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重综合练习题(含答案)
选择题
1、中国近代历史上有这么一个人物:他既代表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又创办洋务企业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这个人物是( )
A.曾国藩 B.李鸿章 C.左宗棠 D.张之洞
2、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一部分清朝官员发起了一场运动,这场运动是:( )
A. 太平天国运动 B. 收复失地运动 C.洋务运动 D.维新变法运动
3、促使洋务运动发生的历史因素是( )
①两次鸦片战争的打击 ②统治集团内部有一些具有探索意识的官员
③太平天国的威胁 ④统治者认识到封建制度的腐朽 ⑤西方生产技术的迅速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②③④⑤ D.②③④⑤
4、19世纪80年代中期,洋务派创办的海军是:( )
①南洋水师 ②北洋水师 ③ 东海水师 ④福建水师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5、洋务运动前期提出了“自强”的口号,下列体现洋务派“自强”主张的实践活动是:( )
A.创办湖北织布局 B.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C.创办开平矿务局 D.创办汉阳铁厂
6.清朝政府在《马关条约》中割让给日本的领土包括( )
①辽东半岛 ②澎湖列岛 ③香港岛 ④台湾及附属岛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7.有人曾经这样评价过戊戌变法:“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成功之处主要指戊戌变法运动( )
A.阻止了民族危机继续加深 B.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C.改革了君主专制政体 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8.就义前高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维新志士是( )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严复
9.据1895年《纽约时报》报道,恭亲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自己并不了解日本人发动战争的目的,抑或日本人想从战争中获得什么。他说:“难道日本人能侵占我们所有的省份吗?他们这样做苍天会答应吗?其他民族、其他国家会坐视不管吗?”上述材料反映出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原因是( )
A.清军战斗力不强 B.清政府内部不团结
C.日本军事力量非常强大 D.清政府对形势认识不清
10.1896年,谭嗣同有感于民族危机的加剧,写下“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的著名诗句。此时,民族危机加剧是由于( )
《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的签订
11.《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1840年以来,中国因外患而遭受的每一次失败都产生过警悟的先觉者,但他们的周围和身后没有形成一个群体。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中华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由此开始。这里“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的标志性事件是( )
A.虎门销烟 B.洋务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公车上书
12.百日维新期间,光绪皇帝允许创办报纸,并且说,报纸“宣国是而达民情,必须广为提倡”,“各报体例,自应以胪陈(陈述)利弊,开广见闻为主,中外时事,均许据实昌言,不必意存忌讳”。光绪皇帝此举( )
A.开启了工业化序幕 B.倡导了出版、言论自由
C.动摇了封建专制制度 D.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13.近代中国曾有人指出:“(土耳其)不变旧法,遂为六大国割地废君,而柄其政。日本小岛夷耳,能变旧法,乃能灭我琉球,侵我大国。前车之辙,可以为鉴。”“伏惟皇上…破除旧习,更新大政。”由此可知,他主张( )
A.学习西方、发展科技 B.变法维新、救亡图存
C.解放思想、宣扬民主 D.发动民众、进行革命
14.戊戌政变后,因支持维新变法而被革职充军新疆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张荫桓,在路过直隶省城保定时,“两市观者万数,咸呼曰‘看大奸臣’或有甚其词者,曰:…何如杀却,岂不省事 ’舆论纷纭,异口同声”。此现象说明( )
A.变法危害了广大百姓利益 B.总理衙门出卖了国家利益
C.变法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D.广大百姓痛恨变法者
15.(2019·安徽六安裕安中学月考)有学者认为,戊戌变法所传播的西方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将统治中国人几千年的封建思想打开了缺口。这说明戊戌变法( )
A.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 B.使西方政治学说深入人心
C.创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D.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
16、下列关于义和团“扶清灭洋”口号的各项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表明农民群众的爱国热情 ②具有盲目排外的性质 ③表明农民对封建统治抱有一定幻想 ④清政府“招抚”政策的影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7、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的直接目的是:( )
A.推翻清朝的统治 B.灭亡和瓜分中国 C.镇压义和团运动 D.抢劫北京的财务
18、正当人们欢欣鼓舞地迎接20世纪到来之际,中国人却是“带着首都被敌人攻占的耻辱”收到一份“西方人送来的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这“礼物”指的是:(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9、关于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的一系列侵略战争,下列表述有错误的是:( )
A.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是虎门销烟 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圆明园被英法联军洗劫
C.甲午中日战争使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人民的工具
