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济宁学院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六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地理试卷(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济宁市济宁学院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六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地理试卷(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1-12 23:32:25

文档简介

地理自主测试答案
1-5 BAACC 6-10 DBCBA 11-15 DCBDB 16-20 BDABD
21.(1)550 (2)陡崖(3)西南 3.2(4)③ 等高线稀疏,坡缓
(5)平原 水源充足 交通便利(6)可行 河流由高处流向低处,最后流出山区,而且河流沿岸常有人家居住(7)③(8)C 昼夜平分
22.(1)欧洲 北美洲(2)太平洋(3)b 欧洲(4)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5)扩大 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之间不断发生张裂运动
23. (1)地中海气候 纬度 由多到少再到多 海陆 热带沙漠气候(2)海拔高 (3)全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 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24. (1)中低 沿海 平原(2)稀疏 D (3)慢 快 (4)慢
(5)非洲 欧洲(6)德国人口增长过慢,问题: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不足,兵源不足;印度人口增长过快,问题:住房紧张 交通拥挤
饥饿贫困 环境污染 教育医疗困难等初一地理自主测试
(40分钟 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 2 分,共 40分)
2022年 5月,某校学生到北京市城市副中心学农基地开展实践活动。下图为学农基地平
面图。读图完成 1、2 题。
1.根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果林示范园位于基地的西北部
B.距离南门最近的是科普展厅
C.水稻试验田位于小麦试验田的西南方向
D.报告厅紧邻学农教室
2.研学结束后,同学们使用手机查询距离学
农基地最近的地铁口时,对 APP中的地图进行放大,在图幅不变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范围变小,内容变详细 B.范围变小,内容变简略
C.范围变大,内容变详细 D.范围变大,内容变简略
巴拿马运河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线,沟通了大西洋和太平洋,是巴拿马国重要的经济来源。
下图为巴拿马国位置图,读图完成 3~5题。
3.巴拿马国首都的地理位置约是( )
A.(9°N,79.5°W) B.(9°N,79.5°E)
C.(9°S,79.5°W) D.(9°S, 79.5°E)
4.巴拿马国位于 ( )
A.东半球,北半球 B.东半球,南半球
C.西半球,北半球 D.西半球,南半球
5.巴拿马运河为 ( )
A.南北方向 B.东西方向 C.西北-东南方向 D.东北-西南方向
国家主席习近平于 2021年 12月 31日晚 7时通过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互联网,发表二○二二年新年贺
词。据此完成 6、7题。
6.发表贺词期间,地球公转至哪个时段 ( )
A.① B.② C.③ D.④
1
7.此时北京 ( )
A.正午物体影子达到一年中最长 B.昼短夜长,之后黑夜时长越来越短
C.春回大地,可以欣赏桃花盛开 D.昼长夜短,天安门广场升旗时间最早
小明通过绘图来学习地理,下图是世界海陆分布简笔画图。读图,完成 8、9题。
8.图中简笔画中少画了七大洲、四大洋中的( )
A.非洲 B.印度洋 C.大洋洲 D.大西洋
9.关于大洲、大洋位置和范围的描述,正确的( )
A.南美洲被赤道穿过,全部位于热带
B.非洲与欧洲的经度范围相似
C.亚洲全部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D.大西洋东岸是南、北美洲,西岸是欧洲和非洲
考古学家们认为,中龙是生活在古生代的一种淡水爬行动物,其化石仅发现于非洲和南
美洲南部。读图 1世界板块分布图,图 2南美洲和非洲的古老地层及动、植物化石相似性
图。完成 10、11题。
10.结合中龙的生活习性及其化石分布,地质学家魏格纳推理得( )
A.非洲大陆与南美洲大陆曾连在一起 B.南美洲南部曾经是广阔的海洋
C.非洲与南美洲南部曾发生多次地震 D.目前大西洋面积还在逐渐缩小
11.在“大陆漂移说”后提出的“板块构造学说”认为 ( )
①地球表层分为七大板块 ②各板块只由大陆或海洋组成
③各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 ④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动活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
读世界海陆分布投影图,完成 12~14题。
12.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分布在图中的( )
A.A大洲 B.B大洋 C.C 大洲 D.D大洲
13.D大洲南部的人种是 ( )
A.白色 B.黑色 C.黄色 D.红色
14.甲乙丙丁所示区域,全部位于西半球的是( )
A.甲、丁 B.乙、丙 C.丙、丁 D.甲、乙
15.下表是某兴趣小组天气情况记录表,根据表中天气判断,人们所进行的户外活动最适宜的
是 ( )
日期 1 月 5日 2月 28日 3月 25日 5月 7日
天气状况
气温/℃ -1~5 -8~2 5~13 16~28
风向、风力 东北风 2级 西北风 3级 北风 1级 西南风 4级
①1月 5日,开车郊游 ②2月 28日,堆雪人
③3月 25日,放风筝 ④5月 7日,爬山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下图是全球降水与气温随纬度变化的示意图。读图完成 16、17题。
16.全球年平均气温是 ( )
A.从南向北递减 B.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C.在南北纬 30°附近相同 D.最低值出现在北极地区
