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课件 (共4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课件 (共4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7.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1-12 22:55: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4张PPT)
第4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1.了解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和成就,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的意义。
2.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
3.增强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认识;体会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要性,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近代中国的工业化
近代中国的工业

萌芽:洋务运动期间
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
帝国主义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
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专制制度,鼓励发展实业
帝国主义列强卷土重来
国民党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黄金时代:一战期间
萎缩:一战后
特点:
行业分布不均衡——集中在轻工业地区
地区分布不均衡——集中在沿江沿海地区
总体落后,深受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压迫
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
——毛泽东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感慨的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情境思考
“这段话中的“造”是什么含义?我国的工业化建设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取得了哪些成就?
工业化指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以至取代农业,成为经济主体的过程。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
工业化是什么?
近代民族工业的总体特征:
总体比较落后,深受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压迫(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差)
轻重工业比例失调(重工业基础薄弱)
地区分布极不均衡(集中在上海、武汉等沿江沿海的大城市)
近代中国的工业

萌芽:洋务运动期间
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
帝国主义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
帝国主义列强卷土重来
国民党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黄金时代:一战期间
萎缩:一战后
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专制制度,鼓励发展实业
近代中国的工业化
阅读材料,说说新中国建国之初面对着怎样的经济状况?
帝国主义长期掠夺和国民政府的搜刮,以及多年战争破坏,国民党统治区的经济已经濒于崩溃
材料1:甲午战争前,资本主义国家在中国开设的银行为8家,16个分支机构。到1926年,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在华银行数增加至65家,226个分支机构(英国汇丰、法国东方汇理、美国花旗、德国德华等银行)。这些银行是各国对中国进行经济掠夺的中心。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
抗战时 抗战后
上海 4050 890
沈阳 3000 1000
青岛 700 0
黄金 277万两
白银 1520万元
美钞 1537万元
抗战前后上海、沈阳、青岛的工厂数量
国民党败逃时掠走的部分财产
材料2:
材料一 1949年12月至1950年2月,毛泽东对苏联进行了漫长的访问,一个新生的农业大国,给一个天寒地冻的工业大国,送了一份非常特别的见面礼:“山东大葱五千斤,江西金橘一千斤,白菜五千斤,萝卜五千斤,冬笋五百斤,西湖龙井一吨,湘绣被面三十条,枕套六十个……”
材料研读
材料二 1950年2月17日,毛泽东启程回国,火车上载着大批苏联回赠的礼物,其中以两辆吉斯小轿车最为贵重,……当时中国还不能生产汽车,吉斯是斯大林汽车厂出产的顶级豪车,安装八缸的6.0升发动机,最高时速140公里,档次相当于德国的迈巴赫和英国的劳斯莱斯,在苏联仅国家高级领导人可以乘坐。
据材料说说,从互赠的礼物中可看出中苏两国的主要差别是什么?
建国初,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而苏联工业发达。
通过表格,你能得出什么信息?
经过三年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
产品 1952年产量 比1949年增加 比历史最高水平增加
粮 1.639亿吨 49% 9.3%
棉 130.4万吨 193% 53%
钢 135万吨 754% 46.2%
煤 6649万吨 105% 7.4%
发电 72.6亿千瓦时 68.1% 21.9%
原油 44万吨 272%
材料3:1952年主要产品产量简表
阅读材料,说说新中国初期的工业生产水平如何?
我国仍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水平很低,基础薄弱,门类不全,许多重要工业品的人均拥有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
材料4: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毛泽东
项目 中国(1952年产量) 印度(1950年产量) 美国(1950年产量)
钢产量(人均) 2.37千克 4千克 528.3千克
发电量(人均) 2.76千瓦时 10.9千瓦时 2949千瓦时
材料5:中国与印度、美国的钢产量和发电量的比较
材料 建国初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采用经济封锁、政治孤立、军事包围等手段制裁中国,妄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
——赵学琳,陆静. 对我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解读[J]. 理论探索
从材料可以看出当时的国际背景是怎样的?
受到帝国主义的包围
①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②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③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基本任务:
目的:
时间:
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1953年-1957年
1、背景:
①经过三年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②我国仍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水平很低,基础薄弱,门类不全,许多重要工业品的人均拥有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2、基本内容:
结合所学阅读材料,思考我国为什么要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我国重工业基础薄弱;
受苏联建设经验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后,面临帝国主义的孤立包围和威胁,急需发展重工业以加强国防力量
材料6:建国初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采用经济封锁、政治孤立、军事包围等手段制裁中国,妄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
——赵学琳,陆静《对我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解读》
材料7: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做迟了,就要失败。
——斯大林《斯大林选集》
(1)工业成就
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沈阳飞机制造厂
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
观察示意图,说说这些重工业主要集中在哪里?为什么集中在这里?
东北工业基础较好;
靠近苏联,易于接受援助;
东北矿产资源丰富;
……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
(2)交通成就
3.建设成就
宝成铁路厂
鹰厦铁路
川藏公路、青藏公路
①新建宝成、鹰厦等铁路30余条②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③1957年,长江大桥建成
“一五”计划前后我国工业生产简况对比
时 间 钢产量(万吨) 发电量(亿度) 煤 炭 (万吨) 原 油 (万吨) 棉 布 (亿公尺)
1952年 135 72.6 6649 43.6 38.3
1957年 535 193 13000 146 50.5
增长 百分比 296% 166% 96% 235% 32%
我国的工业面貌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
归纳:
一五计划主要成就
一桥
武汉长江大桥
二铁
宝成铁路
鹰厦铁路
三路
川藏公路
青藏公路
新藏公路
四厂
鞍山钢铁公司
长春一汽
沈阳第一机床厂
沈阳飞机制造厂
一桥飞架南北
天堑变通途
1957年10月15日武汉长江大桥举行通车典礼
武汉长江大桥是新中国成立后修建的第一座公铁两用的长江大桥,也是古往今来长江上第一座大桥。
一、经济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
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部分,属长期计划。主要是对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
如今编制和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已成为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
知识拓展
五年计划
建国初期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什么?
