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海版八年级美术下册《走进博物馆》教学课件(共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辽海版八年级美术下册《走进博物馆》教学课件(共17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3-01-12 20:25: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走进博物馆
走进走进
陕西历史博物馆
陕西历史博物馆位于西安大雁塔的西北侧,筹建于1983年,1991 年6月20日落成开放,是它的建成标志着中国博物馆事业迈入了新的发展里程。这座馆舍为"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唐风建筑群,主次井然有序,高低错落有致,气势雄浑庄重,融民族传统、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于一体。
馆区占地6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5600平方米,文物库区面积8000平方米,展厅面积11000平方米。馆藏文物多达 370000余件,上起远古人类初始阶段使用的简单石器,下至1840年前社会生活中的各类器物,时间跨度长达一百多万年。文物不仅数量多、种类全,而且品位高、价值广,其中的商周青铜器精美绝伦,历代陶俑千姿百态,汉唐金银器独步全国,唐墓壁画举世无双。可谓琳琅满目、精品荟萃。
了解青铜器
青铜是红铜与其它化学元素的结合,其锈色呈青绿色,因而得名。
中国的青铜器最早出现在原始社会后期,在夏代初步发展,商周时期鼎盛,在春秋时期繁荣,在秦汉变革,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衰落。他们经历了千年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青铜文化。
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是中国古代青铜器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商周青铜器的纹饰与王权、神权的结合尤为突出,其神秘、独特、璀璨的艺术特征延续了十多个世纪并营造了中国早期文明的极浓厚的神秘氛围。从而不仅直接作用并支配了那一代,而且也对后来中国文化及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饕 餮 纹
凤 鸟 纹
了解陶器
陶器是用泥巴(黏土)成型晾干后,用火烧出来的。是泥与火的结晶。
中国的陶器历史悠久,远在新石器时代就有风格粗犷朴实的灰陶,红陶,白陶,彩陶和黑陶。商代就已出现釉陶(釉是覆盖在陶瓷表面的无色或有色的玻璃质薄层)和初具瓷器性质的硬釉陶。
唐代在制陶技术和艺术创造上达到了高度的成熟阶段。举世皆知的“唐三彩”便是古代制陶技术的巅峰代表。
唐三彩
唐三彩是唐代彩色釉陶的总称。由于烧制于唐代,所烧作品用得最多的色彩是黄、绿、白三种颜色,所以得到了“唐三彩”的名称。实际上,它所用的色彩还包括蓝、赭、紫、黑等。
“唐三彩”从唐初年开始制作,期间经历了从初创走向成熟时期,高峰时期和衰退时期。这三个阶段与通常划分的唐代三个重要时期即初唐、盛唐、晚唐大致相同。“开元盛世”时期唐国力强盛,厚葬风蔓延至全国。皇族百姓都有大量的三彩陪葬。“安史之乱”的出现导致了唐王朝的动摇,厚葬风一去不返,“唐三彩”也随之结束了其历史的使命。
了解金银器
金银器是以贵重金属为材料,施以精湛的制作工艺和科学与艺术相结合之构思于一体的金属器皿。
金银器在历史文物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载体。金银制品在商代即已出现,春秋时代已有金银镶嵌工艺,金银器出现较晚,汉代之前比较少见,至唐代才开始有较多的发现。目前所出的北朝和唐代前期的部分金银器的造型、纹饰都带有萨珊王朝的风格。纹饰以花鸟为多。并且工艺精湛。宋以后,各项工艺更加复杂精细,并出现了金银与漆器,木器合璧的器皿。尤其是金丝嵌珠宝龙,凤冠,更属稀世之珍。
注释:萨珊王朝:最后一个前伊斯兰时期的波斯帝国。(公元224年至651年)与我晋魏南北朝至隋唐时期通过陆路与海陆一直保持军事、贸易与文化的往来。
舞马衔杯纹银壶
水 晶 八 曲 长 杯
作业:
这世界很大,博物馆很多,请你用一生的时间去世界走走,去博物馆看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