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江省2018-2022年科学中考真题汇编1:细胞和显微镜的使用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浙江省2018-2022年科学中考真题汇编1:细胞和显微镜的使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1-11 20:52:31

文档简介

浙江省2018-2022年科学中考真题汇编1:细胞和显微镜的使用
一、单选题
1.(2022·台州)樟树的茎能够直立,与植物细胞中起支持作用的结构有关。该结构是(  )
A.细胞核 B.细胞质 C.叶绿体 D.细胞璧
【答案】D
【知识点】细胞的结构
【解析】【分析】一般来说植物细胞内部结构可分为: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功能:
细胞壁:对细胞形态起固定、支持、保护内部结构等作用;
细胞膜:物质进出细胞的通道;
细胞质:为细胞提供水分、无机盐等营养物质;
细胞核:控制细胞的生长、繁殖等.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相比,一般无细胞壁,其他各部分结构和作用和植物细胞类似。
【解答】细胞壁对细胞形态起固定、支持、保护内部结构等作用;故该结构是细胞璧。
故选D。
2.(2022·温州)2022年4月,我国科学家将二氧化碳人工合成葡萄糖。在植物体细胞内,实现这一变化的主要结构是(  )
A.叶绿体 B.细胞核 C.细胞膜 D.细胞壁
【答案】A
【知识点】细胞的结构
【解析】【分析】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有机物与氧反应,最终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或其他产物,同时把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
【解答】植物体细胞内,将二氧化碳合成葡萄糖,是光合作用,实现这一变化的主要结构是叶绿体。
故选A。
3.(2022·绍兴)制作并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部分操作与问题分析合理的是(  )
A.在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①是生理盐水
B.粗准焦螺旋②可以调节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C.视野太暗时,应该换用遮光器③中的小光圈
D.视野中出现气泡④,可能是盖盖玻片时操作不当引起的
【答案】D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观察细胞
【解析】【分析】(1)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单的总结为:一擦、二滴、三撕、四展、五盖、六染。
(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多的显微镜,应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最小的一组。放大倍数最小的一组,视野中细胞的数目最多。一般情况下: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物镜正好相反。
【解答】A:在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①是清水,A错误。
B:粗准焦螺旋②不可以调节显微镜的放大倍数,B错误。
C:视野太暗时,应该换用遮光器③中的大光圈,C错误。
D:视野中出现气泡④,可能是盖盖玻片时操作不当引起的,D正确。
故选D。
4.(2022·金华)观察是科学学习的重要方法,显微镜是常用的科学观察工具。下列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操作规范的是(  )
A.清洁时,用擦镜纸擦拭镜头
B.安放时,显微镜放置于身体前方正中间
C.对光时,光线过暗选用平面镜和小光圈
D.调焦时,找到物像后调节粗准焦螺旋使像更清晰
【答案】A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
【解析】【分析】(1)显微镜使用操作如下:
1.安放。将显微镜放置在接近光源、靠身体前方略偏左的地方,镜筒在前,镜臂在后。
2.对光。转动物镜转换器,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再转动遮光器,让较大的一个光圈对准通光孔。用左眼通过目镜观察,右眼必须睁开,以便及时记录观察结果。同时调节反光镜,使视野中出现一个明亮的圆形。
3.放片、调焦距。(1)将写有“上”字的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两端用压片夹压住,使“上”字正
对通光孔。(2)眼睛注视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下降,物镜靠近载玻片时,注意不要让物镜碰到载玻片。(3)用左眼朝目镜内注视,同时要求右眼睁开,并慢慢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上升。当看到“上”字的物像时,停止调节粗准焦螺旋,继而轻微来回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为止。(4)观察目镜,记下目镜上所刻的放大倍数;观察物镜,记下物镜上所刻的放大倍数。
4.观察。
(2)当盖盖玻片时操作不当,比如盖盖玻片时没有让其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而留有较多气泡时,视野中有很多黑色圆圈.
【解答】A:清洁时,用擦镜纸擦拭镜头,A正确。
B:安放时,显微镜放置于靠身体前方略偏左的地方,B错误。
C:对光时,光线过暗选用凹面镜和大光圈,C错误。
D:调焦时,找到物像后调节细准焦螺旋使像更清晰,D错误。
故选A。
5.(2022·舟山)如图为蚕豆叶下长皮的显微照片.其中保卫细胞和表皮细胞的形态存在显著差异,但具有基本相似的结构,下列不属于两者共同具有的结构是(  )
A.细胞膜 B.细胞质 C.细胞核 D.叶绿体
【答案】D
【知识点】细胞的结构
【解析】【分析】1.保卫细胞:新月形的细胞,成对分布在植物叶气孔周围,控制进出叶子的气体和水分的量。 形成气孔和水孔的一对细胞。双子叶植物的保卫细胞通常是肾形的细胞,但禾本科的气孔则呈哑铃形。气孔的保卫细胞含有叶绿体,因为细胞壁面对孔隙的一侧(腹侧)比较厚,而外侧(背侧)比较薄而有弹性,所以随着细胞内压的变化,可进行开闭运动。
2.表皮细胞,一般是指动物与植物外层的细胞,它的主要作用是保护,同时还兼有其他功能,如分泌角质层等。绿色植物的表皮还有气孔,用于调节气体进出。
【解答】两者主要区别:
1.结构上区别:保卫细胞有叶绿体,表皮细胞无叶绿体。
2.生理上区别:保卫细胞主要靠吸水 失水来控制气孔开闭,表皮细胞主要起支持和保护叶片的作用。
故选D。
6.(2022·丽水)2021年12月9日,小科观看了“天宫课堂”中心肌细胞的展示,他想进一步认识其结构,用显微镜观察心肌细胞永久装片,看到如图甲的图像,要得到图乙需调节的结构是(  )
A. 反光镜 B.物镜转换器 C.粗准焦螺旋 D.细准焦螺旋
【答案】D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
【解析】【分析】显微镜使用中,从低倍镜转换到高倍镜观察的正确操作是使用高倍物镜之前,必须先用低倍物镜找到观察的物象,并将观察目标移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再换上高倍镜,换用高倍镜后,视野内亮度变暗,因此一般选用较大的光圈并使用反光镜的凹面,然后调节细准焦螺旋,直到观察的物象清晰。
【解答】图甲的图像是高倍镜下比较模糊的像,要得到图乙需要使像更加清晰,故需调节细准焦螺旋。
故选D。
7.(2021·衢州)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中,小科在视野中依次观察到如下图像,其中从视野丙到视野丁一定需要调节显微镜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D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
【解析】【分析】图中①是转换器、②是反光镜、③是粗准焦螺旋,④是细准焦螺旋。
【解答】丙到丁是视野变清晰的过程,即使用了 ④ 细准焦螺旋;
故答案为:D。
8.(2021·台州)随着技术的发展显微镜的功能更完善操作更便捷。如图所示的显微镜.在原反光镜的位置换装上照明灯,这样方便观察者完成(  )
A.取镜 B.安放 C.对光 D.制片
【答案】C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
【解析】【分析】显微镜是由一个透镜或几个透镜的组合构成的一种光学仪器,是人类进入原子时代的标志。
【解答】反光镜的功能是反射光线,通过通光孔,进入物镜、目镜,最后进入人眼中,所以在将反光镜替换为照明灯,是为了方便对光;
故答案为:C。
9.(2021·温州)在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并观察细胞结构的实验中,下列器材中不需要用到的是(  )
A.载玻片 B.胶头滴管
C.显微镜 D.试管
【答案】D
【知识点】观察细胞
【解析】【分析】结合装片的制作及器材的用途来回答即可;
【解答】A、细胞要放在载玻片上;
B、滴加清水和红墨水时需要用滴管;
C、细胞需要通过显微镜来观察;
D、试管是化学反应的容器,观察细胞不需要;
故答案为:D。
10.(2021·绍兴)下图是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操作中的4个步骤,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④①②③ B.②①④③ C.①④②③ D.①②④③
【答案】C
【知识点】观察细胞
【解析】【分析】显微镜是由一个透镜或几个透镜的组合构成的一种光学仪器,是人类进入原子时代的标志。
【解答】由图可知,①是对光,②是降低镜筒,③是观察,④是放片;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先对光,后放片,再调节镜筒,最后观察;故C正确;
故答案为:C。
11.(2021·嘉兴)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单位。下列都是我们观察过的细胞,其中判断错误的是(  )
A.口腔上皮细胞
B.根尖细胞
C.蚕豆叶表皮细胞
D.血细胞
【答案】A
【知识点】观察细胞
【解析】【分析】A为洋葱表皮细胞,B为根尖细胞,C为蚕豆叶表皮细胞,D为血细胞。
