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6.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9-18 12:00:10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部编版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17·句容模拟)某班同学拟举办辛亥革命10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活动的主题分别确立为“构想共和”“浴血共和”“缔造共和”“维护共和”。以“缔造共和”为主题的纪念活动最应该选择在(  )
A.东京 B.武昌 C.广州 D.南京
【答案】D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据所学知识可知,“缔造共和”指的是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中华民国成立后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国观念深入人心。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辛亥革命的相关史实。
2.(2017·呼和浩特)中华民国成立以后,承担过民国首都职能的城市包括(  )
①北京 ②延安 ③南京 ④重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知识点】中华民国;北洋政府
【解析】【分析】武昌起义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定都南京。并商议召开国会事宜,此为中华民国第一个法定首都。中华民国第一任正式大总统袁世凯定都北京。袁死后,北洋军阀陷于分裂,北京政权先后被各派系军阀所轮流占据;中日战争时期,国民党迫于战争形势,将首都由武汉迁至重庆,此为陪都。延安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的总后方。不是国民党的首都。故选①③④。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中华民国成立以后,承担过民国首都职能的城市。
3.(2017八上·连城月考)鲁迅先生在《一件小事》中写道:“这是民国六年的冬天”,这里“民国六年”是指(  )
A.1915年 B.1916年 C.1917年 D.1918年
【答案】C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民国元年是1912年,民国元年即民国一年,故民国六年=1912-1+6=1917年,所以民国六年的冬天是指1917年的冬天。
故答案为C。
【点评】解答本题要把握历史时间的计算方法。本题难度适中。
4.下列孙中山先生的重大活动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组建兴中会 ②担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③成立中国同盟会 ④创建黄埔军校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③④② D.③①②④
【答案】B
【知识点】北伐战争
【解析】【分析】孙中山先生最早是组建兴中会,然后三会合并,成立同盟会,通过辛亥革命,担任临时大总统,以后促成国共两党合作,创建黄埔军校,故顺序是①③②④,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孙中山先生的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先后顺序。
5.(2016八上·临河期中)“国父”孙中山在领导中国民主革命斗争中愈挫愈奋直到临终前还在遗嘱中告诫革命党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这里“革命尚未成功”主要指(  )
A.没有建立起中华民国
B.没有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C.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D.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
【答案】C
【知识点】革命志士与武装起义
【解析】【分析】孙中山这句话指的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现实并没有因为辛亥革命而发生改变,故“革命尚未成功”主要指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后,很快被推翻;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辛亥革命的局限性。本题D项对学生的干扰性较大,应注意辨别和掌握。
6.下列关于辛亥革命的描述,不确切的是(  )
A.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B.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制度
C.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答案】B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封建剥削制度才被彻底废除,故选B。
【点评】关于辛亥革命的史实,学生还要知道,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打响了革命的第一枪,并取得了首义的胜利;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南京临时政府期间,孙中山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7.(2017·扬州模拟)2016年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他的主要历史功绩有(  )
①创办黄埔军校 ②领导辛亥革命 ③领导五四运动 ④创建中华民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知识点】孙中山早期革命活动;中华民国;黄埔军校建立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孙中山作为伟大的革命先行者,他成立资产阶级团体,组建中国同盟会,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开展护国运动、护法运动,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创办了黄埔军校。五四运动的领导者是李大钊和陈独秀。故题干中孙中山的主要历史功绩有. ①②④ 。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知识的能力。本题难度适中。
8.(2018九下·泰兴月考)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是(  )
A.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共同纲领》
D.《中华民国约法》
【答案】B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2年,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B项符合题意;
AC项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文件;
D项是袁世凯的复辟文件,是封建性质的文件,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额时间、内容和性质。
9.(2016八上·蚌埠期中)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在近代化探索过程中的突出成就是(  )
A.用暴力方式推翻了清王朝 B.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C.成立了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D.触及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度
