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
九年级生物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50分,考试时间为50分钟。
2.考生须在答题栏规定区域作答,建议使用0.5mm黑色签字笔答卷。
一、选择题(共20分)说明:本大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你选择的选项代号(ABCD)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1.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过程中,若视野从甲调整为乙,需要移动装片的方向以及应先后调节的显微镜结构一般是( )
A.向上③② B.向下④② C.向上④① D.向下③②
2.四川省北部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地震造成25人死亡,525人受伤,6人失联,176492人(含旅客)受灾,73671间房屋不同程度受损(其中倒塌76间)。这个数据的获得所采用的方法是( )
A.测量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观察法
3.全球首对圈养大熊猫在成都繁育研究基地诞生,乳名“热干面”“蛋烘糕”承载着人们希望疫情早日结束的美好祝福。下列关于大熊猫主要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体腔内有膈 B.用肺呼吸 C.体温不恒定 D.胎生、哺乳
4.下列为四种微生物的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和乙的细胞结构相似 B.乙能进行出芽生殖
C.丙能用一般的培养基进行培养 D.丁的营养方式是异养
5.体育中考时同学们需消耗较多的能量,所以当天的早餐要适当增加含___较多的食物
A.糖类 B.水 C.维生素 D.无机盐
6.下列关于人体呼吸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人体呼吸时,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多于二氧化碳含量
B.通过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血液变为含营养物质丰富的动脉血
C.当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收缩时,完成吸气过程
D.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保证了气流通畅
7.如图是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时,所观察到的物像(abc代表血管,箭头代表血流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是动脉 B.c是静脉 C.b是毛细血管 D.a、b、c中的血流速度都一样
8.如图为心脏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体循环的途径:②→b→e→④
B.①和c,①和②之间都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
C.③④内流静脉血,ac内流动脉血
D.若扎紧g,从e向心脏灌水,水将从a流出
9.某同学在校园生物角修剪月季时,不小心被刺扎到手,迅速缩手并感到疼痛。对完成该反射的神经结构(如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缩手反射是复杂反射
B.③是神经中枢,痛觉就是在这里产生的
C.缩手反射中神经冲动的传导途径是①→②→③→④→⑤
D.若④受损,则机体既无感觉也无反应
10.下列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A.皮肤的屏障作用 B.溶菌酶的杀菌作用
C.接种疫苗预防新冠病毒感染 D.白细胞的吞噬作用
11.2020年5月5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一间特殊的隔离病房里,住着65岁的新冠肺炎(感染新冠病毒所致)患者﹣﹣崔安(化名),他接受双肺移植手术已满14天,其恢复状态令所有人惊喜和欣慰。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新冠肺炎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B.隔离病人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C.从免疫学的角度来说移植的双肺相当于抗原 D.新冠病毒是引起新冠肺炎的病原体
12.如图是花的结构及受精作用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这朵花的主要部分是⑧雄蕊和⑨雌蕊
B.图中的传粉方式是自花传粉
C.受精后⑦将来发育成种子中的胚乳
D.⑤由子房壁和胚珠组成,将来发育成果实
13.当蚕豆种子萌发出2厘米幼根时,用绘图墨水从离根的尖端2.5毫米处开始画八条等距离横线,继续将其置于适宜条件下使之生长.第二天看到幼根又长出几厘米.横线之间的距离表现为( )
