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高中美术鉴赏必修课的复习与命题课件(共18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高中美术鉴赏必修课的复习与命题课件(共18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4.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3-01-12 20:27: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3张PPT)
一、美术鉴赏方法
建筑、雕塑、绘画、工艺美术、书法、篆刻、摄影、多媒体艺术等等。
美术的种类
绘画是运用点、线、面、空间、色彩等艺术语言,在二维平面上创造形象,反映生活和表达情感的艺术。
绘画
雕塑是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通过雕、刻、塑等手法,创造具有三度空间的反映生活和表达情感的艺术。
雕塑
建筑是人类用物质材料创造的具有文化内涵的生活空间。
建筑
工艺美术(包含设计艺术),是一种实用艺术,是美化物质产品和生活环境的艺术。
工艺美术
绘画艺术语言主要有点、线、面、体、空间透视、明暗、色彩等等;建筑的艺术语言有空间组合、比例与布局、体积与体量、色彩质地、装饰等。雕塑的艺术语言有材质与色彩,尺度、比例、体量、肌理以及刀痕、凿痕指印等。工艺美术的艺术语言有材质、造型、纹饰、色彩、工艺等。
美术创作需要各种表现手法,其表现方法被称为艺术语言。雕塑、绘画、建筑、工艺各自有着相对独立的审美意识和语言特点。
美术语言
美术的语言在时间、空间上排列、搭配、组合,为美术内容增加了独特的美的魅力,被称作形式美感。这种美感有着共同的特点和规律,被称作形式美的法则。
形式美法则
多样与统一这是形式美的基本规律。多样是整体中包含的各个部分在形式上的区别和差异;统一是各个部分在形式上的某些共性以及之间的关联、呼应的关系。
王式廓《血衣》
达芬奇《最后的晚餐》
多样与统一
比例是整体与局部或者局部与局部之间的数量关系,一切事物都是在一定的尺度内得到适宜的比例。
胡夫金字塔
帕特农神庙
比例与尺度
对称是事物相同或相似形式因素之间相称的组合关系所构成的绝对平衡,是平衡法则的特殊形式。平衡又称均衡,指的是同一作品中不同部分和因素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空间关系。
西方的宗教建筑
北京故宫布局
对称与平衡
莫高窟洞窟藻井图案式的壁画
对称与平衡
达芬奇《最后的晚餐》
拉斐尔《雅典学院》
对称与平衡
对比是差异甚大的两个要素产生强烈对照的现象,是强化视觉刺激的有效手段,包括形式对比与内容对比。形式对比是指体积大小、色彩浓淡、光线强弱、空间虚实、线条曲直、形态动静等对比。和谐是指审美对象各组成部分之间处于矛盾统一之中,相互协调,多样统一的状态。和谐作为优美的属性之一使人能在柔和宁静的心境中获得审美享受。
达维特《马拉之死》
达芬奇《最后的晚餐》
对比与和谐
拉斐尔《西斯廷圣母》
波提切利《维纳斯的诞生》
对比与和谐
美术中透视的远近、色彩的进退、比例的大小、线条的曲直都构成视觉上的节奏。艺术形象的反复、连缀、排列、对称、转换、均衡等,都有严格的韵律,是一种极其优美的形式。
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节奏与旋律
将一个图形变换位置后再出现一次或多次就成为反复。连续是由一个纹样或两三个纹样向一定方向发展,运用纹样的反复节奏获得美的韵律。连续包括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
