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同和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开学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同和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开学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1-12 17:30:35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同和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开学练习
一、单选题(每道题,25题,共50分)
1.(2020·黔西南)公元前5世纪中期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下列有关雅典民主政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妇女与男子享有平等的政政治权利
B.外邦人与本邦公民同等政治权利
C.公民大会是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
D.“元首制”掌握了最高统治的实权
【答案】C
【知识点】雅典民主政治
【解析】【分析】A. 妇女与男子享有平等的政政治权利,不符合史实;
B. 外邦人与本邦公民同等政治权利 ,不符合史实;
C.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公民大会是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 ,具有立法、司法等多种职能,故选项C符合题意;
D. “元首制”掌握了最高统治的实权 ,不符合史实;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基础知识,要注意识记。
2.(2019九上·潮州期末)抓住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从“普法战争”“工人阶级”“《国际歌》”等关键词可以联想到的历史事件是(  )
A.宪章运动 B.共产主义者同盟
C.巴黎公社 D.十月革命
【答案】C
【知识点】第一国际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71年3月巴黎工人起义,推翻资产阶级政府,建立政权。从5月21日到5月28日,公社战士与敌人展开了浴血奋战,成千上万的公社战士英勇牺牲,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五月流血周”。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第一个伟大尝试,公社战士在敌人面前表现的大无畏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巴黎公社失败后,为了纪念巴黎公社运动,公社社员欧仁 鲍狄埃怀着满腔热血写下了一首诗,名为《英特耐雄纳尔》,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起来,砸碎旧世界的锁链,狄盖特谱了曲,这就是著名的《国际歌》,后来《国际歌》唱遍全世界,成为了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战歌,C符合题意。ABD项与“《国际歌》”无关,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悉掌握《国际歌》创作的背景。
3.(2020九上·邢台月考)“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都一样——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这层纱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的……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促使“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的是(  )
A.文艺复兴的开展 B.启蒙运动的影响
C.新航路的开辟 D.欧洲工人运动的兴起
【答案】A
【知识点】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成就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结合所学知识,14世纪中叶,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威尼斯等地,形成中的资产阶级不满罗马教廷对精神世界的控制,要求建立一种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的生活哲学。文艺复兴是一场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延续了近300年之久。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思想基础。A选项符合题意;
启蒙运动是继文艺复兴后,在欧洲历史上出现的第二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时的思想。B选项不符合题意;
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C选项不符合题意;
欧洲工人运动的兴起,为马克思、恩格斯进行理论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材料,也使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成为可能。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A。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熟悉文艺复兴运动的史实,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
4.(2019·夏津模拟)下图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整体发展趋势示意图,其中①处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
A.英国宪章运动 B.《共产党宣言》发表
C.法国巴黎公社 D.俄国十月革命
【答案】B
【知识点】马克思、恩格斯与《共产党宣言》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主要分析题干中的示意图,①处对应“1848”、“空想到科学”,②处对应“1871”、“理论到实践”,③处对应“1917”、“理想到现实”,英国宪章运动发生在19世纪三四十年代,与②处时间不符,故A错误; B.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宣告马克思主义诞生,标志社会主义理论由空想到科学,因此对应的是①处而非②处,故B错误;C.1871年法国巴黎公社起义爆发,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标志社会主义由理论到实践,因此对应②处,故C正确;D.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将社会主义从理想变为现实,因此对应的是③处而非②处,故D错误。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社会主义运动的知识点,《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是考试的重难点。
5.观察下面两个制度示意图,对其相同点解读正确的是(  )
①都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来确立的
②都规定了上下级之间的权利与义务
③都建立了森严的等级制度
④都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秩序,巩固了统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D
【知识点】西周的分封制;法兰克王国的建立
【解析】【分析】据图片可知,图一是西周分封制下的等级制度,图二是西欧封建社会等级制度。西周分封制下的等级制度和西欧封建社会等级制度都规定了上下级之间的权利和义务、都建立了森严的等级制度、都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秩序,巩固了统治,所以②③④的说法是正确的。
分封制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但西欧封建社会等级制度是以土地关系为纽带的,①“都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来确立的”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西周分封制和西欧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有关史实即可。
6.(2018九上·肇源月考)12世纪,兴起于西欧的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是(  )
A.太学 B.私塾 C.书院 D.大学
【答案】D
【知识点】西欧大学的兴起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D项符合题意;
A项是中国古代的最高学府;
B项是旧时私人所办的学校;
C项是中国古代民间教育机构。由此可知ABC三项与题干“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信息不符。
故答案为D。
【点评】解答本题时用排除法比较适合,ABC三项都是中国的教育机构,容易排除掉。
7.(2020九上·大丰月考)12世纪,巴黎出现许多教会学校和教师私人办的学校。当时,教师私人从事文化教育教学活动需要获得哪个机构的特别许可(  )
A.教会 B.行会 C.国王 D.大学学校
【答案】A
【知识点】西欧大学的兴起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2世纪,巴黎出现了许多教会学校和教师私人办的学校;教师私人办校必须从教会取得授课许可证。因此:
A符合题意;BCD与题意无关;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西欧大学的兴起。难度不大,掌握西欧大学兴起的过程方可作答。
8.(2020九上·泰州月考)历史事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分析历史事实的看法和状态。下列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
A.1519~1522年,麦哲伦率领的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
C.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思想文化领域的繁荣
D.华盛顿是美国独立战争的领导人
【答案】C
【知识点】文艺复兴;开辟新航路的航海家及其成就;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华盛顿与美国独立战争
【解析】【分析】A. 1519~1522年,麦哲伦率领的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 ,不符合题意;
B.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 ,不符合题意;
C.依据题干信息对历史事实和历史观点的解释,可以看出, 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思想文化领域的繁荣 属于历史观点,故选项C符合题意;
D. 华盛顿是美国独立战争的领导人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中对历史事实和历史观点的解释来分析备选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
9.(2021·德庆模拟)下图是一幅关于中美贸易战的漫画。该漫画揭示出美国的意图是(  )