《共同纲领》
1949年9月制订的《共同纲领》,在新中国的建立和在建国初期政权的巩固和发展中起到了重大作用。但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即将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阶段,这就需要在法律上做出新的规定。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二、政治建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看课本了解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情况。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时间:
地点:
重要决议(内容)
1954年9月
北京
二、政治建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重要决议(内容)
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根本大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利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
第二十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54年)
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反映人民利益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共同纲领》作为临时宪法时期结束
宪法明确规定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和民主原则,从法律上规定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方向,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拓展延伸
为什么说这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人民
人民代表
人民代表大会(权力机关)
国家权力
产生
组成
代表人民行使
代表人民行使
行使
间接
直接
直接
人民万岁
属于
二、政治建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反映人民利益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最高权力机关)
二、政治建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第一届全国人大会议的重要决议(内容)
选举国家领导人。
主席
毛泽东
副主席
朱德
常务委员长
刘少奇
国务院总理
周恩来
资料扩展
人民代表步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会场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表决票样
(1954年)
资料扩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纪念邮票
在天安门广场欢庆宪法颁布的人民
二、政治建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意义
①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毛泽东在大会开幕式上
政协代行人大职权时期结束
“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1954年《宪法》的制订,表明由政协会议代行“人大”的职权,由《共同纲领》代替《宪法》 的过渡状态,已经结束。但政协会议继续存在。列表比较两者的区别。
全国人大会议 政治协商会议
性质 全国最高权力机关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机构
职能 行使国家立法权,决定国家大事 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成立 成立于1954年, 成立于1949年,
新中国成立时代行全国人大职权
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拓展延伸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二、政治建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两会是对自1959年以来历年召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统称。由于两场会议会期基本重合,而且对于国家运作的重要程度都非常的高,故简称做“两会”。从省级地方到中央,各地的政协及人大的全体会议的会期全部基本重合,所以两会的名称可以同时适用于全国及各省(市、自治区)。
两会每5年称为一届,每年会议称X届X次会议。根据中国宪法规定:“两会”召开的意义在于将“两会”代表从人民中得来的信息和要求进行收集及整理,传达给党中央。“两会”代表是代表着广大选民的一种利益的,代表着选民在召开两会期间,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选民们自己的意见和要求。地方每年召开的人大和政协也称为两会,通常召开的时间比全国“两会”时间要早。
知识拓展
两会
拓展延伸:中国近现代史历史上的重要法律文件
名称 颁布时间 地位或性质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
《共同纲领》 中华人民共和国临时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1912
1949
1954
1、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一时期我国的政治建设最重要的成就是 ( )
A.选举产生了新中国党和政府的领导人
B.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确立了人民政协制度
D.颁布了《宪法》《民法通则》等法律
B
课堂练习
2、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要任务是( )
A.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农业和商业员
B.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农业和商业
C.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D.以发展重工业为主,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D
3、下列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中不属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的是()
A.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
B.建成武汉长江大桥
C.东北工业基地形成
D.大庆油田建成
D
4、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此前,曾有约1.5亿人民参加讨论,提出约11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这充分说明(  )
A.它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
B.它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C.它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D.它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保证
B
5、对下图两份文件共同点的解读,正确的是(  )
A.都得到各界人士的支持
B.都贯彻西方民主原则
C.都反映了时代发展的需求
D.都深入结合中国国情
C
6.下图中所反映的经济建设成就是我国工业发展史上的奇迹之一,使长春市成为我国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业城市。该成就出现于(  )
A.20世纪50年代
B.20世纪60年代
C.20世纪7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
A
7.新中国高度重视工业体系建设,从一五计划开始就把有限的资源重点投向工业部门,为此后的工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经过70年的发展,中国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当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下列成就属于一五计划期间的有(  )
①鞍山大型轧钢厂 ②第一批喷气式歼击机
③第一批解放牌汽车 ④大庆油田投产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B
二次达标
1.下图为建国初期我国主要工业品产量变化柱状图。其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洋务运动的兴起
B.三改造的推行
C.一五计划的实施
D.改革开放的深入
C
2. 1953年,《人民日报》发表的元旦社论中写道:“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侮、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土地改革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D.三大改造
3.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
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
A.政治协商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
B
4.建立起自己独立的现代工业体系,是中国人寻求了一个多世纪的梦想。为实现这一“梦想”,新中国于1953年开始( )
A.实行土地改革    B.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C.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D.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5.经过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国过去没有的一些工业,包括飞机、汽车、发电设备、重型机器、新式机床、精密仪表、电解铝、无缝钢管、合金钢、塑料、无线电等,从无到有地建设起来。由此可以概括出“一五”计划的主要内容是( )
A.修筑公路和桥梁 B.优先发展重工业
C.发展农业和轻工业 D.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
B
6.1953年是中国经济史上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时起,中国人熟悉了一个经济术语:“五年计划”。以下属于“一五计划”成就的是( )
①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
②修建青藏、新藏等公路
③农村的乡镇企业发展迅速
④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B
7.1954年,《人民日报》特意发表了一篇社论,题目是“人民民主政治发展的新阶段”。推动民主政治建设进入“新阶段”的事件是( )
A.《共同纲领》的制定实施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
C.“一五”计划的完成
D.土地改革的完成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