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6课 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
1.下列句子中加粗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我国自主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已在众多领域投入使用,且卓有成效。
B.生态环境保护是为民造福的百年大计,它和经济社会发展应该携手并进,相辅相成。
C.张维为在《这就是中国》栏目中的演讲精彩纷呈,他对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有着入木三分的分析。
D.2020年5月28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明文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从此,那些呕心沥血想要侵害他人隐私权的人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2.对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1)自信与它的姊妹平和总是携手并进,相辅相成。
(2)一项运动,倘若只有有限一部分人被包含在内,在当今时代又怎能称得上完美呢?
(3)先生们,这25年来我们成功兴建的事业大厦,便是这副模样。
(4)待到中午时分,湛蓝的天空必将万里无云;收获者的双臂,捧满沉甸甸的金黄麦穗。
A.比喻 设问 拟人 比喻 B.拟人 反问 比喻 比喻
C.比喻 设问 比喻 拟人 D.拟人 反问 拟人 拟人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调查显示:消费投诉呈现两大特点:一是服务类消费关注度高,二是互联网广告投诉增长。
B.是大半夜起来看球赛?还是美美地睡上一觉呢?作为球迷,很多人心里会有些纠结。
C.来到孔子的故乡——曲阜,游客都要游览“三孔”(孔庙、孔府、孔林),体验传统文化。
D.在“做一天上海人”的特色活动中,全体师生一起了解了上海的历史、体验了上海的生活。
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
B.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C.运动员之所以非常享受努力拼搏的乐趣的原因,是因为他们喜欢施加于肌肉和神经上的那种压力感。
D.奥林匹克精神致力于让社会底层的人们接触到现代工业所塑造的各种锻炼形式,享受到强身健体的乐趣。
5.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这样的态度都是不可取的。
②因此,发展的机遇要从解决难题、克服困难中赢得,而抓住机遇也正是解决难题、克服困难的过程,机遇总是偏爱有准备的大脑。
③正像运动员到奥运赛场拼搏,既是机遇,也蕴含着挑战;既是挑战,又孕育着机遇。
④把两者割裂开来,以为机遇就是天上掉馅饼的时运,消极等待;或以为挑战就是数不胜数的难题,唉声叹气。
⑤机遇与挑战是密不可分的,加快发展离不开机遇,也避免不了挑战。
A.⑤②④③①
B.⑤④①③②
C.①④③②⑤
D.④①⑤②③
6.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人类并非生而就平和自信。还在襁褓中的婴儿,就已开始担惊受怕。恐惧伴随着他成长的各个阶段,并在他行将就木时,给他致命一击使其bēng kuì。恐惧是人类工作和休息的天敌,面对它,人类学会用勇气来针逢相对。但根除恐惧真正的、能持久发挥效用的良药,更多的是自信而非勇气。自信与它的姊妹平和总是携手并进,相辅相成。奥林匹克主义的实质正在于此。
(1)给下列加粗字词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襁褓( ) ②行将就木( )
③携手( ) ④bēng kuì( )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__,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__。
(3)文段中“行将就木”的意思是:__________
(4)画线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7.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最后一次讲演》中,____________(人名)在李公朴追悼会上对当时国民党反动派的倒行逆施作出了强烈的批判并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应有格物zhì知精神》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在“情系中华”大会上发表的演讲。王选先生告诉我们面对抉择时要有智慧和勇气。《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中,被誉为“奥林匹克之父”的____________(国籍)教育家、社会活动家顾拜旦用诗歌般的语言回顾了奥林匹克的历史,并阐述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和价值。
①请根据提示在语段中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内容。
②看拼音写汉字,给加粗字注音。
格物zhì知____________ 丁肇中____________
③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修改。
对当时国民党反动派的倒行逆施作出了强烈的批判并进行了深刻的揭露。
改后句子: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之前我曾提及1914年6月所举办的周年庆典。当时我们认为,我们庆祝的是奥林匹克主义的完美实现。然而今天,我的印象反而是我正目睹它再次含苞欲放。一项运动,倘若只有有限一部分人被包含在内,在当今时代又怎能称得上完美呢?在当时,有这么多人可能确实是足够的,但今天则不然。它必须要面向大众。的确如此,有什么名义能将大众排除在奥林匹克精神之外呢?有什么样的贵族特权能令一个青年人身上的形体美、肌肉力量、锻炼的毅力以及获胜的意志非得同他的家谱或钱包挂钩呢?上述种种毫无法律依据的矛盾,存活在萌生它们的这个社会秩序里。在野蛮的军国主义协助下的极权姿态,给了它们致命一击。从道义上讲,这反而是可以自圆其说的。
面对一个需要用基本原则来整顿的全新世界,某些过去一直被视为乌托邦的原则,如今却变得切实可行。人类必须吸收古文明遗留下来的全部精华,用以构筑未来,其中就包括奥林匹克精神。当然,仅靠奥林匹克精神,并不足以保障社会层面的和平以及更公平、公正地分配人类生产劳动,分配满足物质生活需要的消费必需品,甚至不足以向青少年提供与他们的能力相当而与其家庭出身无关的才智培训机会。但,奧林匹克精神致力于让社会底层的人们接触到现代工业所塑造的各种锻炼形式,享受到强身健体的乐趣。这就是完美的、民主的奥林匹克精神,今天我们要为它奠定基础。
…………
愿钟爱勇敢者的幸运之神,厚待刚刚决定申办第7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比利时人民的美好愿望。
目前的形势,依然严峻。狂风骤雨之后,我们迎来破晓的黎明。待到中午时分,湛蓝的天空必将万里无云;收获者的双臂,捧满沉甸甸的金黄麦穗。
(1)画线句子中作者用“含苞欲放”比喻什么?有什么作用?
