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分层训练人教版2019】专题19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较易)(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高考生物分层训练人教版2019】专题19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较易)(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6.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1-12 23:11: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2019】2023届高考生物分层训练—专题19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较易)
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共9题;共18分)
1.(2分)下列与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生长素只能在幼嫩的芽、叶和发育的种子中产生
B.生长素是在核糖体中经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形成的
C.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只能进行极性运输
D.生长素在植物体的各器官中都有分布
2.(2分)(2022高二上·松原期末)脱落酸与保卫细胞膜的相关受体结合后,可促进叶片气孔关闭,从而增强植物的抗逆性。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合成脱落酸的部位主要是根冠和萎蔫叶片等
B.脱落酸相对集中分布在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织中
C.干旱等环境因子引起体内脱落酸合成的变化,进而对相关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节
D.给脱落酸缺失突变体施加适量的脱落酸,可使叶片气孔开启,蒸腾速率升高
3.(2分)(2022高二上·朝阳期中)“苗长高二尺之上,打去‘冲天心’;旁条长尺半,亦打去心。叶叶不空,开花结实”,这是元代农书《农桑辑要》中记载的提高棉花产量的一项技术。该项操作通过去除植株顶端优势,塑造株型,改善种植通风透光条件,合理分配营养,多结铃、结大铃。去除顶端优势、调节营养物质分配都与生长素有关。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棉花植株顶芽细胞中,存在合成生长素的代谢途径
B.打去“冲天心”,利于“旁条”合成生长素,促进“旁条”生长
C.适宜浓度的生长素能促进营养物质向棉铃运输,促进棉铃生长
D.生长素调节植物生长是通过调节相关基因的表达来实现的
4.(2分)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植物激素能给细胞传递调节代谢的信息
B.生长素由顶芽向侧芽的运输不需要消耗能量
C.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的一类化学物质
D.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含量很少
5.(2分)实验证实,用三碘苯甲酸( )处理的烟草幼苗,其叶片表皮毛(叶片表皮的多个细胞纵向排列组成的结构)细胞膜上的生长素运输蛋白( )较对照组少,且表皮毛长度较对照组短。下列判断不合理的是(  )
A.生长素能促进烟草叶片表皮毛的生长
B. 可能是通过减少 的分布来抑制生长素的运输
C.生长素在表皮毛基部合成后,可转移至尖端发挥作用
D.生长素在烟草叶片表皮毛的运输可能是主动运输
6.(2分)在生产及实验中使用的2,4-D、NAA是生长素类似物。下列关于上述物质在实践中应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植物插条生根必须依赖适宜浓度的2,4-D
B.喷施适宜浓度2,4-D可引起无籽番茄的形成
C.2,4-D作为除草剂运用了其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原理
D.NAA和BA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的作用是相互对抗的
7.(2分)下列实验中能够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是(  )
A. B.
C. D.
8.(2分)实验发现,物质甲可促进愈伤组织分化出丛芽;乙可解除种子休眠;丙浓度低时促进植株生长,浓度过高时抑制植株生长;丁可促进叶片衰老。上述物质分别是生长素、脱落酸、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四种中的一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合成部位是根冠、萎蔫的叶片
B.乙可通过发酵获得
C.成熟的果实中丙的作用增强
D.夏季炎热条件下,丁可促进小麦种子发芽
9.(2分)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1中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同时存在对茎切段细胞分裂有促进作用
B.图2中生长素对不同植物的影响有差异,较高浓度的生长素可作为小麦田中的双子叶杂草除草剂
C.图3中幼根a侧生长素浓度若在曲线C点,则b侧生长素浓度一定在F点
