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美景我来添
教学类别: 绘画
课时建议:1 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画面中主体与背景的立体空间关系。学会利用现成图片添画的方法,表现有立体感的城市景观。
过程与方法:在选择、剪裁图片过程中,学习将景物图片剪裁、组合拼贴并添画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剪裁添画的趣味性,体验创意和快乐、提高发现美和创意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剪裁有立体感的图片,添加适合的背景。
教学难点:主体与背景关系的协调统一。
教学准备:
学具:各类图片资料、铅画纸、彩色铅笔等
教具:各类图片资料、课件等
作业要求:
基础层面:剪裁人物、动物或景物的绘画或图片资料,添加适合的背景,形成城市景观。
拓展层面: 剪裁与拼贴、体现主体与背景协调统一,构图有变化,主体物突出。
教学过程:
一、 观赏与发现
1、课件展示各种场景的风景图片,请学生观察。
2、出示有主体与无主体的风景图片请学生观察比较。
3、师生交流、小结:主体是画面中呈现的主要景物或事物,它要与周围景物协调。
4、揭示课题。
预期学习效果:了解画面主体的作用和特点。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学校、社会、家庭等“美景”的资源,并把这些资源进行整合和提升,营创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追求的是创设一个愉快、宽松、和谐、互动的教学环境,着眼于对学生对美景的兴趣诱导,着眼于美景内容的挖掘,使学生对景物产生直接兴趣,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又能增强学生队美景关注度。]
二、讨论与交流
1、出示各种景物,请学生猜猜是什么环境中的景物。
2、展示与讨论:要依据景物添加与主题统一协调的背景;要注意景物在画面中的位置安排。
3、师生共同示范,为景物添画有立体感的背景。
预期学习效果:学习添画背景的要求与方法。
[设计意图:在教学中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谈论,让学生通过讨论欣赏了解各种美景图片中的地理、历史、民族民俗、民风、特产等的信息资料;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和收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相互交流的能力。]
三、创意与制作
1、小组交流各自的构思,提出建议。
2、提出作业要求:
用绘画或剪贴的形式为景物添加背景。
主体景物与背景协调,背景有立体感。
3、学生创意表现。
4、教师有针对性地指导。
预期学习效果:用多种方法为景物添画背景。
[设计意图: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挖掘了学生的合作潜能;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了学生相互倾听意识,提高了倾听的能力。为学生养成倾听的习惯、学会倾听的方法打下一个好的基础。教师在倾听学生汇报时,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表现、捕捉学生言语中的信息、思维过程中的闪光点,及时给予启发和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欣赏与评论
1、展示作品,全班欣赏。
2、学生自评、互评作品,介绍各组的创意。
3、教师总评。评价内容:
景物与背景卸掉,主体凸显。
景物在画面上的构图位置能引人关注。
背景的表现有创意,有立体感。
预期学习效果:交流作品,欣赏并评价他人的作品。
[设计意图:拓展学习内容可结合学生实际学习生活的环境,可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家乡上海的认识,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唤起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进一步增进学生的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展评可以激发和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有效性。]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