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第一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通过了解隋朝的兴亡,知道隋朝速亡的原因;了解科举制度创建、大运河开通等史事,从制度、经济等方面认识隋朝在世界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人生的重大决定,是由心规划的,像一道预先计算好的框架,等待着你的星座运行。如期待改变我们的命运,请首先改变心的轨迹。
课标要求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汴河怀古》
诗句大意: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隋朝灭亡就是因为这条河,但从运河开通至今,南北沟通还都要靠它。
如果没有当年他坐龙舟下江都的事情,那他开通大运河的功劳和大禹治水的相比也不差。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隋朝的灭亡
开创科举制度
开通大运河
隋的建立和统一
1
2
3
4
第一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1
隋朝的建立和统一
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继南北朝之后,我国又出现了大一统的趋势。
北魏
北朝
西魏
东魏
北齐
北周
南朝
宋 齐 梁 陈
北周宣帝时,杨坚为大司马,大将军。后宣帝死,子静帝年幼,由杨坚辅政。581年,杨坚夺取帝位,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杨坚就是隋文帝。
隋文帝杨坚
(581─604在位)
隋朝
581年
时空观念
知识拓展
589年,隋朝大军南下,进攻南方陈国。陈朝后主陈叔宝奢侈腐化,宴游无度,当他听说建康城已陷落时,慌忙带着他的两个嫔妃,躲入宫廷内的一口枯井里。隋军呼喊他们不出来,扬言要往井里投石头,陈后主才和两个妃嫔出来投降。
胭脂井
陈后主携二妃躲入的枯井,被后人嘲笑为“胭脂井”。据说这口井就在今天南京鸡鸣寺的山坡下。
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南北朝之后,我国又出现了大一统的趋势。
北魏
北朝
西魏
东魏
北齐
北周
隋朝
581年,隋朝建立
南朝
宋 齐 梁 陈
589年,隋灭陈,结束南北分裂
时空观念
统一后的隋朝疆域
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促进了社会安定和民族之间的融合,为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基础。
思考:隋朝的统一给中国历史带来了什么影响?
历史解释
经济:编订户籍,发展经济,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
政治:实行三省六部制,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隋统一后,隋文帝实行了哪些措施?
通过整顿户籍,隋朝政府清理出隐漏人口164万,还有大量逃亡农民通过申报户口重新成为国家的编户齐民。要求全国使用统一的货币和度量衡。
①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国力强盛的王朝。
②出现了“开皇之治”的盛世局面。
隋初时期 隋盛时期
人口 3000多万人 4600多万人
垦田 1900多万顷 5500多万顷
粮仓 长安太仓 洛阳含嘉仓、兴洛仓
材料一:
计天下(粮食)储积,可供五六十年。
材料二:
据材料归纳隋文帝采取的上述措施有何影响?
史料实证
2
开通大运河
运河水,荡悠悠,
隋炀皇帝下扬州。
一心只把琼花看,
万里江山一旦丢。
民 谣
琼 花(南方特有花木)
隋 炀 帝杨广
隋炀帝真的只是为了看到美丽的琼花而动用几百万人,开凿长达2000多千米的大运河吗 大运河修建还有其他目的吗?
隋朝大运河
隋朝的大运河简图
一条:一条贯穿南北的大运河
二长:二千多千米
三点:三个城市
洛阳
涿郡(北京)
余杭(杭州)
四段:分为四段
永济渠
通济渠
邗沟
江南河
五河:贯穿五大水系
海河
黄河
淮河
长江
钱塘江
一条河、两千长、三个点、四个段、五条河
时空观念
全长:两千多千米 修建年代:隋朝 修建者:隋炀帝
隋大运河
“北通涿郡之鱼商,南通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
“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根据上述信息,同学们思考大运河的修建有何作用呢?
(1)大大加强了南北的统治、经济、文化交流
(2)促进了运河沿岸地区的经济的快速发展
(3) 有助于隋朝控制江南、巩固统治。
隋炀帝强征几百万民工修筑运河,使成千上万的民工惨死在修运河工地上。15岁以上的丁男都要服役,共征发了300多万人。
隋炀帝又从五家抽一人,或老,或少,或女子,担负供应民工的伙食炊事。
根据上述资料,同学们请再次思考大运河的修建又带来了什么样的消极影响呢?