【解答】观察过的细胞,其中判断错误的是A,因为A是洋葱表皮细胞,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2.(2021·丽水)洋葱被称为“蔬菜皇后”,对癌症、心血管疾病等有一定的预防作用。某兴趣小组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视野中出现气泡(如图),原因可能是(  )
A.盖盖玻片时操作不当 B.撕的表皮细胞太厚
C.没有用红墨水染色 D.光圈没有对准通光孔
【答案】A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观察细胞
【解析】【分析】显微镜是由一个透镜或几个透镜的组合构成的一种光学仪器,是人类进入原子时代的标志。
【解答】A、视野中出现气泡,可能是盖盖玻片时操作不当导致的;故A正确;
B、撕的表皮细胞太厚,会导致细胞重叠;故B错误;
C、没有染色的结果是不易观察细胞结构;故C错误;
D、光圈没有对准通光孔会导致视野很暗;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13.(2020·衢州)在显微镜对光操作时,图中不需要调节的结构是(  )
A.①反光镜 B.②遮光器
C.③物镜转换器 D.④细准焦螺旋
【答案】D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
【解析】【分析】对光:转动物镜转换器,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再转动遮光器,让较大的一个光圈对准通光孔。用左眼通过目镜观察,右眼张开,同时调节反光镜,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光线暗时用凹面镜,直到看到一个明亮的圆形视野。
【解答】根据对光操作步骤可知,需要调节的结构有 ③物镜转换器 , ②遮光器 , ①反光镜 。细准焦是在调焦时找到模糊像时进行调节能使像变得清晰,所以细准焦不需要调节,D选项正确。
故选D
14.(2020·台州)通过遗传物质的检验与分析来判断父母与子女是否亲生关系称为亲子鉴定。人的毛发、口腔细胞等都可以用于亲子鉴定。鉴定所需的遗传物质主要取自于细胞的(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答案】D
【知识点】细胞的结构
【解析】【分析】细胞是生物体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已知除病毒之外的所有生物均由细胞所组成,但病毒生命活动也必须在细胞中才能体现。
【解答】细胞结构种存在遗传物质的是细胞核;
故答案为:D。
15.(2020·金华·丽水)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过程中,对光时,肯定不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
A.调节反光镜 B.调节光圈
C.调节细准焦螺旋 D.转动物镜转换器
【答案】C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
【解析】【分析】对光操作:转动物镜转换器,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再转动遮光器,让较大的一个光圈对准通光孔。用左眼通过目镜观察,右眼张开,同时调节反光镜,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光线暗时用凹面镜,直到看到一个明亮的圆形视野。
【解答】根据分析中的对光操作可知,需要进行的操作有A调节反光镜,B调光圈,D转动物镜转换器。不需要进行的操作是C调节细准焦螺旋,C符合题意。
故选C
16.(2020·温州)小明用左眼朝目镜内注视,要将镜筒从最低处开始上升,首先应调节(  )
A.粗准焦螺旋 B.细准焦螺旋 C.物镜转换器 D.载玻片
【答案】A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
【解析】【分析】根据显微镜操作中调焦观察的步骤可知,找像时首先用低倍镜观察,向后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左眼注视目镜找到模糊像后用细准焦螺旋调节至清晰。
【解答】由题中信息“ 小明用左眼朝目镜内注视,要将镜筒从最低处开始上升 ”可知,小明正在进行调焦观察的操作,此时应先转动粗准焦螺旋找到模糊的像,A选项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7.(2020·绍兴)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只能通过a调节亮度
B.图乙中的②是在使用低倍镜观察
C.图丙中的b为毛细血管
D.图丙中为使b移到视野中央,载玻片需向下移
【答案】C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心脏和血管
【解析】【分析】显微镜是由一个透镜或几个透镜的组合构成的一种光学仪器,是人类进入原子时代的标志。主要用于放大微小物体成为人的肉眼所能看到的仪器。血管是指血液流过的一系列管道。除角膜、毛发、指(趾)甲、牙质及上皮等地方外,血管遍布人体全身。血管按构造功能不同,分为动脉血管、静脉血管和毛细血管三种。
【解答】A、调节显微镜视野的亮度,可以调节光圈大小和反光镜的类型两种方式;故A错误;
B、由图乙可知, ②是在使用高倍镜观察;故B错误;
C 、由丙图可知,红细胞单行排列通过,所以b是毛细血管;故C正确;
D、b中血管在上方,所以载玻片向上移即可;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18.(2020·杭州)用显微镜观察经染色的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与原因分析不吻合的一项是(  )
选项 实验现象 可能的原因
A 视野中没有细胞 未在口腔内壁刮取细胞
B 视野中无光斑 物镜未对准通光孔
C 视野中有许多黑色圆圈 细胞数量太多
D 视野中的细胞往左移动 观察者将装片往右移动
A.A B.B C.C D.D
【答案】C
【知识点】观察细胞
【解析】【分析】1、 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时,可在口腔内侧壁上刮取细胞;
2、对光操作时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通过调节光圈大小反光镜的角度看到一个明亮的视野;
3、盖玻片时如有气泡产生,在显微镜中可看到许多黑色的圆圈;
4、显微镜所成的像是倒像,物体的移动与像的移动方向是相反的。
【解答】A、视野中没有细胞,可能的原因是未在口腔内壁刮取细胞,现象与原因吻合,A错误;
B、视野中无光斑可能的原因是物镜未对准通光孔,现象与原因吻合,B错误;
C、视野中有许多黑色圆圈,可能的原因细胞数量太多是错误的,黑色圆圈主要是一些气泡,现象与原因不吻合,C正确;
D、 视野中的细胞往左移动 ,是指像往左移,物体装片的移动方向与之相反,应该是往右移动,现象与原因吻合,D错误。
故选C
19.(2019·台州)海笔是栖息在深海底部的一种无脊椎动物,因其形状非常像老式的羽毛蘸水笔而得名。海笔细胞中不具有的结构是(  )
A.叶绿体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答案】A
【知识点】细胞的结构
【解析】【分析】无脊椎动物是背侧没有脊柱的动物,它们是动物的原始形式。其种类数占动物总种类数的95%。分布于世界各地,现存约100余万种。包括原生动物、棘皮动物、软体动物、扁形动物、环节动物、腔肠动物、节肢动物、线形动物等。
【解答】海笔是动物,动物细胞不具有叶绿体;
故答案为:A。
20.(2019·台州)利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通常先将观察对象作一定的处理。下列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
A.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
B.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
C.血涂片制作
D.观察血液流动的尾端装片制作
【答案】C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
【解析】【分析】临时装片就是将要用显微镜观察的事物临时做成装片。临时装片是从生物体上撕取或挑取的材料制成的,制成的临时装片包括载玻片组织材料盖玻片。
【解答】A、口腔上皮细胞是动物细胞,在载玻片上滴加的应该是生理盐水,而不是清水;故A错误;
B、洋葱表皮细胞装片制作时应该滴加清水;故B错误;
C、血图片制作时,用载玻片一侧接触血滴然后推平即可;故C正确;
D 、观察血液流动时,是直接观察鱼的尾鳍,不需要制作装片的;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21.(2019·绍兴)下列为小敏使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部分操作与问题分析,其中合理的是(  )
A.显微镜对光时,应调节图甲中的④
B.图乙中小敏看物镜镜头的目的是防止物镜下降过程中压到玻片
C.图丙视野中出现黑色圆圈的原因是口腔上皮细胞未经染色处理
D.欲将图丁视野中细胞a移至中央,需向左下方移动装片
【答案】B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
【解析】【分析】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显微镜的常见操作的掌握情况。
【解答】A、对光时,调节的是反光镜、物镜,与细准焦螺旋无关;故A错误;
B、图乙调节物镜高度时,侧面观察主要是防止物镜压到载玻片;故B正确;
C、图丙中的是气泡,是因为盖盖玻片时操作失误所致;故C错误;
D、图丁中a在视野的右上方,由于显微镜成像是对称的,所以要将细胞a移至视野中央,需向右上方移动装片;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22.(2019·湖州)伞藻是海生的单细胞藻类植物,细胞长2~5厘米,有细胞壁、叶绿体、细胞核等结构,可分为“帽”“柄”和“足”三部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伞藻能长到2~5厘米,离不开细胞壁的支持作用
B.伞藻的叶绿体是制造有机物的场所
C.伞藻的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
D.伞藻的“帽”“柄”和“足”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答案】D
