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第7课 大海的歌 课时 第2课时
课型 综合课 教具 无
教 学 目 标 1、引导学生用优美、抒情的声音去演唱歌曲《云》,并通过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启发学生自己编创动作去表演,从而更好地感受和表现歌曲的意境。 2、通过拍击节拍感受三拍子歌曲的强弱,进一步培养学生表现和鉴赏音乐的能力。 3、通过唱歌、欣赏、表演,让学生充分感受自然界万物的美,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渗透热爱和保护大自然的思想意识。
教 材 分 析 歌曲《云》 这是一首抒情的儿童歌曲,四三拍,五声D宫调式,四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结构。歌曲的节奏舒展平稳,旋律起伏跌宕,优美抒情。白云在蓝天上飘荡,引发了孩子们天真的联想:从“蓝天”、“白云”到“大海”、“帆船”,从“装着小雨点”的大船到“快快浇麦田”,寄托了孩子们真诚而美好的愿望——愿大自然充实地为人类服务,让人们的辛勤劳动换来丰硕的成果。
重点 难点 重点:使学生在参与音乐活动中获得积极、愉悦地审美体验; 难点:引导学生用“优美、抒情”的意境演唱歌曲《云》。
教学流程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达标意图 教学用具
(一)激情导入,体悟强弱 (二)自主学唱,愉悦共享 初听《云》 1、引导学生通过不同方式的击拍练习,充分感受3拍的强弱规律。 教师:如果我们用拍手表示强音,用点手心表示弱音,那么我现在拍击的这种节奏你感觉是几拍子?你能说出它的强弱规律吗?你还能用什么样的拍击方法来表示3拍子的强弱特点呢? 2、用肢体语言来为乐曲配伴奏,逐步将强弱引入音乐,让学生在实践中去体验。 教师:下面老师给同学们听一首乐曲,你感受一下是几拍子的音乐,你能不能用刚才我们拍击节拍的方法试着为乐曲配上伴奏,请多试几种动作。 1、谜语导入,揭示课题《云》。 2、初听歌曲《云》的范唱(不出示歌词),引导学生认真、完整的聆听歌曲,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3、引导学生模仿教师的动作,表现第一段歌词所描绘的画面。 4、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对比,引导学生和教师一起用优美抒情的声音去演唱歌曲《云》。(多媒体课件显示波光粼粼的天鹅湖和耍狮子两幅图) “优美、抒情”的意境演唱歌曲《云》 无
教学流程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达标意图 教学用具
(三)拓展延伸,互动感受 (四)小结: 学生在参与音乐体验 5、教师引导学生一边用手指画图谱中旋律走向的线条,一边演唱歌曲。 6、自创动作学习并表现第二段,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 1、通过课件让学生了解不同的云,开阔学生视野,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 2、通过乌云联想到天气的变化,师生互动并充分运用肢体语言,模仿刮风、闪电、打雷、下雨及海浪等动作。 3、聆听管弦乐曲《海上风暴》,感受乐曲的意境和《云》有什么不同。 教师:音乐可以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每次聆听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最后我想说,如果我们大家从小就保护蓝天,珍爱大海,那么我们的大自然会变得更美!(下课) 在音乐活动中获得积极、愉悦地审美体验 无
课后记 《云》这首歌曲,节奏舒展平稳,抒情优美。寄托了孩子们真诚而美好的愿望,一直深受学生的喜爱。在这首歌曲的教学中,我有几点感受: 我在范唱歌曲时,用轻柔的声音说:“请小朋友闭上眼睛仔细听老师唱,你有怎样的感受。”同学们会说:“老师的声音很轻,象一片云一样,软软的。”然后我在要求学生跟我学唱,同学们很感兴趣的学着我轻柔的声音,认真地哼唱着。在这一过程中我转变角色,和孩子们一块变成天空中的云朵,在“蓝天上”尽情的歌唱。 《云》是一首四三拍的歌曲,节奏平缓,旋律优美。在教唱时,我以以听唱为主,并且用鼓励的语言激发学生的自信心,特别要求学生从声音上来表现歌曲旋律优美的特点。 编创环节中,我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平时的生活体验把每朵“白云”组合起来,就像天空中一幅美丽的云图画。孩子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个性想象和体验,有的编创云火车、有的编创云房子、有的编创云南瓜等,同学们参与得特别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