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力 弹力
【学习目标】
了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知道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
知道弹力是由于物体形变而产生的力。
通过探究物体形变大小与外力的关系,领悟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学习过程】
问题一:什么是力?
1、请同学们分析下列的事例,有什么共同特点?
⑴人用力推车 对 有推的作用,人施加了力,车受到了力。
⑵人拉长弹簧 对 有拉的作用,人施加了力,弹簧受到了力。
⑶压路机压路面 对 有压的作用,压路机施加了力,路面受到了力。
⑷起重机提起重物 对 有提的作用,起重机施加了力,重物受到了力。
归纳:力就是 对 的作用.产生力的作用至少要有两个物体。为了区分它们,我们称其中一个物体叫 ,另一个叫 。
练习:1、排球运动员用手扣球, 是受力物体, 是施力物体;手感觉疼是因为受到力,其施力物体是 ,受力物体是 。
2、力的符号是 ,单位是 。
问题二:什么是弹力?
分别对橡皮筋、弹簧、橡皮泥施加力,这三个物体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物体的这种 或 的改变,叫做形变。
当这三个力消失了,它们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形变分为: 和 。
当你拉橡皮筋和弹簧时,你的手有什么感觉?
物体发生 能产生力,这个力叫弹力。拉力、压力、推力都属于弹力。
练习:1、下列所说的几种力中,不属于弹力的是 ( )
A.用绳子拉物体时,绳子对物体的拉力 B.用手压桌子时,手对桌面的压力
C.用手托住一个球,手对球的托力 D.使苹果从树上掉下来的力
问题三、物体形变的大小与外力的大小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设计实验:将铁架台放置到桌面上,并将直尺和弹簧固定住,记下此时弹簧下端在塑料直尺上所处位置的示数。在弹簧下端依次挂一只钩码、两只钩码、三只钩码……再分别记下此时弹簧下端在直尺上所处位置的示数。将所记录的数据填入表格中。
实验数据:
钩码数记录 0 1 2 3 4
直尺示数/mm
弹簧的伸长量/mm
如果作用在弹簧上的力很大,弹簧还能恢复原状吗? 。
结论:在 内,弹簧的伸长与 成正比。
练习:1、弹簧拉力器是由三根相同的弹簧并接组成的,如果将一根弹簧测力计拉长5cm,要用15N的力,若将三根这样的弹簧同时拉长10cm,所需的拉力是 ( )
A.30N B.90N C.45N D.50N
【巩固练习】
分析下面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人推车 马拉犁 磁铁吸引铁钉 推土机推土
施力物体
受力物体
2、用一只拴了长绳的铁桶到井中提水,提起桶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 )
A.手 B.绳子 C.水 D.地球
3、关于弹力的叙说中正确的是 ( )
A.只有橡皮筋、弹簧之类有弹性的物体才能产生弹力
B.只要物体发生形变就一定产生弹力
C.任何物体的弹性都有一定的限度,因此弹力不可能无限大
D.弹力的大小只与物体的形变有关
4、一根长10cm的弹簧,受到0.5N的拉力时,伸长到12cm,当它受到1.5N的拉力时,弹簧的长度为 ( )
A.6cm B.16cm C.30cm D.36cm
5、小华在课外探究弹簧的长度跟外力的变化关系,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记录了相应实验数据如下:
钩码质量(g)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400
指针位置(cm) 2 3 4 5 6 7 7.5 7.5
(1)分析实验数据你可得到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华作出了如下三个图象,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