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
1.水蒸气在( )情况下能凝结成小水滴。
A.受冷 B.受热 C.吸收热量
2.下列方法中,能够让我们感知空气存在的是( )。
A.闻一闻 B.扇一扇 C.看一看
3.下列方法中,能加快水蒸发的是( )。
A.把水放入冰箱里 B.把空气变得湿润 C.用吹风机吹
4.扣着杯子的蜡烛熄灭了是因为( )。
A.空气没了 B.氧气没了 C.氮气没了
5.在50毫升水中,( )溶解能力最好。
A.食用碱 B.沙子 C.食盐
6.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个部分,( )的温度最高。
A.焰心 B.内焰 C.外焰
7.漫步大坝下的河边,小明掬一捧河水,冷入肌肤,此时间水温度最可能是( )。
A.在37℃以上 B.在16℃左右 C.在0℃以下
8.观察下面这个简易天平,天平现在并没有处于平衡状态,天平的( )重些。
A.气球一端 B.重物一端 C.无法判断
9.水的三态变化是由( )决定的。
A.形状 B.温度 C.体积
10.下列实验仪器中,可以证明空气有质量的是( )。
A.酒精灯 B.试管 C.精度为0.01克的电子秤
二.填空题(共10题,共34分)
1.生活中像水一样常见的液体有( )、( )、( )等。它们跟水一样,都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 )、会( )。
2.根据一个地方( )小时降雨量的多少确定降雨量的等级。
3.我们可以用( )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4.帆船航行是借用( )的力量。
5.我们通常用( )法,分离水和沙子。
6.食盐会( )在水中,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 ),食盐溶解能力比小苏打( )。
7.( )是由北面吹来的风,( )是由东南面吹来的风。
8.地球被一层厚厚的空气包围着,人们称它为( )。
9.生活中我们经常把食盐和红糖放入水中,食盐和红糖会( )在水中。
10.用湿布擦黑板,过会儿水干了,这是( )现象。
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
1.在“比较水温对食盐溶解快慢的影响”实验中,我们可以在其中的一个杯子中搅拌。( )
2.温度计是玻璃制品,小心拿放,谨防破裂。( )
3.食盐和沙子混合到一起后,我们无法分离它们。( )
4.记录对风向和风速的观测,是天气观察中的重要数据。( )
5.一般情况下,阳光下的温度比背阴处的温度要高。( )
6.每天进行天气观察,并记录下来,对了解这个地方一段时间内的天气变化没有太大帮助。( )
7.一般来说,雪碧瓶里可以装5毫升的水。( )
8.空气是没有重量的。( )
9.把塑料袋装满空气,手用力按塑料袋能变形,是因为塑料袋是软的,与空气没有关系。( )
10.有时空气会占据空间,有时又不占据空间。( )
四.连线题(共1题,共4分)
1.把下列物品和它利用的空气特征连起来。
电风扇 轮胎 热气球 孔明灯
会流动 可以压缩 热空气比冷空气轻
五.综合题(共2题,共22分)
1.我们在家里测量了一杯热水和一杯冰水的温度变化。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1.把测量水温的方法补充完整。
①手应拿温度计的( )。
②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 )。
③视线与温度计液面( )。
④在液柱( )上升或下降时读数。
⑤读数时温度计( )离开被测的水。
2.我们测得这杯热水的温度是78℃,过十分钟再次对这杯水进行测量,最有可能是( )。
A.80℃ B.78℃ C.48℃
3.如图所示,我们用温度计测得的温度是( )
4.几个小时后,我们又连续三次测量了这杯水都是20℃,说明此时室内的温度是( )。
5.我们发现。冰开始融化到全是水的过程中温度( )。
A.保持不变 B.不断上升 C.不断下降
6.水温的变化说明了对一个物体来说,温度下降,说明物体的热量( );温度上升,说明物体的热量( )。
2.下图是水的加热试验,请在图中的括号里写出试验器材的名称。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B
3.C
4.B
5.C
6.C
7.B
8.A
9.B
10.C
二.填空题
1.酱油;红酒;可乐;体积;流动
2.24
3.8
4.空气流动
5.过滤
6.溶解;不同;强
7.北风;东南风
8.大气层
9.溶解
10.蒸发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连线题
1.如下:
五.综合题
1.1.上端;底部;相平;不再;不能 2.C 3.-1℃ 4.20℃ 5.A 6.减少;增加
2.如下:
第1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