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回忆鲁迅先生》(节选)(随堂练习)(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回忆鲁迅先生》(节选)(随堂练习)(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9.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1-29 11:06: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3课 《回忆鲁迅先生》 (节选)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调羹(gēng) 舀水(yǎo) 弄堂(nòng) 校对(jiào)
B.竭力(jié) 绞肉(jiǎo) 揩油(xié) 铁栏杆(gǎn)
C.油腻(nì) 咳嗽(sou) 阖家(hé) 瞿秋白(qú)
D.不济(jì) 干劲(jìng) 捆上(kǔn) 果戈理(gē)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鲁迅先生的书桌整整齐齐的,写好的文章压在书下边,毛笔在烧瓷的小龟背上站着。
B.能否顺利开展大课间活动,也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保障条件。
C.在语文学习之旅中,我们将领会到名人的光辉形象。
D.郎朗演奏的钢琴曲真是太神妙了,我不仅听得入了神,而且其他的听众也都陶醉了。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用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因为鲁迅先生的胃不大好,每饭后必吃“脾自美”药丸一、二粒。
B.刚刚我不是来过了吗?怎么会好久不见?就是上午我来的那次周先生忘记了,可是我也每天来……怎么都忘记了吗?
C.以后我想起这件事来,私下和许先生谈过,许先生说:“周先生的做人,真是我们学不了的。哪怕一点点小事。”
D.刚好了,这些就都一起开始了,还计算着出三十年集(即《鲁迅全集》)。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语句恰当,语意连贯的一组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才奠定了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
①为了与他们论是非、争黑白,鲁迅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动用自己所有的知识储备,呕心沥血。
②鲁迅是伟大的,他的伟大,至少一半要拜对手所赐。
③所以才有了那一篇篇闪烁着智慧光芒的杂文。
④看看他的那些对手吧,胡适,林语堂还有郭沫若,个个都是国内顶级文人学者。
A.②④①③ B.②④③① C.④②③① D.④②①③
5.下列文学常识中有误的一项是( )
A.萧红,原名张乃莹,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呼兰河传》,散文集《生死场》《牛车上》。
B.《回忆鲁迅先生(节选)》主要对鲁迅先生的日常生活进行了记述,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怀念和敬爱之情。
C.鲁迅发表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D.萧红与鲁迅先生是师生关系,她的成名作《生死场》便是在鲁迅先生的帮助下发表的。
6.下列对课文《回忆鲁迅先生(节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敏锐地捕捉到了鲁迅先生许多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出鲁迅先生的个性、情趣、精神、气质。
B.鲁迅先生用原稿包油条,用校样揩桌子、擦手,洗澡间里也摆着校样纸,这说明了鲁迅先生不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
C.“吃鱼丸”这件事表现了鲁迅先生民主,遇事不盲从,做事认真,深人实际的严谨品质。
D.文章用白描手法刻画鲁迅先生,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崇敬和爱戴之情。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窑 语
傅 菲
①窑火,耸立,火鸟一样张开了翅膀,壮美地翱翔。我们的胸膛灼热,与火鸟紧紧拥抱在一起,尽情幻舞。
②从窑山村回来,窑火一直在我的脑海里燃烧着。
③我熟悉南方的土窑:半圆形的拱门,长长的土砖垒砌的窑垄,方块的天窗,伏地而起的烟囱。场院里,土陶坯已经晒得发白,泥浆水淌出的油状水痕成了陶器的花纹,泥池里黑褐色的胶泥温顺柔和。