反复与连续
雕刻家会利用错觉变象来处理人物的比例关系
当四个纹样拼合在一起的时候,就会形成一个新的视觉形象,这种视象称为统觉。错觉是人的知识判断与所观察的形态在现实特征中具有矛盾的错觉经验,对原有物象产生的错误判断。
统觉与错觉
美术鉴赏活动主要就是对不同的作品进行比较研究,做出艺术判断。美术鉴赏的过程首先是视觉接触美术作品,进而感受作品、解读作品,然后根据鉴赏者的知识层次进行审美判断、分析评论、再经过理性升华充分认识,最后作用于生活。
鉴赏方法
建筑艺术的鉴赏是感受其形式美,需要整体地感受作品,在运动中随着视角的变换和空间的转移,体会建筑的节奏和韵律,进而体味其社会历史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建筑的艺术性体现在两个方面:
1、建筑形象(外观),结合建筑的综合性,表现在多种美术类型的结合(建筑结合雕刻、绘画、工艺美术和环境艺术等等),分析它的空间、形体、线条、色彩、质感、光影等方面。
2、建筑的形式,分析不同地域、民族、文化影响下建筑风格表现出的不同特点。
鉴赏建筑
雕塑的形态可以分为圆雕、浮雕、透雕三大类型。
分析雕塑作品是需要结合雕塑主要特点:艺术形象的实体性、艺术形象的高度概括性、材质特性与艺术形象审美效果的密切关系。
鉴赏雕塑
绘画作品鉴赏过程:1、分析作品的内容。2、形式语言分析,包括作品整体形式感染力;根据内容分析作品形象选取及塑造;具体分析构图、线条、色彩等具体的语言形式。鉴赏西方绘画要结合构图(如三角形构图、平行构图、S形构图等等)、色彩、光影、笔触、透视(焦点透视)等。鉴赏中国画的时候要结合散点透视、用笔用墨、构图、诗书印等。
鉴赏绘画
实用与审美相统一是工艺美术最重要的特征,而实用性是其最基本的特征。
鉴赏工艺美术的着眼点的几个方面:造型美、纹饰美、色彩美、材质美、工艺的精湛以及实用性。
鉴赏工艺美术
第一课 学些美术鉴赏知识
二、美术鉴赏教材知识点梳理
美术作品表现对象精细逼真、作品年代久远、表现技巧娴熟、作品材料贵重,加工难度大等等可以作为鉴赏的参考,但都不是唯一或者主要的评价标准。
美术鉴赏要将其置于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之中,了解作者与时代的联系(作品背景),了解所表现的对象(表现内容),还要了解它使用的艺术语言、表现技巧(艺术特色),作品表现的情感世界并以此与欣赏者心灵相通。(审美情感)
美术的门类有建筑、雕塑、绘画、工艺美术(艺术设计)、书法、篆刻、多媒体艺术、摄影等等。
南齐谢赫的“六法”理论: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
美术鉴赏活动主要的就是对不同作品进行比较研究,做出艺术评价。
第二课 传统艺术的根脉——玉器、陶瓷和青铜器艺术
良渚文化玉器中最重要的是代表贵族特殊身份的玉琮(祀地)、玉璧(礼天)、玉钺(最高杀伐之权)。
玉琮
玉璧
玉钺
红山文化代表性玉器是玉猪龙。
东周到两汉时期,人们对于玉的审美,比附于社会道德规范,提出“君子比德于玉”的说法。
夏商周时期,玉礼器与青铜器一样成为贵族统治者政治权力和神权的象征物。
俏色工艺是玉石雕刻的重要技巧,利用玉石不同部分的色彩纹理来加以巧妙设计,做到因材施艺,代表性的作品商代的《俏色玉鳖》。
玉器制作体现出来的两种不同的审美追求:一种是追求玲珑剔透的华丽之美,另一种是突出玉的天然材质,追求至大至高的朴素之美。
曾侯乙墓 龙凤玉佩
良渚文化玉璧
彩陶文化最具代表性的有仰韶文化彩陶和马家窑文化彩陶。
彩陶人面鱼纹盆(仰韶文化)
彩陶舞蹈纹盆(马家窑文化)