【知识点】细胞的结构;细胞的分裂、生长与分化
【解析】【分析】伞藻是单细胞植物,细胞核包括核膜、染色质、核仁、核孔;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解答】A、伞藻长到2-5厘米,是细胞壁支持的作用,故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叶绿体能够进行光合作用,是伞藻的有机物制造场所,故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细胞核中含有遗传物质,故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D、伞藻是单细胞植物,不进行细胞分化,故D错误,但符合题意;
故选D。
23.(2019·衢州)在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下列镜头组合中观察到细胞最大的是(  )
A.目镜5× 物镜4× B.目镜10× 物镜4×
C.目镜5× 物镜10× D.目镜10× 物镜10×
【答案】D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
【解析】【分析】显微镜是由一个透镜或几个透镜的组合构成的一种光学仪器,是人类进入原子时代的标志。主要用于放大微小物体成为人的肉眼所能看到的仪器。
【解答】观察到细胞最大的是放大倍数最大的,而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放大倍数于物镜放大倍数的积;A组合放大20倍;B组合放大40倍;C组合放大50倍;D组合放大100倍;故D符合;
故答案为:D。
24.(2019·衢州)如图的实验装置放置一段时间后,检测蒸馏水时,只在乙组中明显检测到蔗糖。这与两组马铃薯细胞中控制物质进出的结构及其功能是否正常有关,该结构是(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核 D.液泡
【答案】B
【知识点】细胞的结构
【解析】【分析】细胞是生物体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已知除病毒之外的所有生物均由细胞所组成,但病毒生命活动也必须在细胞中才能体现。
【解答】对比甲乙两组实验可知,其变化的是甲组的马铃薯未煮过,而乙组是煮过的马铃薯,煮过的马铃薯其细胞膜会失去活性,检测过程中发现煮过的乙组中能够发现蔗糖,则说明细胞中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结构是细胞膜;
故答案为:B。
25.(2018·杭州)小金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下列细胞,其中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中观察到叶绿体
B.观察到人口腔上皮细胞的形状有圆形、多边形、圆柱状等
C.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中观察到淡紫色的淀粉分子
D.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中观察到细胞壁
【答案】D
【知识点】细胞的结构;观察细胞
【解析】【分析】植物细胞是植物生命活动的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由原生 质体和 细胞壁两部分组成。 原生质体是细胞壁内一切物质的总称,主要由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在细胞质或细胞核中还有若干不同的细胞器,此外还有细胞液和后含物等。
【解答】A、洋葱表皮细胞属于保护组织,不存在叶绿体;故A错误;
B、 显微镜成像是平面的,不可能出现圆柱状的;故B错误;
C、 普通显微镜不能直接看到淀粉分子;故C错误;
D、 植物的细胞含有细胞壁;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26.(2018·台州)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要让已观察到的像更大,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
【解析】【分析】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要让已观察到的像更大,接下来应该转动物镜转换器,把低倍镜变成高倍镜。
【解答】A、图中在转动粗(或细)准焦螺旋,故A不符合题意;
B、图中是在放片,故B不符合题意;
C、图中是在转动物镜转换器,故C符合题意;
D、图中在进行对光,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7.(2018·台州)红蛇果的果皮细胞因含花靑素而呈红色。将某品种的红蛇果浸泡在热水中,热水变红色;浸泡在冷水中,冷水不变红。这一现象说明热水破坏了果皮细胞的(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答案】B
【知识点】细胞的结构
【解析】【分析】由题分析可知红蛇果浸泡在热水中,热水变红色,是因为花靑素从细胞中出来到达热水中的缘故,在此基础上结合细胞结构的作用回答。
【解答】A、细胞壁的作用是保护和支持细胞, 使植物细胞具有一定的形状,所以与花青素能够进入热水中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
B、细胞膜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隔开, 保持细胞的相对独立性, 同时起着保护细胞的作用,还具有控制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作用,所以与花青素能够进入热水中有关,故B符合题意;
C、细胞质是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场所,所以与花青素能够进入热水中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
D、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所以与花青素能够进入热水中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8.(2018·绍兴)下列表示植物细胞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细胞的结构;观察细胞
【解析】【分析】该题主要考查了细胞结构的相关知识点;
【解答】植物细胞与其他细胞的明显区别是: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等;
故答案为:C
29.(2018·温州)植物细胞吸水与液泡中的细胞液溶质质量分数有关。如图所示细胞结构模式图中,表示液泡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C
【知识点】细胞的结构
【解析】【分析】植物细胞是植物生命活动的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由原生质体和细胞壁两部分组成。原生质体是细胞壁内一切物质的总称,主要由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在细胞质或细胞核中还有若干不同的细胞器,此外还有细胞液和后含物等。
【解答】甲:细胞质;乙:细胞核;丙:液泡;丁:细胞壁;
故答案为:C。
30.(2018·温州)用如图所示的显微镜进行对光时,低倍镜正对通光孔,若要改变视野亮度,可调节(  )
A.物镜转换器 B.细准焦螺旋 C.粗准焦螺旋 D.反光镜
【答案】D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
【解析】【分析】该题主要考查显微镜的操作;
【解答】A、物镜转换器的作用是用来更换低倍镜和高倍镜的;故A不符合;
B、 细准焦螺旋是用来缓慢升降镜筒的;故B不符合;
C、 粗准焦螺旋是用来快速升降镜筒的;故C不符合;
D、 反光镜可以调节视野的亮度的;故D符合;
故答案为:D。
31.(2018·衢州)小柯利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要将如图甲所示视野调整到如图乙所示视野,他应该将载玻片(  )
A.向右移动 B.向上移动 C.向左移动 D.向下移动
【答案】C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
【解析】【分析】光学显微镜主要由目镜、物镜、载物台和反光镜组成。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焦距不同。物镜的凸透镜焦距小于目镜的凸透镜的焦距。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物体通过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解答】由于显微镜成倒立的像,所以要把像移到视野中央时,移动方向应该是反方向的,故最开始时像在那儿就像哪个方向移动,图甲像在左边,所以移动时要向左移动;
故答案为:C。
二、填空题
32.(2022·丽水)朱利叶斯因感知温度研究领域所作出的贡献,被授予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材料一:在一段时间内,科学家们猜测,神经细胞对不同刺激的不同反应,很可能依赖于细胞的某种离子通道受体,它的开放与关闭影响着细胞内外离子的进出。
材料二:朱利叶斯以辣椒为切入点,于1997年发现辣椒素能激活某种细胞的敏感离子通道受体,并发现该受体也可被43℃以上的高温激活,激活之后会产生兴奋,从而感知到热。
(1)分析材料可知,该离子通道受体位于   (填细胞结构),
(2)吃辣椒会感觉到热,是因为辣椒素与高温一样会激活神经细胞的   。
【答案】(1)细胞膜
(2)敏感离子通道受体
【知识点】细胞的结构;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解析】【分析】(1)细胞壁的内侧紧贴着一层极薄的膜,叫做细胞膜。这层由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双层分子组成的薄膜,水和氧气等小分子物质能够自由通过,而某些离子和大分子物质则不能自由通过,因此,它除了起着保护细胞内部的作用以外,还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既不让有用物质任意地渗出细胞,也不让有害物质轻易地进入细胞。
(2)读材料二,提取信息即可解答。
【解答】(1)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分析材料可知,该离子通道受体位于细胞膜。