④泥是从老河道里挖上来的,一车一车地拉到泥池里,浇上水,用木勺泼洒,一遍又一遍,踩泥人把健壮的牛从牛圈里拉出来,和它说着亲热的话,喂上整畚斗的米糠,然后把它的眼睛蒙起来,牵进泥池踩泥。踩了半日,直到胶泥如蒸熟的糯米浆,黏、糯、柔。制陶师用一把弓状的钢丝锯,把池泥切割成一块块,抱进茅棚里开始制陶。在青石案桌上,师傅狠狠地摔打,反复地摔打,打得胶泥瘫软便开始揉,揉出泥皮片。师傅托着泥皮片,裹在陶模上。一只手转动模具,一只手给胶泥刮浆,浆水汩汩地淌下来,浓浓的。
⑤做好的土陶坯,在地垄里暴晒。陶坯暴晒之后一日比一日白,亮出泥质浑厚的色泽,花纹一圈圈地吐出来,有荷花,有丁香,有蔷薇,有如水的波纹。烈日暴晒七日,制陶师傅便把陶坯一个个抱进窑,一垄垄地码起来,码两天,封了窑门,师傅们坐在一起,喝一顿酣畅的酒。酒喝够了,这时月亮已经爬上了屋顶,开始点窑火。窑火,被噼啪作响的木柴唤醒,树脂吱吱吱地叫,火星四溅,如熟透的石榴一样迸开。陶坯被红绸般的火焰包裹着,一层又一层。
⑥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家的大部分器物,我们用砖瓦筑舍,用碗盛饭,用菜缸腌制威菜,用壶泡茶,用杯喝酒。窑里烧出来的每一件物品都留有人的温度,有人的品性,和我们一样淳朴,一样要经过摔打,与我们的生命一样易碎、坚硬,最后与我们一同走过岁月。
⑦记得在孩童时期,快过年了,我随母亲去小镇郑坊,拉一架平板车买土缸土瓮。卖陶器的店有好几家,我们一家一家看过去,问价格,看成色,一条街走完,已是中午。母亲拉车,我在后面推车小跑,布鞋摩擦沙子的声音,沙沙沙的,和冷风的声音相互交混,至今不散。
⑧时代变迁,我们的生活方式在改变,所用的器物也在改变。我看过很多土窑,但大部分废弃了,窑火熄灭。把我们从远古洞穴带进家园的窑,慢慢消失,被我们遗忘。
⑨在窑山,我再一次看到了窑。在老旧的窑场,我见到了制陶师傅,穿着藏青色的围裙,戴着草帽,吸着纸烟,粗粝厚实的手掌裹着泥垢——我多么熟悉这朴素的模样,一口口大水缸,整整齐齐地排在院子里,在阳光下散发圆润的光泽,黝紫黑的釉色却白得发亮。我拍拍缸身,把耳朵贴在缸口,嗡嗡嗡的,声音清脆、爽亮,如泉水淌于井中。在两栋瓦房里,码着晒干了的土陶坯,一层一层,一垄一垄。我推开满是灰尘的木门,黯淡的光线落在土陶坯上,器物如昨,鲜亮如初。
⑩瓦舍前后的院子里,瓜架上的南瓜花和黄瓜花开得粉嫩。村子旁的丰溪河依旧流着,河流哺育这片土地,令它生生不息。窑,是信江沿岸最具人烟气息的文明。窑,我们曾如依赖屋舍一样依赖它。窑,给了我们四壁,给了我们屋顶。窑火,那么慈爱,那么倔强。窑火,是我们的摇篮曲,也是我们的生命之歌。
我抚摸着大水缸,手久久不忍离开。
(有改动)
7.文中三次写到制陶师傅,内容各有侧重,请根据文章内容完成表格。
第一次 (1) (2)
第二次 写窑火点燃前的准备 (3)
第三次 (4) 表现制陶师傅的朴素
8.从修辞角度赏析文中第⑤自然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陶坯被红绸般的火焰包裹着,一层又一层。
9.请简析第⑩段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10.文中第⑦段有什么作用?
三、名著阅读
11.填空。
读《朝花夕拾》我们了解了童年鲁迅在家中的①____________享受到的乐趣,以及在②____________跟随寿老先生读书的情景;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们了解到保尔在身为老布尔什维克的③____________的培养下,产生了强烈的革命热情,最终成为坚定的革命战士,伤残后,他在母亲和妻子的帮助下用生命写成了小说④《____________》。
12.有人说:“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部《西游记》。”请你结合小说中一两个人物的经历,阐述一下对这句话的理解。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A.“弄”读lòng;
B.“揩”读kāi,“杆”读gān;
D.“劲”读jìn;
故选C。
2.A
【详解】这道题目考查学生对语病修改的能力。语病修改的内容,主要出现在语法、逻辑、和修辞三个方面。常有错误为搭配不当、自相矛盾、结构混乱、成分残缺等。该题B项是前后不搭配,不能形成一一对应的关系,C项词语搭配不当,不能用“领会”搭配“形象”,D项结构混乱,句意不明。
3.A
【详解】A.“药丸一、二粒”这里的顿号使用错误,这里表示约数,不需要顿号。
故选A。
4.A
【详解】本题考查排序。
纵观选项和语句,空缺处填鲁迅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的原因,②句讲鲁迅的伟大,应该放在首空,引起全段;④句紧承②句中的“对手”,列举鲁迅“对手”都是“国内顶级文人学者”,应排第二位;①句将鲁迅是如何奋斗的(或同对手战斗的),应排第三位;③句“所以”是总结奋斗的结果,应排第四位;因此排序为:②④①③。故选A。
5.A
【详解】A.《生死场》《牛车上》为小说。
故选A。
6.B
【详解】B.说明了鲁迅先生不注重名利,具有淡泊名利的特点。
故选B。
