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15
古诗二首
绝句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咏柳》
看图猜古诗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池》
看图猜古诗
同学们以前学过什么春天的古诗?还记得吗?今天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吧。
导入
绝句是一种古诗的体裁,一首四句,每句五个字的叫五言绝句,每句七个字的叫七言绝句。
杜甫 字子美,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主要作品有《春夜喜雨》《春望》《绝句》等,著有《杜工部集》。
作者介绍
公元763年震憾唐王朝的“安史之乱”终于被平息,忧国忧民的杜甫听到这一消息,心境由沉闷变得开朗,诗人重返旧居,看到百姓又过上太平日子,看到草堂门前浣花溪边生机勃勃的春景,心情十分愉悦,情不自禁地写下这首脍炙人口的诗。
创作背景
听老师范读课文的同时用“/”画出节奏,标注不知道的字音,读通诗句。
绝句
[唐]杜甫
两个 / 黄鹂 || 鸣翠柳,
一行 / 白鹭 || 上青天。
窗含 / 西岭 || 千秋雪,
门泊 / 东吴 || 万里船。
我会认
(绝对)
(黄鹂)
(停泊)
(包含)
(山岭)
(鸣叫)
(一行)
jué
lí
míng
háng
hán
lǐng
bó
绝
鹂
鸣
行
含
岭
泊
纟+色=绝 丽+鸟=鹂 口+鸟=鸣
今+口=含 山+令=岭 氵+白=泊
偏旁识记
鹂
鸣
鸟字旁的字都与鸟有关,看到偏旁可以想到字义。
一行白鹭上青天。
xínɡ
行
hánɡ
hánɡ
银行
行列
行走
步行
我会写
绝
岭
含
吴
上宽下窄
左窄右宽
上下结构
左右结构
上窄下宽
注意:“岭”的右边是“令”不是“今”不要少写一点,“含”的上面是“今”不是“令”,不要多写一点。
音序:L
部首:山
结构:左右
【书写指导】
山字做偏旁,竖折要倾斜。令字高一点,撇到山右边。六笔是个点,点在横中线。
音序:H
部首:口
结构:上下
【书写指导】
口在下半格,写扁更好看。今字要留心,撇捺要舒展。点要有收笔,收在竖中线。
诗歌解读
两 个 黄 鹂 鸣 翠 柳,
一 行 白 鹭 上 青 天。
两只
鸣叫
翠绿的柳树
排着整齐的队伍
飞向
蔚蓝的天空
两个黄鹂鸣翠柳,
mínɡ
liǔ
鸣叫
鸣谢
鸣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上欢快地歌唱,)
lù
一行白鹭上青天。
(一行白鹭在晴朗的天空中自由的飞翔。)
动态画面:鹂鸣翠柳,鹭上青天。
一近一远,有声有色,色彩鲜明,表达了诗人的喜悦之情。
诗歌解读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成都西面的岷山。
虚指,夸张写法,形容时间久远。
古地区名。
终年不化的积雪。
停船靠岸。
指到路途遥远的东吴去的客船。
虚指,夸张写法,形容路途遥远。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远景
近景
由远及近
静态画面:千秋雪景,东吴泊船。
既说时间长,又说距离远,表达了诗人开阔的胸怀。
含、泊
静态美
窗含西岭千秋雪,
hán
lǐnɡ
(透过窗户看得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bó
wú
(门外江里停泊着即将驶往东吴的客船。)
讨论:这两句诗中,哪个字用得好?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窗含,是说由窗往外望,西岭雪山好似嵌在窗框中。
讨论:“千秋”和“万里”是整整一千年和一万里吗?你还学过这样的诗句吗?
不是。这里的“千”和“万”都是虚数。运用了夸张的写法,写出了时间之久,距离之远。其他运用这种写法的诗歌还有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想一想:这首诗运用了什么写法,这种写法有什么作用?
运用了动静结合的写法,前两句写动景,后两句写静景,使整首诗更加生动鲜活,富有感染力。
主旨概括
《绝句》朴实自然,动静结合,有声有色,展现了杜甫草堂周围明媚秀丽的春色,表达了诗人愉悦的心情和对山水花鸟的喜爱之情。
课堂练习
《绝句》描绘了杜甫草堂周围明媚秀丽的春色,诗中表示颜色的词语有黄 、翠 、白 、青。“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梢上欢乐地歌唱,一行白鹭在蔚蓝的天空中自由飞翔。”写出的诗句是“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绝 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动景
静景
绚丽多彩
清新开阔
谢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