(2)选文中“湛蓝的天空”“沉甸甸的金黄麦穗”比喻的是什么?表达的是作者什么样的愿望?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A项,“卓有成效”指成绩、效果显著。形容北斗系统的使用效果,恰当。B项,“相辅相成”指互相补充,互相配合。形容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携手并进,恰当。C项,“入木三分”形容书法刚劲有力,也用来形容议论、见解深刻。形容张维为对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分析,恰当。D项,“呕心沥血”形容费尽心血,多用于文艺创作。“呕心沥血”不能形容坏人,褒贬失当。
2.答案:B
解析:(1)句中,将“自信”与“平和”说成“姊妹”,说它们“携手并进”,带有人的行为色彩,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2)句只问不答,将答案寓于问句之中,加强肯定的语气,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3)句中,将“奥林匹克事业”比作“大厦”,生动地表明了奥林匹克事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4)句中,用“金黄麦穗”比喻沉甸甸的收获,展现了奥林匹克事业美好的前景。
3.答案:C
解析:A项中,“调查显示”后面的冒号应改为逗号。B项中,“是大半夜里起来看球赛”和“还是美美地睡上一觉呢”是选择性问句,中间应该用逗号。D项中,并列短语“了解了上海的历史”“体验了上海的生活”之间应用逗号。
4.答案:C
解析:C项句式杂糅,可以去掉“的原因”或“之所以”“因为”。
5.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应用之句子排序的能力。解题时,先了解排序的几种方法: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排列、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按空间推移的顺序排列、按照句子之间内在逻辑关系排列。这段文字是围绕“机遇与挑战”这一话题展开的。第⑤句在整段文字中起到总领下文的作用,排除C、D两项。机遇与挑战是密不可分的,但是有人却有错误的想法,第④句紧承第⑤句,排除A项。所以,按照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应该选B项。
6.答案:(1)①qiǎng bǎo;②xíng;③xié;④崩溃
(2)针逢相对;针锋相对
(3)快要进棺材了,指人临近死亡。
(4)拟人
解析:(1)(2)字音题重点考查多音字、形声字、音近字等。如“褓”,可根据形声字中声旁特点协助判断读音。字形题主要考查音近字或形似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如“崩溃”,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辨析字形,“逢”和“锋”音似形近,可根据形旁推断字义,然后辨析。
(3)成语解释主要根据日常积累,注意对成语的整体意义的理解和记忆,要根据语境理解其意义。
(4)把“自信”和“平和”人格化,因此是拟人。
7.答案:①闻一多;法国
②致zhào
③对当时国民党反动派的倒行逆施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并作出了强烈的批判。
解析:①本题考查文学常识。根据文学常识积累可知,《最后一次讲演》是闻一多在1946年7月的李公朴追悼会上所做的演讲,《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是法国教育家、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顾拜旦1919年4月在瑞士洛桑国际奥委会全体委员大会上发表的演说。
②本题考查汉字字音字形。根据字词积累,“格物zhì知”写作“格物致知”,“丁肇中”中的“肇”读作“zhào”。
③画线句语序不当,应改为“对当时国民党反动派的倒行逆施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并作出了强烈的批判”。
8.答案:(1)作者把奥林匹克精神比喻为含苞欲放的花朵,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奥林匹克精神生机勃勃的样子,表达了作者对奥林匹克精神的歌颂和赞美之情。
(2)选文中“湛蓝的天空”比喻和平安宁的社会环境,“沉甸甸的金黄麦穗”预示人们幸福美满的生活。作者在这里表达了他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对和平宁静的社会环境的向往。
解析:(1)本题考查品析重点词语的含义及其表达效果的能力。“含苞欲放”说的是奥林匹克精神,“含苞欲放”的花是生机勃勃的,由比可以想到奧林匹克精神也是生机勃勃的,作者用花来比喻,表达的就是对奥林匹克精神的歌颂和赞美之情。
(2)本题考查赏析重点词语并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能力。作者希望奥林匹克有一个和平安宁的社会环境,所以用“湛蓝的天空”来比喻;“麦穗”象征丰收,预示人们美好的生活。作者用这两个比喻表达了希望社会环境和人们的生活都变得更美好的愿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