(2)吃辣椒会感觉到热,是因为辣椒素与高温一样会激活神经细胞的敏感离子通道受体。
33.(2021·金华)如图甲所示,①、②、③、④均为显微镜中具有调节功能的结构。图乙、丙、丁是“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中所观察到的部分物像。
请你分析并回答:
(1)观察物像乙,小金观察到细胞严重重叠,分析原因后,针对原因,重新制作临时装片,其操作顺序为:①用镊子将洋葱鳞片表皮   ;②盖上盖玻片;③……
(2)小金解决了上述问题后,再观察临时装片时,为了将物像丙调为物像丁,则需要调节图甲显微镜中序号为   的结构。
【答案】(1)展平
(2)③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
【解析】【分析】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方法步骤:
1、擦: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2、滴: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3、撕: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内侧撕取一小块透明薄膜——内表皮;
4、展:把撕下的内表皮浸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用镊子把它展平;
5、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材料 上,这样才能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而影响观察;
6、染:把一滴稀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解答】(1)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如果表皮撕的太厚,或表皮在载玻片上未展平,就会观察到细胞有严重的重叠现象。小金观察到细胞严重重叠,分析原因后,针对原因,重新制作临时装片,其操作顺序为:①用镊子将洋葱鳞片表皮展平;②盖上盖玻片;③……
(2)在视野中已经找到物像,但物像不清晰,应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小丁再观察临时装片时,为了将物像丙调为物像丁,则需要调节图甲显微镜中序号为③细准焦螺旋的结构。
故答案为:(1)展平 (2)③
34.(2021·温州)某观赏植物每年4月开花,10月果实成熟,果实轻小且有翅(如图甲),到了冬季逐渐脱落。
(1)该植物通过开花、传粉、受精,产生种子获得新个体。这种繁殖方式属于   (选填“有性生殖”或“无性生殖”)。
(2)该植物叶片的叶肉细胞能为果实等器官制造丰富的有机物,其主要原因是叶肉细胞具有   。
(3)在温州某空地上种植几株该植物,若环境适合其自然生长和繁殖,结合我国季风示意图(如图乙),推测若干年后此空地上该植物的分布情况最有可能是   。(●表示原种植的植株,○表示繁殖产生的植株)
【答案】(1)有性生殖
(2)叶绿体
(3)A
【知识点】细胞的结构;植物的有性生殖
【解析】【分析】有性生殖是指由亲本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光合作用,通常是指绿色植物(包括藻类)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富能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
【解答】(1)传粉、受精过程中,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有性生殖;
(2)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3)由图可知,我国夏季盛行东南季风,冬季盛行西北季风,而种子落地的方向主要在秋冬季节,受西北季风影响更大,所以若干年后,东南方向植株较多,即A正确;
故答案为:(1)有性生殖;(2)叶绿体;(3)A。
35.(2021·丽水)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两位科学家,奖励她们发现了CRISPR/Cas9基因剪刀(基因编辑技术中的工具之一)。研究人员利用基因剪刀可以高精度地改变动植物的DNA学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
(1)基因是起遗传作用的DNA片段,主要位于动植物细胞的   内(填细胞结构名称);
(2)基因编辑通常有两种方法:删除目的基因和插入目的基因。图中所示的基因编辑方法是   。
【答案】(1)细胞核
(2)插入目的基因
【知识点】细胞的结构;基因工程
【解析】【分析】细胞是生物体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基因工程是在分子水平上对基因进行操作的复杂技术,是将外源基因通过体外重组后导入受体细胞内,使这个基因能在受体细胞内复制、转录、翻译表达的操作。
【解答】(1)动植物的遗传物质储存在细胞的细胞核中;
(2)由图可知,研究人员通过基因剪刀剪出目的基因,然后放入在其他基因中,因此其属于插入目的基因的编辑方法;
故答案为:(1)细胞核;(2)插入目的基因。
36.(2020·温州)西瓜味甘汁多,清爽解渴,是盛夏佳果。
(1)西瓜籽属于植物的生殖器官,由花中的   发育而来。
(2)如图是植物细胞模式图,可口的西瓜汁主要来自   结构。(填相应字母)
【答案】(1)胚珠
(2)B
【知识点】细胞的结构;花的结构
【解析】【分析】1、植物的花经传粉受精之后能继续发育,胚珠发育成种子,子房壁发育成果皮,种子和果皮合称果实;
2、在成熟的植物细胞中液泡的体积比较大,里面主要含有细胞液,果实的汁水就是来自液泡中的细胞液。
【解答】(1)西瓜籽是种子主要是由花中的胚珠发育而来;
(2)可口的西瓜汁主要来自液泡B结构。
故答案为:(1)胚珠 (2)B
37.(2020·嘉兴)如图,菟丝子是一种特殊的植物,其茎黄色、叶退化,遇到适宜的植物就缠绕在上面,形成吸根并插入植物体内吸取有机养料。
(1)茎黄色、叶退化,说明菟丝子的细胞中缺少   ,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2)菟丝子要获得有机物,其吸根必须插入植物 A 茎的   。菟丝子与植物 A 之间属于寄生关系, 这在高等植物中极为罕见。
【答案】(1)叶绿体
(2)筛管
【知识点】细胞的结构;茎的运输作用
【解析】【分析】1、 菟丝子叶退化(无叶),利用吸根从别的植物中吸取有机养料。从菟丝子茎黄色、无叶可知菟丝子的细胞结构中是不含叶绿体的;
2、植物运输有机物的结构是韧皮部中的筛管。
【解答】(1)根据题中信息“ 菟丝子是一种特殊的植物,其茎黄色、叶退化 ”可知, 菟丝子这种植物是不含叶绿体结构的,所以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2)植物运输有机物的结构在韧皮部的筛管,所以菟丝子要获得有机物,其吸根必须插入植物 A 茎的筛管。
故答案为:(1)叶绿体 (2)筛管
38.(2019·温州)近日,研究人员通过对动植物细胞的研究,发现了茶叶中的茶多酚能促进某些实验动物皮肤的伤口愈合。
(1)与动物细胞结构不同的是植物细胞具有   。(写出一点)
(2)不同品种的茶树植株,在叶片形状、茶多酚含量等性状上存在差异。这些性状是由DNA上的    控制的。
【答案】(1)细胞壁(叶绿体或液泡)
(2)基因
【知识点】细胞的结构;遗传物质的传递
【解析】【分析】细胞是生物体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已知除病毒之外的所有生物均由细胞所组成,但病毒生命活动也必须在细胞中才能体现。基因(遗传因子)是产生一条多肽链或功能RNA所需的全部核苷酸序列。基因支持着生命的基本构造和性能。储存着生命的种族、血型、孕育、生长、凋亡等过程的全部信息。
【解答】(1)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都有的细胞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而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是动物细胞没有的结构;
(2)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
故答案为:(1) 细胞壁(叶绿体或液泡);(2)基因。
39.(2018·金华)小科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的过程中,观察到下列物像(如图):
(1)制作装片时,先要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   。
(2)观察时,看到了物像D,在此之前看到的物像依次是   。
【答案】(1)清水
(2)B→C→A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
【解析】【分析】显微镜的使用步骤为:1、取镜和安放 ;2、对光 ①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②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观察画图.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视野.3、观察 ①把所要观察的载玻片放到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 ②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载玻片.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 ③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解答】(1)制作的是洋葱表皮细胞的装片,为了维持细胞的形态,要在载玻片中央滴加一滴清水;故答案为:清水;
⑵ABCD的过程是使用显微镜使用步骤中出现的物象,而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先看到一部分,然后把物象移动到视野中央,然后换高倍镜视野会模糊,然后调节细准焦螺旋视野清晰;故答案为:B→C→A;
故答案为:(1)清水;(2)B→C→A。
三、实验探究题
40.(2022·台州)利用水滴、放大镜、平面镜、透明玻璃杯和可调支架等制作了一台“水滴显微镜”(如图甲)。调节支架高度,适当调整标本、水滴和放大镜三者之间的距离,可实现与图乙所示光学显微镜相似的成像效果。
(1)水滴相当于光学显微镜结构中的   镜。
