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重综合训练题(含答案)
选择题
1. 下列是一组关于中国近代历史的图片,与这组图片内容相吻合的主题是( )
A.洋务运动的开展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外国资本主义扩张 D.社会主义国营企业的建立
2.“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就不断有人做着各种各样的西方梦: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梦想有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有西方的民主制度……”。下列属于追求“西方新型工业”梦想的历史事件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新文化运动
3.1866年李鸿章在南京设立金陵制造局,主要制造枪、炮和军用物资。1867年崇厚在天津设立了天津机器局(后改名北洋机器局),主要生产火药、子弹。上述材料反映洋务运动的内容是( )
A.创办军事工业 B.创办民用工业 C.创办新式学堂 D.筹建海军
4.下面是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近代工业,其中属于民用企业的是 ( )
A.江南制造总局 B. 福州船政局 C.安庆内军械所 D.汉阳铁厂
5.甲午战败后,李鸿章伤感地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从他的话中,我们更能看到洋务运动的是( )
A.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B.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
C.一次失败了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D.一次使中国走上了富强道路的运动
6.有些日本人认为:甲午中日战争是文明之战、解放之战、救亡之战。文明之战是指先进文化战胜落后文化;解放之战是指解放中国、光复中国;救亡之战是指黄种人团结起来,共同对付西方。下列各项对这种观点的认识最准确的是( )
A.它揭示了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 B.它掩盖了日本对华侵略的战争本
C.它突出了日本对中国文化的认同 D.它表明了中国备受异族压迫的事实
7.一位亲历甲午战争的洋人海员说:“(北洋舰队)如大树然,虫蛀入根,观其外特一小孔耳,岂知腹已半腐。”这一材料可用来说明清朝( )
A.舰船数量的劣势 B.洋务运动的贡献 C.甲午战败的原因 D.维新变法的成效
8.中国近代一位民族资本家说:“我之廉价工人,彼(西方国家)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彼之便利……”以上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中日《马关条约》的哪一条款( )
A.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B.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
C.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D.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9.史料记载:“(甲午战争后)随便走进中国哪一家农户,人们都可以看到,曾经是不可以缺少的纺车,都蒙上了尘土,被人遗忘了。一捆捆机器压的印度孟买棉纱似乎使人注意到手摇纺车已经不合时宜了。”这种现象反映出的实质是( )
A.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B.手摇纺车效率低下
C.印度棉纱质优价廉 D.民族工业曲折艰难
10.光绪二十年,晚清士大夫黄绍箕连续上了《劾海军罪帅公疏》《阻议和遣使公疏》《豫争和款割地公疏》等奏折,其目的是反对( )
A.签订《南京条约》 B.沙俄割占我国北方领土
C.签订《马关条约》 D.签订《辛丑条约》
11.有学者认为,甲午战争后,中国开始由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转向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这里的“政治制度” 应理解为 ( )
A.宣传马克思主义 B.建立资产阶级的政治体制
C.在思想领域里开展新文化运动 D.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12.李鸿章自称“一生风雨裱糊匠”,他裱糊的屋子和所用的材料是 ( )
A.清朝封建统治 西方先进科技 B.清朝封建统治 君主立宪制度
C.清朝封建统治 民主共和 D.清朝封建统治 火药、枪炮、养兵练兵之法
13.2015年1月,中国海军访问英国。有英国网友感慨道:“三艘巨大的军舰……真遗憾,这是中国军舰,不是英国的。记得我们国家曾经侵略过中国”。近代史上,英国发动或参与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有( )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精神屈辱最深沉的不平等条约。它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个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辛丑条约》 D.《马关条约》
15.若想了解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人物的情况,可查阅下列哪位人物的传记( )
A.奕? B.曾国藩 C.李鸿章 D.张之洞
16.“舞动的北京”是和平、友谊、进步的象征。某电视台准备制作历史纪录片《1901年底的北京城》,片中不应该出现的画面是:
A.圆明园已成残垣断壁 B.清政府在筹备大量赔款
C.驻扎有外国军队 D.东交民巷居住许多北京居民
17.1894年,外国资本在中国经营的近代工业的投资总额约2800万元。到1914年,外国在华工业投资总额约为11060美元,较1894年前工业投资涨了近8倍。各国纷纷扩大在华资本的所谓“法律”依据是( )
A.《马关条约》 B.《二十一条》 C.《辛丑条约》 D.《南京条约》
18.对下面图示解读准确的是( )
A.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 B.中国逐步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
C.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历程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历程
19.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的消息付出,全国上下一片哗然,众人议论纷纷,忧心忡忡。下列议论不符合史实的一项是( )
①割地赔款,丧权辱国 ②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
③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开办工厂,中国民族工业没指望了 ④圆明园被烧掉太可惜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0.《辛丑条约》签订后,一本启蒙读物中这样写道:“这中国,哪一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一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下列《辛丑条约》的条款中,最能体现“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观点的是( )
A.中国赔款白银4.5亿两
B.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C.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
D.拆毁大沽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扎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二、非选择题
21.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后,江南海关每年进口减少10万匹。在洋务企业的刺激下,中国沿海一些地区部分官僚、地主、商人、买办和手工业作坊主开设工厂,雇佣工人进行生产。
材料二:“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用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方面……却完全被忽视了。”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归纳洋务运动的积极作用。
(2).材料二中“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指什么?
由材料二我们可以看出,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23.下面三幅图片分别对应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发动的三次侵华战争,请仔细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分别指出上面三幅图片所反映的战争及对中国近代社会性质的影响。
(2)对于如图所示战争后签订的三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你有哪些感想
答案
1-5ABADC 6-10BCDAC 11-15C C C D B 16-20DAADB
21、.(1).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为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在客观上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部分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2)西方先进生产技术
(3)没有触动封建制度的根基。或只学先进技术,不学政治制度。
22.(1)图一: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图二:甲午中日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图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2)清政府腐朽,软弱无能;落后就要挨打。(任意一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