆忠心
D.跋山涉水
(1)赤胆忠心:意思是形容十分忠诚。
(2)跋山涉水:意思是指翻山越岭,趟水过河。形容旅途艰苦。
(3)怯声怯气:意思形容说话时有点害怕和不自然的样子。
(4)蓬头垢面:意思是头发蓬乱,脸上很脏。
故答案为:
A.头
B.气
C.心
D.水
(1)赤胆忠心;
(2)跋山涉水;
(3)怯声怯气;
(4)蓬头垢面。
【点评】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养成好习惯,善于积累好词佳句,日积月累,厚积薄发。
5.下列词语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推开阴霾 闲游的脚迹 B.曝着阳光 智慧的书页
C.洗净小路 凉爽的小草
【解答】A、B正确。
C.有误,“洗净小路”“凉爽的小草”搭配不合适,结合课文内容,搭配合适是“洗净尘垢”“凉爽的小路”。
故选:C。
【点评】词语搭配是一项语文基础知识水平考查题,我们在进行词语搭配时,首先要理解每个词的词义。再看看这些词是表示什么的,是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呢,还是表示动作或形状、颜色的呢?然后想一想,这个词和哪个词搭配。
6.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看山间移动的暗绿﹣﹣云的脚迹﹣﹣它也在闲游。 拟人 
(2)(凤蝶儿)把它五彩的智慧书页,曝着阳光一开一收。 比喻 
(3)在天晴了的时候,应该到哪里去走走呢?到小径中去走走。 设问 
【解答】(1)“移动”“闲游”是形容人的动词,分别用来形容山、云,是拟人修辞。
(2)把“凤蝶儿的翅膀”比作“书页”,是比喻修辞。
(3)自己问自己答,是设问修辞。
故答案为:
(1)拟人;
(2)比喻;
(3)设问。
【点评】做好本题要弄清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并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分辨各种修辞手法,还要学会分析各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7.(《在天晴了的时候》)这首诗表现了诗人(  )的心绪。
A.快乐、兴奋 B.自在悠闲、宁静平和
C.无事可做、烦闷 D.犹豫、伤感
【解答】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理解。完成本题,要反复阅读整首诗歌。本诗写诗人雨后漫步小径所看到的景象。诗人通过凤蝶儿的悠闲、云的闲游等表现了自己自在悠闲、宁静平和的心绪。
故选:B。
【点评】学习诗歌时要求能基本能理解诗歌大意,通过反复自读,体会诗人主要表达的情感。并且把自己的理解,感受表达出来。
8.(《在天晴了的时候》)对诗歌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生动、活泼、情趣盎然的叙事诗歌。
B.诗人描绘了小径新雨后的情景,表达了作者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
C.诗人通过拟人的手法,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雨后放晴的乡村画卷。
【解答】《在天晴了的时候》作者戴望舒,诗人通过拟人化的手法,用“动态化“的表达方式,为我们绘出了一幅幅雨后放晴的乡村画卷,诗人描绘了小径新雨后的情景,表达了作者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
故选:A。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9.(《在天晴了的时候》)仿照课文的形式,写写自己见过的雨后天晴的景象。
在天晴了的时候,
请到小径中去走走:
 被雨洗过的树叶焕发出勃勃生机 。
【解答】仿照原文,写出雨过天晴的景象即可。
故答案为:
被雨洗过的树叶焕发出勃勃生机
【点评】仿写句子比较重要的一点是形式上的约束性,这就要求我们弄清例句的句式、句型甚至语气,仿写时要注意句子结构形式的高度一致。或常式或变式,或陈述或疑问,或祈使或感叹。
10.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到小径中去走走吧,
在天晴了的时候;
赤着脚,携着手,
踏着新泥,涉过溪流。
新阳推开了阴霾了,
溪水在温风中晕皱,
看山间移动的暗绿——
云的脚迹——它也在闲游。
(1)联系生活,文中的“小径”指  泥路 ,“新阳”指  初升的太阳 。
(2)诗句“云的脚迹——它也在闲游”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A 。
A.表示解释说明
B.表示意思的转换
C.表示语音的延长
(3)诗人通过对  小径雨后 的生动描写,引导人们到  雨后的小径 走一走,去感受亲近自然的自由和欢乐,表达了诗人对  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之情。
【解答】(1)本题考查词语解释。小径:狭窄的道路,(木材)直径小的。联系上下文此处应为“泥路”。新阳:指初春。联系上下文此处应为“初升的太阳”。
(2)考查了破折号的作用。结合内容理解,“云”是会移动的,所以“它也在闲游”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对云进一步描写,是语意递进,是对云的解释说明。故选A。
(3)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本语段选自《在天晴了的时候》,就是这样一首生动、活泼、情趣盎然的儿童诗,诗人通过对小径雨后美丽景象的生动描写,引导人们到雨后的小径上走一走,去感受亲近自然的自由和欢乐。诗歌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故答案为:
(1)泥路 初升的太阳;
(2)A;
(3)小径雨后 雨后的小径 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点评】注意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靠细细揣摩,慢慢体会。通过朗读、感悟,才能体会得到。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