(2)上下调整支架的高度相当于调节图乙所示光学显微镜的    (填结构编号)。
(3)写出一种能改变水滴显微镜放大倍数的方法:   。
【答案】(1)物
(2)②
(3)更换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或“更换水滴”、“调节标本、水滴和放大镜三者之间的距离”等)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
【解析】【分析】(1)显微镜的主要结构是镜头,包括目镜和物镜,起放大作用,目镜安插在镜筒里,物镜通过螺丝拧紧在转换器上。
(2)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大幅度位移,而细准焦螺旋使镜筒小幅度位移;图中①目镜、②粗细准焦螺旋、③反光镜。
(3)显微镜成倒立的像,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与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解答】(1)物镜安装在镜筒的下端,观察时靠近玻片标本,根据图示比较可知,水滴相当于光学显微镜结构中的物镜。
(2)使用显微镜时,准焦螺旋可以使镜筒上升或下降,调节焦距,所以上下调整支架的高度相当于调节图乙所示光学显微镜的②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
(3)改变水滴显微镜放大倍数的方法:更换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或“更换水滴”、“调节标本、水滴和放大镜三者之间的距离”等)。
1 / 1浙江省2018-2022年科学中考真题汇编1:细胞和显微镜的使用
一、单选题
1.(2022·台州)樟树的茎能够直立,与植物细胞中起支持作用的结构有关。该结构是(  )
A.细胞核 B.细胞质 C.叶绿体 D.细胞璧
2.(2022·温州)2022年4月,我国科学家将二氧化碳人工合成葡萄糖。在植物体细胞内,实现这一变化的主要结构是(  )
A.叶绿体 B.细胞核 C.细胞膜 D.细胞壁
3.(2022·绍兴)制作并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部分操作与问题分析合理的是(  )
A.在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①是生理盐水
B.粗准焦螺旋②可以调节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C.视野太暗时,应该换用遮光器③中的小光圈
D.视野中出现气泡④,可能是盖盖玻片时操作不当引起的
4.(2022·金华)观察是科学学习的重要方法,显微镜是常用的科学观察工具。下列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操作规范的是(  )
A.清洁时,用擦镜纸擦拭镜头
B.安放时,显微镜放置于身体前方正中间
C.对光时,光线过暗选用平面镜和小光圈
D.调焦时,找到物像后调节粗准焦螺旋使像更清晰
5.(2022·舟山)如图为蚕豆叶下长皮的显微照片.其中保卫细胞和表皮细胞的形态存在显著差异,但具有基本相似的结构,下列不属于两者共同具有的结构是(  )
A.细胞膜 B.细胞质 C.细胞核 D.叶绿体
6.(2022·丽水)2021年12月9日,小科观看了“天宫课堂”中心肌细胞的展示,他想进一步认识其结构,用显微镜观察心肌细胞永久装片,看到如图甲的图像,要得到图乙需调节的结构是(  )
A. 反光镜 B.物镜转换器 C.粗准焦螺旋 D.细准焦螺旋
7.(2021·衢州)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中,小科在视野中依次观察到如下图像,其中从视野丙到视野丁一定需要调节显微镜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8.(2021·台州)随着技术的发展显微镜的功能更完善操作更便捷。如图所示的显微镜.在原反光镜的位置换装上照明灯,这样方便观察者完成(  )
A.取镜 B.安放 C.对光 D.制片
9.(2021·温州)在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并观察细胞结构的实验中,下列器材中不需要用到的是(  )
A.载玻片 B.胶头滴管
C.显微镜 D.试管
10.(2021·绍兴)下图是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操作中的4个步骤,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④①②③ B.②①④③ C.①④②③ D.①②④③
11.(2021·嘉兴)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单位。下列都是我们观察过的细胞,其中判断错误的是(  )
A.口腔上皮细胞
B.根尖细胞
C.蚕豆叶表皮细胞
D.血细胞
12.(2021·丽水)洋葱被称为“蔬菜皇后”,对癌症、心血管疾病等有一定的预防作用。某兴趣小组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视野中出现气泡(如图),原因可能是(  )
A.盖盖玻片时操作不当 B.撕的表皮细胞太厚
C.没有用红墨水染色 D.光圈没有对准通光孔
13.(2020·衢州)在显微镜对光操作时,图中不需要调节的结构是(  )
A.①反光镜 B.②遮光器
C.③物镜转换器 D.④细准焦螺旋
14.(2020·台州)通过遗传物质的检验与分析来判断父母与子女是否亲生关系称为亲子鉴定。人的毛发、口腔细胞等都可以用于亲子鉴定。鉴定所需的遗传物质主要取自于细胞的(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15.(2020·金华·丽水)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过程中,对光时,肯定不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
A.调节反光镜 B.调节光圈
C.调节细准焦螺旋 D.转动物镜转换器
16.(2020·温州)小明用左眼朝目镜内注视,要将镜筒从最低处开始上升,首先应调节(  )
A.粗准焦螺旋 B.细准焦螺旋 C.物镜转换器 D.载玻片
17.(2020·绍兴)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只能通过a调节亮度
B.图乙中的②是在使用低倍镜观察
C.图丙中的b为毛细血管
D.图丙中为使b移到视野中央,载玻片需向下移
18.(2020·杭州)用显微镜观察经染色的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与原因分析不吻合的一项是(  )
选项 实验现象 可能的原因
A 视野中没有细胞 未在口腔内壁刮取细胞
B 视野中无光斑 物镜未对准通光孔
C 视野中有许多黑色圆圈 细胞数量太多
D 视野中的细胞往左移动 观察者将装片往右移动
A.A B.B C.C D.D
19.(2019·台州)海笔是栖息在深海底部的一种无脊椎动物,因其形状非常像老式的羽毛蘸水笔而得名。海笔细胞中不具有的结构是(  )
A.叶绿体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20.(2019·台州)利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通常先将观察对象作一定的处理。下列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
A.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
B.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
C.血涂片制作
D.观察血液流动的尾端装片制作
21.(2019·绍兴)下列为小敏使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部分操作与问题分析,其中合理的是(  )
A.显微镜对光时,应调节图甲中的④
B.图乙中小敏看物镜镜头的目的是防止物镜下降过程中压到玻片
C.图丙视野中出现黑色圆圈的原因是口腔上皮细胞未经染色处理
D.欲将图丁视野中细胞a移至中央,需向左下方移动装片
22.(2019·湖州)伞藻是海生的单细胞藻类植物,细胞长2~5厘米,有细胞壁、叶绿体、细胞核等结构,可分为“帽”“柄”和“足”三部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伞藻能长到2~5厘米,离不开细胞壁的支持作用
B.伞藻的叶绿体是制造有机物的场所
C.伞藻的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
D.伞藻的“帽”“柄”和“足”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23.(2019·衢州)在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下列镜头组合中观察到细胞最大的是(  )
A.目镜5× 物镜4× B.目镜10× 物镜4×
C.目镜5× 物镜10× D.目镜10× 物镜10×
24.(2019·衢州)如图的实验装置放置一段时间后,检测蒸馏水时,只在乙组中明显检测到蔗糖。这与两组马铃薯细胞中控制物质进出的结构及其功能是否正常有关,该结构是(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核 D.液泡
25.(2018·杭州)小金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下列细胞,其中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中观察到叶绿体
B.观察到人口腔上皮细胞的形状有圆形、多边形、圆柱状等
C.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中观察到淡紫色的淀粉分子
D.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中观察到细胞壁
26.(2018·台州)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要让已观察到的像更大,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  )
A. B.
C. D.
27.(2018·台州)红蛇果的果皮细胞因含花靑素而呈红色。将某品种的红蛇果浸泡在热水中,热水变红色;浸泡在冷水中,冷水不变红。这一现象说明热水破坏了果皮细胞的(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28.(2018·绍兴)下列表示植物细胞的是(  )