消极影响:开凿大运河加重了人民的徭役负担,给百姓带来了苦难,从而激化了阶级矛盾,加速了隋的灭亡。
材料研读
唯物史观
3
开创科举制
看榜图
状元匾
科举考试在我国实行了一千多年,为我国选拔出了大量的人才,那么科举制它是如何创立起来的呢?
科举制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晋书·刘毅传》
请依据材料,说出科举制度实行之前,国家是如何选拔官员的?有何弊端?
魏晋南北朝时期,选拔官员主要看门第的高低。高门权贵子弟即使不学无术,也可身居高位。
一些有真才实学的人,出身低微、由于身份低下,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
这样不利于国家选拔人才,不利于国家的发展。
如何改变魏晋以来选才制度的弊端?
史料实证
隋文帝时期
隋炀帝时期
②隋炀帝时进士科的设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形成。
①隋文帝最早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隋朝科举制实行的步骤
只注重门第
凭才学做官
科举制创立的影响
科举制棒棒哒
1、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
2、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
3、推动了教育的发展和读书风气的盛行;
4
隋朝的灭亡
隋炀帝营建的重大工程
建大运河
兴建城池
建成后的大兴城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市
隋炀帝为征讨辽东而专门修建的军事要道
建大粮仓
杨广命人修建了大量的粮仓。其中之一含嘉仓粮仓,长612米,宽710米。被发掘后专家把粮仓内谷子浸泡。竟在第二天发芽。
兴建隋驰道
隋炀帝是一个好大喜功,
纵情享乐,奢侈无度的人
史料实证
福手福足:隋朝末年,人民为避免徭役和兵役,采取断手断足的方法,时称“福手福足”。
罄竹难书:李密发表了一篇著名的檄文声讨隋炀帝,其中的名句有“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这句话的意思是,用完南山的竹子做简策,用东海的滔滔大水,也洗不完炀帝的罪恶。以后我们形容罪状之多,写都写不完时,称之为“罄竹难书”,这就是此句成语的由来。
词语解释
福手福足
罄竹难书
人民反抗
生产破坏
徭役繁重
兵役繁重
历史解释
①隋炀帝纵情享乐,奢侈无度。
②隋炀帝好大喜功,徭役繁重。
③隋炀帝三征辽东,兵役繁重。
④隋炀帝时期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总结隋朝灭亡的原因
⑤隋炀帝残暴统治,激起人民不满,人民不断起义。
结果:在起义军的打击下,隋朝的统治面临瓦解。618年,隋炀帝被部下杀死,隋朝灭亡。
隋朝仅仅存在了38年就灭亡了,隋朝的兴亡可以给我们哪些启示?
隋的繁盛、强大是隋文帝励精图治的结果,隋的灭亡是隋炀帝暴政的直接后果。由此可见,封建时期,统治者个人的素质、统治才能对着国家的兴衰有重要作用。
成由勤俭败由奢。
得民心者的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家国情怀
隋炀帝
《资治通鉴》记载着隋炀帝人生的最后时刻,司马光把这位暴君描述成“濒死的英雄” 。
历史学家李敏认为不能以胜败定隋炀帝的功过,他创造了许多至今都让人叹为观止的奇迹。
创造者
毁灭者
昏君
英雄
?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隋的统一
开大运河
开科
举制
隋朝
的亡
①隋建立时间,人物
②隋统一时间
③隋文帝措施、影响
①大运河开凿者
②大运河基本概况
③大运河的作用
①隋文帝初步建立
②隋炀帝正式确立
①灭亡时间
②灭亡原因
③科举制重大意义
本课内容小结
隋朝的兴
巩固练习
1.京杭人工大运河与万里长城一样是古代世界最伟大的工程之一。作为古代世界上最长的人工大运河,它的开凿源于哪一朝代 ( )
A.隋朝 B.唐朝 C.元朝 D.明朝
2. “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诗句反映的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的推行直接相关(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A
B
3.《资治通鉴》称隋文帝:“其自奉养,务为俭素,乘舆御物,故弊者随宜补用。”由此可见,隋文帝
( )
A.崇尚节俭 B.重视农业
C.整顿吏治 D.生活奢侈
5、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 ( )
A.土地兼并严重 B.奢侈腐化,滥用民力
C. 法律严酷 D.宦官专权
4、隋朝开创的科举制为士人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制,选官标准为 ( )
A.品德 B.才学 C.军功 D.血缘
A
B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