D.图4中侧芽b和顶芽a所含生长素的浓度依次为A和D
二、多选题(共4题;共16分)
10.(4分)下列有关植物激素或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西瓜、草莓使用高浓度膨大剂,可以加快长势并提升口感
B.用赤霉素处理马铃薯、大蒜,可延长其休眠时间以利于储存
C.用一定浓度的乙烯利处理采摘后未成熟的香蕉,可促进其成熟
D.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分裂,所以茎尖、根尖处含量较多
11.(4分)(2022高二上·辉南期中)下图表示多种植物激素对黄瓜幼苗生长的调节作用,据图判 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③代表的植物激素分别是细胞分裂素、生长素、乙烯
B.a 浓度的激素②抑制细胞伸长,b 浓度的激素②促进细胞伸长
C.除了激素的作用外,阳光、温度等环境因素也会影响植物的生 长
D.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对环境的适应
12.(4分)(2022高二下·盐城期末)下列有关“引来繁花缀满枝,瓜熟蒂落也有时”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
A.这一现象是多种植物激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B.适当喷洒2,4-D可延长“繁花缀满枝”的时间
C.乙烯和脱落酸相互拮抗,共同调节“瓜熟蒂落”的过程
D.产生该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受到环境因素的调控
13.(4分)(2022高二下·南京期末)为研究不同激素对草莓果实发育的影响,科研人员选择长势相同的草莓植株进行如下处理:①去雄未喷洒激素(CK组);②去雄同时施加GA+NAA(GA+NAA组);③去雄施加GA(GA组);④去雄施加NAA(NAA组);⑤未去雄未喷洒激素(PCK组)。每隔15天测定草莓果实的纵茎和横茎,实验结果如图1、图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喷洒的激素种类及有无去雄
B.由图可知,草莓植株去雄后,果实基本不发育
C.由图可知,GA促进草莓果实纵向发育的效果比NAA更明显
D.实验结果表明GA、NAA在果实发育上有促进或抑制的作用
三、综合题(共3题;除特殊说明外,每空2分,共38分)
14.(14分)植物种子的发育、萌发与多种植物激素的调节有关,回答下列问题:
(1)经测定,幼嫩的种子中,生长素含量比较高,这说明生长素能促进种子的   。
(2)生长素由   经过一系列的反应转变合成。除幼嫩的种子外,在   中含量也比较高。
(3)某些种类的种子发育成熟后,往往有一段时间的休眠,这与   (填植物激素名称)有关,农民在播种时,为解除休眠,加快种子的萌发,可以用适宜浓度的  来浸泡处理。
(4)实验表明,植物中的生长素含量升高到一定程度时,会促进乙烯的合成,乙烯含量升高,会__ (抑制/促进)细胞的伸长作用,这表明各种植物激素间的关系是   。
15.(10分)图甲表示燕麦幼苗生长素浓度与作用的关系,图乙表示将一株燕麦幼苗水平放置,培养一段时间后的生长情况;图丙表示燕麦胚芽鞘。
(1)图甲中,c点生长素浓度对根生长的效应是   ,对芽生长的效应是   。
(2)图乙中b侧生长素浓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a侧,这是由于   作用引起的,a侧生长素对茎生长的效应是   。
16.(14分)为研究生长素在水稻根负向光性反应中的作用,研究人员进行了有关实验,其中丙、丁、戊三组用含有IAA的琼脂块贴附在竖直向下生长的根尖表面的一侧,得到了部分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组别 处理方式 弯曲角度/° 备注
甲 黑暗 0 竖直向下生长
乙 单侧光照 39.6 负向光性生长
丙 对贴有琼脂块的一侧光照 43.7 负向光性加剧
丁 黑暗(贴有1mg/LIAA的琼脂块) 37.5 向含有IAA的琼脂块方向生长
戊 黑暗(贴有5mg/LIAA的琼脂块) 41.3 向含有IAA的琼脂块方向生长
回答问题:
(1)生长素是植物体产生的,对生命活动起   作用的微量有机物。植物根的伸长包括根部细胞的   和   。
(2)根据实验结果可以推测:水稻根的生长方向受   和   调控,比较乙与丁(或乙与戊)组,推测根具有负向光性的原因是   。
(3)剥除根冠而保留根尖分生区和伸长区的根会失去负向光性反应,说明  。
四、实验探究题(共2题;除特殊说明外,每空2分,共28分)
17.(12分)羊草是我国北方草原区优势种之一,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然而羊草种子发芽率低是当前困扰羊草建植与利用的关键问题。为此,研究人员研究了外源油菜素内酯(BL)和外源赤霉素(GA3)互作对羊草种子萌发的影响,得到了如图所示实验结果。回答问题:
(1)油菜素内酯是一种植物激素,科学家认为油菜素内酯是一种植物激素的理由是   。
(2)该实验   (能、不能)证明油菜素内酯对羊草种子的萌发具有两重性,理由是  。
(3)从图可知,油菜素内酯与赤霉素是   关系,可   羊草种子萌发。
(4)当外源油菜素内酯和外源赤霉素浓度为0时,羊草种子萌发率不为0,但萌发率很低,原因是   。
18.(16分)(2022高二上·虎林期末)1934年,科学家首次从人尿中分离出与生长素作用相同的化学物质——吲哚乙酸,生长素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植物的向光性是由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的,请根据所学的生长素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生长素在植物的芽、幼嫩的叶和发育中的种子处是由   合成的。
