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版四年级美术上册《第17课 会说话的手(二)》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苏少版四年级美术上册《第17课 会说话的手(二)》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少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3-01-12 15:06: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会说话的手二
教学目标 :
A:认知目标:认识自己身体的一部分——手,了解其结构、作用。能用不同方式表现手,能够大胆对手形进行联想,让手会说话。
B:操作目标:用多种形式,表现会说话的手,掌握如何在基本的造型上创作新的形象,使自己表现的手具有美感。
C:情意目标:学生在美术活动中,能自主探索、发现、创新,体验乐趣、享受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认识手的重要性和特点,掌握在造型表现上的创新表现。不同手形的变化,色彩的应用及手形与手语的联系
教学难点:怎样使普通的手变得有趣、新颖。掌握创作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具:板书(课题)、废旧材料、绘画用具。
学具: 图画纸、水彩笔或油画棒、水粉画工具、废旧材料(布、旧手套、毛线)、橡皮泥、卡纸彩纸等各种材料
教学过程:
一、“猜猜谜语” ——趣味导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同学们: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个谜语要考考大家,同学们敢猜吗?
“两棵树十个杈,不长叶不开花,吃饭劳动全靠它”。猜猜是什么呀?
揭示课题关键词“手” 导入课题“会说话的手”
二、观察手了解手的结构通过观察对比,找找手的不同。借助现代教学媒体,展示不同年龄、职业手的图片。
“同学们,你们仔细观察过手吗?现在同学们仔细观察你的小手,看看手是由那几不分组成的?”
生答:手指、手指甲、一条一条的小道道。
师总: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手是由手指和手掌组成的,手指上有手指甲,同学们说的小道道就是手纹。我们已经知道手的结构了,我们再来观察手的图片仅仅看手,你能看出这是谁的手吗?在家里面你见过谁的手像图片中的手”“同学们真了不起,能从手的大小、形状、纹理猜测出手主人的大致情况。看来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人的手是不一样的,这说明手是人的第二张脸,会说话。
三、学一学手语师生互动,每个学生都真正动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手不仅会说话,还会表演呢,你们想看吗?(手势表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实在生活中我们常用到手势说话,比如老师表扬同学们学的棒就伸出了大拇指,你还会哪些手手势。指名表演
四、“手影戏”——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表演手影:老鹰、小狗、小兔等动物形象。同学们也跃跃欲试的想要表演这时老师找学生到前面表演手影。
五、画一画——自主探究,关注学生的创造过程:我们还可以把这些美丽的形象画下来。(课件展示)
欣赏同龄人笔下手形联想作品。(课件展示)
六、教师师范手型小动物的作品。
同学们,刚才看了这么多作品,你们一定已经迫不及待想画了吧!好的,赶紧让我们的小手说话吧!看谁想得妙,添得巧。
学生创作,老师巡回指导(播放轻音乐)
七、手画展示” ——体验成功,促进学生的多元评价:
完成作业后及时进行课堂小结,请学生在巧手剧场展示他们作品并表演。
八、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我发现同学们都有一双灵巧的手,相信大家今后只要动手动脑,我们的生活会更美好!下面请伸出你的小手和老师说再见吧?(师生挥手再见)
九、板书设计
会说话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