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八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1
复习目标
1.掌握小说的相关知识
2.识记单元重点字音、字形
3.理解单元重要词语
4.了解单元相关文学文化常识
5.理解课文中心主旨
2
文化知识库
一、小说的概念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样式。
二、小说的分类
小说按其篇幅的长短,可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微型小说几种;按其题材,可分为历史小说、科幻小说、言情小说等几种;按其体例,可分为章回体小说、日记体小说、书信体小说、自传体小说等几种;按其表现手法,可分为现实主义小说、浪漫主义小说。
了解小说的相关常识,在阅读和欣赏小说的时候,对理解小说主题及艺术表现手法都有很大帮助。
2
复习导入
三、小说的基本特征
1.能够多方面细致地刻画人物,塑造有血有肉、生动感人的人物形象。
2.能够表现更为完整、更为复杂的故事情节。
3.能够具体地描绘各种复杂的环境。
四、小说的三要素
1.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是小说的主要构成要素,是作者用现实生活中不同的人物原型提炼加工而成的,所以小说中的“我”不能看成是作者,它只表示小说是以第一人称来叙述的。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社会现实的主要手段。
文化知识库
2
复习导入
四、小说的三要素
2.故事情节
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有时为了介绍人物和背景会在开头加上“序幕”,为了深化主题、升华情感,会在结尾加上“尾声”。
3.环境描写
包括社会环境描写和自然环境描写,作用是衬托人物、渲染气氛、给情节的发展提供背景和场所。社会环境描写,可以交代时代背景、社会习俗、思想观念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自然环境描写是为了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表达人物的心情,渲染气氛等。
文化知识库
2
复习导入
五、小说阅读的基本要点
1.把握故事情节。
2.理解典型环境。
3.分析人物形象。
4.挖掘小说主题。
5.品味经典语言。
6.领会写作技巧。
文化知识库
3
复习要点
第1课 社 戏
3
复习要点
1.字音字形
归省(xǐnɡ) 偏僻(pì)
行(hánɡ)辈 絮叨(dɑo)
潺潺(chán) 橹(lǔ)
撮(cuō) 皎(jiǎo)洁
mí(弥)散 cuān(撺)掇
dài(怠)慢 yì(屹)立
家juàn(眷) 前ɡāo(篙)
兽jǐ(脊) 欺wǔ(侮)
3
复习要点
2.词语解释
①消夏:避暑。
②归省:指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看望父母。
③絮叨:翻来覆去地说。
④怠慢:冷淡;客套话,招待不周。
⑤撺掇:从旁鼓动人做某事。
⑥朦胧:月光不明,“朦胧”本是形容词,这里活用为动词。
⑦依稀:隐隐约约。
⑧弥散:弥漫消散。
⑨踊跃:跳跃;形容情绪热烈,争先恐后。
⑩皎洁:(月亮等)明亮而洁白。
3
复习要点
3.文学常识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1918年5月15日发表《狂人日记》,这是中国现代第一部白话文小说,1921年发表中篇白话小说《阿Q正传》。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等,都收在《鲁迅全集》里。
4.中心主旨
这篇小说以“社戏”为线索,回忆了“我”十一二岁时在平桥村经历的美好的童年往事,刻画了一群栩栩如生的农家孩子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无私友爱的美好品质,抒发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和对童年美好生活的留恋之情。
3
复习要点
5.结构图表
3
复习要点
第2课 回延安
3
复习要点
1.字音字形
心窝(wō) 登(dēnɡ)时
羊羔羔(ɡāo) 馍(mó)
炕(kànɡ) 窑(yáo)
méi(糜)子 脑pàn(畔)
tà(踏)步 翅bǎnɡ(膀)
3
复习要点
2.词语解释
①厉害:难以对付或忍受;剧烈;凶猛;严厉。
②登时:立刻。
③糜子:一种形状像小米、没有黏性的黍类谷物。
④鸡毛信:一种粘附有鸡毛以表示需要迅速传递的紧急信件。
3
复习要点
3.文学常识
贺敬之,1924年生,山东枣庄人,诗人、剧作家。1945年,鲁迅艺术文学院集体创作了歌剧《白毛女》,文学剧本由贺敬之、丁毅执笔。有诗集《放歌集》《贺敬之诗选》等。
4.中心主旨
诗人饱含激情,以“回延安”的过程为线索,回忆了在延安的战斗生活,赞颂了延安的巨大变化,并展望了延安的未来,表现了诗人热爱母亲延安的一片赤子之心,抒发了对母亲延安的眷念之情。
3
复习要点
5.结构图表
3
复习要点
第3课 安塞腰鼓
3
复习要点
1.字音字形
骤(zhòu)雨 瞳(tónɡ)仁
恬(tián)静 飞溅(jiàn)
严峻(jùn) 渺(miǎo)远
烧zhuó(灼) kànɡ(亢)奋
mò(蓦)然 rǒnɡ(冗)杂
huì(晦)暗 束fù(缚)
jī(羁)绊 jiá(戛)然而止
3
复习要点
2.词语解释
①恬静:安静;宁静。
②亢奋:极度兴奋。
③萧萧:拟声词,形容马声或风声等。
④晦暗:昏暗。这里是迷惘、糊涂的意思。
⑤冗杂:繁杂。
⑥束缚:使受到约束限制;使停留在狭窄的范围里。
⑦羁绊:缠住不能脱身,束缚。羁,约束。
⑧磅礴:(气势)盛大。
⑨惊心动魄: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
⑩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戛然而止:声音突然中止。
3
复习要点
3.文学常识
刘成章,1937年生,陕西省延安市人。诗人、散文家。20世纪80年代以来主要以散文创作活跃于文坛。出版过多部散文集,其中《羊想云彩》获首届鲁迅文学奖。
4.中心主旨
这篇散文通过对安塞腰鼓表演前、表演中、表演后三个场面的描写,歌颂了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表现了西北汉子的阳刚美和要冲破束缚与阻碍的强烈愿望,讴歌了中华民族和黄土高原特有的文明。
3
复习要点
5.结构图表
3
复习要点
第4课 灯 笼
3
复习要点
1.字音字形
焚(fén)身 皎(jiǎo)洁
犬吠(fèi) 磷(lín)火
乡绅(shēn) 争讼(sònɡ)
领域(yù) 斡(wò)旋
熙(xī)熙然 思mù(慕)
静mù(穆) 怅wǎnɡ(惘)
tuì(褪)色 可mǐn(悯)
夜深星lán(阑)
3
复习要点
2.词语解释
①领域:一个国家行使主权的区域;学术思想或社会活动的范围。
②斡旋:调停,调解。
③静穆:安静,庄严。
④怅惘:惆怅迷惘;心里有事,没精打采。
⑤燎原:(大火)延烧原野。
⑥马前卒:旧时指在马前供奔走役使的人,现用来比喻在前面奔走效力的人。
⑦人情世故:为人处世的道理。
3
复习要点
3.文学常识
吴伯箫(1906—1982),原名熙成,山东莱芜人,散文家、教育家。一生作品丰硕,主要收在《羽书》《烟尘集》《黑与红》《潞安风物》《北极星》《出发集》《忘年》等文集中。20世纪60年代初,正值我国三年困难时期,应《人民日报》的要求,吴伯箫同志先后写了《北极星》《记一辆纺车》《歌声》等20多篇散文。在这些散文中,作者热情歌颂了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和作风,歌颂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激励人民战胜困难,夺取新的胜利。
4.中心主旨
这篇文章以散文的笔法,抒写了作者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自己乃至中华民族的重要意义,同时表现出作者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担当精神和爱国情怀。
3
复习要点
5.结构图表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