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告:本系列作品由利剑科学工作室原创,版权归21世纪教育网和编者(利剑科学)所有,谢绝一切形式的转载!如果资料中有问题,你可以联系编者(利剑科学)进行互动交流,共同提高!需要更多资料请关注“利剑科学文集”,请点击:
http://www.21cnjy.com/user/%E5%88%A9%E5%89%91%E7%A7%91%E5%AD%A6/
也可关注“利剑科学工作室”,请点击:
http://news.21cnjy.com/A/130/151/V54954.shtml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C
B
C
D
D
D
D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C
B
A
D
A
D
B
D
D
二、简答题(每空2分,共30分。)
21、(1)直线 (2)反射 (3)折射
22、= <
23、80° 向右
24、OF 45
25、能 不变
26、红色 黑色
27、⑴观察与记录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位置或保持入射光线和纸板在同一平面上且入射点刚好在接缝。
⑵呈现反射光线;验证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0分。)
28、(1)直线
(2)用火柴点燃浅盘中的酒精,加热激光束前进方向上某处的空气
(3)墙上的红点在晃动
29、(1)20° (2)把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当作反射角
30、(1)增多 41.8° (2)小球
31、(1)选取蜡烛:完全相同
确定位置:点燃蜡烛B,并调节B的位置,使蜡烛B的像与蜡烛A完全重合
(2)让蜡烛B发出的光线通过缝隙MN射到玻璃板上,使其反射光线射入小明的眼中(或让蜡烛B发出的光线射到玻璃板的反射光线通过缝隙MN射入小明的眼中),使小明看到了与蜡烛A重合的B的像。
四、作图题(每空或作图每格2分,共10分。)
名校测试:七年级下册第2章《对环境的察觉》
第4至第5节章节测试(5)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四个词语所描述的光现象中,表示能自行发光的是( )
A.金光闪闪 B.红光满面 C.火光冲天 D.波光粼粼
2、在下列四种现象中,可以用光沿直线传播规律解释的是( )
A.透过放大镜 B.灯光照射下 C.看起来水 D.不锈钢汤匙
形成的像 形成的影子 没那么深 中形成的像
3、2012年5月21日,美丽的日环食像一个金环挂在我国东南沿海的上空,如图所示,下列现象中于日环食的光学成因相同的是( )
A.拱桥倒影 B.海市蜃楼幻影 C.立竿见影 D.毕业合影
4、如图是两个并排而且深度相同的水池,一个装水,另一个未装水,在两池的中央各竖立着一只长度相同而且比池深略高的标杆.当阳光斜照时就会在池底形成杆的影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装水的池中标杆影子较长
B.未装水的池中标杆影子较长
C.两池中标杆影子长度相同
D.装水的池中标杆没有影子
5、下列成语所描绘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海市蜃楼 B.立竿见影 C.杯弓蛇影 D.凿壁借光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6、如图,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光屏上的AB范围内观察到不同颜色的光,则( )
A.A处应是紫光
B.只有AB之间有光
C.将照相底片放到AB范围B处的外侧,底片不会感光
D.将温度计放到AB范围A处的外侧,会看到温度上升
7、广告公司在拍摄水果广告时,为了追求某种艺术效果,在暗室里用红光照射装在白色瓷盘中的红色苹果及黄色香蕉.站在旁边的摄影师将看到( )
A.苹果呈黑色,瓷盘呈白色,香蕉呈黑色
B.苹果呈红色,瓷盘呈黑色,香蕉呈黑色
C.苹果呈黑色,瓷盘呈红色,香蕉呈红色
D.苹果呈红色,瓷盘呈红色,香蕉呈黑色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8、每年5月份,我省成都及周边的区的农民都有大量焚烧秸秆的现象.焚烧秸秆所产生的烟雾不仅对空气的质量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威胁到人的健康,还影响了正常的航空及交通.为了对秸秆焚烧进行有效的监控和治理,今年成都市气象局利用了高科技帮手,通过卫星遥感技术进行观测以及时发现焚烧源.卫星监测焚烧源的主要依据( )
A.对焚烧源进行拍照,从照片上直接看到焚烧源
B.监测焚烧源产生的烟雾,从烟雾的多少来确定焚烧源
C.监测焚烧源的颜色,从遥感照片的颜色来确定焚烧源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D.监测焚烧源的温度,通过捕捉高温物体发出的红外线来确定焚烧源
9、小明对自动感应门很感兴趣,想了解其原理.他查阅有关资料后得知,自动感应门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感应装置接受到人所发出的红外线,将门打开;另一种是感应装置发出微波,它是利用微波反射的原理来感知向门移动的物体,将门打开.以下设计方案能探究某自动门是哪种类型的是( )
A.速度相同的两个人分别向门靠近,观察门的反应
B.人以两种不同速度分别向门靠近,观察门的反应
C.门打开后,人在门前静止一段时间,观察门的反应
D.白天和黑夜让人向门靠近,观察门的反应
10、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应进行的操作是( )
A.沿ON向后转动板A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B.沿ON向后转动板B
C.改变入射光线与ON的夹角
D.改变反射光线与ON的夹角