(2)生长素的运输方式为   ,属于   运输。
(3)常见的植物激素除了有生长素,还有造成恶苗病的    ,催熟果实的   等。
(4)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   ,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5)在探索生长素类调节剂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时,可以采用沾蘸法和   。为了避免时间和实验材料的浪费,通常在正式实验前需要做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解析】【解答】A、生长素主要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产生,A错误;
B、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不是蛋白质,不需要在核糖体中经过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B错误;
C、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方式包括极性运输、非极性运输和横向运输,C错误;
D、生长素在植物体的各器官中都有分布,集中分布于生长旺盛的部位,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生长素的产生、分布、运输和作用:
(1)产生:主要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2)分布:集中分布于生长旺盛的部位,如胚芽鞘、芽、和根顶端的分生组织、形成层、发育中的种子等处。
(3)运输:极性运输即生长素只能由形态学上端运向形态学下端;极性运输是细胞的主动运输。在成熟组织中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
(4)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主要表现为: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可以疏花蔬果,也可以防止落花落果;既能促进生根,也能抑制生根。能够体现生长素两重性的实例有:顶端优势、根的向地性、根的背光性等。
2.【答案】D
【解析】【解答】A、植物合成脱落酸的部位主要是根冠和萎蔫叶片等,A正确;
B、脱落酸相对集中分布在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织中,B正确;
C、干旱等环境因子引起体内脱落酸合成的变化,进而对相关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节,引起叶片脱落,C正确;
D、脱落酸缺失突变体自身合成的脱落酸量不足,当外施脱落酸时,脱落酸与保卫细胞膜的相关受体结合后,可促进叶片气孔关闭,蒸腾速率降低,从而增强植物的抗逆性,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脱落酸:脱落酸在根冠和萎蒸的叶片中合成较多,在将要脱落和进入休眠期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较多。脱落酸是植物激素,它能够抑制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还有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促进休眠和提高抗逆能力等作用。
3.【答案】B
【解析】【解答】A、棉花植株顶芽细胞中,存在合成生长素的代谢途径,可以利用色氨酸经过一系列过程合成生长素,A正确;
B、顶端优势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积累在侧芽部位,导致侧芽处的生长素浓度高,抑制侧芽生长,而顶芽优先生长。所以打去“冲天心”使侧芽处生长素浓度下降,促进侧芽生长,而不是促进侧芽合成生长素,B错误;
C、由题意可知,去除顶端优势、调节营养物质分配都与生长素有关。所以,适宜浓度的生长素能促进营养物质向棉铃运输,促进棉铃生长,C正确;
D、生长素作为信息分子调节植物生长是通过调节相关基因的表达来实现的,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1、生长素的产生、分布、运输和作用:(1)产生:主要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由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变化产生的小分子有机物。(2)分布:集中分布于生长旺盛的部位,如胚芽鞘、芽、和根顶端的分生组织、形成层、发育中的种子等处。(3)运输:生长素的运输包括:极性运输、成熟组织中韧皮部的非极性运输以及根尖和茎尖部位的横向运输。其中极性运输不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只能由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上端,一直可以进行,是主动运输,而横向运输会受到光照的影响,会由向光一侧朝背光一侧运输;同样重力也会影响根和茎部位的近地侧和远地侧生长素的分布。在成熟组织中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4)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主要表现为: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可以疏花蔬果,也可以防止落花落果;既能促进生根,也能抑制生根。能够体现生长素两重性的实例有:顶端优势、根的向地性、根的背光性等。