A. B.
C. D.
29.(2018·温州)植物细胞吸水与液泡中的细胞液溶质质量分数有关。如图所示细胞结构模式图中,表示液泡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30.(2018·温州)用如图所示的显微镜进行对光时,低倍镜正对通光孔,若要改变视野亮度,可调节(  )
A.物镜转换器 B.细准焦螺旋 C.粗准焦螺旋 D.反光镜
31.(2018·衢州)小柯利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要将如图甲所示视野调整到如图乙所示视野,他应该将载玻片(  )
A.向右移动 B.向上移动 C.向左移动 D.向下移动
二、填空题
32.(2022·丽水)朱利叶斯因感知温度研究领域所作出的贡献,被授予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材料一:在一段时间内,科学家们猜测,神经细胞对不同刺激的不同反应,很可能依赖于细胞的某种离子通道受体,它的开放与关闭影响着细胞内外离子的进出。
材料二:朱利叶斯以辣椒为切入点,于1997年发现辣椒素能激活某种细胞的敏感离子通道受体,并发现该受体也可被43℃以上的高温激活,激活之后会产生兴奋,从而感知到热。
(1)分析材料可知,该离子通道受体位于   (填细胞结构),
(2)吃辣椒会感觉到热,是因为辣椒素与高温一样会激活神经细胞的   。
33.(2021·金华)如图甲所示,①、②、③、④均为显微镜中具有调节功能的结构。图乙、丙、丁是“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中所观察到的部分物像。
请你分析并回答:
(1)观察物像乙,小金观察到细胞严重重叠,分析原因后,针对原因,重新制作临时装片,其操作顺序为:①用镊子将洋葱鳞片表皮   ;②盖上盖玻片;③……
(2)小金解决了上述问题后,再观察临时装片时,为了将物像丙调为物像丁,则需要调节图甲显微镜中序号为   的结构。
34.(2021·温州)某观赏植物每年4月开花,10月果实成熟,果实轻小且有翅(如图甲),到了冬季逐渐脱落。
(1)该植物通过开花、传粉、受精,产生种子获得新个体。这种繁殖方式属于   (选填“有性生殖”或“无性生殖”)。
(2)该植物叶片的叶肉细胞能为果实等器官制造丰富的有机物,其主要原因是叶肉细胞具有   。
(3)在温州某空地上种植几株该植物,若环境适合其自然生长和繁殖,结合我国季风示意图(如图乙),推测若干年后此空地上该植物的分布情况最有可能是   。(●表示原种植的植株,○表示繁殖产生的植株)
35.(2021·丽水)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两位科学家,奖励她们发现了CRISPR/Cas9基因剪刀(基因编辑技术中的工具之一)。研究人员利用基因剪刀可以高精度地改变动植物的DNA学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
(1)基因是起遗传作用的DNA片段,主要位于动植物细胞的   内(填细胞结构名称);
(2)基因编辑通常有两种方法:删除目的基因和插入目的基因。图中所示的基因编辑方法是   。
36.(2020·温州)西瓜味甘汁多,清爽解渴,是盛夏佳果。
(1)西瓜籽属于植物的生殖器官,由花中的   发育而来。
(2)如图是植物细胞模式图,可口的西瓜汁主要来自   结构。(填相应字母)
37.(2020·嘉兴)如图,菟丝子是一种特殊的植物,其茎黄色、叶退化,遇到适宜的植物就缠绕在上面,形成吸根并插入植物体内吸取有机养料。
(1)茎黄色、叶退化,说明菟丝子的细胞中缺少   ,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2)菟丝子要获得有机物,其吸根必须插入植物 A 茎的   。菟丝子与植物 A 之间属于寄生关系, 这在高等植物中极为罕见。
38.(2019·温州)近日,研究人员通过对动植物细胞的研究,发现了茶叶中的茶多酚能促进某些实验动物皮肤的伤口愈合。
(1)与动物细胞结构不同的是植物细胞具有   。(写出一点)
(2)不同品种的茶树植株,在叶片形状、茶多酚含量等性状上存在差异。这些性状是由DNA上的    控制的。
39.(2018·金华)小科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的过程中,观察到下列物像(如图):
(1)制作装片时,先要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   。
(2)观察时,看到了物像D,在此之前看到的物像依次是   。
三、实验探究题
40.(2022·台州)利用水滴、放大镜、平面镜、透明玻璃杯和可调支架等制作了一台“水滴显微镜”(如图甲)。调节支架高度,适当调整标本、水滴和放大镜三者之间的距离,可实现与图乙所示光学显微镜相似的成像效果。
(1)水滴相当于光学显微镜结构中的   镜。
(2)上下调整支架的高度相当于调节图乙所示光学显微镜的    (填结构编号)。
(3)写出一种能改变水滴显微镜放大倍数的方法: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细胞的结构
【解析】【分析】一般来说植物细胞内部结构可分为: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功能:
细胞壁:对细胞形态起固定、支持、保护内部结构等作用;
细胞膜:物质进出细胞的通道;
细胞质:为细胞提供水分、无机盐等营养物质;
细胞核:控制细胞的生长、繁殖等.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相比,一般无细胞壁,其他各部分结构和作用和植物细胞类似。
【解答】细胞壁对细胞形态起固定、支持、保护内部结构等作用;故该结构是细胞璧。
故选D。
2.【答案】A
【知识点】细胞的结构
【解析】【分析】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有机物与氧反应,最终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或其他产物,同时把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
【解答】植物体细胞内,将二氧化碳合成葡萄糖,是光合作用,实现这一变化的主要结构是叶绿体。
故选A。
3.【答案】D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观察细胞
【解析】【分析】(1)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单的总结为:一擦、二滴、三撕、四展、五盖、六染。
(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多的显微镜,应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最小的一组。放大倍数最小的一组,视野中细胞的数目最多。一般情况下: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物镜正好相反。
【解答】A:在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①是清水,A错误。
B:粗准焦螺旋②不可以调节显微镜的放大倍数,B错误。
C:视野太暗时,应该换用遮光器③中的大光圈,C错误。
D:视野中出现气泡④,可能是盖盖玻片时操作不当引起的,D正确。
故选D。
4.【答案】A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
【解析】【分析】(1)显微镜使用操作如下:
1.安放。将显微镜放置在接近光源、靠身体前方略偏左的地方,镜筒在前,镜臂在后。
2.对光。转动物镜转换器,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再转动遮光器,让较大的一个光圈对准通光孔。用左眼通过目镜观察,右眼必须睁开,以便及时记录观察结果。同时调节反光镜,使视野中出现一个明亮的圆形。
3.放片、调焦距。(1)将写有“上”字的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两端用压片夹压住,使“上”字正
对通光孔。(2)眼睛注视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下降,物镜靠近载玻片时,注意不要让物镜碰到载玻片。(3)用左眼朝目镜内注视,同时要求右眼睁开,并慢慢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上升。当看到“上”字的物像时,停止调节粗准焦螺旋,继而轻微来回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为止。(4)观察目镜,记下目镜上所刻的放大倍数;观察物镜,记下物镜上所刻的放大倍数。
4.观察。
(2)当盖盖玻片时操作不当,比如盖盖玻片时没有让其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而留有较多气泡时,视野中有很多黑色圆圈.
【解答】A:清洁时,用擦镜纸擦拭镜头,A正确。
B:安放时,显微镜放置于靠身体前方略偏左的地方,B错误。
C:对光时,光线过暗选用凹面镜和大光圈,C错误。
D:调焦时,找到物像后调节细准焦螺旋使像更清晰,D错误。
故选A。
5.【答案】D
【知识点】细胞的结构
【解析】【分析】1.保卫细胞:新月形的细胞,成对分布在植物叶气孔周围,控制进出叶子的气体和水分的量。 形成气孔和水孔的一对细胞。双子叶植物的保卫细胞通常是肾形的细胞,但禾本科的气孔则呈哑铃形。气孔的保卫细胞含有叶绿体,因为细胞壁面对孔隙的一侧(腹侧)比较厚,而外侧(背侧)比较薄而有弹性,所以随着细胞内压的变化,可进行开闭运动。
2.表皮细胞,一般是指动物与植物外层的细胞,它的主要作用是保护,同时还兼有其他功能,如分泌角质层等。绿色植物的表皮还有气孔,用于调节气体进出。
【解答】两者主要区别:
1.结构上区别:保卫细胞有叶绿体,表皮细胞无叶绿体。
2.生理上区别:保卫细胞主要靠吸水 失水来控制气孔开闭,表皮细胞主要起支持和保护叶片的作用。
故选D。
6.【答案】D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
【解析】【分析】显微镜使用中,从低倍镜转换到高倍镜观察的正确操作是使用高倍物镜之前,必须先用低倍物镜找到观察的物象,并将观察目标移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再换上高倍镜,换用高倍镜后,视野内亮度变暗,因此一般选用较大的光圈并使用反光镜的凹面,然后调节细准焦螺旋,直到观察的物象清晰。
【解答】图甲的图像是高倍镜下比较模糊的像,要得到图乙需要使像更加清晰,故需调节细准焦螺旋。
故选D。
7.【答案】D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
【解析】【分析】图中①是转换器、②是反光镜、③是粗准焦螺旋,④是细准焦螺旋。
【解答】丙到丁是视野变清晰的过程,即使用了 ④ 细准焦螺旋;
故答案为:D。
8.【答案】C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
【解析】【分析】显微镜是由一个透镜或几个透镜的组合构成的一种光学仪器,是人类进入原子时代的标志。
【解答】反光镜的功能是反射光线,通过通光孔,进入物镜、目镜,最后进入人眼中,所以在将反光镜替换为照明灯,是为了方便对光;
故答案为:C。
9.【答案】D
【知识点】观察细胞
【解析】【分析】结合装片的制作及器材的用途来回答即可;
【解答】A、细胞要放在载玻片上;
B、滴加清水和红墨水时需要用滴管;
C、细胞需要通过显微镜来观察;
D、试管是化学反应的容器,观察细胞不需要;
故答案为:D。
10.【答案】C
【知识点】观察细胞
【解析】【分析】显微镜是由一个透镜或几个透镜的组合构成的一种光学仪器,是人类进入原子时代的标志。
【解答】由图可知,①是对光,②是降低镜筒,③是观察,④是放片;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先对光,后放片,再调节镜筒,最后观察;故C正确;