11、“猴子捞月”的寓言故事说,猴子看到水中有个月亮,以为月亮掉水中了,大叫起来“不得了啦,不得了啦,月亮掉水里了!”…关于水中的月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水中的月亮比天上的月亮小
B.水中出现月亮是光的折射现象
C.水中出现月亮是光的反射现象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D.水中月亮到水面的距离比天上月亮到水面的距离远
12、一个半径为5m的圆形蓄水池装满水,水面和地面相平,在池中心正上方离水面3m高处吊着一盏灯,一个人站在岸边,他的眼睛距地面的高度为1.8m,则他要看到灯在水中所成的像,人到岸的距离不能超过( )
A.1m B.2m C.3m D.4m
13、下列光现象中,属于镜面反射的是( )
A.在不同方向都能看见点燃的蜡烛火焰
B.太阳光照在地面的玻璃片上形成刺眼的光束
C.人在船上看见水中的鱼
D.全班同学都能看见教师黑板上的字迹
14、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B.B如果将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像的大小会变大
C.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原位置上放一光屏,发现光屏上能成正立的像
D.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发现B始终能与A的像重合
15、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入射角等于30°
B.折射角等于50°
C.NN′是界面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D.MM′的右边是玻璃
16、如图所示,有一束光线斜射入盛水的容器中,在容器底形成光斑,保持入射光的方向不变,逐断放掉容器中的水,器底的光斑将( )
A.向右移动
B.向左移动
C.保持不动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D.无法判断
17、从岸边看水中的鱼,看到“鱼”的位置与实际位置不同.下列模型能解释此现象的是( )
18、如图,枯井中的青蛙位于井底O点“坐井观天”,下图中青蛙通过井口观察范围正确的是( )
19、如图所示,物体AB高1.6 m ,平面镜CD高0.6 m ,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为2m。下列关于物、像、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通过该平面镜不能成完整的像
B.像高与平面镜的高相同,为0.6 m
C.物体与像的距离为2 m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D.像高与物体的高相同,为1.6 m
20、清澈平静的湖面上空,有只小燕子正向下俯冲捕食。小燕子向下俯冲过程中,通过湖面所成像的虚实、及其与像之间距离的变化是( )
A.虚像、距离变小 B.虚像、距离变大 C.实像、距离不变 D.实像、距离变小
二、简答题(每空2分,共30分。)
21、如图所示,小明将一枚硬币放在碗的底部,眼睛在A处恰好看不到它。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1)小明看不到硬币,这是因为光在均匀介质中沿 传播;(2)将平面镜放到碗边适当的位置,小明在A处通过平面镜看到了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 现象;(3)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小明在A处也能看到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 现象。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22、一束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如果反射光线恰好与入射光线垂直,则反射角 45°;如果反射光线恰好与折射光线垂直,那么反射角 45°(选填“=、>或<”符号)。
23、如图所示是一种液面升降监测装置原理图。电光源S发出的一束激光与水平液面成50°角射向平静的液面,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 ;光经液面反射后射到页面上方水平标尺上的S′点,当液面下降时,光点S′将 (选填“向左”、“向右”或“不会”)。
24、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图中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方向均未标出),其中反射光线是 ,折射角是 度。
25、如图所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成的像是A1B1,若在A1B1与平面镜之间放置一块足够大的木板CD,则人眼 (填“能”或“不能”)通过平面镜观察到像A1B1;若使物体远离平面镜,则像A1B1的大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6、暗室里,在发白光的手电筒前放置一块红色的透明胶片,对着白墙照射,白墙上会出现 颜色的光斑;在白纸上写有红色的字,用绿色的光照射它,看到的是绿纸上写有 颜色的字。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27、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探究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平面镜M平放在平板上,白色硬纸板竖立在镜面上,硬纸板是由E、F两块粘接起来的,其中F可绕接缝ON转动。
(1)探究过程中,你认为最为困难也最为关键的是什么?
