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氓》课件(共86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1《氓》课件(共86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1-13 10:32: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86张PPT)
卫风·氓
聆 听 三 千 年 华 夏 先 民 吟 唱
感 受 公 元 前 东 方 文 明 辉 煌
诗 经
诗歌的起源
在所有的文学样式中,诗歌是起源最早、历史最久的一种样式。在我们这个诗的国度,几千年来,诗歌一直是文学史的主流。
诗歌起源于上古的社会生活,因劳动生产、两性相恋、原始宗教等而产生的一种有韵律、富有感彩的语言形式。《尚书.虞书》:“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礼记.乐记》:“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早期,诗、歌与乐、舞是合为一体的。诗即歌词,在实际表演中总是配合音乐、舞蹈而歌唱,后来诗、歌、乐、舞各自发展,独立成体,诗与歌统称诗歌。
(16页)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 总集。内容:形式:手法:收入 时期的诗歌 首。汉以前被称为 或 。《诗经》是我国古典诗歌 的源头。诗歌从西周到春秋305《诗》《诗三百》风 雅 颂赋 比 兴四言为主,重章反复现实主义诗经六义温故知新民间乐歌宫廷乐歌宗庙乐歌和舞歌风----------------雅---------------颂---------------比——“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即起兴,通过先言之物(无关的或有关的)的特征而产生某种感受与联想,再延伸到所要吟咏的主要对象。
赋—— 铺陈其事而直言之
按朱熹《诗集传》中的说法,“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就是说,赋是直接铺陈叙述。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如: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诗经·国风·邶风·击鼓》
生生死死离离合合,
(无论如何)我与你说过。
与你的双手交相执握,
伴着你一起垂垂老去。
生死相依,
我与你已经发过誓了,
牵着你的手,
就和你一起白头到老.
契:合;阔:分;
与子成说:古时媒人讲的是说和,这里是与你达成婚姻的言语。
相鼠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
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相鼠有齿,人而无止 !
人而无止,不死何俟?
相鼠有体,人而无礼!
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注释:
[1]相鼠:一种老鼠
[2]止:通“耻”。
[3]遄(chuán)

看那老鼠有张皮,却见有人没威仪。
却见有人没威仪,为何还活不倒毙!
看那老鼠有牙齿,却见有人无廉耻。
却见有人无廉耻,活着不死等何时!
看那老鼠有肢体,却见有人不懂礼。
却见有人不懂礼,何不赶快就断气!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也即“比喻”;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桃夭
桃之夭夭,
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
宜其室家。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即借其他事物作为诗歌的开头,兴这种手法能渲染气氛,衬托感情。
芦苇密密又苍苍,晶莹露水结成霜,我心中那好人儿,伫立在水的一旁。
茂盛桃树嫩枝枒,
开着鲜艳粉红花。
这位姑娘要出嫁,
定能使家庭和顺。
树梢树枝树根根,
亲山亲水有亲人。
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
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
——贺敬之《回延安》
青线线的那个蓝线线
蓝个英英的彩
生下一个蓝花花
实实的爱死个人
五谷里的那个田苗子儿
唯有高梁高
一十三省的女儿哟
数上那个蓝花花好
学习目标
预习检测
温故知新
走进课文
作业任务
历史背景
走进春天,走进《诗经》
共赴一场跨越千年的凄美爱情之约
《氓》
卫风·氓
诵读的节奏:“二、二”节拍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卫风·氓(注意红色字的读音)
氓(méng)之蚩蚩(chī)匪(fēi)我愆(qiān)期将(qiāng)子无怒乘彼垝(guǐ)垣尔卜尔筮(shì)体无咎(jiù)言于(xū)嗟鸠兮犹可说(tuō)也其黄而陨(yǔn)读准字音自我徂(cú)尔淇水汤汤(shāng)渐(jiān)车帷裳士也罔(wǎng)极靡(mǐ)室劳矣言既遂(suì)矣咥(xì)其笑矣躬自悼(dào)矣隰(xí)则有泮(pàn)读准字音从文中注释把通假字找出来:
①蚩蚩(chī ):通“媸媸”,笑嘻嘻的样子。
②无怒(wú):通“毋”,不要。
③于嗟(xū):通“吁”,感叹词。
④犹可说也(tuō):通“脱”,解脱。
⑤隰则有泮(pàn):通“畔”,边岸。
《诗经 ·齐风·南山》
“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
“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
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
“三从” :“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
-----东周 《仪礼· 丧服·子夏传》
(遵父命、夫旨、子意行事,做到为女孝,为妻贤,为母良)
“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西周《周礼·天官·九嫔》
(郑玄:“妇德谓贞顺,妇言谓辞令,妇容谓婉娩,妇功谓丝橐。)
“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
----- 汉代《大戴礼记·本命》
《氓》选自《诗经·卫风》,是卫风中最长的一首民歌,也是《诗经》中较有代表性的一首弃妇诗。

