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7课 大雁归来
1.下列加粗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雾霭(ǎi) 缄默(jiān) 窥探(kuī)
B.曲线(qǔ) 狩猎(shóu) 号角(jiǎo)
C.香蒲(pú) 沼泽(zhǎo) 凋零(diāo)
D.雉鸡(zhì) 黑鹂(lí) 迁徙(xǐ)
2.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 )
A.迁徒 频繁 雾霭 滑翔
B.鸭蹼 试探 暄嚷 弥曼
C.凋零 邀请 赌注 覆盖
D.枯燥 香蒲 狩猎 想象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端午时节,珠三角各地都会_________组织龙舟竞赛,广州市也会举办国际龙舟邀请赛。邀请赛当日,竞赛河段封航,起点处的龙舟成队依次排列,等候比赛。一声锣响,早已_______的龙舟如离弦之箭,向终点飞驰。河岸上锣鼓喧天,人们___________,好不热闹!
A.因地制宜 迫在眉睫 拍手称快
B.因地制宜 迫不及待 欢声雷动
C.因人而异 迫在眉睫 欢声雷动
D.因人而异 迫不及待 拍手称快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君子要讲和谐,但不能随波逐流,更不能同流合污。《礼记 中庸》中讲“君子和而不流,”就是书在大是大非面前不能有丝毫含糊。
B.鸡年春晚筹备时间短,节目变动大,呈现出强烈的“定制”色彩:主旋律、流行、传统文化等各币必备元素杂糅,遭到网友的各种吐槽。
C.抗日战争的胜利,让拿破仑中的“东方睡狮”睁开双眼,开启民族复兴的序篇,并最终完成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历史转折。
D.最近多名省部级高官因贪污受贿被判处徒刑,人民群众无不拍手称快,但人们还在关注着检察机;对那些行贿者将如何处置?
5.根据句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1)但当一群大雁冲破了三月暖流的(wù ǎi)________时,春天就来到了。
(2)它还可以纠正自己的错误,继续保持它在冬季的(jiān mò)________。
(3)第一群大雁一旦来到这里,它们便向每一(qiān xǐ)________的雁群喧嚷着发出邀请。
(4)返回的雁群,不再在沼泽上空做试探性的盘旋,而像(diāo líng)________的枫叶一样,摇晃着从空中落下来。
6.解释下列词语或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1)缄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凋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雾霭: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形容骄傲自大,什么都看不起。
(5)_______:―点儿声音都不发出,不吭一声。
7.排列下列句子的顺序。
①单调枯燥的数字竟能如此进一步激发爱鸟者的感伤。
②我和我的学生注意到每支雁队组成的数字。
③从数字分析中发现,六只或以六的倍数组成的雁队,要比偶尔出现一只,多得多。
④换句话说,雁群是一些家庭,或者说是一些家庭的聚合体,而那些孤雁正好大致符合我们先前所 出来的那种想象,它们是丧失了亲人的幸存者。
⑤六年之后,在对孤雁的解释上,出现了一束不曾预料的希望之光。
正确的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决定开展以“大雁——鸟中的精灵”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8.【成语积累】请根据你的积累,写出三个含“雁”字的成语。
9.【文化内涵】“雁”是古诗词中常见的吟咏对象,往往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阅读下面的诗词名句,对“雁”这种文化内涵进行解读。
①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杜甫《孤雁》
②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③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B项中“曲线”的“曲”应该读“qū”。故答案为:B。
2.答案:B
解析:A.徒——徙;B.暄——喧;曼——漫;故选B。
3.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弄清词语的意义,再弄清词语的感彩,还要注意具体的语境,如有关联词还要掌握关联词的固定搭配等。“因地制宜”的意思是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措施;“因人而异”的意思是因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所以第一个空应填写“因地制宜”,故排除C、D两项。“迫在眉睫”比喻事情十分紧急,已到眼前,而“迫不及待”是急迫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情急切。结合句意可知第二个空应填写表示比赛前的心情的词语,所以应填写“迫不及待”,故排除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应选B。
4.答案:C
解析:A项去掉“君子和而不流,”这句话中的逗号;B项“色彩”后的冒号应改为逗号;D项不是问句,句末应该是句号。故答案为:C。
5.答案:(1)雾霭;(2)缄默;(3)迁徙;(4)凋零
解析:根据拼音写词语。正确认读汉语拼音,根据语意理解词语的含义,然后正确书写。容易错的字有:霭、缄、徙。
6.答案:(1)闭口不说话。(2)(草木)凋谢零落。(3)雾气。(4)目空一切。(5)—声不响。
解析:缄,封闭。缄默:闭口不说话。凋,衰败,衰落。零,(草木花叶)枯萎而落下。凋零:(草木)凋谢零落。霭,云气;雾气。雾霭:雾气。目空一切,汉语成语,拼音是mù kōng yī qiè,意思是什么都不放在眼里。形容极端骄傲自大。出自《镜花缘》。 —声不响,汉语成语,拼音是bù shēng bù xiǎng,意思是指不说话;不出声。出自《子夜》。
7.答案:②⑤③④①
解析:排序题主要看以下三点:1.是否同一。话题是否同一,句式是否同一,意思是否同一。2.是否呼应。整体语段是否呼应,局部前后词语的暗示或句子逻辑关系是否呼应。3.是否协调。整体情境是否协调,局部音节是否协调。此题注意②是总起,提出观点。⑤出现解释问题的希望。③④具体分析数字对雁群的意义。①呼应②句作结。所以答案是②⑤③④①。
8.答案:示例:沉鱼落雁。雁过留声。衡阳雁断。
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积累。含有含“雁”字的成语还有:断雁孤鸿、鸿雁哀鸣、衡阳雁断、燕雁代飞、雁影分飞、雁过拔毛、雁过留声等。
9.答案:传说古代用大雁传递书信,这其中饱含游子的思亲、思乡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的分析。古人早就有“鸿雁传书”的说法,据此明确“雁”在古诗词一般代指书信,进而把握诗人借“雁”所表达的思乡之情。读懂材料内容,提取关键语句,用精炼的语言概括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