A.谋求世界霸主地位,建立单极世界
B.扩大对华贸易出口,缩小贸易逆差
C.打压中国产业升级,遏制中国发展
D.推行全球扩张战略,谋求世界霸权
【答案】C
【知识点】霸权主义与地区冲突
【解析】【分析】A. 谋求世界霸主地位,建立单极世界,不符合题意;
B. 扩大对华贸易出口,缩小贸易逆差,不符合题意;
C.依据题干信息,可以看出,美国以芯片来打压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近些年产业升级,科技进步较快,威胁到美国的利益,于是他以芯片与中国打贸易战,企图打压中国产业升级,遏制中国发展,故选项C符合题意;
D. 推行全球扩张战略,谋求世界霸权,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即图片,看懂图片含义来理解回答,这类知识点,就是要理解;也可以拿四个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细心辨别比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
10.(2020·海南模拟)从1989年下半年开始,东欧各国共产党、工人党纷纷丧失政权,社会制度也随之发生变化,国家名称也改变了。对此,邓小平说过:“东欧的事件对我们来说并不感到意外,迟早要出现的。”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东欧剧变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
A.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
B.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
C.西方国家“和平演变”的影响
D.对困难估计不足,经济改革停滞不前
【答案】A
【知识点】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解析】【分析】A.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之后,都按照斯大林模式即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进行经济建设,随着社会的发展,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现,并引起东欧各国严重的危机,最终导致东欧剧变,故选项A符合题意;
B. 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 ,不符合题意;
C. 西方国家“和平演变”的影响 ,不符合题意;
D. 对困难估计不足,经济改革停滞不前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理解回答;也可以拿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细心辨别比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
11.(2021·德庆模拟)新华社电,伦敦时间2020年1月31日晚11时,英国正式“脱欧”,结束了其47年的欧盟成员国身份。有分析认为英国与欧盟在经济上和贸易上,双方相互依存度极高,政治上相互帮衬,英国脱离欧盟,势必导致双方利益受损。由此可见当时英国加入欧盟的目的(  )
A.寻求外交和国家安全 B.报团取暖,谋求世界霸权
C.占据广阔的海外市场 D.发展经济和提高国际地位
【答案】D
【知识点】战后的欧洲的联合
【解析】【分析】A. 寻求外交和国家安全,不符合题意;
B. 报团取暖,谋求世界霸权,不符合题意;
C. 占据广阔的海外市场,不符合题意;
D.依据题干信息“ 英国与欧盟在经济上和贸易上,双方相互依存度极高,政治上相互帮衬 ”,可以看出, 当时英国加入欧盟的目的是发展经济和提高国际地位,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题干信息的理解。解答时,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语句进行理解回答,这类题目,就是要紧贴题干信息理解,不要向外延伸。
12.(2019·张家港模拟)诺贝尔经济学获得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认为:“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为世界上大多数穷人服务,更没有为全球稳定服务。”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是,经济全球化(  )
A.推动了实际贸易日益规范化 B.拉大了穷国与富国间的差距
C.有利于国际资源的优化配置 D.促进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答案】B
【知识点】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
【解析】【分析】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为世界上大多数穷人服务,更没有为全球稳定服务.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是,经济全球化拉大了穷国与富国间的距离。经济全球化使国家间经济往来的障碍逐步减少,企业可以越来越多地根据自己的需要在世界范围内组织经济活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各国经济相互依存、互相竞争.但发展中国家由于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较弱,在国际竞争中常常处于不利境地;一方面,跨国公司常常把一些技术水平低、污染程度高的企业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另一方面,国际风险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进一步加大。
ACD三项都不能证明题干观点,不符合题意;
B项拉大了穷国与富国间的差距能够证明题干观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及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属于材料型选择题,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提炼材料观点。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东西方冷战结束,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
13.(2021·德庆模拟)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经过他的手术,得到的不是死亡,而是变得比过去更强壮,并取得了新的生命。”这里“取得了新的生命”有关的是(  )
A. 开创国家对经济全面干预模式
B.建立“福利国家”并日趋完备
C.借鉴苏联模式,发展计划经济
D.推行新经济政策恢复国民经济
【答案】A
【知识点】罗斯福新政
【解析】【分析】A.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里说的是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这开创了国家对经济全面干预模式,故选项A符合题意;
B. 建立“福利国家”并日趋完备 ,不符合题意;
C. 借鉴苏联模式,发展计划经济 ,不符合题意;
D. 推行新经济政策恢复国民经济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出这是罗斯福新政,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其特点影响。
14.(2020·宜宾)二战后,在国际秩序重建过程中,国际组织纷纷成立,下表对应准确的是(  )
选项 国际组织 目的、作用
A 欧盟 实现东欧国家联合,加快东欧一体化进程
B 二十国集团 根除全球金融危机,重建国际金融新秩序
C 世贸组织 制定和规范单边贸易协议、组织贸易谈判,解决贸易争端
D 联合国 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A.A B.B C.C D.D
【答案】D
【知识点】联合国与“安理会”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联合国。掌握欧盟、二十国集团、世界贸易组织和联合国的目的。
A欧盟目的是实现西欧国家联合,加快西欧一体化进程,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二十国集团是地区性组织,不能根除全球金融危机,重建国际金融新秩序,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世贸组织目的是制定和规范多边,不是单边贸易协议、组织贸易谈判,解决贸易争端,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联合国目的是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联合国的相关知识。
15.(2022九下·白云开学考)某品牌轿车使用日本产发动机,德国的钢材,东南亚的橡胶,组装地在中国。这反映(  )
A.美国霸权地位下降 B.世界政治多极化
C.知识经济的到来 D.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
【答案】D
【知识点】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 某品牌轿车使用日本产发动机,德国的钢材,东南亚的橡胶,组装地在中国。 ”结合所学知识,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国家之间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强。资源、技术、人才信息等逐渐成为全球共享的财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产品生产的分工协作越来越显著。D符合题意;
20世纪70年代,美国霸权地位下降。排除A;
冷战结束后,推动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排除B;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以脑力劳动为主体的经济。排除C;
故答案为:D。
【点评】被题考查经济全球化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材料,掌握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即可作答。
16.(2022九下·白云开学考)世界人民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主要行动有(  )
①成立联合国 ②推行“冷战” ③建立WTO ④设立“世界环境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知识点】联合国与“安理会”;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世界人民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主要行动有成立联合国联合国,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国际间以尊重各国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基础的友好关系;进行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经济、社会、文化和人道主义性质的问题,并促进对于全体人类的人权和基本自由的尊重;建立WTO,世界贸易组织是一个独立于联合国的永久性国际组织;设立“世界环境日”,表达了人类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追求,也是联合国促进全球环境意识、提高对环境问题的注意并采取行动的主要媒介之一,①③④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冷战是指1947年一1991年之间, 美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为主的资本主义阵营与苏联、华沙条约组织为主的社会主义阵营之间的政治、经济、军事斗争,②不符合题意,排除AB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 “人类命运共同体” 的知识。难度适中,掌握世界人民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主要行动即可作答。