A.横线间的距离保持不变 B.成熟区部分间距明显增大
C.分生区部分间距明显增大 D.伸长区部分间距明显增大
14.进入青春期后,有的同学沾染了吸烟的不良习惯,可是他们不知道,吸烟不仅伤害身体,还会影响人的生殖发育。烟草中的有害物质能杀伤精子,降低受孕率,使胎儿发育畸形。人体产生精子的器官和胚胎发育的场所分别是( )
A.卵巢和输精管 B.睾丸和输卵管 C.睾丸和子宫 D.附睾和输卵管
15.下列有关生物体结构层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的小肠和植物的叶都属于营养器官 B.变形虫与红玫瑰共有的结构层次是细
C.番茄的果皮和人的皮肤属于同一结构层次
D.柑橘的丝络与人体内的血液都属于输导组织
16.根据《水浒传》中塑造的武大郎人物形象的特征,可以推测出他可能( )
A.幼年期体内缺乏生长激素 B.幼年期体内缺乏甲状腺激素
C.成年期体内缺乏生长激素 D.成年期体内缺乏甲状腺激素
17.下列有关大豆形态结构和发育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日常生活中食用的豆油主要来自大豆种子的胚乳
②大豆播种前翻耕土壤的目的是满足种子萌发对空气的需要
③大豆的果实由子房壁发育成的果皮和胚珠发育成的种子组成
④大豆根吸收的水和无机盐由筛管运输到其他部位
⑤大豆种子的胚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
⑥适宜条件下大豆种子的胚发育成茎和叶,胚根发育成根
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①④⑥ D.②③⑤
18.如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三种植物类群的共同特点,该特点包括( )
①都具有输导组织②都能进行光合作用③都具有根、茎、叶的分化
④都不产生种子⑤都能开花结果
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⑤ D.②③④
19.同学们在运动时经常会发生运动受伤的事情,给自己带来生活和学习的不便和痛苦,为了减少在运动过程中受伤事情的发生,做好运动前的准备活动是十分必要的。下列建议中比较科学的选项是( )
①做准备活动 ②强度适当 ③不参与运动
④佩戴护腕 ⑤加大运动量 ⑥增加时间
A.③④ B.①②④ C.④⑤⑥ D.①②⑤
20.如图是大豆种子在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根据其幼苗细胞干重和鲜重的变化而绘制的两条曲线(甲和乙),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表示其幼苗细胞干重变化的曲线是甲
B.曲线甲中a→b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种子萌发吸收了大量的水分
C.曲线乙中a→c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种子的呼吸作用大于幼苗的光合作用
D.曲线乙中c点后曲线上升的原因种子萌发后幼苗只进行光合作用
二、非选择题(共30分)
说明:本大题包括5个小题,每空1分,共30分,([ ]内填代号,______上写文字)请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指定的区域内。
21.(4分)孑孓(jiéjué)是蚊子的幼虫,几位同学正在为“生活在水中的孑孓是否需要空气”而争论不休:有的认为需要空气,有的认为不需要空气。于是他们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
(1)作出的假设是: 。
实验设计:如图所示,①取甲、乙两个大小相同的烧杯,放入相同的河水;
②取20只孑孓放入甲烧杯中,并用细密铁丝网罩住,另取20只孑孓放入乙烧杯中;
③将甲、乙两烧杯放在适合孑孓生活的环境中;
④观察甲、乙两烧杯中孑孓的生活情况。
(2)根据实验现象:一段时间后,甲烧杯内孑孓衰弱死亡;乙烧杯内孑孓正常生活。这几位同学得出的结论是: 。
(3)该探究实验中,变量是 。乙组在实验中起 作用。
(4)实验中,每个烧杯放入20只孑孓,而不是一只,目的是 ,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2.(6分)如图是生物生殖发育不同时期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图示中,属于无性生殖的是 (填标号)。
(2)图二中,菜豆种子的胚包括 (填标号)。
(3)图三中,与细菌的主要区别是细菌没有图中成形的[ ] 。
(4)图四中,生物的发育过程属于 发育。
(5)图五中,既能对卵细胞起保护作用,又能为胚胎发育提供水分和养料的结构是[ ] 。
(6)图六中,胎儿代谢产生的废物通过[ ] 输送给母体。
23.(7分)建造塑料大棚生产有机农产品,可以有效促进农民增收。大樱桃是大棚种植的首选果蔬品种。某校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为此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活动,请根据探究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一)甲组的同学们利用大樱桃幼苗设计了如图一所示的两个实验装置,探究植物的蒸腾作用。