仰韶文化彩陶图案的发展规律是从写实发展到写意,从具象演变为抽象。
鹳鸟石斧图陶瓮
鸟纹彩陶盆
彩陶盆
龙山文化的黑陶器利用烟熏法和渗碳技术,追求材质、造型设计和工艺技术的极致,使得陶器制作精致化、贵族化,并在性质上脱出实用意义而演变为贵族所独占的礼器。
黑陶薄胎高柄陶杯
瓷器是以瓷土(高岭土)和石英、长石等为原料,塑造或者模制成型,施釉后,在1200℃以上的高温下烧制而成的。


早在商代已经创烧出了原始青瓷,到东汉时期,烧制成功了真正意义上的青瓷器。
商代原始青瓷
东汉真正的青瓷
唐代两座著名的窑:南方越窑青瓷和北方邢窑白瓷。
邢窑白瓷
越窑青瓷
宋代是瓷器艺术发展的高峰时期,最重要的有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
元明清时期,制瓷业的中心转入江西景德镇,创烧出了卵白釉、青白釉、釉里红、蓝釉等色釉瓷器,以及青花、斗彩、五彩、粉彩等彩绘瓷器。
釉里红三鱼高足瓷杯
青花海水龙纹瓷扁瓶
粉彩九桃天球瓶
郎窑红釉观音尊
原始社会陶鼎用以烹煮食物。夏代以后,青铜鼎成为贵族统治者用以祭祀鬼神、祖先的礼器。已知最大的鼎是商代后期的后母戊鼎。
西周天子享用的最高规格是九鼎八簋。
利簋
大盂鼎
商周青铜器中种类最多,设计最见匠心的是酒器。
四羊方尊
龙虎尊
商周青铜器运用最广的是饕餮纹和夔龙纹。
饕餮纹
夔纹
战国时代的曾侯乙尊盘是失蜡法制作的青铜器。
第三课 华夏意匠——建筑艺术
以木结构为主要特色的中国古代建筑是民族文化精神的体现。
北京明清故宫昔称紫禁城,是国内规模最大、建筑最宏丽、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
外朝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内廷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
太和殿是皇城全部建筑的核心,为皇帝登基、完婚、寿诞、重大节日受百官朝贺、赐宴的地方。建筑规格最高,也是全国最大的宫殿建筑。
故宫建筑群是多重院落的组合,按照使用功能区分为外朝与内廷两部分,并由一条清晰的中轴线贯穿起来。色彩以金、黄、红、白、灰的组合,金黄为其主色调。装饰、陈设、图案以龙等祥瑞为主,这所有的设计和建造,充分表达了封建时代的皇权至上的大一统观念。
午门
太和殿
中和殿
保和殿
乾清宫
交泰殿
坤宁宫
神武门
外朝
内廷
天坛最主要的建筑是圜丘、皇穹宇和祈年殿,祈年殿也是天坛中最重要,最美的建筑。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是中国造园艺术的重要原则之一,这与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是一致的。
中国古代园林,主要有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两大类,此外还有寺观园林。
皇家园林的代表作有圆明园、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等。
私家古典园林以苏州园林艺术成就最高。著名的苏州园林有拙政园、网师园、留园等。江南园林的设计思路是以中国山水画为蓝本的,也是以山水画的意境创造为旨趣。
颐和园是古代保留下来最完整的皇家园林,总体布局模仿杭州西湖许多经典也是以江南名园为蓝本;承德避暑山庄是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
山石和泉流是园林中造景的重点,叠山技巧成为造园的重要学问。
第四课 天上人间——壁画