17.(2020·攀枝花)近年来,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阻碍了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这说明(  )
A.冲突与动荡成为时代主题 B.经济全球化出现了波折
C.全球化阻碍生产力的提高 D.世界各国均反对全球化
【答案】B
【知识点】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
【解析】【分析】近年来,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阻碍了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这说明经济全球化出现了波折。贸易保护主义逆经济全球化而动,不利于全球贸易环境好转,不利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故选B;
当今世界的主流是和平和发展,冲突和动荡在局部地区存在,A错误;
全球化促进生产力的提高,C错误;
D说法明显不符合事实,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解答本题可以排除法解答。
18.(2020·荆州)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这一年因此被称为“非洲年”。“非洲年”的历史含义是(  )
A. 波澜壮阔的民族独立浪潮 B.亚非国家凝聚“万隆精神”
C.殖民统治在非洲彻底终结 D.揭开非洲民族独立的序幕
【答案】A
【知识点】非洲独立运动与“非洲年”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战以后,非洲的民族解放运动最先在北非展开,之后波澜壮阔的民族独立浪潮风起云涌,20世纪六七十年代,非洲独立运动进入高潮,绝大多数殖民地国家先后获得了独立,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这一年此被称为“非洲年”,因此“非洲年”的历史含义是波澜壮阔的民族独立浪潮,A符合题意;
BCD均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A。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亚非拉国家奋起以及影响。
19.(2022九下·白云开学考)20世纪50—70年代,西欧、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共同原因有(  )
①实行非军事化改革
②美国的援助和支持
③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
④重视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劳动人才
A. 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C
【知识点】战后的欧洲的联合;战后日本的崛起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50-70年代, 西欧、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共同原因有美国的援助和支持、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重视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劳动人才,②③④正确,C符合题意;
日本作为二战的战败国,战后由美国单独占领,在美国的影响下,日本实行非军事化改革,而西欧并没有类似的情况,①不符合题意,排除含①的AB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战后日本、西欧的发展。难度适中,掌握二战后人日本崛起、西欧联合的基本史实即可作答。
20.(2022九下·白云开学考)下图是一位同学做的专题复习示意图,其中①处应为(  )
A.美苏冷战对峙局面形成 B.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C.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D.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答案】C
【知识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 美国认为自己最有能力领导这个世界",企图凭借强大的经济、军事和科技力量,建立一个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但是,欧盟、日本、中国和发展中国家也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着要作用,推动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因此①处应为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C符合题意;
美苏冷战对峙局面形成与苏联解体不符,排除A;
社会保障制度与图片内容不符,排除B;
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提高了亚非国家的民族自信,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世界多极化趋势。难度适中,理解材料,掌握世界多极化趋势的表现即可作答。
21.(2022九下·白云开学考)世界有名的文化学者、《文明的冲突》的作者塞缪尔 享廷顿教授指出,埃及文明的灭亡,源于阿拉伯人的入侵和其宗教信仰的选择!公元前525年入侵埃及的是(  )
A.罗马帝国 B.亚历山大二世
C.波斯帝国 D.古巴比伦王国
【答案】C
【知识点】古埃及文明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公元前525年入侵埃及,并吞并埃及的是波斯帝国,C符合题意;
罗马帝国建立于公元前27年,排除A;
亚历山大是19世纪沙皇俄国的,不符题意,排除B;
古巴比伦王国在公元8世纪灭亡,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古埃及文明。难度较低,掌握古埃及文明的发展历程即可作答。
22.(2019九下·资阳期中)一导游带团出国旅游,导游解说到:巍峨耸立的金字塔,令人毛骨悚然的木乃伊,美丽如画的文字……这里的文明成就令人惊叹,也令人迷惑。“这里的文明”诞生于(  )
A.黄河流域 B.两河流域 C.尼罗河流域 D.印度河流域
【答案】C
【知识点】金字塔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金字塔、木乃伊都是古埃及文明,古埃及文明发源于尼罗河流域。因此:
ABD与题意无关,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古埃及的相关知识,难度不大,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既可作答。
23.(2016·潮南模拟)当中国出现第一个奴隶制国家的时候,那里也透射出欧洲第一缕文明的曙光;当东方诞生孔子、老子等一批文化圣人的时候,那里的天空也折射出苏格拉底、柏拉图等哲人的思想光芒。“那里”是(  )
A.古埃及 B.古希腊 C.古罗马 D.古印度
【答案】B
【知识点】古希腊的城邦
【解析】【分析】题干材料给出“欧洲第一缕文明的曙光”和“苏格拉底、柏拉图等哲人”这两个重要信息可知材料中的“那里”指的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古希腊。此外,材料中给出一个中国史内容“东方诞生孔子、老子等一批文化圣人的时候”辅助,孔子、老子诞生于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的春秋时期。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古希腊的相关史实。
24.(2022九下·白云开学考)古代罗马法律制度比较完备,《十二铜表法》与《查士丁尼法典》分别属于哪时期的成就(  )
①罗马城邦 ②罗马共和国 ③罗马帝国 ④西罗马帝国 ⑤东罗马帝国
A.①③ B.②③ C.②⑤ D.④⑤
【答案】C
【知识点】罗马城邦;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十二铜表法》 是罗马共和国时期制定的法律,对奴隶主私有制、家长制、继承、债务和刑法、诉讼程序等方面都作了规定,限制了贵族法官随心所欲地解释法律的权力。6世纪的东罗马帝国查士丁尼皇帝励精图治,希望重振罗马帝国的国威。他设立专门委员会编纂罗马法,编撰了《查士丁尼法典》。因此二者分别属于罗马共和国和东罗马帝国的成就。 ②⑤符合题意,C项正确;
ABD与题不符,排除AB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十二铜表法》与《查士丁尼法典》。难度较低,掌握《十二铜表法》与《查士丁尼法典》基本史实即可作答。
25.(2020·德州)塞缪尔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说:“15世纪结束,葡萄牙人开始了对亚洲的渗透。西班牙人开始了对美洲的渗透。”其中“西班牙人开始了对美洲的渗透”的标志事件是(  )
A.迪亚士到达好望角 B.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
C.达·伽马到达印度 D.麦哲伦完成环球航行
【答案】B
【知识点】开辟新航路的航海家及其成就
【解析】【分析】根据“15世纪结束,葡萄牙人开始了对亚洲的渗透。西班牙人开始了对美洲的渗透。”可得出与新航路开辟有关,而“西班牙人开始了对美洲的渗透”指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支持下发现了美洲新大陆,故B项正确;
AC两人的航行都是葡萄牙支持的,不符合题意,排除AC项;
麦哲伦完成环球航行与“开始了对美洲的渗透”不符合,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开辟新航路的航海家及其成就的有关知识。理解和识记四位航海家航海的时间、资助国、航线、结果、影响等基础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二、材料分析(三题,共40分)
26.(2022九下·白云开学考)中西人文精神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时至今日,在各自的文明发展中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人文”主义思潮主要指的是儒家思想的两位代表人物的核心思想。其一是孔子的“仁”的思想,其二是孟子的“民本”思想。不管是孔子的“仁”,还是孟子的“民本”,都体现了关注人,重视人的作用。在这个时期强调个人道德的重要性,而不是再次强调神的重要性,认为人有了道德才配天命,而“德”却是用来“保民”和“爱民”。其他如道家、墨家等,都有强烈的人文关怀。
﹣﹣摘自李静、萧红恩《百家争鸣与文艺复兴的历史比较》
材料二:在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新启蒙思潮首倡人文主义,也从此奠定了西方人文主义的基本传统。从词源说,Humanism(人文主义、人本主义或人道主义)源于拉丁语Humanitas(人文的),其基本精神在于强调尊重人,以人为中心,一切为了人的利益。它的批判矛头直接指向封建意识形态、等级制度和宗教神学。
﹣﹣摘自王寒松《中西人文主义精神比较》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和墨家是如何体现人文关怀的?
(2)文艺复兴的先驱是谁?他的代表作是什么?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是什么?你如何理解文艺复兴并非简单的“复兴”?
(3)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了中西人文主义思想的基本精神有什么相同点?这对当今社会有什么影响?