古义:民众,百姓,诗中指“那个人”,音méng,例如:氓之蚩蚩; 今义:流氓,音máng
走进课文
请一位同学概述这个故事?
明确:
这是一首叙事诗,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叙述了女主人公与“氓”从相恋、结婚到被遗弃的故事。
这是一个古老而又现代的故事:
恋爱——婚变——决绝
(1,2)
(3,4,5)
(6)
深层解读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忠厚的样子
交换财物,交易
同“非”,不是
走近,靠近
qiān
延误
qiāng
愿,请
把……当做
那个人忠厚老实,
拿着布匹来换蚕丝。
其实不是真的来换蚕丝,
而是到我这里来商量婚事的。
我送你渡过淇水,
一直送到顿丘。
不是我故意拖延日期,
而是你没有好的媒人。
请你不要生气,
就把秋天订为我们的婚期。

Méng chī
思考
1.试概括第一章的情节。
2.男子来求婚时女的心情怎样
高兴
模样像个老实人
自古嫁人是标准
表现是个温柔心
百般安慰要嫁君
总之,这里女子是多情的,也没多考虑,知人知面不知心啊,这就为悲剧埋下种子。
男子如何
表现不咋的,挺好发脾气。
为何高兴
姑娘嫁人时,千万要注意!
提问教读
3.氓是如何来提亲的?女主人公怎样对待他,是否马上答应了他?
男主人公:“抱布贸丝”,假借物物交换的买卖来和我谈婚事。
女主人公:深情远送“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婉言拒绝“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男主人公:生气
女主人公:“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提问教读
4.男主人公是如何回复女主人公的话?婚事是否谈成?
提问教读
5、在这些场景中表现了两人什么性格?
男青年表里不一、急躁、任性
姑娘则温柔、体贴、情深意重、 传统 、
善解人意。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guǐ yuán
chéng
登上
倒坍的墙壁
登上那垮塌的土墙,
来遥望复关。
泪流不断的样子
又,且
没有看见复关,
我的眼泪不断掉下来。
已经看见复关了,
我就又说又笑。
shì
占卜
卦象
不吉利
你用龟甲蓍草占卦,
卦象没有不吉利的预兆。
财物,指嫁妆
用 把
用你的车来接我,
我就把嫁妆搬到你家。
连词,表目的,来
眼泪
已经
zài
jiù
预兆
思考
1.试概括第二章的情节。
2.这章着重写谁
姑娘
咋样
多情
待嫁时,真着急!
登破墙,望情郎;
看不着,泪涛涛;
看得见,脸灿烂;
娘家的,使劲搬!
痴情一片
爱意无限
提问教读
3.结婚前氓做了什么?结果如何?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4.结婚前男女主人公表现出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男:对婚姻很郑重其事,认真 女主人公:痴情
当时的商业活动是物物交换——抱布贸丝;
流行占卜文化——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婚姻需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从一、二章中,你了解了当时的哪些社会现实?
从第一、二章看,两人的性格是怎样的?
男子脾气有些暴躁,女子率真、善良、温柔。
1-2节,追叙恋爱生活。姑娘既痴情,又温柔,充满幸福的憧憬。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主谓之间
润泽的样子
桑树没有落叶的时候,
它的叶子新鲜润泽。

通“吁”,叹词
唉,斑鸠啊,
不要贪吃桑葚。
迷恋
唉,女子啊,
不要同男子沉溺于爱情中。
tuō
通“脱”,解脱
男子沉溺于爱情之中,
还可以解脱。
女子沉溺于爱情之中,
就无法解脱了。
主谓之间
男子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坠落,掉下

往,到
桑树落叶的时候,
它的叶子枯黄,纷纷掉落下来。
多年
自从我嫁到你家后,
多年来一直过着贫苦的生活。
shāng
水势很大的样子
jiān
溅湿,浸湿
淇水波涛滚滚,
浪花打湿了车上的布幔。
差错
不专一
女子又没有什么过错,
但男子在他的品行上却不专一。