汉代人装饰先人墓葬,一方面是古人相信死后灵魂永生,提倡厚葬,另一方面是朝廷以忠孝之道治国,一些有名的孝子可由地方“举孝廉”做官。
与汉墓壁画同时流行的还有画像石和画像砖,这是一种介乎于绘画和雕刻之间的艺术形式,或为浮雕、或为减底平刻,或为阴线刻。画像石和画像砖最后均施加彩绘。
《辟车伍佰八人》
骈车画像砖
汉代绘画还处于一个比较幼稚的阶段,还不会处理复杂的透视关系、比例关系等绘画要素,而是用平列的方法来表现人物的活动场景。
水陆攻战画像石
唐代墓室壁画以永泰公主、章怀太子、懿德太子墓室壁画最具代表性。
《狩猎出行图》
《客使图》
《宫女图》
敦煌莫高窟的壁画特别灿烂辉煌的是北朝和隋唐时期的作品,这些壁画规模宏大、内容丰富、色彩绚烂,反映出当时绘画艺术的高度水平。
《九色鹿》
山西芮城县的永乐宫壁画是元代道教壁画,朝元图布局宏伟、气象庄严、神像组合动静结合、疏密有致,在变化中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和谐。
第五课 三度空间的艺术——古代雕塑
陵墓雕塑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地面神道两侧的石刻造像,另一部分是地下作为陪葬的俑。
《昭陵六骏之一 白蹄乌》
《击鼓说唱俑》
秦始皇兵马俑的塑造方法是模制与雕塑相结合,入窑烧制后再施加彩绘。它不是以个体的艺术表现取胜,而是以气吞山河的整体气势显示了那个时代的精神力量。
秦始皇兵马俑一号坑
霍去病墓石雕群“因势象形”,在异常简练概括的石材上雕成动物和野人的形象,粗犷、具有强悍的生命力。
《立马》
《伏虎》
唐三彩是经过1000℃左右的高温烧成的胚体上施加硅酸铝为主要成分的釉,配以不同成分的金属氧化物呈色剂,再以900℃温度烧成,呈现白、黄、绿、蓝、茄紫等色彩。
中国古代石窟中,规模大、窟龛多、艺术成就高的有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重庆大足石刻等。
佛教传入中国之后,为了能在中土立足,从内容到艺术形象都开始了不断汉化的过程。
龙门石窟奉先寺石刻群主体雕像是卢舍那大佛。云冈石窟代表作是第20窟露天大佛。麦积山石窟第131窟佛像具有典型的“秀骨清相、褒衣博带”的艺术特点。
云冈石窟第20窟露天大佛
麦积山131窟佛像
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
山东长清灵岩寺的罗汉群像非常著名,作者以各种各样的僧俗人物为形象参照,使得这些造像的宗教意味变得淡薄而被赋予更多的世俗人物情感。
道教造像著名的有福建泉州清源山的《老君像》、山西晋城玉皇庙的《二十八宿》。
清源山老君造像
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宋代彩塑侍女群像是民俗性的宗教题材。
第六课 独树一帜——古代中国画
中国画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人物、山水、花鸟三个主要画科。中国古代称肖像画为“传神”。要求画家不能只是画出对象的外表特征,而且要深入地表现出人物的内在性情。
古代山水画家把大自然的空间透视关系归纳为“三远”:高远、深远、平远。元代文人画兴起,水墨和浅绛山水盛行。
“岁寒三友”(松竹梅)和“四君子”(梅兰竹菊)为文人画家所喜爱,一方面是这些植物象征有操守、威武不能屈的精神,另一方面是由于这些植物形象表现特别能发挥笔墨的长处。花鸟画的两大艺术传统:一是以写生为基础,二是借物抒情。
唐代阎立本的《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李世民接见前来迎娶文成公主的吐蕃使者禄东赞的情景。
