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告:本系列作品由利剑科学工作室原创,版权归21世纪教育网和编者(利剑科学)所有,谢绝一切形式的转载!如果资料中有问题,你可以联系编者(利剑科学)进行互动交流,共同提高!需要更多资料请关注“利剑科学文集”,请点击:
http://www.21cnjy.com/user/%E5%88%A9%E5%89%91%E7%A7%91%E5%AD%A6/
也可关注“利剑科学工作室”,请点击:
http://news.21cnjy.com/A/130/151/V54954.shtml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A
D
D
D
B
C
B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B
C
C
A
C
B
B
A
C
二、简答题(每空2分,共40分。)
21、凸 凹 先变细再变粗
22、大 小
23、乙 和近视
24、变小 凹
25、同一高度 上 不能
26、10 照相机
27、正立 虚
28、远视眼 A
29、(1)触摸法.用手摸,边缘薄、中间厚的镜片是老花眼镜,边缘厚、中间薄的镜片是近视眼镜.(2)聚光法.把镜片对着太阳光(或光源),在另一侧用白纸相对于镜片前后移动,能看到亮点的是老花眼镜,不能看到亮点的是近视眼镜.(3)成实像法.把镜片对着稍远较亮的物体,在另一侧用白纸相对于镜片前后移动,能看到像的是老花眼镜,不能看到像的是近视眼镜.(4)成虚像法.用镜片极近地观察书上的字,字体放大的是老花眼镜,字体缩小的是近视眼镜
名校测试:七年级下册第2章《对环境的察觉》第6节测试(6)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近视镜片中间薄,边缘厚,是凹透镜
B.照相机拍摄物体所成的像一定是实像
C.近视眼不戴眼镜时成的像在视网膜的前面
D.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物镜得到的是放大的虚像
2、常言道,水火不相容,但用透明冰块磨制成一个光学器件,却可以取火.这块用冰磨制成的光学器件相当于下面的( )
A.平面镜 B.凸透镜 C.凹透镜 D.近视眼眼睛片
3、正午时分,小红拿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光心1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以下说正确的是( )
A.此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
B.若用此凸透镜观察邮票上较小的图案,邮票到凸透镜的距离应大于30cm
C.应用此凸透镜不能成缩小的实像
D.应用此凸透镜不能成放大的实像
4、小星同学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方法如图所示.他注意到让凸透镜正对阳光,但没有仔细调节纸片与透镜的距离,在纸片上的光斑并不是最小时,就测出了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L,那么,凸透镜的实际焦距( )
A.一定小于L B.一定大于L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C.可能等于L 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
5、对以下四种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甲:白纸上看到均匀较弱的光;乙:白纸上看到一个亮点;丙:白纸上看到一个中间暗周围亮的圆斑;丁:白纸上只看到红光
A.甲图现象说明玻璃既能透光又能反射光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B.乙图现象说明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C.丙图现象说明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D.丁图现象说明红色玻璃能使光的强度增加
6、放在凸透镜主轴上焦点以内的点光源S发出的光.通过凸透镜后的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凸透镜可以对光线起发散作用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B.凸透镜只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起会聚作用
C.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是发散的,因为凸透镜的作用是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D.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发散程度比原来小.仍然是会聚的一种现象
7、光的世界丰富多彩,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应用.下列说法中符合实际的是( )
A.近视眼镜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2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B.照像时,被照者应站在距镜头二倍焦距以外
C.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放大镜越靠近地图看到的地图象越大
D.阳光通过凸透镜可点燃纸屑,是利用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
8、如图,是小明同学画的一条通过凸透镜或凹透镜后折射的光线光路图,错误的是( )
9、如图所示,a、b、c、d是距凸透镜不同距离的四个点,F为焦点。下列几种光学仪器的成像原理与物体在不同点时的成像情况相对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照相机是根据物体放在d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B.幻灯机是根据物体放在c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C.使用放大镜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a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
D.人眼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F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
