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9.1溶液的形成
第一课时
知识链接
1.混合物的概念。纯净物的概念。
2.硬水、软水的概念。如何鉴别软水和硬水?如何将硬水转化为
软水(分实验室和生活中两种情况)?
3.金属单质是由_____(微粒)构成的,水是由____构成的,
氯化钠是由_________构成的。
4.分子的4条性质。
5.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内因:反应物的性质
外因:温度、浓度、接触面积、催化剂
学习目标
认识溶解的宏观现象及微观过程。
理解溶液的特征及溶液的组成,建立溶液、溶剂、溶质的概念及三者之间的关系。(重点)
知道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了解常见物质的溶解性。
会判断溶液的溶质和溶剂。
了解溶液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广泛应用。
知道加快物质溶解的方法。
课前思考
Q:什么是溶液?溶液是怎样形成的?
判断下列物质是否为溶液?
实验室:蒸馏水、碳酸钠溶液、硫酸铜溶液、澄清石灰水、稀盐酸、稀硫酸
生活中:泥水、合金、空气、食盐水、雪碧、碘酒、生理盐水、医用酒精、无土栽培营养液
探究新知
1.溶液的形成
实验9-1
【操作】在20ml水中加入米粒大蔗糖(氯化钠、蔗糖+氯化钠),用玻璃棒搅拌,观察现象。
【宏观现象】蔗糖消失,形成无色液体。
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
【微观解释】蔗糖分子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向水中扩散,最后蔗糖分子均一的分散到水分子中。
Q1:为什么蔗糖会消失?(宏观、微观)
Q3:如果可以品尝,倒出一半后,倒出的部分和剩余部分的甜度是否相同?
相同。说明是均一的(任意部分的组成完全相同)。
Q4:静置一会后,蔗糖与水会分离吗?说明什么?
Q2:该过程的变化类型?最终物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物变;混合物
不会。说明是稳定的(只要水分不蒸发,温度不变化,蔗糖与水不分离)
探究新知
蔗糖溶液的形成
探究新知
1.溶液的形成
【操作】在20ml水中加入米粒大氯化钠,用玻璃棒搅拌,观察现象。
【宏观现象】氯化钠消失,形成无色液体。
【微观解释】氯化钠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向水中扩散,最终以Na+、Cl-的形式均一分散于水分子的中间。
Q1:为什么氯化钠会消失?
Q3:如果可以品尝,倒出一半后,倒出的部分和剩余部分的咸度是否相同?
相同。说明是均一的(任意部分的组成完全相同)。
Q4:静置一会后,氯化钠与水分离吗?说明了什么?
Q2:该过程的变化类型?最终物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物变;混合物
不会。说明是稳定的(只要水分不蒸发,温度不变化,蔗糖与水不分离) 。
探究新知
氯化钠溶液的形成
探究新知
1.溶液的形成
实验9-1
【操作】在20ml水中加入米粒大蔗糖+氯化钠,用玻璃棒搅拌,观察现象。
【宏观现象】蔗糖、氯化钠消失,形成无色液体。
【微观解释】蔗糖分子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向水中扩散,最后蔗糖分子均一的分散到水分子中;氯化钠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向水中扩散,最终以Na+、Cl-的形式均一分散于水分子的中间。
Q1:为什么蔗糖、氯化钠会消失?
Q2:最终物是否均一、稳定、混合物?
探究新知
概念:
一种或几种物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分析概念:
1、组成
被溶解的物质
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溶液里只能有一种溶剂,可有多种溶质)
溶剂:
溶质:
2、特征
均一:
稳定:
混合物
溶液各部分组成、性质完全相同(密度、浓度等)
只要温度不变、水分不蒸发,溶剂与溶质不会分离
3、量的关系
质量:
体积:
m(溶液)= m(溶剂)+ m(溶质)
V(溶液)≠ V(溶剂)+ V(溶质)
2.溶液的概念
4.溶液的命名:溶质在前,溶剂在后,“溶质的名称+的+溶剂的名称+溶液”若溶剂是水,“的+溶剂的名称”可省略。
探究新知
Q:如何判断溶液的溶质和溶剂?