17.全球年降水量是 ( )
A.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B.赤道附近最少
C.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多 D.中纬度地区,南半球比北半球多
下图为某岛屿沿 20°纬线的地形剖面图及甲、乙两地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 18、19题。
3
18.对于甲、乙两地的叙述,正确( )
A.地处南半球 B.全年多雨
C.1月气温最低 D.冬暖夏凉
19.甲地比乙地降水少,图中所示原因
之一是( )
A.甲处海拔较高
B.甲地位于暖湿气流的背风坡
C.甲地处内陆 D.人类活动的影响
20.读亚洲三大文明发祥地示意图, 图中
①②③三地最早形成聚落的主要影响因素
是( )
A.资源 B.人口
C.气候 D.河流
二、综合题 (除特殊标注分值外,每空 1 分,共 60 分)
21.为了锻炼学生体能,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济宁学院附属中学利用暑假到山区开展了
一次登山旅行活动。阅读材料和地图,回答下列问题。(17分)
材料一 同学们从王村火车站分组出发,设计了三个活动方案。
方案一:登大青山,锻炼体能。
方案二:徒手攀岩,试试胆量。
方案三:参观古庙,寻踪文化。
材料二 旅行地点的等高线地形图及地球公转示意图。
4
(1)方案一中同学们从出发地点到达大青山,山顶的海拔在 米以上。
(2)方案二中能开展徒手攀岩,是因为沿途经过 (地形部位)。
(3)方案三中同学们去参观古庙,寻踪文化。图一中古庙位于王村的 方向,若
出发地到古庙的图上距离为 6.4厘米,它们的实际距离是 千米。
(4)三个方案中,你会建议体力较弱的同学选择 路线(填数字)。原因
是 。(2分)
(5)王村比李村发展快,从地形类型分析,王村位于 ,李村位于丘陵。除地形因素
外,王村比李村发展快的原因还有:
(6)某队同学在山区迷路,有同学提出沿着河流走。这个提议可行吗 并说明由:
, (2分)
旅行途中同学们走访调查当地居民,绘制了当地二分二至时正午太阳光的照射情况图,
据此完成(7)、(8)题。
(7)下列①②③图中最能反映地球运动到图二 B位置时太阳光照情况的是 。(2分)
(8)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自 2018年起,将每年秋分日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图
二地球公转的位置中,表示秋分的是 ,这一天,北京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22.世界三大黄金水源(即阿尔卑斯山、高加索山和长白山)是国际矿泉水行业主要供水之
地。读中国某品牌矿泉水出口全球及六大板块局部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10 分)
5
(1)该中国品牌矿泉水已出口全球五个大洲,其中①为 洲,②为 洲。
(2)该品牌矿泉水在运往②大洲的途中,需要经过的大洋③为 。
(3)a、b山脉中,代表大高加索山脉的是 ,它是亚洲与 洲的分界线。
(4)位于③大洋西部的国家 c与我国隔海相望,该国是世界上火山、地震发生频繁的国家,有
感地震每年达一千多次,从板块构造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2分)
(5)由六大板块局部示意图可知,红海面积不断 (扩大/缩小),其原因是:
。(2分)
23.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以及某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完成下列问题。(19分)
(1)观察世界气候分布图,会发现有很多规律:
①地中海沿岸的气候类型是 。
②以亚洲为例,在大陆东岸,由赤道地区到极地地区,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是由热带气候、温
带气候过渡到寒带气候,是受 因素的影响。(2分)
③在中纬度地区,从大陆东岸到大陆西岸,降水的变化规律是 ,
是受 因素的影响。(4分)
④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主要分布的气候类型是 (2分)
(2)影响气候形成的因素很多:A地形成独特的高原山地气候,其主要原因是 (2分)
(3)描述一地的气候通常通过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据图 2归纳此地气候特点
是 ,这种气候类型是 。
6
济宁的气候类型是 ,其特点是 。(8分)
24.人地协调 和谐发展(14分)
某校学生分小组开展“世界的人口”探究活动。依据小组活动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第一小组:以“世界人口分布”为主题进行探究活动。图 1为世界人口分布图,图 2为世界
人口垂直分布图。
(1)世界人口的分布很不均衡。 (中低/中高)纬度的 (内陆/沿海)地带多
为人口稠密区;根据图 2可知,世界上 56.5%的人口主要分布在海拔 200米以下的
(地形类型)地区。
(2)图 1中,甲、乙、丙、丁四地均为人口 (稠密/稀疏)地区。影响四地人口分布
的主要自然原因正确的是 (单项选择)。
A.甲地——纬度低,气候湿热 B.乙地——位于内陆,降水少
C.丙地——沿海地区,降水多 D.丁地——海拔高,高寒缺氧
第二小组:以“世界人口增长”为主题进行探究活动。图 3为世界人口增长图。
7
(3)在 1950年以前,世界人口增长速度相对较 ;1950年以后,世界人口增长速
度 。
(4)世界人口增长在不同性质国家存在差异,总体来看,发达国家比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得
(快/慢)。
资料 《世界人口展望》报告指出,在未来 30年全球新增的 20亿人口中,将有一半集中在
非洲的尼日利亚、刚果民主共和国、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埃及,亚洲的印度、巴基斯
坦、印度尼西亚和北美洲的美国这九个国家。欧洲的俄罗斯、克罗地亚、爱沙尼亚等国家
人口在减少,预计到 2050年,欧洲老龄人口将占到该地区总人口的 35%。
(5)由资料可知,世界人口增长在不同地区存在差异,未来 30年,人口增长快的国家主要集中
在 洲, 而 洲的人口将会出现下降。
德国和印度 2016年基本统计数据
国家 人口/亿人 出生率/% 死亡率/%
德国 0.83 8 11
印度 13.24 19 7
(6)根据上表,从德国和印度两国中任选其一,说出该国主要的人口问题及其影响(4分)
8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