作为纪念性的肖像画常见的有两类,一是行乐图,另一种是留给子孙瞻拜的纪念像。
幽篁坐啸图
关天培像
南宋梁楷《泼墨仙人图》是一幅水墨写意的人物画。衣着的质感、结构和与人体的关系方面很严谨的,人物五官紧缩在一起,夸张的漫画式表现手法很富于幽默感。
画史上流传下来著名的默写作品是五代顾闳中所画的《韩熙载夜宴图》。全画由听乐、观舞、休息、清吹、送别五个情节段落组成。
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是公认的已知年代最早的一幅独立的山水画作品,是一幅青绿山水画。
宋代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属于青绿山水,主要用矿物颜料石青、石绿敷色,画风精细,色彩瑰丽,而又宏伟壮观,气象万千。
宋代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取景高远,令人感受到远山异常雄伟高大。
南宋马远《踏歌图》对景色进行大胆剪裁,山石画法用“大斧劈皴”。
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古代城市题材作品最重要的依存,具有历史纪实画的意义。
五代黄筌的《写生珍禽图》是工笔花鸟,从中可以看出画家对生活观察之精细和写生功力之深。
明代徐渭《墨葡萄图》是一幅水墨淋漓的写意花卉作品。画家的题诗表达了怀才不遇的情感。
第七课 时代风采——现代中国画
20世纪中国画处于从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换过程。中国画要面向中国现代生活,要解决好继承优秀民族传统与借鉴外来创作经验的关系。中国油画面临的两个艰难课题,一是如何把西方油画的创作经验和表现技巧原原本本学到手,另一个是以西方绘画表现技巧表现中国题材,需要解决绘画语言转换的问题。
山水画不是自然景物的说明图,而是表现人对大自然的感情,情与景交融,产生作品的意境。
徐悲鸿、蒋兆和等人在传统人物画的基础上,借鉴了西方绘画经验;
蒋兆和《一篮春色卖人间》
黄胄、刘文西,周思聪等人吸收、借鉴了油画、连环画等画种。
黄胄《庆丰收》
刘文西《祖孙三代》
周思聪《人民和总理》
多角度、多方位全面观察,设想是自己是站在最好的位置和角度、最全面地观察对象,这就是“以大观小”的取景方法。
李可染《鲁迅故乡绍兴城》
黄宾虹的《万松烟霭》“苍”与“润”的结合,使山水画获得了丰富的层次,表现了山川的浑厚华滋。
《江山如此多娇》是傅抱石和关山月为人民大会堂合作的山水画
“妙在似与不似之间”是齐白石提出来的。
吴昌硕的绘画吸收了金石书法因素,具有前所未有的雄强凌厉气势。
吴昌硕 《三千年结实之桃》
徐悲鸿的油画继承了欧洲古典艺术严谨写实的画风,也吸收了近代油画对光与色彩的处理。
徐悲鸿 油画《徯我后》
董希文的《开国大典》显示了泱泱大国气度和鲜明的民族特色。
董希文《开国大典》
罗中立《父亲》借鉴照相写实主义手法,以绘画领袖像的超大幅面画出农民形象,有着精致入微的细节描写。
罗中立《父亲》
靳尚谊的《塔吉克新娘》追求在光线的明暗变化下所形成的丰富层次和浑厚的体积。
靳尚谊《塔吉克新娘》
第八课 与时俱进——木刻、漫画、现代雕塑
中国现代木刻与漫画在抗日救亡和民主革命运动中,都发挥了有力的战斗作用。
木刻制作的便利和它的复制的特点,便于制作和传播,使它能够在革命斗争环境中发挥有力的战斗作用。
漫画通过写实、借喻、象征、夸张等手法表现内容,最为人们所熟悉的漫画种类是讽刺画和幽默画。
木刻分为黑白木刻和套色木刻,以黑白木刻为正宗。
李桦 《怒吼吧 中国》(黑白木刻)
李焕民 《 初踏黄金路》(套色木刻)
丰子恺 《瞻瞻底车》
黄新波 《卖血之后》
张光宇 张正宇 《大闹天宫 猴王斗天兵》
