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0张PPT)
人教部编版 八年级下
桃 花 源 记
桃花源诗 (东晋)陶渊明
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
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
往迹浸复湮,来径遂芜废。
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
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
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
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
童孺纵行歌,班白欢游诣。
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
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
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
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
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
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
愿言蹑清风,高举寻吾契。
新 知 导 入
这首《桃花源诗》,是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创作的一首田园诗。
你知道吗?这篇作品原名为《桃花源诗并序》。诗歌之前,还有一篇小序,交代了写作的缘由,而这篇小序,因为语言清新自然,想像新颖独特,后来独立成篇,成为传世名篇。 即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桃花源记”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篇小序,,开启我们的学习之旅。
新 知 导 入
文体常识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叙事、写景、状物,也可以抒情、议论、说理。通常的写法是寓情理于事、景、物之中,或借叙事、写景、状物而抒情言理。
记分为碑记、游记、杂记等多种类型。
学 习 目 标
1.朗读背诵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2.翻译理解课文,理清文章的叙事线索,分析文章虚实结合、详略得当的写法。
3.感受桃花源幽美的环境、淳朴的人情。体会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走近作者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别号“五柳先生”。著名诗人、辞赋家、散文家。曾担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后任彭泽令,因“不为五斗米折腰”,毅然解印去职,归隐田园。
代表作:诗歌《饮酒》《归园田居》
散文《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
辞赋《归去来兮辞》
。
写 作 背 景
本文大约写于公元421年,当时政治黑暗,战乱频繁,生灵涂炭。其时陶渊明已归隐多年,对于战乱造成的苦难,有着深切的感受,但他无法改变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虚构了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产生的。
字 音 字 形
检 查 预 习
豁然开朗 屋舍俨然
黄发垂髫 便要还家
阡陌交通 无人问津
屋舍俨然 便舍船
间隔 诣太守
qiān mò
huò
yāo
tiáo
yǎn
jīn
shè
shě
jiàn
yì
(二)古今异义
1.芳草鲜美 古义:鲜艳美丽。 今义:(菜肴、瓜果等)滋味好。
2.仿佛若有光
古义: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
今义:似乎,好像。
3.屋舍俨然 古义:整齐的样子。 今义:形容很像。
(一)通假字 便要还家
(“要”通“邀”,邀请)
字 词 梳 理
4.阡陌交通 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原是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统称,现仅指运输事业。
5.率妻子邑人 古义:妻子和儿女。
今义:指男子的配偶。
6.来此绝境 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7.无论魏晋
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义:连词,表示在任何条件下结果都不会改变。
8.不足为外人道也
古义:不值得。 今义:不充足。
9.遂与外人间隔
古义:隔绝不通音信。
今义:事物在空间或时间上的距离。
(三)一词多义
1.出 不复出焉(动词,出去) 皆出酒食(动词,拿出)
2.寻 寻向所志(动词,寻找) 寻病终(副词,随即,不久)
3.之 忘路之远近(助词,的) 渔人甚异之(代词,这种景况)
具答之(代词,代指对方的问题) 处处志之(助词,不译)
闻之,欣然规往(代词,这件事)
4.舍 便舍船(离开,动词) 屋舍俨然(房屋,名词)
5.为 捕鱼为业(作为,动词) 不足为外人道也(对,向,介词)
(四)词类活用
渔人甚异之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诧异)
复前行(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前)
欲穷其林(形容词作动词,走到尽头)
此中人语云(名词作动词,告诉)
处处志之(名词作动词,做标记)
(五)特殊文言句式
1.判断句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也”表判断)
2.省略句
(1)省略主语
①山有小口,(小口)仿佛若有光。(武陵人)便舍船,从口入。(分别省略主语“小口”“武陵人”)
②其中(人们)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其中”后省略主语“人们”)
③(村中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渔人)具答之。
(分别省略主语“村中人”“渔人”)
(2)省略宾语
①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
(“问”“要”后省略宾语“渔人”)
②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为”后面省略宾语“之”)
③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延”后省略宾语“渔人”)
(3)省略介词
林尽水源。(“尽”后面省略介词“于”)
听 朗 读 知 文 意
整 体 感 知
1.听读课文,注意读音和节奏。
2.疏通文意,理清文章层次结构。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作为
沿着,顺着
新鲜美好
尽
惊异,诧异。这里是“对…感到惊异”的意思
落花。
繁多的样子
疏 通 文 意
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靠捕鱼谋生。(有一天)他顺着小溪划船,忘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树夹着溪流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地 上)芳草鲜艳美丽。落花纷纷。渔人非常诧异。再往前走,想走到这林子的尽头。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隐隐约约,形容看不真切。
仅仅、只
又,再
类
田间小路
可以互相听到
全,都
指老人和小孩
舍弃、放弃
整齐的样子
交错相通
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紧接着)就是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里面好像有光似的。(渔人)就离了船,从洞口进去。初进时,洞口很窄,仅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舍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人们在田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着打扮都跟桃花源外面的人完全一样。老人和小孩个个都安闲快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详细
全,都
同“邀”,邀请
竟然,居然
yù
告诉
不值得,不必
于是,就
妻子儿女
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于是、就
隔绝、不通音讯
不要说,更不必说
对、向
感叹
邀请
(那里面的人)见了渔人,竟大吃一惊,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尽的回答了他。那人就邀请渔人到自己的家去,备酒杀鸡做饭菜(款待他)。村中的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说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邻来到这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于是就与外面的人断绝了往来。他们问起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这个人为他们详细的介绍了自己所听到的事,(他们听罢)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也请渔人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渔人在这里住了几天,就告辞离去。这里的人告诉他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 遂迷,不复得路。
已经
沿着、顺着
到
做记号
名词,标志
先前的
拜访
渔人出来后,找到他的船,就沿着旧路回去,(一路上)处处做了记号。回到郡里,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这些情况。太守立即派人跟他前往,寻找前次做的标记,竟迷失了(方向),再也没找到路。
南阳的刘子骥,是个是个志向高洁的隐士,听说了这件事,高兴地计划要去(探访桃花源)。计划还未实现,不久就因病去世了。从此以后就再也没有探求(桃花源)的人了。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打算,计划
没有实现
随即,不久
问路。津,渡口。
第一部分(1): 写渔人发现桃花林的经过。
第二部分(2、3):写渔人进入桃花源的见闻和感受。
第三部分(4、5):写渔人离开以及太守等人先后探访桃花源
未果的情形。
层 次 梳 理
研 读 课 文
细 读 探 究
1、找出反映渔人发现桃花源经过的词语。
缘溪行
逢桃林
穷其林
得一山
从口入
2.作者是怎样描绘桃花林的美景的?有什么作用?
