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测试:七年级下册第2章《对环境的察觉》综合测试(7)

文档属性

名称 名校测试:七年级下册第2章《对环境的察觉》综合测试(7)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0.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4-02-24 19:10:27

文档简介

警告:本系列作品由利剑科学工作室原创,版权归21世纪教育网和编者(利剑科学)所有,谢绝一切形式的转载!如果资料中有问题,你可以联系编者(利剑科学)进行互动交流,共同提高!需要更多资料请关注“利剑科学文集”,请点击:
http://www.21cnjy.com/user/%E5%88%A9%E5%89%91%E7%A7%91%E5%AD%A6/
也可关注“利剑科学工作室”,请点击:
http://news.21cnjy.com/A/130/151/V54954.shtml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B
D
C
C
B
A
D
D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B
A
D
B
A
B
B
A
A
二、简答题(每空2分,共30分。)
21、振动  音色 能 不能
22、人
23、折射  能
24、(1)c 幻灯 (2)焦点 
25、直线传播 会聚
26、丙
27、(1)红  橙、黄、绿、蓝、靛、紫
(2)蓝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0分。)
28、双杠的长度L过短,导致两个声音的时间差小于0.1秒  
使用较长的钢管
29、(1)上 (2)缩小 (3)变小
30、(1)大小 (2)A (3)2.40  (4)不变 (5)玻璃板太厚
四、作图题(共10分。)
34.如图
  