故答案为:C。
11.【答案】A
【知识点】观察细胞
【解析】【分析】A为洋葱表皮细胞,B为根尖细胞,C为蚕豆叶表皮细胞,D为血细胞。
【解答】观察过的细胞,其中判断错误的是A,因为A是洋葱表皮细胞,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2.【答案】A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观察细胞
【解析】【分析】显微镜是由一个透镜或几个透镜的组合构成的一种光学仪器,是人类进入原子时代的标志。
【解答】A、视野中出现气泡,可能是盖盖玻片时操作不当导致的;故A正确;
B、撕的表皮细胞太厚,会导致细胞重叠;故B错误;
C、没有染色的结果是不易观察细胞结构;故C错误;
D、光圈没有对准通光孔会导致视野很暗;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13.【答案】D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
【解析】【分析】对光:转动物镜转换器,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再转动遮光器,让较大的一个光圈对准通光孔。用左眼通过目镜观察,右眼张开,同时调节反光镜,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光线暗时用凹面镜,直到看到一个明亮的圆形视野。
【解答】根据对光操作步骤可知,需要调节的结构有 ③物镜转换器 , ②遮光器 , ①反光镜 。细准焦是在调焦时找到模糊像时进行调节能使像变得清晰,所以细准焦不需要调节,D选项正确。
故选D
14.【答案】D
【知识点】细胞的结构
【解析】【分析】细胞是生物体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已知除病毒之外的所有生物均由细胞所组成,但病毒生命活动也必须在细胞中才能体现。
【解答】细胞结构种存在遗传物质的是细胞核;
故答案为:D。
15.【答案】C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
【解析】【分析】对光操作:转动物镜转换器,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再转动遮光器,让较大的一个光圈对准通光孔。用左眼通过目镜观察,右眼张开,同时调节反光镜,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光线暗时用凹面镜,直到看到一个明亮的圆形视野。
【解答】根据分析中的对光操作可知,需要进行的操作有A调节反光镜,B调光圈,D转动物镜转换器。不需要进行的操作是C调节细准焦螺旋,C符合题意。
故选C
16.【答案】A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
【解析】【分析】根据显微镜操作中调焦观察的步骤可知,找像时首先用低倍镜观察,向后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左眼注视目镜找到模糊像后用细准焦螺旋调节至清晰。
【解答】由题中信息“ 小明用左眼朝目镜内注视,要将镜筒从最低处开始上升 ”可知,小明正在进行调焦观察的操作,此时应先转动粗准焦螺旋找到模糊的像,A选项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7.【答案】C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心脏和血管
【解析】【分析】显微镜是由一个透镜或几个透镜的组合构成的一种光学仪器,是人类进入原子时代的标志。主要用于放大微小物体成为人的肉眼所能看到的仪器。血管是指血液流过的一系列管道。除角膜、毛发、指(趾)甲、牙质及上皮等地方外,血管遍布人体全身。血管按构造功能不同,分为动脉血管、静脉血管和毛细血管三种。
【解答】A、调节显微镜视野的亮度,可以调节光圈大小和反光镜的类型两种方式;故A错误;
B、由图乙可知, ②是在使用高倍镜观察;故B错误;
C 、由丙图可知,红细胞单行排列通过,所以b是毛细血管;故C正确;
D、b中血管在上方,所以载玻片向上移即可;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18.【答案】C
【知识点】观察细胞
【解析】【分析】1、 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时,可在口腔内侧壁上刮取细胞;
2、对光操作时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通过调节光圈大小反光镜的角度看到一个明亮的视野;
3、盖玻片时如有气泡产生,在显微镜中可看到许多黑色的圆圈;
4、显微镜所成的像是倒像,物体的移动与像的移动方向是相反的。
【解答】A、视野中没有细胞,可能的原因是未在口腔内壁刮取细胞,现象与原因吻合,A错误;
B、视野中无光斑可能的原因是物镜未对准通光孔,现象与原因吻合,B错误;
C、视野中有许多黑色圆圈,可能的原因细胞数量太多是错误的,黑色圆圈主要是一些气泡,现象与原因不吻合,C正确;
D、 视野中的细胞往左移动 ,是指像往左移,物体装片的移动方向与之相反,应该是往右移动,现象与原因吻合,D错误。
故选C
19.【答案】A
【知识点】细胞的结构
【解析】【分析】无脊椎动物是背侧没有脊柱的动物,它们是动物的原始形式。其种类数占动物总种类数的95%。分布于世界各地,现存约100余万种。包括原生动物、棘皮动物、软体动物、扁形动物、环节动物、腔肠动物、节肢动物、线形动物等。
【解答】海笔是动物,动物细胞不具有叶绿体;
故答案为:A。
20.【答案】C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
【解析】【分析】临时装片就是将要用显微镜观察的事物临时做成装片。临时装片是从生物体上撕取或挑取的材料制成的,制成的临时装片包括载玻片组织材料盖玻片。
【解答】A、口腔上皮细胞是动物细胞,在载玻片上滴加的应该是生理盐水,而不是清水;故A错误;
B、洋葱表皮细胞装片制作时应该滴加清水;故B错误;
C、血图片制作时,用载玻片一侧接触血滴然后推平即可;故C正确;
D 、观察血液流动时,是直接观察鱼的尾鳍,不需要制作装片的;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21.【答案】B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
【解析】【分析】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显微镜的常见操作的掌握情况。
【解答】A、对光时,调节的是反光镜、物镜,与细准焦螺旋无关;故A错误;
B、图乙调节物镜高度时,侧面观察主要是防止物镜压到载玻片;故B正确;
C、图丙中的是气泡,是因为盖盖玻片时操作失误所致;故C错误;
D、图丁中a在视野的右上方,由于显微镜成像是对称的,所以要将细胞a移至视野中央,需向右上方移动装片;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22.【答案】D
【知识点】细胞的结构;细胞的分裂、生长与分化
【解析】【分析】伞藻是单细胞植物,细胞核包括核膜、染色质、核仁、核孔;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解答】A、伞藻长到2-5厘米,是细胞壁支持的作用,故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叶绿体能够进行光合作用,是伞藻的有机物制造场所,故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细胞核中含有遗传物质,故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D、伞藻是单细胞植物,不进行细胞分化,故D错误,但符合题意;
故选D。
23.【答案】D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
【解析】【分析】显微镜是由一个透镜或几个透镜的组合构成的一种光学仪器,是人类进入原子时代的标志。主要用于放大微小物体成为人的肉眼所能看到的仪器。
【解答】观察到细胞最大的是放大倍数最大的,而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放大倍数于物镜放大倍数的积;A组合放大20倍;B组合放大40倍;C组合放大50倍;D组合放大100倍;故D符合;
故答案为:D。
24.【答案】B
【知识点】细胞的结构
【解析】【分析】细胞是生物体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已知除病毒之外的所有生物均由细胞所组成,但病毒生命活动也必须在细胞中才能体现。
【解答】对比甲乙两组实验可知,其变化的是甲组的马铃薯未煮过,而乙组是煮过的马铃薯,煮过的马铃薯其细胞膜会失去活性,检测过程中发现煮过的乙组中能够发现蔗糖,则说明细胞中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结构是细胞膜;
故答案为:B。
25.【答案】D
【知识点】细胞的结构;观察细胞
【解析】【分析】植物细胞是植物生命活动的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由原生 质体和 细胞壁两部分组成。 原生质体是细胞壁内一切物质的总称,主要由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在细胞质或细胞核中还有若干不同的细胞器,此外还有细胞液和后含物等。
【解答】A、洋葱表皮细胞属于保护组织,不存在叶绿体;故A错误;
B、 显微镜成像是平面的,不可能出现圆柱状的;故B错误;
C、 普通显微镜不能直接看到淀粉分子;故C错误;
D、 植物的细胞含有细胞壁;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26.【答案】C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
【解析】【分析】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要让已观察到的像更大,接下来应该转动物镜转换器,把低倍镜变成高倍镜。
【解答】A、图中在转动粗(或细)准焦螺旋,故A不符合题意;
B、图中是在放片,故B不符合题意;
C、图中是在转动物镜转换器,故C符合题意;
D、图中在进行对光,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7.【答案】B
【知识点】细胞的结构
【解析】【分析】由题分析可知红蛇果浸泡在热水中,热水变红色,是因为花靑素从细胞中出来到达热水中的缘故,在此基础上结合细胞结构的作用回答。
【解答】A、细胞壁的作用是保护和支持细胞, 使植物细胞具有一定的形状,所以与花青素能够进入热水中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
B、细胞膜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隔开, 保持细胞的相对独立性, 同时起着保护细胞的作用,还具有控制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作用,所以与花青素能够进入热水中有关,故B符合题意;
C、细胞质是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场所,所以与花青素能够进入热水中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
D、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所以与花青素能够进入热水中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8.【答案】C
【知识点】细胞的结构;观察细胞
【解析】【分析】该题主要考查了细胞结构的相关知识点;