【答案】B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在近代化探索过程中,以孙中山为首的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了辛亥革命,1912年1月1日,建立了中华民国,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这是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在近代化探索过程中的突出成就。A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在近代化探索过程中的突出成就。
10.(2018八下·太平开学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重要文件。下列关于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
B.它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C.它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D.它是袁世凯颁布的
【答案】D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6年,袁世凯颁布《中华民国约法》,宣传复古的孔家思想,为自己的复辟道路服务,D项说法不正确,ABC说法都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相关史实。本题难度适中。
11.(2016八上·蚌埠期中)如图是民国时期旅顺学生刘成汉的小学毕业证书。他毕业的时间应该是公元(  )

A.1947年 B.1948年 C.1949年 D.1950年
【答案】C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题目给出的图片中有民国三八年字样,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1912+38﹣1=1949年。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民国纪年与公元纪年的换算。
12.1912年1月1日晚,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的典礼在南京隆重举行。狮子山炮台鸣放礼炮108响,宣告 (  )
A. 新中国成立 B.国民政府垮台
C.中华民国成立 D.南京获得解放
【答案】C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史实的能力。
13.(2017八上·河北月考)辛亥革命是在一片胜利的“欢呼”声中失败的,这里的“胜利”主要指的是(  )
A.推翻了封建制度
B.成立了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
C.成立了中华民国
D.推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答案】C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考查的是辛亥革命的成果。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很多同学会盲目地选A,但是A项的封建制度不等于封建帝制。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辛亥革命的相关史实。本题难度适中。
二、材料分析题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使之。……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分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法院依法审判民事诉讼及刑事诉讼。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判行为时,得以动员四分之三以上出席,出席三分之二以上可弹劾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二:第十四条:大总统为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第十五条:大总统代表中华民国。第十八条:在总统提出法律案及预算案于立法院。第二十一条:在总统制定官制、官规。大总统任免文武百官。第二十三条:在总统为陆海军大元帅,统率全国陆海军。第三十九条:行政以大总统为首长,置国务卿一人赞襄之。第四十四条:司法以大总统任命之法官组织法院行之。第四十九条:参议院应大总统之咨询,审议重要政务。
——《中华民国约法》
(1)根据材料一,《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的立国根本原则和政体是什么?这具有什么进步意义?
(2)根据材料一,《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对防止袁世凯专权有何规定?
(3)根据材料二,归纳《中华民国约法》对大总统权限的规定。
(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中华民国约法》分别是什么性质的法律文件?
(5)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果实的原因。
【答案】(1)原则和政体:规定了“主权在民”的立国原则和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国家制度,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体。意义:否定了君主专制统治的合理性,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
(2)规定临时大总统在国务员辅佐下行使行政权,参议院有弹劾临时大总统的权力。
(3)规定实行总统制,大总统是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有成立立法院、公布法律、任免官吏、任命法官、统率军队等大权。
(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它体现了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的革命性和民主性。《中华民国约法》是袁世凯一手炮制的,是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否定,它为袁世凯独裁提供了法律依据。
(5)帝国主义列强的破坏;中国反动旧势力过于强大;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等。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⑴根据材料一的“: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和“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使之”的信息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规定了“主权在民”的立国原则和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国家制度,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体。这否定了君主专制统治的合理性,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
⑵根据材料一的“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和“出席三分之二以上可弹劾之”的内容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临时大总统在国务员辅佐下行使行政权,参议院有弹劾临时大总统的权力。
⑶根据材料二的“大总统为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和“大总统任免文武百官”以及“统率全国陆海军”等内容可知,《中华民国约法》规定实行总统制,大总统是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有成立立法院、公布法律、任免官吏、任命法官、统率军队等大权。