35.如图
  
名校测试:七年级下册第2章《对环境的察觉》综合测试(7)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端午节举行龙舟赛时,运动员喊着号子、和着鼓点有节奏地同时划桨。下列有关现象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鼓声是通过空气传到岸上观众耳朵中的
B.鼓声是由鼓槌振动产生的
C.运动员打鼓用的力越大,鼓声响度越大
D.岸上观众是通过音色分辨出鼓声、号子声的
2、七年级的学生到世界之窗春游,李丽同学做过山车时,因为害怕把眼睛闭上了,但仍旧感觉到过山时的翻滚、左右转动以及加速或减速,与此有关的结构是(  )
A.耳蜗和前庭 B.前庭和半规管 C.半规管和鼓膜 D.鼓膜和听小骨
3、广告公司在拍摄水果广告时,为了追求某种艺术效果,在暗室里用红光照射装在白色瓷盘中的红色苹果及黄色香蕉。站在旁边的摄影师将看到(  )
A.苹果呈黑色,瓷盘呈白色,香蕉呈黑色
B.苹果呈红色,瓷盘呈黑色,香蕉呈黑色
C.苹果呈黑色,瓷盘呈红色,香蕉呈红色
D.苹果呈红色,瓷盘呈红色,香蕉呈黑色
4、2012黄河口国际马拉松赛暨全国马拉松积分赛于5月13日在我市举行,来自55个国家(地区)的20000余名选手参加了比赛.比赛中,运动员奋力拼搏,个个满脸通红、大汗淋漓。这体现了皮肤的哪些功能?(  )
  A.保护和调节体温       B.排泄和感受外界刺激
  C.调节体温和排泄       D.排泄和保护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5、伦敦奥运会期间英国军方将配备一种远程声波安保设备,该设备工作时可以产生高达150分贝的声音,尖锐的声响会让人耳感到刺痛,既可用作高音喇叭,也可用作非致命性武器驱散人群。关于该设备,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设备产生的是超声波     B.该设备产生的是次声波
C.“150分贝”是指所产生声音的响度 D.“150分贝”是指所产生声音的音调
6、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在竖起的玻璃板前后各放一支蜡烛,对着玻璃板既可看到前面蜡烛在玻璃板后所成的像.同时又可看到放在玻璃板后的"蜡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前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后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
B、前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后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
C、两者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D、两者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
7、如图,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光屏上的AB范围内观察到不同颜色的光,则(  )
A、将温度计放到AB范围A处的外侧,会看到温度上升
B、A处应是紫光
C、只有AB之间有光
D、将照相底片放到AB范围B处的外侧,底片不会感光
8、小宇做完实验后,又想用手表代替蜡烛,看在光屏上能成什么样的像。于是他在透明的玻璃板上用黑色笔画了个手表盘,如图甲所示。把这个玻璃板放在蜡烛的位置上,并用平行光源对着玻璃板上的表盘照射,如图乙所示。移动光屏直到成清晰像为止。此时表盘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图丙中的哪一个?(  )
9、光盘是用激光在反光铝膜上刻出凸凹的音槽来记录音像信息,外表面是一层平滑透明的保护膜。如图是一张放在阳光下的VCD光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对着光盘能看到你的像,是铝膜发生折射现象形成的
B.对着光盘能看到你的像,是凸凹的音槽漫反射形成的
C.光盘呈现彩色的扇面是表面保护膜的反射形成的
D.光盘上呈现彩色的扇面是光的色散现象形成的
10、放在凸透镜主轴上焦点以内的点光源S发出的光,通过凸透镜后的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凸透镜可以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B、凸透镜只对平行于主轴的光线起会聚作用
C、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是发散的,因此凸透镜的作用是对光 线起发散作用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D、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发散程度比原来小,仍然是会聚的一种表现
11、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蜡烛放在a、b、c、d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探究后他总结出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照像机是利用蜡烛放在a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B、蜡烛放在b点成的像比它放在c点成的像大
C、幻灯机是利用蜡烛放在d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D、放大镜是利用蜡烛放在b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12、如图所示,把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的地方,在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位置可找到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下图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13、如果声音是1m/s,则我们周围的世界会有什么变化,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学生的能更清楚的听见老师讲课声
B、汽车的喇叭不能再起到原来的作用
C、乐队的演奏效果会变差
D、当我们听见飞机声时,抬头确看不见飞机
14、针对以下四幅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演凑者通过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来改变发声的响度
B、乙图中,敲锣时用力越大,所发声音的音调越高
C、丙图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手机铃声越来越大
D、丁图中,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可以减小噪声污染
15、如图所示,OA是一条折射光线,若OA与水面夹角为50(,关于入射角(、折射角(大小的判断正确的是(  )
A.(>40(,(=50(
B.(>40(,(=40(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C.(<40(,(=50(
D.(<40(,(=40(
16、两个完全相同的凸透镜L1、L2如图放置,其中AO1=O1B=BO2,过A点的一条光线经L1折射后按如图方向到达L2,则关于该光线再经L2折射后的去向,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过L2的二倍焦距点 B.过L2的焦点
C.平行于L2的主光轴 D.过L2的二倍焦距以外的点
17、如图所示,把点燃的蜡烛放在A点时,可以在C点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倒立缩小的实像。现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把蜡烛放至C点,要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应把光屏放在图中的(  )
A、AB之间  B、A点 C、B点的右侧 D、A点的左侧
18、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当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20°时,反射角也为20°