张乐平 《三毛流浪记 不准看书》
人民英雄纪念碑高浮雕内容依次为虎门销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和胜利渡长江等。
《虎门销烟》
城市雕塑重要的有名人纪念性雕塑、园林雕塑、街景雕塑以及城标等。
钱绍武《李大钊像》
广州市的《五羊石像》
《收租院》是借鉴民族民间雕塑创作经验,达到中西融会贯通的一次重要尝试。
架上雕塑是安置于室内陈列台架上供人欣赏的雕塑。
潘鹤《艰苦岁月》
张得蒂《日日夜夜》
第九课 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
民间美术的范围极其广阔,其中特别重要的有剪纸、民间年画、皮影、泥塑、玩具、装饰品等。民间染织、刺绣也是属于民间美术范畴。
剪纸是民间美术中最普遍、与人们的生活关系最密切、内容也最丰富的门类。
库淑兰彩色拼贴剪纸
皮影又叫“影子戏”,是中国很古老的剧种。影人和道具使用半透明的牛皮或驴皮雕刻制作而成。
皮影 《三顾茅庐》
年画是春节时期粘贴的画,著名产地有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等。
《连生贵子》 杨柳青年画
泥塑有两类,一类是供玩耍的玩偶,一类是作为室内陈列品的戏剧题材雕塑、肖像等。
《兔儿爷》
张明山 《断桥》
《大阿福》
第一课 大河之源——史前美术和古埃及美术
史前美术主要表现形式是岩画和雕刻。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穴岩画和法国拉斯科洞穴岩画以及奥地利出土的《维林多夫的裸女》、法国出土的,是其中最有名的作品。
《野牛》西班牙阿尔塔米拉岩画
《维林多夫的裸女》
《手持牛角的裸女》
关于艺术起源的五种说法:艺术起源于模仿、情感和思想交流的需要、劳动、游戏、巫术。
美术史学家们称埃及的美术是“追求永生的艺术”。埃及建筑体量巨大、宏伟庄严,具有永恒的纪念性。
卡纳克阿蒙神庙
阿布辛贝勒神庙
埃及雕刻写实生动,表现手法长期遵循正面律,具有程式化的倾向。
《拉赫特普及其妻诺夫尔特公主像》
《涅菲尔蒂尔王后像》
古埃及绘画运用正侧面混合法,具有浓厚的装饰风格。
《群雁图》
古埃及工艺美术用材考究、工艺精湛、华美高贵。
《图坦卡门宝座》
《图坦卡门黄金面具》
第二课 西方古典艺术的发源地——古希腊、古罗马
西方古典艺术的发源地是古希腊和古罗马。
古希腊美术的成就突出的体现在雕刻和建筑艺术领域。
古希腊人追求和谐的理想美的风尚。
古罗马继承并发展了古希腊美术取得的高度成就,特别是在建筑领域,在建筑类型、技术、理论等方面大大超过古希腊,为西方古典主义建筑奠定了基础。
《赫尔墨斯与幼年的狄奥尼索斯》
《赫尔墨斯与幼年的狄奥尼索斯》雕像的身体呈平缓的“S” 形曲线,使得雕像更加优美。
《掷铁饼者》
《掷铁饼者》是崇尚体育运动的古希腊人在艺术上的生动体现。
《拉奥孔》
从单人圆雕发展成《拉奥孔》这样的多人群雕,是古希腊雕塑的重大发展。
《米洛斯的阿芙洛狄忒》融合了古希腊雕刻崇高与优美的两种风格。
《米洛斯的阿芙洛狄忒》
帕特农神庙正立面符合黄金分割原理。
古希腊人创造的三种柱式:多立克柱式、爱奥尼亚柱式、科林斯柱式。
多立克式
科林斯式
爱奥尼亚式
伊瑞克提翁神庙重要的特征是女像柱的运用。
伊瑞克提翁神庙
女像柱
凯旋门和纪念柱是罗马帝国统治者炫耀武力和权威而创造的新的建筑类型。
图拉真纪念柱
提图斯凯旋门
第三课 古代人的幻想和寄托——宗教建筑
印度桑奇大塔和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是佛教建筑中有代表性的实例。
桑奇大塔
婆罗浮屠
基督教的教堂建筑先后创造了拜占庭式、罗马式和哥特式三种重要建筑风格。