2、顶端优势: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到抑制的现象。原因: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枝条上部的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较高,侧芽对生长素浓度比较敏感,因而使侧芽的发育受到抑制;解除方法:摘除顶芽。
4.【答案】B
【解析】【解答】植物激素和动物激素相似,不能催化细胞代谢,也不能为细胞提供能量,而是给细胞传达信息,起着调节细胞生命活动的作用,A不符合题意;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一种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B符合题意;植物激素是植物体产生的一种有调节功能的化学物质,含量虽然少但在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作用却非常重要,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生长素的运输方向: 1、横向运输如向光侧→背光侧
2、极性运输:形态学上端→形态学下端 (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
3、非极性运输:成熟组织中,通过输导组织进行
5.【答案】C
【解析】【解答】A、根据题意, TIBA处理烟草幼苗,使PIN减少,影响生长素分布,使表皮毛长度变短,可知生长素能促进表皮毛生长,A正确;
B、根据题意, TIBA处理烟草幼苗,使PIN减少,影响生长素分布,使表皮毛长度变短,所以TIBA 可能是通过减少 PIN 的分布来抑制生长素的运输,B正确;
C、根据题意不能得出生长素是在表皮毛基部合成后,再转移至尖端发挥作用的,C错误;
D、根据题意,生长素在表皮毛的运输需要PIN,据此推测,运输方式可能是主动运输,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在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中,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也就是只能单方向地运输,称为极性运输。极性运输是一种主动运输。
6.【答案】B
【解析】【解答】A、2,4-D是生长素类似物,具有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的作用,但不一定每种植物插条生根都依赖适宜浓度的2,4-D,A错误;
B、2,4-D是生长素类似物,具有促进果实发育,获得无子果实的作用,因此喷施适宜浓度2,4-D可引起无籽番茄的形成,B正确;
C、2,4-D作为除草剂运用的不同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对生长素更敏感,因此可以出去单子叶农田中的双子叶杂草,C错误;
D、NAA是生长素类似物,具有促进生长的作用,BA是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分裂,在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的作用是协同的,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1、激素间的关系:
(1)协同作用: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生长素促进细胞核分裂,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质分裂,二者共同促进细胞分裂,生长素同时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协同促进植物生长。生长素和赤霉素:赤霉素促进色氨酸合成生长素,抑制生长素的氧化分解,从而协同促进细胞伸长。
(2)拮抗作用:脱落酸和赤霉素:赤霉素促进种子萌发打破种子休眠,脱落酸抑制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赤霉素促进雄花的形成,脱落酸促进雌花的形成。细胞分裂素和脱落酸:细胞分裂素促进气孔张开,脱落酸促进气孔关闭。
(3)相互作用:当生长素浓度升高到一定值时,就会促进乙烯的合成,乙烯含量的升高,反过来会抑制生长素的作用。
(4)植物激素相互作用形成的调节网络:植物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某种激素的含量会发生变化。决定植物器官生长、发育的,不是某种激素的绝对含量,而是不同激素的相对含量。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同种激素的调节还往往表现出一定的顺序性。
2、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作用:
植物生长调节剂名称 作用
吲哚丁酸、α-萘乙酸、2,4-D a.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b.促进果实生长,防止落花落果
c.可用作农业除草剂
赤霉素类 a.促进植物茎秆伸长;
b.解除种子和其他部位休眠,用来提早播种
青鲜素 蔬菜储藏中,常用它来保持蔬菜鲜绿,延长储存时间
膨大剂、乙烯利 用于果实催熟
矮壮素 抑制作物细胞伸长,但不抑制细胞分裂,能使植株变矮,茎秆变粗
7.【答案】D
