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 语文 年级/册 一年级(下) 教材版本 部编版
课题名称 第八单元 21《小壁虎借尾巴》
教学目标 学习小壁虎借尾巴的经过,懂得鱼、牛、燕子、壁虎尾巴的用处,接受礼貌教育。
理解小壁虎尾巴的用处和再生的特点。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学生通过朗读体会鱼、牛、燕子、壁虎尾巴的特点,揭示了“动物尾巴都有用”这样一个道理,学生理解起来还是比较困难的。
难点分析 让他们自主选择角色反复朗读课文,发挥想象配上动作;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发现更多客气的说法;创设情境让他们运用课文中的说话方式来表演。在学生积极主动说的过程中,从我们的课堂中走到生活里头去,在生活中让我们去学语文,更去要用语文。对一年级的孩子来说还是有困难的。
教学方法 1.通过情境诵读和想象,感悟诗人天涯行役的相思之苦和相思之深。 2.通过讨论及问题探究,体验诗人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矛盾心情。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一个小谜语,看看谁最聪明,能够猜出来。四肢短短,身体扁平; 墙上爬行,专吃蚊蝇; 尾巴易断,断了再生。学生猜出后出示“壁虎”图。3.师: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壁虎。今天我们一齐来学习小壁虎借尾巴的故事。4.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想一想: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小壁虎的尾巴是怎么断的? 出示图:大家先看一看课文中的这幅插图,思考:要想知道“小壁虎为什么借尾巴”得从哪几个自然段找答案。 (1)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 学生选第1、第2自然段,各自轻声读。
知识讲解(难点突破) 读后判断:小壁虎的尾巴是怎么断的? 5.读议第3至第5自然段。想一想:小壁虎都找谁借过尾巴?结果怎么样? (1) 教师引导学生从读中知道小壁虎找 小鱼、老牛、燕子借尾巴,结果没借到。那么为什么没借到呢? (2)指导朗读下面几句话: ①.小鱼姐姐,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②牛伯伯,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③燕子阿姨,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引导学生理解用上“姐姐、您、行吗”等词语,及询问的语气,说明小壁虎十分有礼貌。引导学生体会加上“呢”这个语气词,可以表现小鱼、老牛、燕子是友好拒绝和因不能把尾巴借给小壁虎而为难的心情。(3)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对话。 分角色,演一演,小壁虎和小鱼、黄牛、燕子的对话。让学生把3、4、5自然段连起来朗读, 用“因为……所以……”这个句式说说小鱼、黄牛、燕子为什么没把尾巴借给小壁虎。6.读议第6、7自然段。(1)指名读课文,要求学生找出一组反义词, 说说小壁虎心情起先怎么样,后来怎么样。(2)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 读出从“难过”到“高兴”的心情。(3)小壁虎把借尾巴的事告诉了妈妈, 谁来扮演小壁虎把借尾巴的经过告诉妈妈,想一想该怎样说?
课堂练习(难点巩固) 7.课堂练习。⑴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小鱼用尾巴(拨水),黄牛用尾巴(赶蝇子), 燕子用尾巴(掌握方向),小壁虎的尾巴断了以后,还能(长出来)。⑵请你当一个小小调查员,看看还有哪些动物的尾巴有特殊的作用。 动物名称尾巴的作用 小鸟飞行器,掌握方向鹿报警器,向同伴发出警报兔子逃命,被猛兽咬住时脱皮逃命
小结 9.学完这篇课文,你有了哪些收获呢?我知道了很多知识,比如,蚊子是小壁虎的食物,而小壁虎又是蛇的食物。原来小壁虎的尾巴还可以再生,太神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