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3.月是故乡明
季羡林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一轮明月 清光四溢
相映成趣 晶莹澄澈
诗兴萌动
风光旖旎 无边无垠
碧波万顷 巍峨雄奇
荷塘月色
故乡月
他乡月
(2-4自然段)
(5-6自然段)
5
6
美妙绝伦
莱芒湖的夜
沙漠月色
海上明月
山上明月
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芒湖上,在无边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非常喜欢。
赏月胜地
茂林修竹
绿水环流
荷香远溢
宿鸟幽鸣
夸大一点儿说,此地有茂林修竹,绿水环流,还有几座土山点缀其间,风光无疑是绝妙的。每逢望夜,一轮当空,月光闪耀于碧波之上,上下空蒙,一碧数顷,荷香远溢,宿鸟幽鸣,真不能不说是赏月胜地。荷塘月色的奇景,就在我的窗外。
对比之下,我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无论如何也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
然而,每逢这样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仍然是故乡苇坑里那个平凡的小月亮。
至于水,我故乡的小村子里却到处都是。几个大苇坑占了村子面积的一多半。在我这个小孩子眼中,虽不能像洞庭湖“八月湖水平”那样有气派,但也颇有烟波浩渺之势。到了夏天,黄昏后,我躺在坑边场院的地上,数天上的星星。有时候在古柳下面点起篝火,然后上树一摇,成群的知了飞落下来,比白天用嚼烂的麦粒去粘要容易得多。我天天晚上乐此不疲,天天盼望黄昏早早来临。
到了更晚的时候,我走到坑边,抬头看到晴空一轮明月,清光四溢,与水里的那个月亮相映成趣。我当时虽然还不懂什么叫诗兴,可觉得心中油然有什么东西在萌动。有时候在坑边玩很久,才回家睡觉。在梦中见到两个月亮叠在一起,清光更加晶莹澄澈。
故
乡
月
数星星
捉知了
赏明月
至于水,我故乡的小村子里却到处都是。几个大苇坑占了村子面积的一多半。在我这个小孩子眼中,虽不能像洞庭湖“八月湖水平”那样有气派,但也颇有烟波浩渺之势。到了夏天,黄昏后,我躺在坑边场院的地上,数天上的星星。有时候在古柳下面点起篝火,然后上树一摇,成群的知了飞落下来,比白天用嚼烂的麦粒去粘要容易得多。我天天晚上乐此不疲,天天盼望黄昏早早来临。
到了更晚的时候,我走到坑边,抬头看到晴空一轮明月,清光四溢,与水里的那个月亮相映成趣。我当时虽然还不懂什么叫诗兴,可觉得心中油然有什么东西在萌动。有时候在坑边玩很久,才回家睡觉。在梦中见到两个月亮叠在一起,清光更加晶莹澄澈。
对比之下,我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无论如何也比不上我心爱的小月亮。
然而,每逢这样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仍然是故乡苇坑里那个平凡的小月亮。
每个人都有个故乡,每个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
对比之下,我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无论如何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不管我离开故乡多远,我的心立刻就飞回去了。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
然而,每逢这样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却仍然是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
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故乡的月亮啊!
首尾呼应
季羡林生平:
1911年出生于山东临清
1917-1930年在济南求学
1930-1934年清华大学求学
1935-1946年前往欧洲求学
1946年在北京大学任教
2009年逝世,享年98岁
夏天一来,我就又回到故乡去。院子里的两棵海棠已经密密层层地盖满了大叶子,很难令人回忆起这上面曾经开过团团滚滚的花。晚上吃过饭后,就搬了椅子坐在海棠树下乘凉,从叶子的空隙处看到灰色的天空,上面嵌着一颗一颗的星。结在海棠树下檐边中间的蜘蛛网,借了星星的微光,把影子投在天幕上。
----季羡林《海棠花》
在过去七十年的漫长的时间内,不管我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不管我是在亚洲、在欧洲、在非洲,一闭眼睛,就会不时有一条老狗的影子在我眼前晃动,背景是一个破破烂烂的篱笆门,后面是绿苇丛生的大坑......它只不过是一条最普普通通的狗,毛色棕红,灰暗,上面沾满了碎草和泥土......然而,就是这样一条不起眼儿的狗却揪住了我的心,一揪就是七十年。
----季羡林《一条老狗》
见月思乡,已经成为我经常的经历。思乡之痛,说不上是苦是乐,其中有追忆,有怅惘,有留恋,有惋惜。流光如逝,时不再来。在微苦中实有甜美在。
——季羡林《月是故乡明》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月是故乡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