20、《马关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转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体现这一危害的条款是:(
A.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B.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
C.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21.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侵略者纷至沓来,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以下对条约的分析正确的是( )
①《南京条约》使列强的侵略由沿海深入到内陆
②《马关条约》打击了中国民族工业
③《辛丑条约》使清王朝的内政外交受洋人控制
④三个条约的签订都使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②③④
22.李鸿章认为“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自强,尤先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体现其上述思想的活动是( )
A. 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B. 创办轮船招商局
C. 创办安庆内军械所 D. 设立京师大学堂
23.下列选项中,没有被洋务派作为“夷”之“长技”而学习的是( )
A.军事技术 B.科技教育 C.机器生产 D.议会制度
24.2015年9月,中国考古人员在黄海海域发现了甲午海战沉船“致远舰”的残骸,顿时让人联想到:英勇抗贼,英雄殉国,海魂永存。这位英雄是
A.戚继光 B.邓世昌 C.左宗棠 D.张之洞
25.人们历来对洋务运动的评价褒贬不一。如果用历史的眼光、实事求是地进行评价,那么,下列哪种观点是不正确的( )
A.洋务运动促使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B.洋务运动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所以它是毫无进步意义的
C.洋务运动是特殊历史阶段的产物,是历史发展的结果
D.洋务运动虽然破产,但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二、非选择题
26、洋务运动使中华民族开始了强国之梦,给中国带来了西方文明的曙光,是中国处于十字路口时历史的选择。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19世纪90年代创办的汉阳铁厂是中国第一家近代钢铁企业。“烟囱凸起,矗立云霄”“化铁炉之雄杰,碾轨床之森列,汽声隆隆,锤声丁丁,触于眼帘、轰于耳鼓者,是为二十世纪中国之雄厂耶!”
材料四:
(1)洋务运动是在什么背景下进行的?
(2)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材料二和材料三体现了洋务运动的哪些主要内容。 请各写出一个代表
结合材料四的漫画和所学知识,分析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27.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李鸿章说:“外国利器强兵,百倍中国,内则狎处辇毂之下(指京城),外则布满江湖之间。”“外国猖獗至此,不亟亟焉求富强,中国将何以自立耶!”他认为“目前之患在内寇,长久之患在西人”。
——《李文忠公全书·朋僚函稿》
材料二 “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这段话出自康有为的《上清帝第六书》,代表了维新派的共识。最后两句批评了惨淡经营30年的洋务运动,同时又说明了近代社会演变过程中的质、量、度。洋务运动带来的“小变”并不是坏东西,但那不过是一种量变。与这种“小变”不同的,是“全变”。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 历史理解,即从历史发展的视野中理解历史的变化与延续、继承与发展。对历史事件的发生、进程、结果、性质及影响等,对历史人物的言行、贡献、历史地位等,对历史现象的出现、状态波及、后果等的认识,都需要将其放在历史条件中进行具体的考察,这样才能对历史作出正确、客观、辩证的认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一例外国“狎处辇毂之下”的罪行,并说出李鸿章认为“外国猖獗”的原因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洋务运动带来的小变”
(3)如何理解材料二中的“洋务运动带来的‘小变并不是坏东西,但那不过是一种量变” 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康有为主张的“全变”比洋务运动的“小变”有什么进步。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你对康有为主张的“全变”失败的认识。
答案
1-5 B C B A B 6-10CBCDC 11-15DBBCA 16-20A C D C D 21-25CBDBB
26、(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忧外患(内外交困)
(2)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创办近代民用工业、筹建近代海军和兴办新式学堂
代表:安庆内军械所、上海轮船招商局、北洋海军
西方列强不希望中国富强,不真心支持洋务运动;顽固派的阻挠和破坏;洋务派缺乏健全有力的领导核心;仅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而不从根本上变革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根本原因)。
27、(1)罪行:英法联军一路烧杀,攻陷天津,攻人北京,闯进圆明园,抢劫并烧毁圆明园。原因:西方列强入侵,中国武器落后于西方。
(2)小变:前期打着“自强”的旗号兴办了一批军事工业,后期打着“求富”的旗号兴办了一批民用企业。
(3)理解:洋务运动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但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试图以西方的先进技术来挽救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无法挽救中国。进步:康有为主张既要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也要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4)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对封建反动势力和列强抱有幻想,脱离了民众;顽固派非常强大,竭力阻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希望中国走上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但归根到底是由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水平决定的,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水平很低,经济基础还很薄弱资产阶级力量弱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