【答案】(1)孔子主张“仁者爱人”“为政以德”,孟子提出“仁政”“民本”思想;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尚贤”等。
(2)但丁;《神曲》;实质:“文艺复兴”是一场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理解:这场运动采取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但对古典文化并非是简单的“复兴”,这其中有继承,更有创新。
(3)反对神,注重人;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知识点】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成就;孔子的贡献及评价;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百家争鸣的知识。根据所学和材料一“孔子的仁的思想,其二是孟子的民本思想”可知,孔子主张“仁者爱人“为政以德",孟子提出“仁政“民本”思想;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尚贤"等,也体现了人文关怀。
(2)本题考查文艺复兴的知识。根据所学和材料二“在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新启蒙思潮首倡人文主义,也从此奠定了西方人文主义的基本传统”可知,文艺复兴的先驱是是但丁,他的代表作是《神曲》;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是,“文艺复兴"是一场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这场运动采取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但对古典文化并非是简单的“复兴”,这其中有继承,更有创新。
(3)本题考查 中西人文主义思想。此问相对开放,回答符合下列要点即可,如,反对神,注重人;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故答案为:(1) 孔子主张“仁者爱人”“为政以德”,孟子提出“仁政”“民本”思想;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尚贤”等。
(2) 但丁;《神曲》;实质:“文艺复兴”是一场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理解:这场运动采取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但对古典文化并非是简单的“复兴”,这其中有继承,更有创新。
(3)反对神,注重人;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点评】本题考查百家争鸣、文艺复兴的知识。难度较大,熟练掌握基础知识,能够将材料和所学知识相结合,分析、归纳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方可作答。
27.(2022九下·白云开学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浩瀚而宝贵的历史知识,既是人类总结昨天的记录,又是人类把握今天、创造明天的向导。
材料一:17世纪40年代王权与自由的斗争中,当王权固冲破传统而否定自由之后,自由也冲破传统而否定王权,王权与自由在战争的激烈冲突中各自走向最极端,这就是革命。
——摘编自唐晋主编的《大国崛起》
材料二: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的一场没有硝烟的革命,不仅是一次技术改革,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它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使劳动生产效率得到迅猛提高,生产力得到空前解放,人类社会各个领域发生重大变化。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世界历史教师教学用书》九年级上册
材料三: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边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所以才在人们中间成立政府。
——《独立宣言》
(1)材料一中的“革命”指的是什么?1688年发生的哪一事件,最终推翻了封建王朝的专制统治?革命后逐渐确立的君主立宪制有何意义?
(2)材料二中“没有硝烟的革命”指的是什么?此事件给英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3)材料三中的法律文献是在哪一场反英殖民斗争中颁布的?1997年我国哪地区的回归,结束了英国殖民统治,洗雪了百年国耻?
(4)从上述史实中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答案】(1)1640年革命,或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光荣革命;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或分歧可以在议会中协商解决,避免了不必要的暴力和内战,或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或对其他国家资产阶级建立新的制度也有巨大影响等。
(2)工业革命;蒸汽时代,或铁路时代,或现代工厂制度确立,或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或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等。
(3)美国独立战争;香港。
(4)实行适合本国发展的制度,有利于国家的发展;工业革命推动国家的进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等。
【知识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独立宣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根据材料一“17世纪40年代王权与自由的斗争中”可知其中的“革命"指的1640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88年发生的光荣革命,最终推翻了封建王朝的专制统治。根据所学可知革命后逐渐确立的君主立宪制意义是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
(2)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知识。根据材料二“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的一场没有硝烟的革命”结合所学可知,“没有硝烟的革命指的是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给英国带来的影响为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2)本题考查美国独立战争。根据材料三选自《独立宣言》结合所学可知的这个法律文献是在哪美国独立战争中颁布的。1997年我国香港地区的回归, 结束了英国殖民统治,洗雪了百年国耻。
(4)本题考查分析、归纳能力。本题的启示是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因此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可从实行适合本国发展的制度,有利于国家的发展等方面获得启示。
故答案为:(1) 1640年革命,或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光荣革命;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或分歧可以在议会中协商解决,避免了不必要的暴力和内战,或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或对其他国家资产阶级建立新的制度也有巨大影响等。
(2)工业革命;蒸汽时代,或铁路时代,或现代工厂制度确立,或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或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等。
(3)美国独立战争;香港。
(4)实行适合本国发展的制度,有利于国家的发展;工业革命推动国家的进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等。
【点评】本题考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等知识。难度较大,熟练掌握基础知识,能够将材料很所学知识相结合,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分析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方可作答。
28.(2022九下·白云开学考)两次工业革命对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图三
材料二:下图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占世界工业生产总值的比重比(%)
材料三:(美国)仅1865年至1900年,被正式批准登记的发明专利就达到了64万多种.....为了促进科学和实用技艺的普及,对作家和发明家的著作和发明,在一定期限内给予专利权的保障...美国人第一次把专利权写入了宪法,用国家的根本大法来保护发明创造。
---摘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四:科技方面,英国工业界满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坐享其成的思想日趋严重....在新技术成果应用方面英国日趋落后。政府在科技投入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经费少,实验设备不足,管理混乱,科技人员地位低和待遇差成为普遍现象。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分别写出两次工业革命中的重大发明成果的名称。
(2)根据材料二,比较1870年与1913年美德两国在世界工业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说明美德两国经济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并结合材料三、四及所学知识,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四,概括导致英国经济地位衰落在科技方面的原因。
(4)从美英两国经济地位的兴衰对比中,你获得什么启示?
【答案】(1)瓦特改良蒸汽机;蒸汽机车;汽车。
(2)变化:这个时期美国和德国的经济地位超过了英国法国;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时,美国德国在电力技术方面属于世界领先地位,有很多科技发明,从而带动经济的发展。
(3)英国满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政府对科技方面的投入少,科技人员待遇低。
(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进步,技术创新是一个国家崛起并永葆竞争力的核心动力和不竭之源。要与时俱进,激励、保持发明创造;重视人才,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加大对科技的投入。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两次工业革命的发明。根据所学和材料一图片可知,在工业革命中,瓦特改良蒸汽机,史蒂芬森发明了第一台蒸汽机车;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明了汽车。
(2)本题考查第二工业的特点。根据所学和材料二示意图可知,这个时期,美国和德国的经济地位超过了英国法国;根据所学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时,美国德国在电力技术方面属于世界领先地位,有很多科技发明,从而带动经济的发展。
(3)本题考查英国衰落的原因。根据所学和材料三“英国工业界满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坐享其成的思想日趋严重……在新技术成果应用方面英国日趋落后。政府在科技投入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经费少,实验设备不足,管理混乱,科技人员地位低和待遇差成为普遍现象”可知,这体现的原因是,英国满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 政府对科技方面的投入少,科技人员待遇低。
(4)本题考查美英两国经济地位的兴衰的启示。此问相对开放,回答符合下列要点即可,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进步,技术创新是一个国家崛起并永葆竞争力的核心动力和不蝎之源。要与时俱进,激励、保持发明创造;重视人才,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加大对科技的投入。