B. 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C. 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增大5°
D. 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19、如图甲是来自远处的光线经某人眼球折光系统的光路。下列关于该人远、近视眼的判断及矫正所需配戴的眼镜镜片的选择正确的是(  )
A.近视眼;乙
B.远视眼;乙
C近视眼;丙  
D.远视眼;丙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2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凸透镜.光屏和烛焰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则(  )
A、把凸透镜向右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小
B、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C、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D、把凸透镜向左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小
二、简答题(每空2分,共30分。)
21、听到手机发出的声音时,手机中的发声体在_____________。能判断出与我们通话的人是谁,是因为不同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______________(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如图所示,把一手机设置为响铃状态,放进真空罩中,用另一手机拨打罩内的手机号码,罩内手机信号灯闪烁,但我们听不到手机的铃声,可见电磁波_________在真空中传播,声音_________在真空中传播。(填“能”或“不能”)
22、把一块石头投入水中,在距石头落水处不同距离的岸边的人,树上的鸟,水中的鱼同时听到声音,则距石头落水处最远的是 。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23、如图所示,B'是人眼在A处透过水面看见的河底一白色鹅卵石的虚像,这虚像是由光的_________形成的。若在A处用激光手电对准虚像B'照射,则手电发出的光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照射到河底的白色鹅卵石上。
2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1)王轩同学按计划将蜡烛依次置于左图中的a、b、c、d、e五点进行探究.在蜡烛置于   点时,在光屏上能得到清晰放大的像,    机就是利用这一成像特点制成的.
(2)为满足教学需要,张老师自制了一个“平行光源”.如右图所示,在一个用开有缝的纸罩扎住的圆筒里安有凸透镜和可前后移动的灯泡,调节灯泡,当灯泡的灯丝处在凸透镜的 位置时,从细缝中射出的光才会是平行光。
25、小红利用量角器和三角板制作一个影子时钟(日晷仪),如图所示,这是利用了光的    ____   ___原理。我国古代《周礼》一书中有“司烜氏掌以夫遂取火于日”的记载,这里的“夫遂”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凸透镜,它对光线有_______作用。
26、如图所示,暗室中A点放一支燃烧的蜡烛,墙壁上有一面平面镜MN。室中甲、乙、丙、丁四个同学中能通过平面镜看到烛焰的是________。
27、〔阅读材料〕 黑色花为什么很少见
  我们生活在姹紫嫣红,色彩缤纷的花的世界里,但是我们看到的黑色花却很少。
植物学家对四千多种花的颜色进行了统计,发现只有8种黑色花,而且还不是纯正的黑色,只是偏紫色而已.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原来花的颜色与太阳光及花瓣反射、吸收光有关.太阳光是由七种色光(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光的颜色不同,其热效应不同.有色不透明物体反射与它颜色相同的光,吸收与它颜色不相同的光,黑色物体吸收各种颜色的光.花瓣比较柔嫩,为了生存,避免受高温伤害,它们吸收热效应较弱的光,而反射热效应较强的光.这就是我们看到红、橙、黄色花多,而蓝、紫色花较少的缘故.若吸收七种色光,受高温伤害就更大,花也更难生存,所以黑色花很少。请回答下列问题: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红花吸收什么颜色的光         。
材料中提到“光颜色不同,热效应不同”,请你比较红色光与蓝色光的热效应强弱。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0分。)
28、只有当两个声音相隔时间大于0.1S时,人耳才能将他们分辨出来,为了测量声音在钢管中的传播速度,两个同学进行如下实验:用卷尺量出操场上钢制双杠的长度L,一个同学用小铁锤在双杠的一端轻击一下,另一同学在这根双杠另一端听打击的声音并记下时间差,但是他们的实验却未能成功,请通过估算分析原因    ,对此实验,你的改进建议是 。
2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依次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同一直线上的A、O、B位置,在光屏上得到的清晰的烛焰的像,如图所示。
⑴将凸透镜向________移动,可以使烛焰的像清晰地成在光屏的中央(填"上"或"下")。
⑵此时所成的像是倒立、_________的实像。(填"放大"或"缩小")
⑶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将蜡烛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一段距离,调整光屏位置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与原来相比将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30、如图(甲)所示是小明利用透明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实验中选择两根完全一样的蜡烛A 和C ,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关系。
(2)实验时,小明应在((((((((((填“A”或“B”)侧观察腊烛A经玻璃板所成的像。
(3)图(乙)是小明测蜡烛的像B离玻璃板最近处到玻璃板的距离为(((    ((cm。(4)小明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填“变大”、“不变”或“变小”)。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5)细心的小芳透过玻璃观察蜡烛A的像时,看到在像B处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B有部分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
四、作图题(共10分。)
31、如图所示,Sˊ为点光源S在平面镜MN中的像,S为光源S发出的一条光线,请确定平面镜MN的位置,并完成S的反射光路;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32、在图中,根据光路在方框内填上合适的透镜的名称。(请保留作图痕迹)

33、如图所示,学校楼梯拐角的墙上装有平面镜,既方便同学们整理仪容,晚上又能利用光的反射对楼道进行照明。请在图中准确画出灯S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到达A点的光路图。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34、在水池的一角有一块平面镜,现有一束光线从水中射向平面镜,如图,请完成光路图,并标出反射角(用“α”表示)和折射角(用“β”表示)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35、插入水中的筷子,在水中的部分看起来向上弯折,如图所示,人眼在C点处看到筷子B点的像在位置B'点。请画出B点的一条光线经水面折射后过C点的光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