圣索菲亚大教堂
比萨教堂建筑群
巴黎圣母院
哥特式教堂在建筑结构和外观造型上具有鲜明的特点:结构上使用肋架券、尖券、飞券,外观上,有一对高高的钟塔,中央大门上有玫瑰窗,大门立面装饰雕塑,教堂内部使用彩色玻璃窗。
夏特尔主教堂
伊斯兰教建筑在结构上普遍使用以拱券作为主要结构手段;屋顶多采用洋葱头形的穹顶;建筑纹样以几何形、植物纹、阿拉伯文字为其主要特色。
泰姬陵
奥马尔清真寺
第四课 “巨人”辈出——文艺复兴美术
文艺复兴三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
米开朗基罗
达芬奇
拉斐尔
蒙娜丽莎的微笑和形象,体现了对人和人性重视的人文主义精神。
达芬奇《蒙娜丽莎》
《最后的晚餐》画面构图体现多样统一的原则,运用焦点透视,画面有很强的的纵深感。
达芬奇《最后的晚餐》
米开朗基罗雕塑的代表作:《大卫》、《摩西》。
《大卫》
《摩西》
米开朗基罗壁画的代表作:西斯廷教堂天顶壁画《创世纪》。
《创世纪》
拉斐尔创造的圣母像体现了古典艺术所追求的理想美。代表作有《椅中圣母》、《雅典学院》等。
《椅中圣母》
《雅典学院》
扬·凡爱克和他的哥哥胡·凡爱克发明了油画颜料的新配方,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油画。
《阿尔诺菲尼夫妇像》
其他文艺复兴画家和作品:丢勒《四使徒》;波提切利《维纳斯的诞生》、《春》;提香《花神》;乔尔乔涅《入睡的维纳斯》;勃鲁盖尔《雪中猎人》。
第五课 传统与革新——从巴洛克风格到浪漫主义
巴洛克一词源于葡萄牙语,意为畸形的珍珠。它是崇尚古典美术的学者,对于不遵循古典美术规则的艺术风格的贬称。巴洛克风格的美术是为了适应天主教会和宫廷贵族审美趣味的需要
巴洛克建筑具有豪华、壮丽、雄健的风格。
贝尔尼尼《圣彼得大教堂广场》
巴洛克绘画与雕塑的重要特点:表现激烈的矛盾冲突和强烈的动势、复杂的构图。巴洛克的绘画同时注重光的表现。
鲁本斯《劫夺吕西普斯的女儿》
贝尔尼尼《阿波罗和达芙妮》
委拉斯凯兹《宫女》
荷兰杰出画家伦勃朗是公认的善于描绘光的丰富效果的能手。
《夜巡》
卢浮宫的东立面是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建筑里程碑式的作品,上下分三段,左右分五段,并以中央一段为主的等级层次分明的构图,是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建筑的典型特征之一。举世闻名的凡尔赛宫及其园林艺术,也都体现了古典主义的重要特征。
卢浮宫的东立面
新古典主义美术的重要特征:热衷表现希腊、罗马神话和历史故事、强调单纯、质朴、崇高的艺术风格。在法国大革命期间,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代表人物达维特,代表作品《荷拉斯兄弟的宣誓》、《马拉之死》。
《荷拉斯兄弟的宣誓》
《马拉之死》
浪漫主义注重艺术家的创造,注重情感的抒发,注重色彩和构图的情感表达,主张不受题材限制。代表作有热里科《梅杜萨之筏》、德拉克罗瓦《自由引导人民》、吕德《马赛曲》。
热里科《梅杜萨之筏》
德拉克罗瓦《自由引导人民》
吕德《马赛曲》
第六课 追求生活的真实——欧洲现实主义美术
现实主义美术又被人称为“批判现实主义”,主要特点是:注重表现现实生活、表达自己对现实的思考;反对主观臆造,强调客观的表现对象;关心同情劳动人民,刻画他们艰辛而贫困的生活,揭示社会的不公和虚伪。
库尔贝《奥南的葬礼》
库尔贝《画室》
米勒《拾穗》
罗丹是19世纪法国最杰出的雕塑家,是西方写实主义雕塑的最后一位大师,现代雕塑的先驱者。作品有《思想者》、《地狱之门》、《加莱义民》等。