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它体现了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的革命性和民主性。《中华民国约法》是袁世凯一手炮制的,是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否定,它为袁世凯独裁提供了法律依据。
⑸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以后,建立了中华民国,但是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破坏;中国反动旧势力过于强大;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没有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等原因,导致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果实,辛亥革命失败。
【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的立国根本原则和政体。(2)本题主要考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对防止袁世凯专权的规定。(3)本题主要考查《中华民国约法》对大总统权限的规定。(4)本题主要考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中华民国约法》。(5)本题主要考查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果实的原因。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部编版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17·句容模拟)某班同学拟举办辛亥革命10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活动的主题分别确立为“构想共和”“浴血共和”“缔造共和”“维护共和”。以“缔造共和”为主题的纪念活动最应该选择在(  )
A.东京 B.武昌 C.广州 D.南京
2.(2017·呼和浩特)中华民国成立以后,承担过民国首都职能的城市包括(  )
①北京 ②延安 ③南京 ④重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2017八上·连城月考)鲁迅先生在《一件小事》中写道:“这是民国六年的冬天”,这里“民国六年”是指(  )
A.1915年 B.1916年 C.1917年 D.1918年
4.下列孙中山先生的重大活动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组建兴中会 ②担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③成立中国同盟会 ④创建黄埔军校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③④② D.③①②④
5.(2016八上·临河期中)“国父”孙中山在领导中国民主革命斗争中愈挫愈奋直到临终前还在遗嘱中告诫革命党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这里“革命尚未成功”主要指(  )
A.没有建立起中华民国
B.没有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C.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D.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
6.下列关于辛亥革命的描述,不确切的是(  )
A.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B.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制度
C.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7.(2017·扬州模拟)2016年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他的主要历史功绩有(  )
①创办黄埔军校 ②领导辛亥革命 ③领导五四运动 ④创建中华民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2018九下·泰兴月考)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是(  )
A.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共同纲领》
D.《中华民国约法》
9.(2016八上·蚌埠期中)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在近代化探索过程中的突出成就是(  )
A.用暴力方式推翻了清王朝 B.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C.成立了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D.触及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度
10.(2018八下·太平开学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重要文件。下列关于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
B.它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C.它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D.它是袁世凯颁布的
11.(2016八上·蚌埠期中)如图是民国时期旅顺学生刘成汉的小学毕业证书。他毕业的时间应该是公元(  )

A.1947年 B.1948年 C.1949年 D.1950年
12.1912年1月1日晚,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的典礼在南京隆重举行。狮子山炮台鸣放礼炮108响,宣告 (  )
A. 新中国成立 B.国民政府垮台
C.中华民国成立 D.南京获得解放
13.(2017八上·河北月考)辛亥革命是在一片胜利的“欢呼”声中失败的,这里的“胜利”主要指的是(  )
A.推翻了封建制度
B.成立了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
C.成立了中华民国
D.推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二、材料分析题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使之。……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分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法院依法审判民事诉讼及刑事诉讼。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判行为时,得以动员四分之三以上出席,出席三分之二以上可弹劾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二:第十四条:大总统为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第十五条:大总统代表中华民国。第十八条:在总统提出法律案及预算案于立法院。第二十一条:在总统制定官制、官规。大总统任免文武百官。第二十三条:在总统为陆海军大元帅,统率全国陆海军。第三十九条:行政以大总统为首长,置国务卿一人赞襄之。第四十四条:司法以大总统任命之法官组织法院行之。第四十九条:参议院应大总统之咨询,审议重要政务。
——《中华民国约法》
(1)根据材料一,《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的立国根本原则和政体是什么?这具有什么进步意义?
(2)根据材料一,《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对防止袁世凯专权有何规定?
(3)根据材料二,归纳《中华民国约法》对大总统权限的规定。
(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中华民国约法》分别是什么性质的法律文件?