体系 溶质 溶剂
气+液
固+液
液+液 无水
有水
气体
液体
固体
液体
量少
量多
非水物
水
根据名称判断:溶质在前,溶剂在后。(通常不指明溶剂的溶液,一般指的是水溶液)
根据状态和量
3.溶质、溶剂的判断
探究新知
溶液 溶质 溶剂
硫酸铜溶液
碳酸钠溶液
澄清石灰水
医用酒精
生理盐水
食盐水
碘酒
盐酸
稀硫酸
10ml汽油,90ml植物油
90ml酒精,10ml水
NaCl
Ca(OH)2
C2H5OH
I2
HCl气体
H2SO4
汽油
酒精
植物油
H2O
H2O
H2O
H2O
C2H5OH
H2O
H2O
CuSO4
Na2CO3
NaCl
H2O
H2O
H2O
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溶剂一般是液体(水、酒精、汽油)。
探究新知
4.溶液的用途
溶液用途
无土栽培植物
的营养液
食用品中的溶液
化学试剂
医药用品
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
课前思考
根据定义,尝试写出溶液的溶质和溶剂。
实验室:蒸馏水、碳酸钠溶液、硫酸铜溶液、澄清石灰水、盐酸、稀硫酸
生活中:泥水、合金、空气、食盐水、雪碧、碘酒、生理盐水、医用酒精、无土栽培营养液
溶液 溶质 溶剂
溶液 溶质 溶剂
食盐水
雪碧
碘酒
生理盐水
医用酒精
无土栽培营养液
溶液 溶质 溶剂
碳酸钠溶液
硫酸铜溶液
澄清石灰水
盐酸
稀硫酸
Na2CO3
H2O
CuSO4
H2O
Ca(OH)2
H2O
HCl
H2O
H2SO4
H2O
H2O
NaCl
I2
C2H5OH
CO2
H2O
H2O
NaCl
C2H5OH
H2O
H2O
多种营养物质
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溶剂一般是液体(水、酒精、汽油)。
探究新知
溶解性:溶质溶解在溶剂中的能力(物理性质),如难溶、微溶、可溶、易溶等。
实验9-2 不同的溶质在不同的溶剂中的溶解性
5.溶解性
在两支试管中各加入2mL~3mL水,分别加入1~2小粒碘或高锰酸钾;另取两支试管各加入2mL~3mL汽油,再分别加入1~2小粒碘或高锰酸钾。振荡,观察现象。
加速溶解
探究新知
溶质 溶剂 现象
(1) 碘 水
(2) 碘 汽油
(3) 高锰酸钾 水
(4) 高锰酸钾 汽油
碘几乎不溶于水
碘溶解,溶液紫红色
KMnO4溶解,溶液紫红色
KMnO4不溶于汽油
实验9-2 不同的溶质在不同的溶剂中的溶解性
5.溶解性
(1)与(2)、(3)与(4)对比说明:相同条件下,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1)与(3)、(2)与(4)对比说明: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内因:溶质种类、溶剂种类;外因:温度。
对比实验、控制变量法
探究新知
不能溶于水的物质
面粉、油、泥沙、石头
金属单质:Fe、Mg、Cu、Ag等
部分非金属单质:I2、C、P等
金属氧化物:CuO、MnO2、Fe3O4等
部分盐:【P114】
部分碱:【P114】
能溶于汽油的物质
I2、油类物质(如植物油、食用油等)
能溶于乙醇的物质
I2、H2O
5.溶解性
常见物质在常见溶剂中的溶解性
易错提醒
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吗?
溶液不一定都是无色的,如CuSO4溶液为蓝色,FeCl3溶液为黄色,FeSO4溶液为浅绿色,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
生石灰溶于水,得到什么溶液?
某物质放入水中若能与水反应,则溶质为生成物。
如生石灰(CaO)放入水中,溶质为Ca(OH)2。
学以致用
根据定义判断下列物质是否为溶液?若不是说明原因。(1min)
实验室:蒸馏水、碳酸钠溶液、硫酸铜溶液、澄清石灰水、稀盐酸、稀硫酸
生活中:泥水、食盐水、雪碧、碘酒、生理盐水、医用酒精、无土栽培营养液
课后习题
加快物质溶解的方法:
1.加热,微粒运动速率加快
2.搅拌、振荡,微粒运动速率加快
3.磨成粉,增大接触面积
5. 在很多情况下,人们希望能够较快地溶解某些固体物质。请以冰糖溶于水为例,根据你的生活经验,说明哪些方法可以加快冰糖晶体在水中的溶解,并说明理由。
巩固练习
BFH
1.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
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纯净物
B.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C.溶液中不能同时存在两种溶质
D.长期放置不会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E.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F.溶液都是稳定的混合物
H.溶液中各部分性质相同
I.溶质都以分子形式溶解在溶剂里
2.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_______________
A.蔗糖 B.豆油 C.面粉 D.泥沙
E.食盐 F.味精 G.奶粉 H.酒精
AEFH
巩固练习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
②两种液体混合后充分振荡,一定得到溶液;
③溶剂一般只有一种; ④溶质一定是固体;
⑤久置后溶质将沉到底部; ⑥上面的浓度小,下面的浓度大;
⑦一定是混合物;
⑧只要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⑨溶液中的溶质均以分子形式存在;
⑩50 mL水和50 mL酒精混合形成溶液的体积为100 mL;
将少量生石灰放入水中,溶质是CaO。
③⑦
能力提升
1. 若6.5克锌与100克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
(1)在100克稀硫酸中,溶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其质量是__________,溶剂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 ,其质量为__________。
(2)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其中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其质量为_____。
H2SO4
9.8g
H2O
90.2g
106.3g
ZnSO4
16.1g
2. 若5.6克铁与100克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
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其中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溶质质量为_____。
105.4g
FeSO4
15.2g
m(aq)后= m(aq)前+m(金属)-m(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