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一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2022~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寒假作业(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 第一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2022~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寒假作业(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1-12 11:38: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寒假作业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一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一、单选题
1.下列长度单位换算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0.4m=0.4m×100cm=40cm B.0.4m=0.4m×100=40cm
C.0.4m=0.4×100cm=40cm D.0.4m=0.4×100=40cm
2.如图所示为照片尺寸对照表的一部分,表格缺失了数字对应的单位,正确的单位应该是(一般证件照为一寸照片) ( )
尺寸名 单位?
一寸 2.5×3.6
二寸 3.4×5.2
三寸 5.5×8.4
A.m B.dm C.cm D.mm
3.如图所示,测量玻璃球的直径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
A. B.
C. D.
4.范范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经过多次测量所得数据分别为29.66cm,29.670cm,29.67cm,28.46cm和29.68cm,最后书的长度应记录为 ( )
A.29.66cm B.29.67cm C.29.670cm D.29.68cm
5.下列仪器不能用来测量长度的是 ( )
A. B.
C. D.
6.下面叙述的几种测量圆柱体周长的方法中,不能用的是 ( )
A.把一纸条紧包在圆柱体上,在纸条重叠处用大头针扎个孔,然后把纸展开,用刻度尺量出两孔之间的距离即是圆柱体的周长
B.在圆柱体上某点涂上颜色,使圆柱体在纸上滚动一圈,用刻度尺量出纸上两颜色点之间的距离,即是圆柱体的周长
C.用细丝线在圆柱体上绕上一圈,量出丝线的长度即可
D.用一根橡皮筋拉紧在圆柱体上绕一圈,量出绕过圆柱体橡皮筋的长度即是圆柱体的周长
7.某同学学过“长度的测量”知识以后,想研究一个测量项目,如图所示,某商场的一楼与二楼间的高度不能直接测量,他用直尺测出一个“踏步”的宽和高分别是a和b,然后用软绳顺着踏步从A点铺到B点,所用绳子长为l,则一、二楼间的高度为 ( )
A. B. C. D.
8.关于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实验室里经常用停表测量时间 B.1h=60s
C.时间的唯一单位是秒 D.测量时间时多测量几次求平均值就可以消除误差
9.如图,教材上的作业中要求测出单摆摆动一个来回所用的时间(周期),并要求我们制作一个秒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单摆从到所用的时间就是一个周期
B.单摆从左边开始计时,并记为第次,第次到达左边时,停止计时,总时间为,则周期为
C.实验中可发现,绳长越长,周期越长
D.实验中可发现,摆越重,周期越短
10.如图所示是小华同学精确测量绕操场步行一周所用的时间,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
A.所用时间35min35s,停表分度值1s B.所用时间5min35s,停表分度值0.1s
C.所用时间35min35s,停表分度值0.1s D.所用时间5min35s,停表分度值1s
11.有四位同学用同一把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先后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测量结果分别是25.82cm、25.71cm、25.85cm、25.83cm,则更接近于物体真实长度值的是 ( )
A.25.833cm B.25.82cm C.25.83cm D.25.80cm
12.目前航天飞船的飞行轨道都是近地轨道,一般在地面上方300km左右的轨道上飞行,绕地球飞行一周的时间约为90min左右。若飞船在赤道上空飞行,那么飞船里的航天员在24h内可以见到日出的次数可能为 ( )
A.16 B.1 C.2.7 D.0.38
二、填空题
13.如图所示,为了巧测一高度为 H 的小薄药瓶的容积,晓聪同学首先采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测定药瓶的半径,则药瓶的半径 R= _____ mm。接着向瓶内倒入一定量水,测出水面高度为 L1;然后再堵住瓶口,将瓶倒置后测出水面离瓶底的高度为 L2,则瓶子容积的表达式 V= _____ (用字母表示,不代入已知数据)。
14.如图甲所示,是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一次.分析照片可知:小球从A点到F点是做____________运动(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共运动了_______cm的路程.如图乙所示,弹簧测力计读数是__________.
甲 乙
15.甲、乙两同学想测量一卷筒纸的总长度。考虑到纸筒上绕的纸很长,不可能将纸全部放开拉直了再用尺测量。(π取3)
甲同学的方法是:首先从卷筒纸的标签上了解到,卷筒纸拉开后纸的厚度为0.04厘米,然后测出卷筒纸内半径r为2厘米,外半径R为6厘米,则卷筒纸的总长度L为_____。
乙同学的方法是:首先测出卷筒纸内半径为r为2厘米,外半径为R为6厘米,然后拉开部分卷筒纸测出它的长度为L0为7.7米,此时卷筒纸的外半径减小到R0(R0=5厘米),则卷筒纸的总长度L为_____。
16.如图甲所示,被测圆柱体的直径为_____cm,对同一物体长度进行多次测量的目的是_____;如图乙所示,停表的示数为_____s。
17.如图所示刻度尺测得物体长为______厘米,如图所示,停表的读数______。
三、实验题
18.如图所示有一薄壁容器,在没有量筒的情况下,如何利用足量的水和刻度尺测量出它的容积(即最多容纳液体的体积),某同学设计了如下的方法来测量:
(1)先用刻度尺测量出容器底部的直径为D,计算出容器底部的面积S=______(用D、π表示);
(2)再向容器内倒入适量的水,用刻度尺测出水柱的长度为L1;
(3)然后用盖子盖住容器口,将容器倒置,用刻度尺测出______;
(4)最后计算出容器的容积V。V=______。(用测量出的已知量表示V)
19.如图甲所示,AB为一条曲线,请你添加适当的器材并用图乙所示的刻度尺测出曲线AB的长度。请写出选用的实验器材和操作方法。
四、计算题
20.学习了长度测量知识后,小明进行以下两个测量,请你通过计算得出测量结果。
(1)用柔软棉线测出地图上长江长63.00cm,北京至郑州铁路线长6.95cm。长江实际长度为6300km,则北京至郑州实际铁路长为多少千米?