准则
三心二意
男子的爱情没有定准,
在他的品德上三心二意。
主谓之间
顺承
贫苦的生活
cháng
加强语气

分析
A、“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以“其叶沃若”喻女子青春美丽,也指两人恋爱时情意浓密;以“鸠”“无食桑葚”喻女子不要与男子过分迷恋爱情。
B、“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以“其黄而陨”喻女子年老色衰,也指氓变心感情枯竭。
——比兴手法的运用,激发了读者的联想,增强了意蕴,产生了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笔记,朗读)
第三四段写了什么内容?两段的开头用了哪种相同的艺术手法?
c、女主人公对爱情婚姻有什么深刻的认识?
女主人公认为:作为女子,不能沉溺在男女情爱之中。她从切身的体验中,认识到那个社会里的妇女和男子处于不平等的地位,所以她忠告天下的女子“无与士耽”。她希望年轻的姑娘要以她为鉴,吸取教训。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wéi 作为
没有
多年来作为你的妻子,
家中的劳作没有不干的。
早起
一日,一天
早起晚睡,
没有一天不是这样。
已经
称心如意,使得到满足
(你的心愿)已经满足了,
就逐渐对我凶狠起来了。
了解
Xì笑的样子
我的兄弟不了解(我的处境),
都讥笑我啊。
自身
伤心
静下来想想我的处境,
只能独自悲伤了。
家务
语助词
语助词


思考:
1.四、五章女主人公如何反省自己的婚姻?
婚姻之外还有什么事情是让她痛心不已的?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女主人公认为自己并无差错:对感情忠贞如初,多年来甘心贫苦,日夜操劳,对得起丈夫了。婚姻不幸的根源是“氓”变了心,“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对妻子无情无义。丈夫的虐待已让女主人公痛心不已,但更令她伤心的是:她被遗弃回娘家,家中的兄弟不但不同情她,甚至讥笑她,令她独自伤悲。这些都揭示了当时妇女社会地位的低下。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与,同
(原想)和你白头到老,
但相伴到老会使我怨恨。

低湿的地方
通“畔”,边岸
淇水(再宽)总也有个岸,
低湿的地方(再大)也有个边。
欢乐
欢乐和悦的样子
回想少年时的快乐,
我们有说有笑,欢乐和悦。
诚恳的样子
违反
(你的)誓言真挚诚恳,
没有想到你会违背誓言。
这,指代誓言
停止
语气词
你违背誓言,不念旧情,
那就让这份爱情了结了吧!
共同
指代少年时代
诚恳、诚心
思考
1.试概括第六章的情节。
2.这节写我本想和他白头到老,但发现丈夫变心之后,最闪光的是哪句
最后一句
快刀斩乱麻,拉倒就拉倒,她的可贵之处是什么
倔强 反抗
不像现在有的女人,你要甩我 没门!
你是大树我缠你!
你是茶叶我泡你!
你是元宵我闹你!
死气白列的,缺乏独立自强的人格
2、女主人公通过上文的回忆,自省,在这一章中她做出了选择,是什么样的选择 (用文中的诗句回答)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3、这反映出她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清醒,刚烈
  随着情节的发展,女主人公内心的情感是如何变化的?
恋爱
婚变
决绝
热情,幸福
怨恨,沉痛
清醒,刚烈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沉醉爱河
心如帷湿
回头是岸
7、“我”是一个怎样的女子?
婚前——
婚后——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言笑晏晏”
“不见复关,……载笑载言。”
一个温柔体贴、纯真痴情的女子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一个勤劳而又蒙受耻辱的女子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一个清醒、刚烈的女子
不变的:勤劳、温柔、坚强
8、“氓”是一个怎样的男子?
婚前——
婚后——
“氓之蚩蚩”
一个诚实憨厚的男子(看起来)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子无良媒”
一个有心计、鲁莽的男子
“将子无怒”
一个急躁的男子
“二三其德” “至于暴矣”
一个负心汉
不变的:性情暴躁
回顾内容,背诵课文
无知农家小伙子,
怀抱布匹来换丝。
其实不是真换丝,
找此借口谈婚事。
送你渡过淇水西,
到了顿丘情依依。
不是我要误佳期,
你无媒人失礼仪。
望郎不要生我气,
就把秋天作婚期。
登上那堵破土墙,
面朝复关凝神望。
复关遥远不得见,
心里忧伤泪千行。
情郎忽从复关来,
又说又笑喜洋洋。
你去卜卦问吉祥,
卦象吉祥心欢畅。
赶着你的车子来,
把我财礼往上装。
桑树叶子未落时,
挂满枝头绿萋萋。
唉呀那些斑鸠呀,
别把桑叶急着吃。
唉呀年轻姑娘们,
别对男人情太痴。
男人要是迷恋你,
要说放弃也容易。
女子若是恋男子,
要想解脱不好离。
桑树叶子落下了,
又枯又黄任飘零。
自从嫁到你家来,
多年挨饿受清贫。
淇水滔滔送我归,
车帷溅湿水淋淋。
我做妻子没差错,
是你奸刁缺德行。
做人标准你全无,
三 心 二 意 耍 花 招。
婚后三年为你妇,
繁重家务不辞劳。
早起晚睡不嫌苦,
忙里忙外非一朝。
你的目的一达到,
逐渐对我施凶暴。
兄弟不知我处境,
个个见我都讥笑。
静下心来想一想,
独自黯然把泪抛。
白头偕老当年誓,
如今未老生怨愁。
淇水滔滔终有岸,
沼泽虽宽有尽头。
回想少时多欢聚,
说笑之间情悠悠。
当年山盟又海誓,
哪料反目竟成仇。
不要再想背盟事,
既已恩绝就算了
五、讨论分析:女子为何被弃?
(一)男子负心说
(二)年老珠黄说
(三)财富说
(四)社会风俗说(子无良媒)
(五)社会地位说(氓、子、士:商—官)
……
在古代男权社会中,女性在经济、政治、社会上都处于附庸地位。他们的生活天地狭小,生活的幸福与否全寄托在丈夫身上。如果遇到一个类似“氓”这样的丈夫,其悲剧是不可避免的。时代背景六、手法
对比
比兴