故答案为:(1)瓦特改良蒸汽机;蒸汽机车;汽车。
(2)变化:这个时期美国和德国的经济地位超过了英国法国;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时,美国德国在电力技术方面属于世界领先地位,有很多科技发明,从而带动经济的发展。
(3)英国满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政府对科技方面的投入少,科技人员待遇低。
(4)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进步,技术创新是一个国家崛起并永葆竞争力的核心动力和不竭之源。要与时俱进,激励、保持发明创造;重视人才,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加大对科技的投入。
【点评】本题考查两次工业革命的发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英国衰落的原因、美英两国经济地位的兴衰的启示等。难度较大,熟练掌握基础知识,能够将材料和所学相结合,分析、归纳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方可作答。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同和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开学练习
一、单选题(每道题,25题,共50分)
1.(2020·黔西南)公元前5世纪中期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下列有关雅典民主政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妇女与男子享有平等的政政治权利
B.外邦人与本邦公民同等政治权利
C.公民大会是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
D.“元首制”掌握了最高统治的实权
2.(2019九上·潮州期末)抓住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从“普法战争”“工人阶级”“《国际歌》”等关键词可以联想到的历史事件是(  )
A.宪章运动 B.共产主义者同盟
C.巴黎公社 D.十月革命
3.(2020九上·邢台月考)“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都一样——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这层纱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的……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促使“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的是(  )
A.文艺复兴的开展 B.启蒙运动的影响
C.新航路的开辟 D.欧洲工人运动的兴起
4.(2019·夏津模拟)下图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整体发展趋势示意图,其中①处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
A.英国宪章运动 B.《共产党宣言》发表
C.法国巴黎公社 D.俄国十月革命
5.观察下面两个制度示意图,对其相同点解读正确的是(  )
①都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来确立的
②都规定了上下级之间的权利与义务
③都建立了森严的等级制度
④都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秩序,巩固了统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6.(2018九上·肇源月考)12世纪,兴起于西欧的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是(  )
A.太学 B.私塾 C.书院 D.大学
7.(2020九上·大丰月考)12世纪,巴黎出现许多教会学校和教师私人办的学校。当时,教师私人从事文化教育教学活动需要获得哪个机构的特别许可(  )
A.教会 B.行会 C.国王 D.大学学校
8.(2020九上·泰州月考)历史事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分析历史事实的看法和状态。下列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
A.1519~1522年,麦哲伦率领的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
C.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思想文化领域的繁荣
D.华盛顿是美国独立战争的领导人
9.(2021·德庆模拟)下图是一幅关于中美贸易战的漫画。该漫画揭示出美国的意图是(  )
A.谋求世界霸主地位,建立单极世界
B.扩大对华贸易出口,缩小贸易逆差
C.打压中国产业升级,遏制中国发展
D.推行全球扩张战略,谋求世界霸权
10.(2020·海南模拟)从1989年下半年开始,东欧各国共产党、工人党纷纷丧失政权,社会制度也随之发生变化,国家名称也改变了。对此,邓小平说过:“东欧的事件对我们来说并不感到意外,迟早要出现的。”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东欧剧变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
A.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
B.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
C.西方国家“和平演变”的影响
D.对困难估计不足,经济改革停滞不前
11.(2021·德庆模拟)新华社电,伦敦时间2020年1月31日晚11时,英国正式“脱欧”,结束了其47年的欧盟成员国身份。有分析认为英国与欧盟在经济上和贸易上,双方相互依存度极高,政治上相互帮衬,英国脱离欧盟,势必导致双方利益受损。由此可见当时英国加入欧盟的目的(  )
A.寻求外交和国家安全 B.报团取暖,谋求世界霸权
C.占据广阔的海外市场 D.发展经济和提高国际地位
12.(2019·张家港模拟)诺贝尔经济学获得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认为:“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为世界上大多数穷人服务,更没有为全球稳定服务。”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是,经济全球化(  )
A.推动了实际贸易日益规范化 B.拉大了穷国与富国间的差距
C.有利于国际资源的优化配置 D.促进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13.(2021·德庆模拟)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经过他的手术,得到的不是死亡,而是变得比过去更强壮,并取得了新的生命。”这里“取得了新的生命”有关的是(  )
A. 开创国家对经济全面干预模式
B.建立“福利国家”并日趋完备
C.借鉴苏联模式,发展计划经济
D.推行新经济政策恢复国民经济
14.(2020·宜宾)二战后,在国际秩序重建过程中,国际组织纷纷成立,下表对应准确的是(  )
选项 国际组织 目的、作用
A 欧盟 实现东欧国家联合,加快东欧一体化进程
B 二十国集团 根除全球金融危机,重建国际金融新秩序
C 世贸组织 制定和规范单边贸易协议、组织贸易谈判,解决贸易争端
D 联合国 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A.A B.B C.C D.D
15.(2022九下·白云开学考)某品牌轿车使用日本产发动机,德国的钢材,东南亚的橡胶,组装地在中国。这反映(  )
A.美国霸权地位下降 B.世界政治多极化
C.知识经济的到来 D.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
16.(2022九下·白云开学考)世界人民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主要行动有(  )
①成立联合国 ②推行“冷战” ③建立WTO ④设立“世界环境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2020·攀枝花)近年来,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阻碍了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这说明(  )
A.冲突与动荡成为时代主题 B.经济全球化出现了波折
C.全球化阻碍生产力的提高 D.世界各国均反对全球化
18.(2020·荆州)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这一年因此被称为“非洲年”。“非洲年”的历史含义是(  )
A. 波澜壮阔的民族独立浪潮 B.亚非国家凝聚“万隆精神”
C.殖民统治在非洲彻底终结 D.揭开非洲民族独立的序幕
19.(2022九下·白云开学考)20世纪50—70年代,西欧、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共同原因有(  )
①实行非军事化改革
②美国的援助和支持
③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
④重视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劳动人才
A. 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0.(2022九下·白云开学考)下图是一位同学做的专题复习示意图,其中①处应为(  )
A.美苏冷战对峙局面形成 B.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C.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D.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21.(2022九下·白云开学考)世界有名的文化学者、《文明的冲突》的作者塞缪尔 享廷顿教授指出,埃及文明的灭亡,源于阿拉伯人的入侵和其宗教信仰的选择!公元前525年入侵埃及的是(  )
A.罗马帝国 B.亚历山大二世
C.波斯帝国 D.古巴比伦王国
22.(2019九下·资阳期中)一导游带团出国旅游,导游解说到:巍峨耸立的金字塔,令人毛骨悚然的木乃伊,美丽如画的文字……这里的文明成就令人惊叹,也令人迷惑。“这里的文明”诞生于(  )
A.黄河流域 B.两河流域 C.尼罗河流域 D.印度河流域
23.(2016·潮南模拟)当中国出现第一个奴隶制国家的时候,那里也透射出欧洲第一缕文明的曙光;当东方诞生孔子、老子等一批文化圣人的时候,那里的天空也折射出苏格拉底、柏拉图等哲人的思想光芒。“那里”是(  )
A.古埃及 B.古希腊 C.古罗马 D.古印度
24.(2022九下·白云开学考)古代罗马法律制度比较完备,《十二铜表法》与《查士丁尼法典》分别属于哪时期的成就(  )
①罗马城邦 ②罗马共和国 ③罗马帝国 ④西罗马帝国 ⑤东罗马帝国
A.①③ B.②③ C.②⑤ D.④⑤
25.(2020·德州)塞缪尔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说:“15世纪结束,葡萄牙人开始了对亚洲的渗透。西班牙人开始了对美洲的渗透。”其中“西班牙人开始了对美洲的渗透”的标志事件是(  )
A.迪亚士到达好望角 B.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
C.达·伽马到达印度 D.麦哲伦完成环球航行
二、材料分析(三题,共40分)
26.(2022九下·白云开学考)中西人文精神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时至今日,在各自的文明发展中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人文”主义思潮主要指的是儒家思想的两位代表人物的核心思想。其一是孔子的“仁”的思想,其二是孟子的“民本”思想。不管是孔子的“仁”,还是孟子的“民本”,都体现了关注人,重视人的作用。在这个时期强调个人道德的重要性,而不是再次强调神的重要性,认为人有了道德才配天命,而“德”却是用来“保民”和“爱民”。其他如道家、墨家等,都有强烈的人文关怀。
﹣﹣摘自李静、萧红恩《百家争鸣与文艺复兴的历史比较》
材料二:在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新启蒙思潮首倡人文主义,也从此奠定了西方人文主义的基本传统。从词源说,Humanism(人文主义、人本主义或人道主义)源于拉丁语Humanitas(人文的),其基本精神在于强调尊重人,以人为中心,一切为了人的利益。它的批判矛头直接指向封建意识形态、等级制度和宗教神学。
﹣﹣摘自王寒松《中西人文主义精神比较》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和墨家是如何体现人文关怀的?