(2)用直径为80厘米的铁环,绕操场滚动一周,若铁环刚好滚动80圈,求操场的周长是多少米?(π取3)
21.为了测量一根粗细均匀的细铜丝的直径,小雨同学将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32圈,然后他再用标准的刻度尺来进行相关的测量,如图所示,则:
(1)细铜丝的直径是多少cm?(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小雨同学改变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的圈数后,再测量线圈的长度,记录数据分别为:L1=7.81cm、L2=7.8cm、L3=7.82cm、L4=7.28cm、L5=7.82cm、L6=7.821cm、L7=7.82cm。线圈的长度是多少?
试卷第4页,共5页
试卷第5页,共5页
【参考答案及解析】
1.C
【详解】因为所以,故ABD不正确,C正确。故选C。
2.C
【详解】一寸、二寸、三寸照片,它们的长、宽单位应该是cm,不会是dm、m,假如是2.5dm,那么这照片的长度有一本物理书那么长了,假如是2.5m,这照片比一个成人的身高还要高,也不会是mm,假如是2.5mm,这相片也太小了。故选C。
3.C
【详解】A.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没有磨损,一般从零刻度线开始测量。图中刻度尺未从零刻度线开始,所测长度会偏小,故A错误; B.刻度尺未从零刻度线开始,所测长度会偏小,且被测物体没有靠近刻度,测量不准确,故B错误; C.此方法中的三角板和地面均与刻度尺垂直,这就确保了刻度尺所测长度等于圆柱体的直径大小,且刻度尺是从零刻度线开始的,故C正确; D.此方法不能确定三角板的长直角边与刻度尺垂直,故刻度尺对应的长度不一定等于圆柱体的直径,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刻度尺的使用及用平移法测量玻璃球的直径的方法。根据几何知识,要确保刻度尺测量的长度等于玻璃球的直径。
4.B
【详解】观察这五个数据,可知29.670cm与其他数据的估读位数不相同,28.46cm是一个错误数据,故这两个数据应该舍去,取剩下三个数据的平均值,可得最后书的长度,大小为
最后书的长度应记录为29.67cm;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5.A
【详解】A.日晷是根据光沿直线传播原理用来测量时间的工具,故A符合题意;B.钢尺是生活中常用测量长度的工具,故B不符合题意;C.游标卡尺是测量物体长度的精密仪器,故C不符合题意;D.千分尺是实验室和工程机械领域测量微小长度的精密仪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D
【详解】A.用一纸条紧包在圆柱体上,在纸条重叠处用大头针扎个孔,然后把纸条展开,用刻度尺量出两孔之间的距离即是圆柱体的周长,故改选项正确;B.在圆柱体上某点涂上颜色,使圆柱体在纸上滚动一圈。用刻度尺量出纸上两颜色处之间的距离,即是圆柱体的周长,故该选项正确;C.用细丝线在圆柱体上绕上一圈,量出丝线的长度即可,故该选项正确;D.用一根橡皮筋拉紧在圆柱体上绕一圈,量出绕过圆柱体橡皮筋的长即是圆柱体的周长。错误,因为橡皮筋有弹性,所以,测量结果是错误的,这个办法不能用。
【点睛】测量圆柱体周长的方法有很多种,像A、B、C这三种办法都能用,只是有误差,可以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办法减小误差。D这种办法不能用,因为拉紧在圆柱体上绕一圈,松开后测量橡皮筋的长度,测量结果要比真实值小很多。
7.A
【详解】根据题意可知,一个踏步总长a+b,绳子长度就是n个踏步的总长度,即
l=n(a+b)

所以商场一、二楼间高度为
故选A。
8.A
【详解】A.由测量时间的工具可知,实验室里经常用停表测量时间,故A正确;B.1h=3600s,故B错误;C.时间的单位有很多,如年、月、周、日、时、分、秒、毫秒等,时间的国际单位是秒,故C错误;D.测量时间时多测量几次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消除误差,故D错误。
故选A。
9.C
【详解】A.单摆从到所用的时间就是半个周期,故错误.B.单摆从左边开始计时,并记为第次,第次到达左边时,停止计时,总时间为,则周期为t/9, 故错误.C.实验中可发现,绳长越长,周期越长,实验结论如此,故正确.D. 实验中可发现,周期与摆重无关,故错误.