7.(1)写制作陶坯的过程(2)表现制作工艺的繁杂、精细(3)表现制陶师傅的细心、辛苦(4)写制陶师傅的模样 8.运用比喻的修辞,把火焰比作红绸,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窑火的颜色和形态之美。 9.窑火烧制出我们赖以生存的各种器物,养育了我们;它和我们的生命一样,虽然历经变迁,仍然顽强不屈,表达了作者对窑火的感激和对生命的赞美。 10.插叙了作者孩童时期随母亲买土缸土瓮的经历,承接上文“与我们一同走过岁月”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与窑相伴的岁月的怀恋,丰富了文章内容。
【解析】7.考查文章内容的梳理。解答此题,根据表格中给出的提示找到相对应的段落内容,用简洁的语句加以概括即可。解答第一二个空,通过浏览全文可知第一次写制陶师傅应是在第④段,这一段中的“制陶师用一把弓状的钢丝锯,把池泥切割成一块块,抱进茅棚里开始制陶。在青石案桌上,师傅狠狠地摔打,反复地摔打,打得胶泥瘫软便开始揉,揉出泥皮片。师傅托着泥皮片,裹在陶模上。一只手转动模具,一只手给胶泥刮浆,浆水汩汩地淌下来,浓浓的。”这些语句是写制陶师傅制作陶坯的过程,制陶先要把池泥切割成一块块,再狠狠地摔打,反复地摔打,然后揉出泥皮片,再裹在陶模上,由此可看出制作工艺十分繁杂、精细;解答第三个空,根据“写窑火点燃前的准备”可锁定答题区域在第⑤段,结合“酒喝够了,这时月亮已经爬上了屋顶,开始点窑火”可知窑火点燃前的准确应在这句话的前面,结合“烈日暴晒七日,制陶师傅便把陶坯一个个抱进窑,一垄垄地码起来,码两天,封了窑门”可看出制陶师傅的细心、辛苦;解答第四个空,联系全文可知第三次制陶师傅是在第⑨段,结合“在老旧的窑场,我见到了制陶师傅,穿着藏青色的围裙,戴着草帽,吸着纸烟,粗粝厚实的手掌裹着泥垢”可知这是对制陶师傅的外貌的描写,写了制陶师傅的模样。
8.考查句子的赏析。根据题干要求,需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进行赏析。“红绸般的火焰”这一句,把火焰比作红绸,可知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红绸的颜色是红色的,写出了窑火的颜色如红绸,也写出了火的形状像绸缎,据此结合比喻的作用进行分析。
9.考查句子含义的理解。句子深层含义的把握,应从探究作者的写作目的入手,结合中心思想来分析。结合前文描述的内容来看,窑火烧出了陶器,养育了我们,所以称其为“摇篮曲”;“生命之歌”中的“歌”是歌颂的意思,这是作者运用抒情的表达方式,表达对窑火及生命的深情赞美。从这一角度理解整理出答案即可。
10.考查插叙的作用。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情节或故事的叙述方法。作用是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有时会起到解释说明的作用,使文章脉络清晰,结构紧凑等。本段回忆童年时期随母亲买土缸的经历,这是插入一段相关的情节的叙述,故是插叙。这一段经历也是体现了“我们和窑里烧出的物品一起走过的岁月”,故这一段承接了上文“与我们一同走过岁月”一句,这是对作者童年时与窑相伴时的岁月的回忆,由此可看出作者对与窑相伴的岁月的怀恋。作者对对与窑相伴的岁月如此怀念,当消失,作者势必会感到遗憾,这就为文末土窑消失的遗憾之情的抒发作了铺垫。
11. ①百草园 ②三味书屋 ③朱赫来 ④暴风雨所诞生的
【详解】考查对名著内容的把握。《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收录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其中的一篇,描述了作者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严格但不乏乐趣的生活,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塾教育的尖锐矛盾。写童年鲁迅在家中享受到乐趣的是在百草园,跟随寿老先生读书的是在三味书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前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联系原著可知,老布尔什维克指的是朱赫来,朱赫莱在小说中是俄罗斯共产党的地下工作者,在和保尔-起生活的时间里给他讲了许多革命道理,传授了许多革命知识,对保尔思想的成长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保尔伤残后,他写成了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
12.示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被唐僧误会。人有的时候也会因为某些事被误会。
【详解】考查对名著内容的理解和感悟。联系《西游记》这部作品中的人物及其相关经历,把这些人的经历与每个人的人生联系起来。如唐僧取经途中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险阻都不会放弃取经这个目标,由此我们可以联系到人生中,追逐梦想的过程中势必会遇到艰难险阻,但不应放弃,坚持到底才能成功。也可以联系其他人物的相关经历进行理解。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