(2)文艺复兴的先驱是谁?他的代表作是什么?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是什么?你如何理解文艺复兴并非简单的“复兴”?
(3)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了中西人文主义思想的基本精神有什么相同点?这对当今社会有什么影响?
27.(2022九下·白云开学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浩瀚而宝贵的历史知识,既是人类总结昨天的记录,又是人类把握今天、创造明天的向导。
材料一:17世纪40年代王权与自由的斗争中,当王权固冲破传统而否定自由之后,自由也冲破传统而否定王权,王权与自由在战争的激烈冲突中各自走向最极端,这就是革命。
——摘编自唐晋主编的《大国崛起》
材料二: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的一场没有硝烟的革命,不仅是一次技术改革,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它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使劳动生产效率得到迅猛提高,生产力得到空前解放,人类社会各个领域发生重大变化。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世界历史教师教学用书》九年级上册
材料三: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边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所以才在人们中间成立政府。
——《独立宣言》
(1)材料一中的“革命”指的是什么?1688年发生的哪一事件,最终推翻了封建王朝的专制统治?革命后逐渐确立的君主立宪制有何意义?
(2)材料二中“没有硝烟的革命”指的是什么?此事件给英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3)材料三中的法律文献是在哪一场反英殖民斗争中颁布的?1997年我国哪地区的回归,结束了英国殖民统治,洗雪了百年国耻?
(4)从上述史实中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28.(2022九下·白云开学考)两次工业革命对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图三
材料二:下图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占世界工业生产总值的比重比(%)
材料三:(美国)仅1865年至1900年,被正式批准登记的发明专利就达到了64万多种.....为了促进科学和实用技艺的普及,对作家和发明家的著作和发明,在一定期限内给予专利权的保障...美国人第一次把专利权写入了宪法,用国家的根本大法来保护发明创造。
---摘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四:科技方面,英国工业界满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坐享其成的思想日趋严重....在新技术成果应用方面英国日趋落后。政府在科技投入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经费少,实验设备不足,管理混乱,科技人员地位低和待遇差成为普遍现象。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分别写出两次工业革命中的重大发明成果的名称。
(2)根据材料二,比较1870年与1913年美德两国在世界工业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说明美德两国经济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并结合材料三、四及所学知识,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四,概括导致英国经济地位衰落在科技方面的原因。
(4)从美英两国经济地位的兴衰对比中,你获得什么启示?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雅典民主政治
【解析】【分析】A. 妇女与男子享有平等的政政治权利,不符合史实;
B. 外邦人与本邦公民同等政治权利 ,不符合史实;
C.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公民大会是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 ,具有立法、司法等多种职能,故选项C符合题意;
D. “元首制”掌握了最高统治的实权 ,不符合史实;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基础知识,要注意识记。
2.【答案】C
【知识点】第一国际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71年3月巴黎工人起义,推翻资产阶级政府,建立政权。从5月21日到5月28日,公社战士与敌人展开了浴血奋战,成千上万的公社战士英勇牺牲,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五月流血周”。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第一个伟大尝试,公社战士在敌人面前表现的大无畏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巴黎公社失败后,为了纪念巴黎公社运动,公社社员欧仁 鲍狄埃怀着满腔热血写下了一首诗,名为《英特耐雄纳尔》,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起来,砸碎旧世界的锁链,狄盖特谱了曲,这就是著名的《国际歌》,后来《国际歌》唱遍全世界,成为了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战歌,C符合题意。ABD项与“《国际歌》”无关,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悉掌握《国际歌》创作的背景。
3.【答案】A
【知识点】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成就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结合所学知识,14世纪中叶,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威尼斯等地,形成中的资产阶级不满罗马教廷对精神世界的控制,要求建立一种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的生活哲学。文艺复兴是一场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延续了近300年之久。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思想基础。A选项符合题意;
启蒙运动是继文艺复兴后,在欧洲历史上出现的第二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时的思想。B选项不符合题意;
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C选项不符合题意;
欧洲工人运动的兴起,为马克思、恩格斯进行理论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材料,也使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成为可能。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A。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熟悉文艺复兴运动的史实,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
4.【答案】B
【知识点】马克思、恩格斯与《共产党宣言》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主要分析题干中的示意图,①处对应“1848”、“空想到科学”,②处对应“1871”、“理论到实践”,③处对应“1917”、“理想到现实”,英国宪章运动发生在19世纪三四十年代,与②处时间不符,故A错误; B.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宣告马克思主义诞生,标志社会主义理论由空想到科学,因此对应的是①处而非②处,故B错误;C.1871年法国巴黎公社起义爆发,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标志社会主义由理论到实践,因此对应②处,故C正确;D.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将社会主义从理想变为现实,因此对应的是③处而非②处,故D错误。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社会主义运动的知识点,《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是考试的重难点。
5.【答案】D
【知识点】西周的分封制;法兰克王国的建立
【解析】【分析】据图片可知,图一是西周分封制下的等级制度,图二是西欧封建社会等级制度。西周分封制下的等级制度和西欧封建社会等级制度都规定了上下级之间的权利和义务、都建立了森严的等级制度、都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秩序,巩固了统治,所以②③④的说法是正确的。
分封制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但西欧封建社会等级制度是以土地关系为纽带的,①“都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来确立的”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西周分封制和西欧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有关史实即可。
6.【答案】D
【知识点】西欧大学的兴起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D项符合题意;
A项是中国古代的最高学府;
B项是旧时私人所办的学校;
C项是中国古代民间教育机构。由此可知ABC三项与题干“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信息不符。
故答案为D。
【点评】解答本题时用排除法比较适合,ABC三项都是中国的教育机构,容易排除掉。
7.【答案】A
【知识点】西欧大学的兴起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2世纪,巴黎出现了许多教会学校和教师私人办的学校;教师私人办校必须从教会取得授课许可证。因此:
A符合题意;BCD与题意无关;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西欧大学的兴起。难度不大,掌握西欧大学兴起的过程方可作答。
8.【答案】C
【知识点】文艺复兴;开辟新航路的航海家及其成就;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华盛顿与美国独立战争
【解析】【分析】A. 1519~1522年,麦哲伦率领的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 ,不符合题意;
B.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 ,不符合题意;
C.依据题干信息对历史事实和历史观点的解释,可以看出, 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思想文化领域的繁荣 属于历史观点,故选项C符合题意;
D. 华盛顿是美国独立战争的领导人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中对历史事实和历史观点的解释来分析备选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
9.【答案】C
【知识点】霸权主义与地区冲突
【解析】【分析】A. 谋求世界霸主地位,建立单极世界,不符合题意;
B. 扩大对华贸易出口,缩小贸易逆差,不符合题意;
C.依据题干信息,可以看出,美国以芯片来打压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近些年产业升级,科技进步较快,威胁到美国的利益,于是他以芯片与中国打贸易战,企图打压中国产业升级,遏制中国发展,故选项C符合题意;
D. 推行全球扩张战略,谋求世界霸权,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即图片,看懂图片含义来理解回答,这类知识点,就是要理解;也可以拿四个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细心辨别比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
10.【答案】A