故选C
10.D
【详解】图中,停表小盘的分度值是1min,指针在5min和6min之间;大盘的分度值是1s,而大盘指针在35s,因此停表读数为5min35s,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11.C
【详解】通过对四位同学的测量数据进行分析,数据25.71cm与其他三个数据有明显的偏差,这应该是测量者在测量过程中出现了测量错误,因此不能用于计算平均值,应剔除。而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应该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少误差,因此将余下三个数据进行平均值计算,此题分度值是1mm,因此25.83cm符合题意。
故选C。
12.A
【详解】在飞船绕地球转动时,每当飞船转动一周,则飞船一定会看到一次太阳升起, 24小时内看见日出的次数
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3. 9.25
【详解】[1]由图示知,四个药瓶的直径为7.40cm,所以药瓶的半径
[2]由图示知,倒入瓶内的水的体积为
V水=πR2L1
将瓶倒置后,则有
V水=V-πR2L2

πR2L1=V-πR2L2
所以
14. 变速 12.40---12.60cm 4.6N(4.60N)
【详解】由图可知,在相等的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越来越大,说明物体运动越来越快,即速度越来越大,故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由照片可以看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小球在A点的位置坐标为0cm,在F点的位置坐标是12.50cm,则小球由A到F的路程为 ;如图乙所示,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0.2N,此时的示数为4.6N.
故答案为(1). 变速 (2). 12.40---12.60cm (3). 4.6N(4.60N)
15. 2400cm 2240cm
【详解】[1]甲同学的方法:
不可能把纸拉直再测量长度,但卷成筒状的纸的横截面积是由纸的厚度和长度叠加而成的;则测出横截面积的大小为
因为纸的厚度为d=0.04cm;卷筒纸内半径r=2cm,卷筒纸外半径R=6cm,
所以纸的总长度为
[2]乙同学的方法:
卷筒纸的横截面积的大小为
被拉开的部分卷筒纸横截面积的大小为
被拉开的部分卷筒纸的厚度为
因为卷筒纸内半径为r=2厘米,外半径为R=6厘米,拉开部分卷筒纸测出它的长度为L0=7.7米=770厘米,此时卷筒纸的外半径减小到R0=5厘米;
所以纸的总长度(L)的计算表达式
16. 1.20 减小误差 92
【详解】[1]由图甲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圆柱体左侧与8.00cm对齐,右侧与9.20cm对齐,所以被测圆柱体的直径为
被测圆柱体的直径为1.20cm。
[2]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所以对同一物体长度进行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减小误差。
[3]由图乙知,停表小盘的分度值是0.5min,指针在1min和2min之间,更靠近2min,分针示数为1min=60s,且大盘示数应读后半分钟,大盘的分度值是0.1s,而大盘指针在32s,因此秒表读数为
停表的示数为92s。
17. 2.80 2min41.6s
【详解】[1]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时,从5.5cm刻度线开始,测量的直接读数是8.30cm,所以物体长是2.80cm。
[2]如图停表中,分钟的读数是2min,但指针已超过2min与3min的中间刻度线,所以秒针指示的应是41.6s,所以停表的读数是2min41.6s。
18. 水面距容器底的高度L2
【详解】(1)[1]先用刻度尺测量出容器底部的直径为D,根据数学知识,容器底部的面积
(3)[2]在(2)中,结合(1),根据体积公式可求出水的体积,然后用盖子盖住容器口,将容器倒置,水的体积保持不变,则水面上方容器内柱形空间的体积与水的体积之和即为容器的容积,故用刻度尺测出水面距容器底的高度L2(根据体积公式可求出水面上方容器内柱形空间的体积,从而可得出薄壁容器的容积)。
(4)[3]左图中水的体积为
右图中,水面上方容器内柱形空间的容积
则容器的容积
19.见解析
【详解】选用的实验器材:细线。操作方法:将细线弯曲与曲线AB重合,A、B点分别在细线上标记为C、D点,拉直细线,用刻度尺测量出CD点间距,即为曲线AB长度。
20.(1)695千米;(2)192米
【详解】解:(1)根据题意可知
(2)铁环的直径为
d=80cm=0.8m
铁环的周长为
L=πd=3×0.8m=2.4m
操场的长度为
s=nL=80×2.4m=192m
答:(1)北京至郑州实际铁路长为695千米;
(2)操场的周长是192米。
21.(1)0.16cm;(2)7.82cm
【详解】解:(1)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
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线圈左侧与7.00cm对齐,右侧与12.00cm对齐,所以线圈的长度为
钢丝的直径为
(2)观察个测量值数据发现,数据7.28cm与其余记录的数值准确值不同,7.8cm、7.821cm估读与其它数据不同,此三测量数据是错误,舍去,则线圈的长度
答:(1)细钢丝的直径是0.16cm;
(2)线圈的长度是7.82cm。
答案第4页,共6页
答案第5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