“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清清的水,夹岸的桃花林,纷飞的花瓣,野草芳香。简洁的语言写出了花色纯一,花多、花美的景色,突出了桃花林的奇异。
作用:这段景物描写带有神秘色彩,暗示将会出现
奇境,为渔人进入桃花源渲染了气氛,也为桃花源
的美好生活图景做铺垫。
3.作者是怎样描绘桃花源的?有怎样的用意?
作者从自然景象和生活情景两方面描绘了桃花源。
自然景象:“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生活情景:“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
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用意:作者所描绘的理想境界的生活图景,
寄托着作者的理想,这也是此文的核心。
——因为桃源与世隔绝久远,从来没有见过陌生人。
桃花源中的人定居此处的原因是:避秦时乱。不想被外人打扰。
4.桃花源中的人见渔人,为什么“乃大惊”?
5.桃花源中的人是怎样热情好客的?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6、桃花源人为什么来到这个地方
(桃花源人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邻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
7.“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桃源人为什么叹惋?
为桃源外的世界动乱、社会黑暗而叹惋;
为桃源外的人过着痛苦的生活而叹惋。
8. 桃花源的人说“不足为外人道也”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桃花源中的人并不愿与外界世俗中的人交往,和上文的“绝境”“间隔”,都为渔人后来“迷”而“不复得路”,桃花源不可寻的结局埋下伏笔。
9. 渔人离开桃花源,“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来“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这样写更加突出桃花源是似有而无、似真而幻,暗示桃花源是虚构,不存在的,增加了神秘色彩。
本文借渔人进出桃花源的故事,表现作者对理想的桃花源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以及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关键词:向往、不满,同情。
文 章 主 旨
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末年,当时社会政治黑暗,兵连祸结,民不聊生。作者写作此文时已隐居多年,对农民的苦难深有感触。在文中他虚构了一个宁静安乐的世外桃源,在这里,人人劳动,自耕自食,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乱,人们过着安居乐业、友好和睦的生活。这个世外桃源,寄托了作者的社会理想,这样的理想社会反映了人民反对压迫、反对战争的愿望,同时也批判了当时的黑暗现实,因而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这理想境界不过是一种理想化了的小农经济下的田园生活,而且是一种不可能实现的空想。
作者为什么要虚构一个世外桃源?我们应怎样认识?
深 入 探 究
1.线索清晰,构思巧妙。
全文以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以时间先后为顺序,从发现桃花林到访问桃花源,再到离开桃花源,再寻桃花源,一线贯穿,层次分明。
作者写进入桃花源的经过,给读者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在故事发展中,又不断设置悬念。 作者就是这样层层设下悬念,又逐层析开,紧紧地吸引读者
写 法 探 究
2.真假结合,虚实相生。
本文既具有浓烈的浪漫虚幻色彩,又有强烈真实的感人力量。这一方面是因为主题具有现实意义,另一方面是由于作者始终注意把虚构与写实结合起来。桃花源是“避秦时乱”的人们开辟的,一直延续到晋代,与世隔绝五六百年,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但“秦始皇式”的暴政在陶渊明生活的时代依然存在,东晋统治集团对人民的残酷压榨、刘裕篡权的动乱都是活生生的现实。所以,读者能通过这离奇的构思,强烈地感受到主题的真实。
同时,作者始终注意结合现实来虚构故事。如文章一开始就明确地向读者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的身份职业,最后写南阳刘子骥向往这块乐土,欣然寻访,没有成功。作者之所以如此首尾呼应,意在使人确信,虚幻的桃花源是实有其地的胜境,从而增强了作品的艺术力量。
喜
桃花源记
发现桃花源
再寻桃花源
访问桃花源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未果、遂迷
板 书 设 计
迷
惊
寄托社会理想
作 业 布 置
1.背诵默写全文。
2.积累文言字词句。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