【解析】【解答】A实验说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与尖端有关,A不符合题意;B组实验不遵循单一变量原则,不能得出实验结论,B不符合题意;C组实验是温特的实验,说明了胚芽鞘的弯曲生长确实是由尖端产生的某种物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C不符合题意;D组实验是拜尔的实验,证明了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1、达尔文的实验结论是胚芽鞘的尖端受单侧光刺激后,向下面的伸长区传递了某种“影响”,造成伸长区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而使胚芽鞘出现向光性弯曲。
2、鲍森.詹森的实验结论是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3、拜尔的实验结论是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4、温特的实验结论是胚芽鞘的弯曲生长确实是由尖端产生的一种化学物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并把这种物质命名为生长素。
8.【答案】B
【解析】【解答】 A、由题意可知,甲是细胞分裂素,合成部位主要是根尖,A错误;
B、由题意可知,乙是赤霉素,合成部位是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可通过某些微生物发酵获得,B正确;
C、由题意可知,丙是生长素,成熟的果实中,作用减弱,C错误;
D、由题意可知,丁是脱落酸,夏季炎热条件下,抑制发芽,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1、植物激素
名称 合成部位 存在较多的部位 功能
生长素 幼嫩的芽、叶、发育中的种子 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 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蔬果
赤霉素 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 普遍存在于植物体内 ①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②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
细胞分裂素 主要是根尖 细胞分裂的部位 促进细胞分裂
脱落酸 根冠、萎蔫的叶片 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织中 ①抑制细胞分裂②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2、由题意可知,甲是细胞分裂素,乙是赤霉素;丙生长素,丁是脱落酸。
9.【答案】B
【解析】【解答】A、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是促进细胞生长,A错误;
B、据图2分析,双子叶植物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生长素会抑制其生长,B正确;
C、重力会使生长素在向地侧集中分布,故背地侧生长素浓度较低,促进生长,向地侧生长素浓度较高,抑制生长,图3中幼根a侧生长素浓度若在曲线C点,则b侧生长素浓度在E和F之间,C错误;
D、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会向下运输,积累在侧芽,抑制侧芽存在,故图4中侧芽b和顶芽a所含生长素的浓度依次为D和A,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力;曲线分析能力。 各种植物激素的比较:
名称 合成部位 存在部位 主要作用
赤霉素 未成熟的种子、幼芽和幼根 主要分布于未成熟的种子、幼芽、幼叶、幼根等幼嫩组织和器官 。 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诱导开花;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
细胞分 裂素 主要是根尖 通常分布于幼嫩的根尖和正在发育的果实等器官 。 促进细胞分裂,延缓叶片衰老,诱导芽的分化
脱落酸 根冠和萎蔫的叶片 普遍存在于植物体,在成熟和衰老的组织中较多。 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乙烯 植物体的各个部位 广泛存在于多种组织和器官,正在成熟的果实中含量更多。 促进果实成熟。
10.【答案】A,B
【解析】【解答】A、西瓜、草莓使用高浓度膨大剂,能达到加快长势的目的,但是并不能提升口感,A错误;
B、脱落酸促进果实衰老脱落,用脱落酸处理马铃薯块茎,可延长其休眠时间以利于储存,B错误;
C、乙烯利能释放乙烯,有促进果实成熟的功能,C正确;
D、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分裂,所以茎尖、根尖等细胞分裂旺盛的部位含量较多,D正确。
故答案为:AB。
【分析】 1、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植物激素主要有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乙烯和脱落酸等,它们对植物各种生命活动起着不同的调节作用。
2、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或从微生物中提取的天然的),具有和天然植物激素相似生长发育调节作用的有机化合物。
11.【答案】B,C,D
【解析】【解答】 ①是细胞分裂素、②是生长素、③是脱落酸;
A、①②③代表的植物激素分别是细胞分裂素、生长素、脱落酸,A错误;
B、②是生长素,高浓度的生长素会抑制细胞伸长,适宜浓度会促进细胞伸长,B正确;
C、植物的生长除了受到激素的影响外,其外界环境对植物的生长也具有重要作用,C正确;
D、植物的生长是多种激素的相互作用和协调的结构,是对生存环境的适应,D正确;