【知识点】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解析】【分析】A.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之后,都按照斯大林模式即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进行经济建设,随着社会的发展,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现,并引起东欧各国严重的危机,最终导致东欧剧变,故选项A符合题意;
B. 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 ,不符合题意;
C. 西方国家“和平演变”的影响 ,不符合题意;
D. 对困难估计不足,经济改革停滞不前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理解回答;也可以拿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细心辨别比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
11.【答案】D
【知识点】战后的欧洲的联合
【解析】【分析】A. 寻求外交和国家安全,不符合题意;
B. 报团取暖,谋求世界霸权,不符合题意;
C. 占据广阔的海外市场,不符合题意;
D.依据题干信息“ 英国与欧盟在经济上和贸易上,双方相互依存度极高,政治上相互帮衬 ”,可以看出, 当时英国加入欧盟的目的是发展经济和提高国际地位,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题干信息的理解。解答时,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语句进行理解回答,这类题目,就是要紧贴题干信息理解,不要向外延伸。
12.【答案】B
【知识点】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
【解析】【分析】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为世界上大多数穷人服务,更没有为全球稳定服务.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是,经济全球化拉大了穷国与富国间的距离。经济全球化使国家间经济往来的障碍逐步减少,企业可以越来越多地根据自己的需要在世界范围内组织经济活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各国经济相互依存、互相竞争.但发展中国家由于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较弱,在国际竞争中常常处于不利境地;一方面,跨国公司常常把一些技术水平低、污染程度高的企业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另一方面,国际风险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进一步加大。
ACD三项都不能证明题干观点,不符合题意;
B项拉大了穷国与富国间的差距能够证明题干观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及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属于材料型选择题,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提炼材料观点。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东西方冷战结束,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
13.【答案】A
【知识点】罗斯福新政
【解析】【分析】A.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里说的是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这开创了国家对经济全面干预模式,故选项A符合题意;
B. 建立“福利国家”并日趋完备 ,不符合题意;
C. 借鉴苏联模式,发展计划经济 ,不符合题意;
D. 推行新经济政策恢复国民经济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出这是罗斯福新政,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其特点影响。
14.【答案】D
【知识点】联合国与“安理会”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联合国。掌握欧盟、二十国集团、世界贸易组织和联合国的目的。
A欧盟目的是实现西欧国家联合,加快西欧一体化进程,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二十国集团是地区性组织,不能根除全球金融危机,重建国际金融新秩序,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世贸组织目的是制定和规范多边,不是单边贸易协议、组织贸易谈判,解决贸易争端,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联合国目的是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联合国的相关知识。
15.【答案】D
【知识点】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 某品牌轿车使用日本产发动机,德国的钢材,东南亚的橡胶,组装地在中国。 ”结合所学知识,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国家之间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强。资源、技术、人才信息等逐渐成为全球共享的财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产品生产的分工协作越来越显著。D符合题意;
20世纪70年代,美国霸权地位下降。排除A;
冷战结束后,推动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排除B;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以脑力劳动为主体的经济。排除C;
故答案为:D。
【点评】被题考查经济全球化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材料,掌握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即可作答。
16.【答案】C
【知识点】联合国与“安理会”;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世界人民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主要行动有成立联合国联合国,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国际间以尊重各国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基础的友好关系;进行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经济、社会、文化和人道主义性质的问题,并促进对于全体人类的人权和基本自由的尊重;建立WTO,世界贸易组织是一个独立于联合国的永久性国际组织;设立“世界环境日”,表达了人类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追求,也是联合国促进全球环境意识、提高对环境问题的注意并采取行动的主要媒介之一,①③④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冷战是指1947年一1991年之间, 美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为主的资本主义阵营与苏联、华沙条约组织为主的社会主义阵营之间的政治、经济、军事斗争,②不符合题意,排除AB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 “人类命运共同体” 的知识。难度适中,掌握世界人民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主要行动即可作答。
17.【答案】B
【知识点】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
【解析】【分析】近年来,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阻碍了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这说明经济全球化出现了波折。贸易保护主义逆经济全球化而动,不利于全球贸易环境好转,不利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故选B;
当今世界的主流是和平和发展,冲突和动荡在局部地区存在,A错误;
全球化促进生产力的提高,C错误;
D说法明显不符合事实,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解答本题可以排除法解答。
18.【答案】A
【知识点】非洲独立运动与“非洲年”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战以后,非洲的民族解放运动最先在北非展开,之后波澜壮阔的民族独立浪潮风起云涌,20世纪六七十年代,非洲独立运动进入高潮,绝大多数殖民地国家先后获得了独立,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这一年此被称为“非洲年”,因此“非洲年”的历史含义是波澜壮阔的民族独立浪潮,A符合题意;
BCD均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A。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亚非拉国家奋起以及影响。
19.【答案】C
【知识点】战后的欧洲的联合;战后日本的崛起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50-70年代, 西欧、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共同原因有美国的援助和支持、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重视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劳动人才,②③④正确,C符合题意;
日本作为二战的战败国,战后由美国单独占领,在美国的影响下,日本实行非军事化改革,而西欧并没有类似的情况,①不符合题意,排除含①的AB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战后日本、西欧的发展。难度适中,掌握二战后人日本崛起、西欧联合的基本史实即可作答。
20.【答案】C
【知识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 美国认为自己最有能力领导这个世界",企图凭借强大的经济、军事和科技力量,建立一个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但是,欧盟、日本、中国和发展中国家也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着要作用,推动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因此①处应为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C符合题意;
美苏冷战对峙局面形成与苏联解体不符,排除A;
社会保障制度与图片内容不符,排除B;
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提高了亚非国家的民族自信,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世界多极化趋势。难度适中,理解材料,掌握世界多极化趋势的表现即可作答。
21.【答案】C
【知识点】古埃及文明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公元前525年入侵埃及,并吞并埃及的是波斯帝国,C符合题意;
罗马帝国建立于公元前27年,排除A;
亚历山大是19世纪沙皇俄国的,不符题意,排除B;
古巴比伦王国在公元8世纪灭亡,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古埃及文明。难度较低,掌握古埃及文明的发展历程即可作答。
22.【答案】C
【知识点】金字塔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金字塔、木乃伊都是古埃及文明,古埃及文明发源于尼罗河流域。因此:
ABD与题意无关,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古埃及的相关知识,难度不大,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既可作答。
23.【答案】B
【知识点】古希腊的城邦