(2)硬纸板F的主要作用是什么?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0分。)
28、小雨在吃烤肉串时,偶然发现了一个现象:通过烤炉上方看对面的人,感觉对面的人好像在晃动。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小雨根据学过的知识进行分析:火炉上方的空气被加热后,其疏密程度在不断发生变化,光进入这种不均匀的热空气会发生折射,传播方向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因此看起来感觉对面的人在晃动。为了验证这种分析是否正确,回到家后,小雨利用一支激光笔、一个装有酒精的浅盘及火柴,进行了如下的探究。(1)如图,将激光笔固定在小桌上沿水平方向照射,用喷壶向激光笔的前方喷水,看到激光笔发出的一束红光射向墙面,墙面上有一个红色光点保持不动,这说明光在均匀的空气中是 传播的。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2)如果要让这束红光穿过不均匀的空气,接下来小雨的做法应该是: 。
(3)如果小雨的分析是正确的,他观察到的现象应该是:
.
29、课堂上,老师用一套科学器材进行“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演示,得出了正确的结论。
实验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
1
15°
75°
2
30°
60°
3
45°
45°
(1)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如果入射角为20°,则反射角的大小是 。
(2)课后,某同学利用同一套实验器材,选择入射角分别为15°、30°、45°的三条光线进行实验,结果得到了不同的数据,如表所示。经检查,三次试验中各角度的测量值都是准确的,但总结的规律却与反射定律相违背。你认为其中的原因应该是 。
30、小林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发现:当光由空气沿半圆玻璃砖边缘垂直射入圆心处发生反射和折射时,不断加大入射角会发生折射光消失而反射光却变得更亮的情况,如图所示,老师告诉他这是光的全反射现象.课后,小林查到光从玻璃射向空气时的一些数据如下表:
入射角
0°
10°
20°
30°
40°
41.2°
41.8°
42°
折射角
0°
15.2°
30.9°
48.6°
74.6°
81°
90°
/
反射能量
5%
7%
26%
43%
77%
84%
100%
100%
表中数据说明: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1)光从玻璃斜射向空气时,折射角、反射能量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 ,当入射角达到 °时,反射能量达到100%,就发生了全反射现象。(2)根据光路可逆原理,当光从空气斜射向玻璃时,折射角 入射角(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31、小丽为小明表演了一个“水火相融”的小魔术.她先用一块透明的薄玻璃板,将桌子分割成甲、乙两个区域后,用一块不透明的挡板将乙区域分割成两部分.小丽在甲区域内放置了一个盛满水的烧杯,且里面浸没着一支蜡烛A,并在乙区域挡板后的指定位置放置蜡烛B.准备就绪后,小丽请小明坐在乙区域一侧的某点P(如图所示),并迅速将乙区域已准备号的蜡烛B点燃,在小丽一只手麻利地在小明眼前绕过的同时,另一只手悄悄地将挡板拉开一个缝隙MN.当小明沿着小丽的手指望向蜡烛A时,奇迹出现了:蜡烛A竟然在水中燃烧了!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1)请根据光学知识判定:小丽是怎样选取和放置蜡烛的?【选取蜡烛】使蜡烛A、B满足 的条件【确定位置】在蜡烛A的位置确定后,不借助刻度尺如何确定蜡烛B的位置?
(2)请你依据所学的光学知识解释,小丽悄悄地将挡板拉开的目的 。
四、作图题(每空或作图每格2分,共10分。)
32、车内有一块竖直放置的玻璃板,如图1所示,车内一乘客通过玻璃板能看到左侧车窗外路旁树的像.图2是某时刻乘客的眼睛、玻璃板和左侧树位置的简化图,图中眼睛和树用黑点代表。
(1)在图2中画出此时刻树在玻璃板中的像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2)车前进过程,树在玻璃板中像的大小 (选择“变大”、“不变”、“变小”).与乘客的距离 (选择“变大”、“不变”、“变小”)。
33、如图所示,某同学在A点观察到水中的点光源S所成的像处于B点位置,请画出由S点发出的光经过A点的光路图.
34、“猴子望月”的故事家喻户晓,小猴子看见水中月亮之后惊呼“月亮掉水里了”,惹得众猴子争相捞月.如图所示,小猴子的眼睛用点A表示,小猴子看见的水中月亮,用点B表示,请你画出小猴子看见水中月亮的光路图,要求画出真实的位置(用点C表示),并保留必要的作图痕迹。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