故答案为: B C D
【分析】各种激素间的相互关系
(1)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
(2)激素调节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对环境 的适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激素调节只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中的一部分。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的变化,会引起植物体内产生包括植物激素合成在内的多种变化,进而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节。
12.【答案】C,D
【解析】【解答】A、“瓜熟蒂落”有关的激素是乙烯和脱落酸,说明这一现象是多种植物激素相互作用的结果,A正确;
B、2,4-D是生长素类似物,具有跟生长素类似的功能,一定浓度也可以防止落花落果,B正确;
C、乙烯具有促进果实成熟,脱落酸具有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因此乙烯和脱落酸协同调节了“瓜熟蒂落”的过程,C错误;
D、该现象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受到植物体自身基因的调控,D错误。
故答案为:CD。
【分析】1、乙烯:植物的各器官均能合成,能促进果实的成熟,促进开花,促进花、叶、果实的脱落。
2、脱落酸:在根冠、萎蔫的叶片中合成,能抑制细胞的分裂,促进气孔的关闭,促进叶、果实的衰老和脱落,维持种子的休眠。
3、激素调节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对环境的适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激素调节只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一部分。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的变化,会引起植物体内产生包括植物激素合成在内的多种变化,进而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节。
13.【答案】A,D
【解析】【解答】A、该实验是研究不同激素对草莓果实发育的影响,自变量为喷洒的激素种类和不同发育的时间,A错误;
B、据题意可知,去雄未喷洒激素(CK组)和未去雄未喷洒激素(PCK组)相比,CK组草莓果实的纵茎和横茎较短,说明草莓植株去雄后,果实基本不发育,B正确;
C、雄施加GA(GA组)与去雄施加NAA(NAA组)相比,GA组草莓果实的纵茎较长,说明GA促进草莓果实纵向发育的效果比NAA更明显,C正确;
D、与CK组相比,GA组和NAA组的草莓果实的纵茎和横茎都较长,说明GA、NAA在果实发育上都是有促进作用,D错误。
故答案为:AD。
【分析】1、植物激素的合成部位和作用:
(1)生长素:在芽、幼嫩的叶和发育中的种子中合成,能促进细胞伸长生长、诱导细胞的分化、促进侧根和不定根的生长、影响花、叶、果实的发育。
(2)赤霉素:在幼芽、幼根和未成熟的种子中合成,能促进细胞的伸长,促进细胞的分裂和分化,促进种子的萌发、开花和果实的发育。
(3)乙烯:植物的各器官均能合成,能促进果实的成熟,促进开花,促进花、叶、果实的脱落。
(4)细胞分裂素:主要在根尖合成,能促进细胞的分裂,促进芽的分化、侧枝发育、叶绿素的合成。
(5)脱落酸:在根冠、萎蔫的叶片中合成,能抑制细胞的分裂,促进气孔的关闭,促进叶、果实的衰老和脱落,维持种子的休眠。
2、 植物生长调节剂:
(1)乙烯利:催熟未成熟的果实。
(2)NAA、2,4-D:促进插条生根、培育无子番茄、用作农业除草剂等。
14.【答案】(1)生长
(2)色氨酸;幼嫩的芽、叶
(3)脱落酸;赤霉素类似物
(4)抑制;拮抗
【解析】【解答】(1)幼嫩的种子中,生长素含量比较高,这说明生长素能促进种子的生长。
(2)生长素由色氨酸经过一系列的反应转变合成。除幼嫩的种子外,在幼嫩的芽、叶产生生长素的地方,含量也比较高。
(3)种子休眠,与脱落酸有关,农民在播种时,在暗培养条件下浸泡适宜赤霉素类似物,可以解除种子休眠促进萌发。
(4)实验表明,植物中的生长素含量升高到一定程度时,会促进乙烯的合成,乙烯含量升高,会抑制细胞的伸长作用,这表明各种植物激素间的关系是拮抗。
【分析】 1、 关于生长素的简介:
(1)主要合成部位:幼嫩的芽、叶、发育的种子(色氨酸→生长素);
(2)运输方式:①:横向运输(只发生在胚芽鞘尖端):在单侧光刺激下生长素由向光一侧向背光一侧运输; ②:纵向运输(极性运输,主动运输):从形态学上端运到下端,不能倒运; ③:非极性运输:自由扩散,在成熟的组织,叶片,种子等部位;
(3)生长素产生: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成生长素;
(4)分布:各器官都有分布,但相对集中的分布在生长素旺盛部位。 2、脱落酸主要作用:抑制生长,表现为促进叶、花、果的脱落,促进果实成熟,抑制种子发芽、抑制植株生长,提高抗逆性(气孔关闭)等等。
3、赤霉素主要作用:促进细胞的伸长引起植株增高(恶苗病,芦苇伸长),促进麦芽糖化(酿造啤酒),促进性别分化(瓜类植物雌雄花分化),促进种子发芽、解除块茎休眠期(土豆提前播种),果实成熟,抑制成熟和衰老等。 4、拮抗作用可以指两种对象的工作效果相反,互相抑制。
5、协调作用可以指两种对象的工作效果相似,互相促进。
15.【答案】(1)既不促进也不抑制;促进
(2)小于;重力;促进
【解析】【解答】(1)由以上分析可知:根和芽的最适宜生长素浓度分别为10-10mol/L、10-8mol/L.c点生长素浓度对根生长的效应是既不促进也不抑制,对芽的效应是促进;
(2)由于受到重力作用,乙图中b侧生长素浓度小于a侧.由于茎对生长素浓度最不敏感,所以a侧生长素对茎生长具有促进作用。