【解答】植物细胞与其他细胞的明显区别是: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等;
故答案为:C
29.【答案】C
【知识点】细胞的结构
【解析】【分析】植物细胞是植物生命活动的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由原生质体和细胞壁两部分组成。原生质体是细胞壁内一切物质的总称,主要由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在细胞质或细胞核中还有若干不同的细胞器,此外还有细胞液和后含物等。
【解答】甲:细胞质;乙:细胞核;丙:液泡;丁:细胞壁;
故答案为:C。
30.【答案】D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
【解析】【分析】该题主要考查显微镜的操作;
【解答】A、物镜转换器的作用是用来更换低倍镜和高倍镜的;故A不符合;
B、 细准焦螺旋是用来缓慢升降镜筒的;故B不符合;
C、 粗准焦螺旋是用来快速升降镜筒的;故C不符合;
D、 反光镜可以调节视野的亮度的;故D符合;
故答案为:D。
31.【答案】C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
【解析】【分析】光学显微镜主要由目镜、物镜、载物台和反光镜组成。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焦距不同。物镜的凸透镜焦距小于目镜的凸透镜的焦距。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物体通过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解答】由于显微镜成倒立的像,所以要把像移到视野中央时,移动方向应该是反方向的,故最开始时像在那儿就像哪个方向移动,图甲像在左边,所以移动时要向左移动;
故答案为:C。
32.【答案】(1)细胞膜
(2)敏感离子通道受体
【知识点】细胞的结构;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解析】【分析】(1)细胞壁的内侧紧贴着一层极薄的膜,叫做细胞膜。这层由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双层分子组成的薄膜,水和氧气等小分子物质能够自由通过,而某些离子和大分子物质则不能自由通过,因此,它除了起着保护细胞内部的作用以外,还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既不让有用物质任意地渗出细胞,也不让有害物质轻易地进入细胞。
(2)读材料二,提取信息即可解答。
【解答】(1)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分析材料可知,该离子通道受体位于细胞膜。
(2)吃辣椒会感觉到热,是因为辣椒素与高温一样会激活神经细胞的敏感离子通道受体。
33.【答案】(1)展平
(2)③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
【解析】【分析】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方法步骤:
1、擦: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2、滴: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3、撕: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内侧撕取一小块透明薄膜——内表皮;
4、展:把撕下的内表皮浸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用镊子把它展平;
5、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材料 上,这样才能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而影响观察;
6、染:把一滴稀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解答】(1)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如果表皮撕的太厚,或表皮在载玻片上未展平,就会观察到细胞有严重的重叠现象。小金观察到细胞严重重叠,分析原因后,针对原因,重新制作临时装片,其操作顺序为:①用镊子将洋葱鳞片表皮展平;②盖上盖玻片;③……
(2)在视野中已经找到物像,但物像不清晰,应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小丁再观察临时装片时,为了将物像丙调为物像丁,则需要调节图甲显微镜中序号为③细准焦螺旋的结构。
故答案为:(1)展平 (2)③
34.【答案】(1)有性生殖
(2)叶绿体
(3)A
【知识点】细胞的结构;植物的有性生殖
【解析】【分析】有性生殖是指由亲本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光合作用,通常是指绿色植物(包括藻类)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富能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
【解答】(1)传粉、受精过程中,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有性生殖;
(2)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3)由图可知,我国夏季盛行东南季风,冬季盛行西北季风,而种子落地的方向主要在秋冬季节,受西北季风影响更大,所以若干年后,东南方向植株较多,即A正确;
故答案为:(1)有性生殖;(2)叶绿体;(3)A。
35.【答案】(1)细胞核
(2)插入目的基因
【知识点】细胞的结构;基因工程
【解析】【分析】细胞是生物体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基因工程是在分子水平上对基因进行操作的复杂技术,是将外源基因通过体外重组后导入受体细胞内,使这个基因能在受体细胞内复制、转录、翻译表达的操作。
【解答】(1)动植物的遗传物质储存在细胞的细胞核中;
(2)由图可知,研究人员通过基因剪刀剪出目的基因,然后放入在其他基因中,因此其属于插入目的基因的编辑方法;
故答案为:(1)细胞核;(2)插入目的基因。
36.【答案】(1)胚珠
(2)B
【知识点】细胞的结构;花的结构
【解析】【分析】1、植物的花经传粉受精之后能继续发育,胚珠发育成种子,子房壁发育成果皮,种子和果皮合称果实;
2、在成熟的植物细胞中液泡的体积比较大,里面主要含有细胞液,果实的汁水就是来自液泡中的细胞液。
【解答】(1)西瓜籽是种子主要是由花中的胚珠发育而来;
(2)可口的西瓜汁主要来自液泡B结构。
故答案为:(1)胚珠 (2)B
37.【答案】(1)叶绿体
(2)筛管
【知识点】细胞的结构;茎的运输作用
【解析】【分析】1、 菟丝子叶退化(无叶),利用吸根从别的植物中吸取有机养料。从菟丝子茎黄色、无叶可知菟丝子的细胞结构中是不含叶绿体的;
2、植物运输有机物的结构是韧皮部中的筛管。
【解答】(1)根据题中信息“ 菟丝子是一种特殊的植物,其茎黄色、叶退化 ”可知, 菟丝子这种植物是不含叶绿体结构的,所以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2)植物运输有机物的结构在韧皮部的筛管,所以菟丝子要获得有机物,其吸根必须插入植物 A 茎的筛管。
故答案为:(1)叶绿体 (2)筛管
38.【答案】(1)细胞壁(叶绿体或液泡)
(2)基因
【知识点】细胞的结构;遗传物质的传递
【解析】【分析】细胞是生物体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已知除病毒之外的所有生物均由细胞所组成,但病毒生命活动也必须在细胞中才能体现。基因(遗传因子)是产生一条多肽链或功能RNA所需的全部核苷酸序列。基因支持着生命的基本构造和性能。储存着生命的种族、血型、孕育、生长、凋亡等过程的全部信息。
【解答】(1)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都有的细胞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而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是动物细胞没有的结构;
(2)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
故答案为:(1) 细胞壁(叶绿体或液泡);(2)基因。
39.【答案】(1)清水
(2)B→C→A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
【解析】【分析】显微镜的使用步骤为:1、取镜和安放 ;2、对光 ①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②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观察画图.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视野.3、观察 ①把所要观察的载玻片放到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 ②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载玻片.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 ③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解答】(1)制作的是洋葱表皮细胞的装片,为了维持细胞的形态,要在载玻片中央滴加一滴清水;故答案为:清水;
⑵ABCD的过程是使用显微镜使用步骤中出现的物象,而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先看到一部分,然后把物象移动到视野中央,然后换高倍镜视野会模糊,然后调节细准焦螺旋视野清晰;故答案为:B→C→A;
故答案为:(1)清水;(2)B→C→A。
40.【答案】(1)物
(2)②
(3)更换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或“更换水滴”、“调节标本、水滴和放大镜三者之间的距离”等)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
【解析】【分析】(1)显微镜的主要结构是镜头,包括目镜和物镜,起放大作用,目镜安插在镜筒里,物镜通过螺丝拧紧在转换器上。
(2)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大幅度位移,而细准焦螺旋使镜筒小幅度位移;图中①目镜、②粗细准焦螺旋、③反光镜。
(3)显微镜成倒立的像,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与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解答】(1)物镜安装在镜筒的下端,观察时靠近玻片标本,根据图示比较可知,水滴相当于光学显微镜结构中的物镜。
(2)使用显微镜时,准焦螺旋可以使镜筒上升或下降,调节焦距,所以上下调整支架的高度相当于调节图乙所示光学显微镜的②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
(3)改变水滴显微镜放大倍数的方法:更换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或“更换水滴”、“调节标本、水滴和放大镜三者之间的距离”等)。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