《思想者》
《地狱之门》
《加莱义民》
杜米埃尤其以具有鲜明政治色彩倾向性的讽刺画和讽刺性的雕塑著名。代表作《令人讨厌的人》。
《令人讨厌的人》
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第七课 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和后印象派
印象派画家以全新的观点看待和描绘客观对象的光色关系,突破了传统的固有色的观念,用色彩并列法描绘不断变化的色彩感受,极大地提高了画面上色彩的明度和纯度。但由于印象派过分强调画家视觉的直觉性,忽视甚至抹杀理性分析,甚至将光与色作为绘画创作的主要目的,表现出重形式轻内容的创作倾向。
后印象派从根本上改变了西方美术写实的传统,转向以表现画家主观感受和艺术形式的探索为主要目标,成为20世纪西方现代美术的奠基者,真正实现西方美术从传统走向现代的根本变革。
莫奈《印象·日出》
《鲁昂大教堂系列作品》
其他印象派画家及作品:马奈(《福列斯·贝热尔酒吧间》)、德加(《舞台上的舞女》)、雷诺阿(《红磨坊街的舞会》)、修拉(《大碗岛星期天的下午》 点彩派)
德加《舞台上的舞女》
马奈《福列斯·贝热尔酒吧间》
修拉《大碗岛星期天的下午》
塞尚《有苹果和桃子的静物》
塞尚常采用适度变形的手法,同时注重色彩造型和几何程式。
梵高《自画像》
梵高在绘画中充分发挥了色彩的情感作用,对20世纪初现代主义绘画特别是野兽派和表现派的绘画,产生了重要影响。
高更《海边》
高更按照自己的主观情感描绘客观对象,并赋予一种异国情调和强烈装饰性的画风。
第八课 新的探索——现代绘画、雕塑和工业设计
马蒂斯是野兽派绘画的代表人物。野兽派的主要特点是根据画家主观表现的需要、自由地运用色彩和形体加以变形、夸张。
《马蒂斯夫人,有绿条的肖像》
蒙克是表现派的先驱,表现派的主要特点是强调表现个人主观情感,常采用夸张变形的手法,反对西方传统以和谐为美的审美观念。
《呐喊》
毕加索是立体派的创始人之一。立体派主要表现在造型上彻底打破了西方传统的以固定视点表现对象的手法,开创了把被描绘对象的形体解体,再根据作者主观表现的需要重新加以组合,从而出现了与常态不同以至于怪诞的形象。
《哭泣的女人》
抽象派的代表人物有蒙德里安和康定斯基。他们认为最好的艺术就是基本几何形的组合和构图。
蒙德里安《场景II》
康定斯基《即兴之作26》
波洛克是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的代表人物。主要特征是抽象性和主观随意性的结合。
《薰衣草之雾》
巴拉是未来派的代表人物,其特点是表现运动和速度。
《在凉台上跑的女孩》
达利是超现实主义绘画的代表人物,表现超现实的潜意识和梦幻。
《记忆的永恒》
其他20世纪的美术流派:达达派、波普艺术、照相写实主义、新达达派等。
《L.H.O.O.Q.》 杜尚
西方现代雕塑之父的布朗库西的雕塑作品《吻》,体现了纯朴、单纯的特点。
考尔德《稳定的运动》,是西方现代“活动雕塑”的代表作,是艺术和科技相结合的实例。
20世纪,以讲究产品的实用和美观相统一的工业产品设计,实现了艺术与经济、艺术与科技的新结合。
第九课 艺术和科技的新结合——现代建筑
现代建筑重视建筑的功能,强调建筑形式要服从功能的需要。
《包豪斯校舍》
现代建筑重视建筑空间,重视建筑与环境的有机结合。
赖特《古根汉姆美术馆的螺旋环绕大厅》
赖特《流水别墅》
现代建筑积极采用新材料、新技术和新结构,实现艺术与科技的新结合,不仅使许多摩天大楼拔地而起,而且促进了建筑形象和建筑风格的多样化。
吉隆坡佩重纳斯大厦
朗香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