【分析】分析甲图:图示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芽和茎生长的影响,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根最敏感、芽其次、最后是茎.生长素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最适宜浓度分别是10-10mol/L、10-8mol/L、10-4mol/L;
分析乙图:由于受到重力因素的影响,a点的生长素浓度高于b点,c点的生长素浓度高于d点。
16.【答案】(1)调节;增殖(数目增加);生长(体积增大)
(2)单侧光;生长素浓度;单侧光照使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于向光侧,由于根部细胞对生长素比较敏感,生长素浓度较高的背光侧生长受到抑制,于是出现负向光性
(3)根的负向光性反应与根冠有关
【解析】【解答】(1)植物激素是植物体产生的,对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植物根的伸长从细胞水平来看,包括根部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殖和伸长区细胞的生长。
(2)分析实验结果,水稻根的生长方向受单侧光和外源生长素共同调控。比较乙组与丁组,可此推测单侧光照条件下,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导致背光侧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生长。故根负向光性的原因是单侧光照使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于向光侧,由于根部细胞对生长素比较敏感,生长素浓度较高的背光侧生长受到抑制,于是出现负向光性。
(3)剥除根冠而保留根尖分生区和伸长区的根会失去负向光性反应,说明根的负向光性反应与根冠有关,即根的感光部位在根冠。
【分析】生长素的产生、分布、运输和作用:
1、产生:主要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2、分布:集中分布于生长旺盛的部位,如胚芽鞘、芽、和根顶端的分生组织、形成层、发育中的种子等处。
3、运输:极性运输即生长素只能由形态学上端运向形态学下端;极性运输是细胞的主动运输。在成熟组织中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
4、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主要表现为: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可以疏花蔬果,也可以防止落花落果;既能促进生根,也能抑制生根。能够体现生长素两重性的实例有:顶端优势、根的向地性、根的背光性等。
17.【答案】(1)油菜素内酯是由植物体内产生的,能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2)不能;实验结果只表明0.01~1.00μg·g-1的油菜素内酯对羊草种子萌发均有促进作用没体现抑制作用
(3)协同;促进
(4)羊草种子也能产生油菜素内酯和赤霉素,但含量很少
【解析】【解答】(1)油菜素内酯是由植物体内产生的,能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属于植物激素。
(2)植物激素作用的两重性是指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由图可知,0.01~1.00μg·g-1的油菜素内酯对羊草种子萌发均有促进作用,没体现出抑制作用,因此该实验不能证明油菜素内酯对羊草种子的萌发具有两重性。
(3)从图可知,随着外源油菜素内酯(BL)和外源赤霉素(GA3)浓度的增加,对种子萌发的促进作用逐渐增强,故油菜素内酯与赤霉素是协同关系,可促进羊草种子萌发。
(4)由于羊草种子也能产生油菜素内酯和赤霉素,但含量很少,因此当外源油菜素内酯和外源赤霉素浓度为0时,羊草种子萌发率不为0,但萌发率很低。
【分析】1、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设置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
2、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秆伸长和植物增高。此外,它还有促进麦芽糖化,促进营养生长、种子萌发、开花和果实发育,防止器官脱落和解除种子、块茎休眠,促进萌发等作用。
3、 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的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有的相互促进,有的相互拮抗,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因此植物激素的合成受基因组控制,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的变化,会引起植物体内产生包括植物激素合成在内的多种变化,进而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控。
18.【答案】(1)色氨酸
(2)极性运输;主动
(3)赤霉素;乙烯
(4)两重性
(5)浸泡法;预实验
【解析】【解答】(1)生长素的合成部位主要是芽、幼嫩的叶和发育中的种子,是由色氨酸经过一系列的转变合成的。
(2)生长素的运输方式为极性运输,即由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的下端,其运输方式属于主动运输。