(5)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果实的原因。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据所学知识可知,“缔造共和”指的是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中华民国成立后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国观念深入人心。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辛亥革命的相关史实。
2.【答案】C
【知识点】中华民国;北洋政府
【解析】【分析】武昌起义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定都南京。并商议召开国会事宜,此为中华民国第一个法定首都。中华民国第一任正式大总统袁世凯定都北京。袁死后,北洋军阀陷于分裂,北京政权先后被各派系军阀所轮流占据;中日战争时期,国民党迫于战争形势,将首都由武汉迁至重庆,此为陪都。延安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的总后方。不是国民党的首都。故选①③④。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中华民国成立以后,承担过民国首都职能的城市。
3.【答案】C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民国元年是1912年,民国元年即民国一年,故民国六年=1912-1+6=1917年,所以民国六年的冬天是指1917年的冬天。
故答案为C。
【点评】解答本题要把握历史时间的计算方法。本题难度适中。
4.【答案】B
【知识点】北伐战争
【解析】【分析】孙中山先生最早是组建兴中会,然后三会合并,成立同盟会,通过辛亥革命,担任临时大总统,以后促成国共两党合作,创建黄埔军校,故顺序是①③②④,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孙中山先生的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先后顺序。
5.【答案】C
【知识点】革命志士与武装起义
【解析】【分析】孙中山这句话指的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现实并没有因为辛亥革命而发生改变,故“革命尚未成功”主要指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后,很快被推翻;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辛亥革命的局限性。本题D项对学生的干扰性较大,应注意辨别和掌握。
6.【答案】B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封建剥削制度才被彻底废除,故选B。
【点评】关于辛亥革命的史实,学生还要知道,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打响了革命的第一枪,并取得了首义的胜利;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南京临时政府期间,孙中山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7.【答案】B
【知识点】孙中山早期革命活动;中华民国;黄埔军校建立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孙中山作为伟大的革命先行者,他成立资产阶级团体,组建中国同盟会,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开展护国运动、护法运动,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创办了黄埔军校。五四运动的领导者是李大钊和陈独秀。故题干中孙中山的主要历史功绩有. ①②④ 。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知识的能力。本题难度适中。
8.【答案】B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2年,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B项符合题意;
AC项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文件;
D项是袁世凯的复辟文件,是封建性质的文件,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额时间、内容和性质。
9.【答案】B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在近代化探索过程中,以孙中山为首的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了辛亥革命,1912年1月1日,建立了中华民国,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这是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在近代化探索过程中的突出成就。A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在近代化探索过程中的突出成就。
10.【答案】D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6年,袁世凯颁布《中华民国约法》,宣传复古的孔家思想,为自己的复辟道路服务,D项说法不正确,ABC说法都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相关史实。本题难度适中。
11.【答案】C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题目给出的图片中有民国三八年字样,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1912+38﹣1=1949年。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民国纪年与公元纪年的换算。
12.【答案】C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史实的能力。
13.【答案】C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考查的是辛亥革命的成果。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很多同学会盲目地选A,但是A项的封建制度不等于封建帝制。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辛亥革命的相关史实。本题难度适中。
14.【答案】(1)原则和政体:规定了“主权在民”的立国原则和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国家制度,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体。意义:否定了君主专制统治的合理性,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
(2)规定临时大总统在国务员辅佐下行使行政权,参议院有弹劾临时大总统的权力。
(3)规定实行总统制,大总统是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有成立立法院、公布法律、任免官吏、任命法官、统率军队等大权。
(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它体现了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的革命性和民主性。《中华民国约法》是袁世凯一手炮制的,是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否定,它为袁世凯独裁提供了法律依据。
(5)帝国主义列强的破坏;中国反动旧势力过于强大;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等。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⑴根据材料一的“: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和“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使之”的信息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规定了“主权在民”的立国原则和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国家制度,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体。这否定了君主专制统治的合理性,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
⑵根据材料一的“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和“出席三分之二以上可弹劾之”的内容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临时大总统在国务员辅佐下行使行政权,参议院有弹劾临时大总统的权力。
⑶根据材料二的“大总统为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和“大总统任免文武百官”以及“统率全国陆海军”等内容可知,《中华民国约法》规定实行总统制,大总统是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有成立立法院、公布法律、任免官吏、任命法官、统率军队等大权。
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它体现了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的革命性和民主性。《中华民国约法》是袁世凯一手炮制的,是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否定,它为袁世凯独裁提供了法律依据。
⑸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以后,建立了中华民国,但是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破坏;中国反动旧势力过于强大;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没有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等原因,导致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果实,辛亥革命失败。
【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的立国根本原则和政体。(2)本题主要考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对防止袁世凯专权的规定。(3)本题主要考查《中华民国约法》对大总统权限的规定。(4)本题主要考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中华民国约法》。(5)本题主要考查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果实的原因。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