【解析】【分析】题干材料给出“欧洲第一缕文明的曙光”和“苏格拉底、柏拉图等哲人”这两个重要信息可知材料中的“那里”指的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古希腊。此外,材料中给出一个中国史内容“东方诞生孔子、老子等一批文化圣人的时候”辅助,孔子、老子诞生于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的春秋时期。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古希腊的相关史实。
24.【答案】C
【知识点】罗马城邦;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十二铜表法》 是罗马共和国时期制定的法律,对奴隶主私有制、家长制、继承、债务和刑法、诉讼程序等方面都作了规定,限制了贵族法官随心所欲地解释法律的权力。6世纪的东罗马帝国查士丁尼皇帝励精图治,希望重振罗马帝国的国威。他设立专门委员会编纂罗马法,编撰了《查士丁尼法典》。因此二者分别属于罗马共和国和东罗马帝国的成就。 ②⑤符合题意,C项正确;
ABD与题不符,排除AB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十二铜表法》与《查士丁尼法典》。难度较低,掌握《十二铜表法》与《查士丁尼法典》基本史实即可作答。
25.【答案】B
【知识点】开辟新航路的航海家及其成就
【解析】【分析】根据“15世纪结束,葡萄牙人开始了对亚洲的渗透。西班牙人开始了对美洲的渗透。”可得出与新航路开辟有关,而“西班牙人开始了对美洲的渗透”指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支持下发现了美洲新大陆,故B项正确;
AC两人的航行都是葡萄牙支持的,不符合题意,排除AC项;
麦哲伦完成环球航行与“开始了对美洲的渗透”不符合,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开辟新航路的航海家及其成就的有关知识。理解和识记四位航海家航海的时间、资助国、航线、结果、影响等基础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26.【答案】(1)孔子主张“仁者爱人”“为政以德”,孟子提出“仁政”“民本”思想;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尚贤”等。
(2)但丁;《神曲》;实质:“文艺复兴”是一场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理解:这场运动采取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但对古典文化并非是简单的“复兴”,这其中有继承,更有创新。
(3)反对神,注重人;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知识点】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成就;孔子的贡献及评价;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百家争鸣的知识。根据所学和材料一“孔子的仁的思想,其二是孟子的民本思想”可知,孔子主张“仁者爱人“为政以德",孟子提出“仁政“民本”思想;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尚贤"等,也体现了人文关怀。
(2)本题考查文艺复兴的知识。根据所学和材料二“在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新启蒙思潮首倡人文主义,也从此奠定了西方人文主义的基本传统”可知,文艺复兴的先驱是是但丁,他的代表作是《神曲》;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是,“文艺复兴"是一场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这场运动采取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但对古典文化并非是简单的“复兴”,这其中有继承,更有创新。
(3)本题考查 中西人文主义思想。此问相对开放,回答符合下列要点即可,如,反对神,注重人;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故答案为:(1) 孔子主张“仁者爱人”“为政以德”,孟子提出“仁政”“民本”思想;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尚贤”等。
(2) 但丁;《神曲》;实质:“文艺复兴”是一场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理解:这场运动采取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但对古典文化并非是简单的“复兴”,这其中有继承,更有创新。
(3)反对神,注重人;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点评】本题考查百家争鸣、文艺复兴的知识。难度较大,熟练掌握基础知识,能够将材料和所学知识相结合,分析、归纳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方可作答。
27.【答案】(1)1640年革命,或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光荣革命;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或分歧可以在议会中协商解决,避免了不必要的暴力和内战,或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或对其他国家资产阶级建立新的制度也有巨大影响等。
(2)工业革命;蒸汽时代,或铁路时代,或现代工厂制度确立,或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或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等。
(3)美国独立战争;香港。
(4)实行适合本国发展的制度,有利于国家的发展;工业革命推动国家的进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等。
【知识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独立宣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根据材料一“17世纪40年代王权与自由的斗争中”可知其中的“革命"指的1640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88年发生的光荣革命,最终推翻了封建王朝的专制统治。根据所学可知革命后逐渐确立的君主立宪制意义是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
(2)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知识。根据材料二“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的一场没有硝烟的革命”结合所学可知,“没有硝烟的革命指的是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给英国带来的影响为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2)本题考查美国独立战争。根据材料三选自《独立宣言》结合所学可知的这个法律文献是在哪美国独立战争中颁布的。1997年我国香港地区的回归, 结束了英国殖民统治,洗雪了百年国耻。
(4)本题考查分析、归纳能力。本题的启示是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因此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可从实行适合本国发展的制度,有利于国家的发展等方面获得启示。
故答案为:(1) 1640年革命,或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光荣革命;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或分歧可以在议会中协商解决,避免了不必要的暴力和内战,或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或对其他国家资产阶级建立新的制度也有巨大影响等。
(2)工业革命;蒸汽时代,或铁路时代,或现代工厂制度确立,或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或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等。
(3)美国独立战争;香港。
(4)实行适合本国发展的制度,有利于国家的发展;工业革命推动国家的进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等。
【点评】本题考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等知识。难度较大,熟练掌握基础知识,能够将材料很所学知识相结合,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分析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方可作答。
28.【答案】(1)瓦特改良蒸汽机;蒸汽机车;汽车。
(2)变化:这个时期美国和德国的经济地位超过了英国法国;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时,美国德国在电力技术方面属于世界领先地位,有很多科技发明,从而带动经济的发展。
(3)英国满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政府对科技方面的投入少,科技人员待遇低。
(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进步,技术创新是一个国家崛起并永葆竞争力的核心动力和不竭之源。要与时俱进,激励、保持发明创造;重视人才,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加大对科技的投入。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两次工业革命的发明。根据所学和材料一图片可知,在工业革命中,瓦特改良蒸汽机,史蒂芬森发明了第一台蒸汽机车;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明了汽车。
(2)本题考查第二工业的特点。根据所学和材料二示意图可知,这个时期,美国和德国的经济地位超过了英国法国;根据所学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时,美国德国在电力技术方面属于世界领先地位,有很多科技发明,从而带动经济的发展。
(3)本题考查英国衰落的原因。根据所学和材料三“英国工业界满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坐享其成的思想日趋严重……在新技术成果应用方面英国日趋落后。政府在科技投入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经费少,实验设备不足,管理混乱,科技人员地位低和待遇差成为普遍现象”可知,这体现的原因是,英国满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 政府对科技方面的投入少,科技人员待遇低。
(4)本题考查美英两国经济地位的兴衰的启示。此问相对开放,回答符合下列要点即可,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进步,技术创新是一个国家崛起并永葆竞争力的核心动力和不蝎之源。要与时俱进,激励、保持发明创造;重视人才,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加大对科技的投入。
故答案为:(1)瓦特改良蒸汽机;蒸汽机车;汽车。
(2)变化:这个时期美国和德国的经济地位超过了英国法国;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时,美国德国在电力技术方面属于世界领先地位,有很多科技发明,从而带动经济的发展。
(3)英国满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政府对科技方面的投入少,科技人员待遇低。
(4)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进步,技术创新是一个国家崛起并永葆竞争力的核心动力和不竭之源。要与时俱进,激励、保持发明创造;重视人才,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加大对科技的投入。
【点评】本题考查两次工业革命的发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英国衰落的原因、美英两国经济地位的兴衰的启示等。难度较大,熟练掌握基础知识,能够将材料和所学相结合,分析、归纳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方可作答。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