10、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和蜡烛放在光具座上,位置如图所示。则在光屏上( )
A.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B.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C.光屏上不会得到像
D.像距大于10cm小于20cm
11、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总结的三个实验结论如下表,其中正确的是( )
实验序号
物距(u)
像的性质
像距(v)
实虚
大小
正倒
1
u>2f
实像
缩小
倒立
f<v<2f
2
f<u<2f
实像
缩小
正立
v>2f
3
u<f
虚像
放大
倒立
|v|>u
A.实验1 B.实验2 C.实验3 D.实验2和实验3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1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在距凸透镜40cm时,在透镜的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像。若将蜡烛与光屏的位置对调,则所的像一定是( )
A.放大的虚像 B.放大的实像 C.缩小的虚像 D.缩小的实像
13、小王同学用光具座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蜡烛的像成在了光屏上侧,为了使蜡烛的像能成在光屏中央,以下操作可达到目的是( )
A.将凸透镜往上移 B.将光屏往下移2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C.将蜡烛往上移 D.将蜡烛往下移
14、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把物体从2倍焦距外沿主光轴移向焦点的过程中,像及像距的变化情况是( )
A.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小 B.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大
C.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大 D.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小
1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放大的像。要使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缩小的像,调节的方法是( )
A.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靠近透镜移动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B.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
C.透镜不动,蜡烛靠近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
D.透镜不动,蜡烛靠近透镜移动,光屏靠近透镜移动
16、如图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被眼睛观察的物体。拿一个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在拿走近视眼镜后,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
A.将蜡烛远离凸透镜 B.将光屏远离凸透镜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C.将光屏靠近凸透镜 D.将光屏和蜡烛同时远离凸透镜
17、小丽配戴200度的远视眼镜来矫正视力,针对这一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远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
B.远视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C.透过眼镜看小丽的眼睛,看到她的眼睛变大了
D.透过眼镜看小丽的眼睛,看到她的眼睛变小了
18、目前,中学生患近视的人数越来越多。预防近视、珍爱双眼,就需注意用眼卫生、了解眼球结构和视觉的形成。下面是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学习了“眼与视觉”一节后各自的观点,请选出正确的一项( )
A.甲同学认为脉络膜颜色较深,能调节瞳孔的大小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B.乙同学认为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能形成物像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C.丙同学认为巩膜无色、透明,能支持、保护眼球
D.丁同学认为虹膜内含较多平滑肌,能调节晶状体的曲度
19、视觉形成过程中,形成物像和视觉的部位分别是( )
A.视网膜、大脑皮层 B.玻璃体、大脑皮层
C.大脑皮层、视网膜 D.晶状体、视网膜
20、结合眼球结构示意图,判断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1病变或操作可通过移植而使病人重见光明
B.由明处到暗处,2由小变大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C.若3过度变凸,则不易看清近处物体
D.4是视觉感受器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二、简答题(每空2分,共40分。)
21、如图,在注有清水的试管内留有一稍大的空气泡,使太阳光从试管的正上方向下照,观察试管下方的白纸,可以发现白纸上与空气泡相对应的位置上,有一椭圆黑影,而其它部分竟是一条与试管平行的亮线.这是因为试管充满水的地方相当于 透镜,而气泡与周边的水组成 透镜。如果把白纸从靠近试管向下移动到较远处,亮线的粗细将如何变化? .21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22、如图,夜晚,把桌子放在电灯下面,在桌面放一张白纸,然后再把凹透镜放在白纸上。当逐渐向上移动凹透镜时,可以观察到:通过凹透镜的光束在白纸上所形成的光斑的面积会随着凹透镜移动而逐渐变 ,光斑的亮度则逐渐变 (全部选填“大”、“小”)。