A、女主人公婚前婚后生活、思想感情的对比
幸福甜蜜——辛苦耻辱
纯真热情——坚强决绝、清醒刚烈
B、氓婚前婚后态度的对比
“氓之蚩蚩”——“士也罔极,二三其德”“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即忠厚老实——反复无常、感情不专、性情粗暴
C、男女主人公对待婚姻爱情态度的对比
认真热情——不负责任、始乱终弃
对比手法
A、“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以“其叶沃若”喻女子青春美丽,也指两人恋爱时情意浓密;以“鸠”“无食桑葚”喻女子不要与男子过分迷恋爱情。
B、“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以“其黄而陨”喻女子年老色衰,也指氓变心感情枯竭。
C、由桑树起兴,引出写男女爱情
——比兴手法的运用,激发了读者的联想,增强了意蕴,产生了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
比兴手法
“淇水汤汤, 渐车帷裳”
以“淇水”起兴,写出婚后的不幸,并
点出婚姻不幸的根本原因和女子的清白。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比喻男子反复无常,自己的不幸无边无涯
2、比兴手法
淇水出现几次?
在这场爱情悲剧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在诗歌中出现三次。
是婚姻悲剧的见证者,当初情意绵绵的淇水送别,后来欢欢喜喜披着红盖头嫁过淇水,而今带着受伤的心痛苦再次回到淇水边。淇水见证了这一场由美丽爱情开始最后以悲剧收场的失败婚姻。
情节梳理
淇水犹是,悲欢迥异。
温馨提示
一、婚姻中的女子应当保持独立的经济状 态和人格尊严。
二、婚姻必须用爱情维系,且女子应当保 持自已的个人魅力。
三、应该有守护爱情的终生理念和责任。
提示语:
独立的人格与个性魅力是我们应该一生保持的。
1、二三其德: 时而二,时而三。形容没有一定的操守,反复无常。
2、夙兴夜寐: 早起晚睡,形容勤劳。(夙:早。兴:起来。寐:睡)
3、白头偕老:夫妇共同生活到老。常用以称颂婚姻美满。(偕老:一同到老)
4、总角之交:指儿时就相识的好朋友。(总角:指代幼年)
5、信誓旦旦:形容誓言极其诚恳真挚。
归纳本课的文言知识
“以”的基本字义
1. 把,将(表方法):~一当十。~苦为乐。
2. 按照(规则):~时启闭。物~类聚。
3. 因为(表原因):~人废言。勿~善小而不为。不~物喜,不~己悲。
4. 在,于(指时日):“子厚~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年四十七”。
5. 来,在于(表目的):~待时机。~儆效尤。
6、凭,用(表凭借):以貌取人
重点:之字用法
1.助词,表示领属(谁“的”):赤子~心。
2.助词,表示修饰(怎么样“的”):庸俗~流。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大道~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
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
6. 时间助词,无所指:久而久~。
7. 动词,往,到:“吾欲~南海”。
古今异义:

古义:民众,百姓,诗中指“那个人”今义:流氓。
至于
古义:到; 今义:达到某种程度。   
以为
古义:把……当作; 今义:认为。   
泣涕
古义:眼泪; 今义:眼泪和鼻涕。
贿
古义:财物; 今义:用财物贿赂。 
三岁
古义:多年; 今义:三岁的年龄。

古义:欢乐; 今义:指宴会。
归纳总结
通假字:  
蚩蚩——嗤嗤,笑嘻嘻的样子;一说忠厚
的样子
匪——非,不是
于——吁,语气词 
说——脱,脱身   
泮——畔,河岸  
一词多义
言:载笑载言
体无咎言
言既遂矣
之:氓之蚩蚩
静言思之
总角之宴
(动词,说)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实义)
(名词,预兆)
(结构助词,的)
(语助词,在句中无实义)
(代词,代我的境况)
以:以望复关
以尔车来
以我贿迁
其:其叶沃若
士贰其行
咥其笑矣
不思其反
(连词,来,表目的)
(介词,用)
(介词,把)
(代词,它的,指代桑树)
(代词,他的,指代士)
(助词,无实义)
(代词,你,指代氓)
词类活用
匪我愆期:
其黄而陨:
三岁食贫:
士贰其行:
二三其德:
夙兴夜寐:
名词作动词,延误
名词作动词,变黄
形容词作名词,贫苦的生活
名词作状语
数词作动词,有二心,不专一
数词作动词,三心二意
特殊句式:
匪我愆期(判断句)
秋以为期(宾语前置句)
二三其德(主谓倒装句)
士贰其行(省略句)
你知道吗?
女主人公对于那个负心汉的称呼在不断变化,如“氓”、“子”、“复关”、“尔”、“士”等,你知道女子之所以这样称呼的原因吗?
“氓”是对普通百姓的一般称呼,只在女子开始追忆的时候出现;
“子”是对男子的美称;
“尔”是一般的称呼,它们用于两人 确定恋爱婚姻关系后,拉近了两人的关系;
“复关”以住处代指心上人,表达了女子因为害羞,不愿直呼心上人的心理;
婚后称丈夫为“士”,可能是当时的一种习惯。






珍惜
责任
我们,情窦初开
我们,纯真洁白
我们现在手心里的秘密
是人生最美好的一种情意
……
怎样走过省略号里的日子
在你老了的时候能温柔甘甜地提起
“我”的寄语
网络流行语
对的时间,遇见错的人,是一场心伤
错的时间,遇见错的人,是一段荒唐
错的时间,遇见对的人,是一生叹息
“有意思”的课题
男人多情但薄情,女人痴情但绝情
你所了解的“痴情女子负心汉”的故事有哪些?
以现代观点看来,这是一篇典型的女性文学,探讨的是男女之间永恒的情爱和平等关系,甚至是一篇古老的女权宣言。
当爱情走入婚姻,家庭怎样才能牢靠? 夫妻关系如何才能持久?
粗浅探究
靠美貌来维持夫妻关系,显然是幼稚的。以为感情不会变化,或者以为感情可以代替一切,同样也是天真的。
世上没有不变的情感,只有在变化中不断更新和不断充实的情感。世上没有架在空中的爱情,只有在实实在在、平平淡淡的度日中生长起来的爱情。涉及夫妻关系的因素实在太多了。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化,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不单单是变不变心的问题,也不单单是所谓女人独立的问题(男人同样也有独立的问题)。从今天的立场来看,仅仅以某种固定不变的观念来评判无限丰富、无限复杂的夫妻关系.简单地指责这不对那不道德,已经大大地落伍与僵化了。
致橡树
【作者】舒婷 【朝代】现代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
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
足下的土地。
周南 · 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注释】 ⑴夭夭:花朵怒放,美丽而繁华的样子。
⑵灼灼:花朵色彩鲜艳如火,明亮鲜艳的样子。华:同“花”。
⑶之子:这位姑娘。于归:姑娘出嫁。古代把丈夫家看作女子的归宿,故称“归”。于:去,往。
⑷宜:和顺、亲善。
⑸蕡(fén坟):草木结实很多的样子。此处指桃实肥厚肥大的样子。有蕡,即蕡蕡。
⑹蓁(zhēn真):草木繁密的样子,这里形容桃叶茂盛。
  【译文】
桃花怒放千万朵,色彩鲜艳红似火。
这位姑娘要出嫁,喜气洋洋归夫家。
桃花怒放千万朵,果实累累大又多。
这位姑娘要出嫁,早生贵子后嗣旺。
桃花怒放千万朵,绿叶茂盛永不落。
这位姑娘要出嫁,齐心协手家和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