(3)常见的植物激素除了有生长素,还有造成恶苗病的赤霉素 ,赤霉素能促进细胞植株疯长,进而导致减产,乙烯能促进果实的成熟。
(4)生长素能促进生长发育,其在促进生长方面表现为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5)在探索生长素类调节剂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时,可以采用沾蘸法和浸泡法。在进行实验时,为了避免时间和实验材料的浪费,通常在正式实验前需要做预实验,以便进一步摸清实验条件,避免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
【分析】1、生长素的产生、分布、运输和作用:
(1)产生:主要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由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变化产生的小分子有机物。
(2)分布:集中分布于生长旺盛的部位,如胚芽鞘、芽、和根顶端的分生组织、形成层、发育中的种子等处。
(3)运输:生长素的运输包括:极性运输、成熟组织中韧皮部的非极性运输以及根尖和茎尖部位的横向运输。其中极性运输不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只能由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上端,一直可以进行,是主动运输,而横向运输会受到光照的影响,会由向光一侧朝背光一侧运输;同样重力也会影响根和茎部位的近地侧和远地侧生长素的分布。在成熟组织中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
(4)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主要表现为: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可以疏花蔬果,也可以防止落花落果;既能促进生根,也能抑制生根。能够体现生长素两重性的实例有:顶端优势、根的向地性、根的背光性等。
2、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1)原理:适宜浓度的NAA溶液促进插条生根,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插条生根。“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中,自变量是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因变量是插条生根的数量和生根的长度,开插枝条的种类、处理插条的方法和时间、每根插条上的叶和芽的数量等都属于无关变量,应保持相同且适宜。
(2)变量处理:自变量: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因变量:枝条生根数或根的长度。无关变量:插条的情况、侵泡时间的长短、培养温度等(要相同且适宜)。
(3)处理杆插枝条的方法:浸泡法(浓度较低;在遮阴与空气湿度较高的环境中进行);沾蘸法(浓度较高)。
(4)实验步骤:①配置系列浓度梯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②处理生长状况相同插条的形态学下端;③观察插条生根状况;④重复前三步(浓度梯度变窄)。
(5)注意事项:①常用的生长素类似物有2.4-D、萘乙酸等。②为了摸索出较为可靠的生长素浓度范围,在进行科学研究时,有时需要在正式实验前先做一个“预实验”,以避免盲目开展实验而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生长素处理插条的方法主要有浸泡法和沾蘸法。③实验中应设置空白对照组,该组应用蒸馏水处理插条。④实验中对插条处理的时间长短应一致,同一组实验中所用到的植物材料也应尽可能做到条件相同等等,这些做法的目的是控制实验中的无关变量,确保其相同。
3、植物激素的作用:
(1)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主要表现为: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可以疏花蔬果,也可以防止落花落果;既能促进生根,也能抑制生根。能够体现生长素两重性的实例有:顶端优势、根的向地性、根的背光性等。
(2)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秆伸长和植物增高。此外,它还有促进麦芽糖化,促进营养生长、种子萌发、开花和果实发育,防止器官脱落和解除种子、块茎休眠,促进萌发等作用。
(3)细胞分裂素类:细胞分裂素在根尖合成,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器言中含量较高,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扩大,此外还有诱导芽的分化,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
(4)脱落酸:脱落酸在根冠和萎蒸的叶片中合成较多,在将要脱落和进入休眠期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较多。脱落酸是植物生长抑制剂,它能够抑制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还有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促进休眠和提高抗逆能力等作用。
(5)乙烯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此外,还有促进叶、花、果实等器官脱落的作用。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