(1)为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图中A处应滴加等量的 。若探究过程顺利成功,则该探究实验的结论是: 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
(2)该组同学通过观察图二并查找资料,了解到大樱桃属于被子植物,你认为它属于被子植物的主要依据是 。
(二)乙组的同学们探究大棚内大樱桃植株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两种生理活动。图三是夏季晴朗的一天大棚内大樱桃植株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Ⅰ、Ⅱ)。
(3)从图三可以看出,光合作用是从 点(填字母)开始的,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时间是 点(填字母)。
(4)图三中大樱桃植株的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同的点是 (填字母)。图中c点之后光合作用强度明显减弱,主要是由于植物叶片的部分 关闭。
24.(8分)在学校的春季运动会上,小明同学报名参加了1500米的比赛项目。下面是相关记实材料和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①~⑦表示生理过程,ABCD代表系统或器官,Ⅰ、Ⅱ表示血管类型,a是可被人体直接吸收利用的小分子物质),请分析回答:
早晨,小明吃了丰盛的早餐;面包、煎鸡蛋、生菜、牛奶。到了学校,开幕式后比赛开始,小明听到枪响,立刻冲了出去。比赛中,小明感到呼吸急促,心跳加快…最后100米冲刺了,同学和班主任老师在终点为他加油呐喊,他咬紧牙关第一个冲到了终点。由于冲刺过猛,他摔倒在地,擦伤了膝盖。班主任老师赶忙扶起他,这时小明才感到疼痛难忍。
(1)小明吃的面包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在整个消化道中全部被消化分解成a的过程中,参与的消化液有 。物质a经过过程[②] 进入血液。
(2)比赛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氧气,小明呼吸的频率和深度都会增加。进行甲图中③时,肋间肌和膈肌处于 状态;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从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进入肺泡要依次穿过哪几层细胞? 。
(3)甲图中若D代表肾脏,一部分a在D中从离开血液又回到血液途径的结构依次是:肾小球→ (用文字和箭头表示)→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如果某人尿液中检测到血细胞,则病变部位可能是 。
(4)小明“擦伤膝盖感到疼痛”的神经冲动传导过程是 (用图乙中的数字和箭头表示);班主任老师站在终点盯着小明从100米冲向终点的过程中,眼球内晶状体曲度的变化是 。
25.(5分)传染病是人类健康的大敌,人类与传染病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斗争。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早在3世纪,一旦某地瘟疫流行,人们会背井离乡外出避疫,这说明人们很早就意识到了传染病具有 的特点。
(2)北宋时期,我国人民最早采用接种人痘的方法预防天花。1796年,詹钠发明了牛痘接种法来代替人痘接种法,这两种方法都属于 免疫。从免疫的角度分析,接种的牛痘病毒属于 。
(3)19世纪,巴斯德和科赫等科学家陆续发现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等是引起传染病的“罪魁祸首”,它们统称为 。
(4)我国已经成功研制出新冠病毒疫苗。从免疫的角度看,注射新冠病毒疫苗后,能刺激人体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 从而提高免疫力。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
九年级生物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ACCCA 6—10 BCCCC 11-15 BCDCB 16—20 ADBBB
二、非选择题
21.(1)孑孓的生活需要(不需要)空气。 (2)孑孓的生活需要空气。
(3)空气;对照。 (4)减少偶然性。
22.(1)图一和图三 (2)①②④⑤ (3)③细胞核 (4)完全变态 (5)8卵白
(6)①胎盘
23.(一)(1)油滴;叶(片) (2)(樱桃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
(二)(3)a;f (4)b、f;气孔
24.(1)唾液、肠液、胰液;吸收
(2)舒张;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两层细胞(注:顺序错了不得分)
(3)肾小囊→肾小管;肾小球
(4)5→4→3→6→7;由小变大
25.(1)传染性和流行性
(2)特异性;抗原
(3)病原体
(4)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