23、如图所示是两束激光分别射向并通过甲、乙两透镜的传播路径。由图可知 (甲透镜/乙透镜)是凹透镜,可用于 (近视/远视)眼的矫正。
24、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胶片,通过晶状体的调节将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如图所示是不同位置处的两个物体的成像示意图,由图得出:眼睛看近处的物体时,晶状体的焦距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人眼若长期观察近处物体,会造成晶状体过度弯曲,当他看远处物体时,像会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应戴 透镜制成的眼镜加以矫正。
25、如图所示是某实验小组合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足够长).实验时应先调节烛 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并且大致在 ,当烛焰离凸透镜20cm时,在另一侧光屏上得到一个淸晰、倒立、缩小的烛焰的像,随着蜡烛的燃烧,可观察到光屏上的像向 (上/下)移动;移动蜡烛,使烛焰离凸透镜10cm再移动光屏, (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淸晰的烛焰的像。
26、如图是小伟通过实验得到的凸透镜的像距v和物距u关系的图象,由图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当物距为30cm时的成像特点可应用于 (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27、“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小明将烛焰,凸透镜放在如图甲所示位置,在光屏上正好出现倒立等大的像,然后,小明将烛焰、凸透镜放在如图乙所示位置,此时能观察到 (选填“正立”或“倒立”)、放大的 像(选填“实”或“虚”)。
28、善于观察的小明发现,张老师上课时,观察远处的同学时要摘下眼镜,而看近处的课本时,又要戴上眼镜。这样频繁地戴上摘下眼镜非常不方便。张老师的眼镜属于 (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如图所示的是一种新型眼镜,这种眼镜的镜片分上下两个区,A区厚薄均匀,B区可以矫正视力。张老师戴上这种眼镜就可以通过 看远处同学(填“A区”或“B区”),再不需要频繁地戴上摘下眼镜了。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29、小伟奶奶的老花眼镜和小伟妈妈的近视眼镜外观几乎一样,早上起床时,奶奶发现两副眼镜放在了一起,于是叫来小伟帮自己挑眼镜.小伟从科学课本中查到老花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请你用两种方法帮小伟挑选出奶奶的眼镜。
方法一:
方法二: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16分。)
3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用米尺在水平桌面上画一直线并标明刻度,将透镜固定在50cm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1)光具座调整好后,保持蜡烛、凸透镜的位置不变,为了找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在光具座上移到 cm的刻度范围内,才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2)当把蜡烛移到35cm刻度处时,移动光屏可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这三种光学仪器正常使用时,与这种成像规律相同的是 。小明做完实验后,想进一步研究透镜成像的情况.他又在透明的玻璃板上用黑色笔画了个表盘及指针的位置,然后把这个玻璃板放在蜡烛的位置上,并用平行光源对着玻璃板上的表盘照射,如图2所示.移动光屏直到成清晰像为止.此时表盘在光屏上所成的像应是图3中的 。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31、小明站在同一位置用数码相机(焦距可改变)对着无锡著名景点--锡山先后拍摄了两张照片甲和乙,如图所示,他产生了这样的疑问:物体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所成像的大小与透镜的焦距有何关系呢?小明对此进行了探究。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1)小明找来了一些凸透镜,但不知道它们的焦距,请你为他提供一种测量透镜焦距的方法。
(2)测出凸透镜焦距后,小明先后选用了三个焦距分别为15cm、10cm、5cm的凸透镜,在保持物距始终为35cm的情况下依次进行实验,发现所成的像越来越小,请你根据实验结果判断小明在拍摄哪一张照片时照相机镜头的焦距较大。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3)在探究过程中,小明总是让物距保持不变,请你说出他这样做的理由.
32、某科学学习小组,选择如图的四个透镜进行探究实验(其中A、B和C、D是两组形状相同的凸透镜,它们分别用玻璃、塑料和水晶制作而成):
(1)为了探究“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与透镜球形表面弯曲程度的关系”,小组同学应选择图中的哪两个凸透镜做实验?答: (选填字母序号);器材确定后,接着小组同学让一束与主光轴平行的光,分别经过两凸透镜后会聚于焦点处,如图甲、乙所示。比较两次实验的现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凸透镜表面越凸,凸透镜的焦距越 ;
(2)如果选择A、B两个透镜,他们还可以探究“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与 的关系”。 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四、作图题(每题2分,共4分。)
33、如图所示,一束光经凸透镜后射在平面镜上,请完成光路图。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34、如图所示,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与平静水面重合,F为凸透镜的焦点.请画出图中光线在凸透镜左侧的入射光线以及图中光线进入水中的折射光线。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