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
一、选择题(本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城市群作为经济发展和融合的新形式,是当前城市和国家参与全球竞争最主要的载体。未来城市之间的竞争已经不再是城市与城市、区域与区域的竞争,而是城市群与城市群之间的竞争。下图示意我国七大城市群可持续竞争力内部差异,其差异数值大小与内部辐射带动作用呈负相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七大城市群内部辐射带动作用最弱的是( )
A. 成渝城市群 B. 粤港澳大湾区 C. 关中城市群 D. 长三角城市样
2. 城市群可持续竞争力的提升有助于( )
A. 扩大内部各城市间经济差异 B. 促进中心城市服务功能疏解
C. 增强城市群的辐射带动作用 D. 破解城乡区域发展二元结构
3. 缩小城市群可持续竞争力内部差异的可行性措施是( )
A. 鼓励城市群间人员自由流动 B. 注重打造宜居型中心城市
C. 激发城市群内经济发展活力 D. 推动各城市之间产业协作
乡村振兴是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总要求,着眼于我国当下国情与未来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保障乡村充分发展,促进城乡均衡发展的重大战略。下图示意广东省农村宅基地利用特征,其中Ⅰ、Ⅱ是影响农村宅基地利用特征形成的两个重要阶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影响该地区人地关系发生改变的主要因素有( )
①经济发展②气候变化③农业技术④基础设施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5. Ⅰ阶段农村地区的特征最有可能表现为( )
A. 人口流失比较严重 B. 经济发展迅速 C. 农民返乡意愿强烈 D. 人地矛盾加剧
6. 促使Ⅱ阶段农村宅基地利用特征形成的关键原因包括( )
①户籍制度调整②农民收入提高③生态环境转好④人口大量迁出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瞪羚企业是指创业后跨过死亡谷,以科技创新或商业模式创新为支撑,进入高成长期的中小企业,它们与瞪羚具有共同的特征——个头不大,跑得快,跳得高。标准差椭圆是描述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特征的重要工具,能反映出数据分布的方向和范围。图示意广东省2017年和2020年瞪羚企业分布的标准差椭圆和重心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瞪羚企业可能从事( )
①普通机械制造②海洋装备设计③互联网金融④物流运输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8. 2017年到2020年,广东省的瞪羚企业( )
A. 空间分布范围扩大 B. 空间集聚程度提高
C. 向河源、江门方向扩散 D. 由东莞向广州转移
9. 为促使更多走下坡路的企业成为瞪羚企业,广东省宜( )
A. 鼓励企业向中西部省份转移 B. 规划各有分工的工业园区
C. 引导企业向第三产业转型 D. 节约科技研发投入成本
老挝当地的自然条件优越,十分适合种植茶树。以前老挝人只知道种植咖啡,树龄几百甚至上千年的老挝茶树一度面临被砍伐的命运。2019年老挝开始出口茶叶到中国,每年能够售出3至5吨。中老铁路2021年年底通车后,节省了三分之二的货运时间,成本大大降低。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中老铁路建成前,老挝当地的茶叶运送到中国的最主要的运输方式可能是( )
A. 公路运输 B. 海洋运输 C. 航空运输 D. 管道运输
11. 中老铁路建成后,进人我国的老挝茶叶( )
A 品质改善 B. 产业链延长 C. 价格提高 D. 规模扩大
下图示意某月我国海南岛东部海域表层海水等温线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 造成图示20°N以北海域等温线数值由东南向西北递增主要因素是( )
A. 纬度位置 B. 海陆分布 C. 陆地径流 D. 大气环流
13. 该季节M海域渔业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
A. 为沿海大陆架,光照充足,光合作用强 B. 为寒暖流交汇处,饵料丰富
C. 沿岸有上升补偿流,海底营养物质上泛 D. 入海河流带来营养盐类
南极中山站所处的伊丽莎白公主地是非常典型的冰盖下降风频发地区。南极中山站下降风风速一般为5~6级,最大为7~8级,风向为偏东风。下图为1990~2020年中山站年、夏季和冬季下降风频数的年际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1990~2020年中山站下降风( )
A. 夏季频次年际波动大 B. 发生次数逐年下降
C. 冬季频次波动剧烈 D. 冬季发生频率小于夏季
15. 影响1990~2020年中山站下降风频次变化最关键原因的是( )
A. 昼夜长短变化 B. 植被覆盖率提高 C. 地势起伏变化 D. 全球气候变暖
下图为喜马拉雅山的珠穆朗玛峰和新疆天山的博格达峰的垂直自然带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 珠穆朗玛峰南坡甲自然带的类型是( )
A. 常绿阔叶林带 B. 热带雨林带 C. 常绿硬叶林带 D. 落叶阔叶林带
17. 博格达峰丙自然带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A. 热量 B. 海拔 C. 水分 D. 坡度
18. 博格达峰北坡和珠穆朗玛峰南坡都有乙自然带分布,但乙自然带在珠穆朗玛峰南坡分布的高度比博格达峰北坡要高很多,主要是因为珠穆朗玛峰南坡( )
A. 海拔高,高差较大 B. 纬度低,热量充足,降水多
C. 占地广,空间开阔 D. 地处背风坡,光照少,降水少
色东普沟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属于雅鲁藏布江的左侧支流,全域冰川发育极为强烈。2018年10月17日,色东普沟主沟发生崩塌滑坡一碎屑流,大量松散物质冲入雅鲁藏布江堵塞河道。下图示意色东普沟纵剖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 崩塌滑坡一碎屑流发生之前,该地可能经历了( )
A. 持续晴天 B. 风沙肆虐 C. 气温骤降 D. 持续降雨
20. 碎屑流堵江后,其上游河段在短时期内( )
A. 流量变化加大 B. 径流量增大 C. 流速减慢 D. 结冰期延长
下图示意不同地点一年中昼夜长短的变化情况(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 下列四地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小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2. 乙、丁两地( )
A. 都位于北半球 B. 全年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C. 互为对跖点 D. 昼夜长短变幅相同
二、非选择题(共56分。)
2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印度尼西亚的万隆盆地(7°S,107°36′E)地形较为封闭,大气环流受背景风影响弱。某日当地天气以晴朗为主,夜晚盆地底部出现逆温,7~9时南北两坡接受太阳辐射后,出现上山气流;10~15时完整的上山气流形成;16~18时出现降水,并带动气流下沉,沿坡出现下山气流。下图示意沿经线绘制的万隆盆地南北走向剖面上该日白天气流形势的变化。
(1)简述该日7~9时万隆盆地南北两坡形成上山气流原因。
(2)与7~9时相比,分析该日10~15时万隆盆地气流形势的变化。
(3)该日16~18时万隆盆地出现下山气流。从热力和动力作用的角度,说明该时段下山气流的形成原因。
24.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土林是一种由河湖相土状堆积物塑造的如塔如林的地貌。大同盆地是我国土林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之一,因位于地平线以下而闻名。大同土林由千姿百态的土柱、土岭、土台等地貌组成,其物质来源复杂,颜色、岩性各异。土林中植被稀疏,低矮的草本植物可将土林顶部的土体固结在一起。一种特有的灌木——树梅,枝叶繁茂,根系发达,对土林的形成和消亡起重要作用。推测再过几百年,大同土林会烟消云散,化作满沟沙砾。图1示意大同土林地理位置。图2示意大同土林景观。
(1)结合材料,推测大同土林沉积物的来源。
(2)结合材料,简述大同土林形成的地质过程。
(3)试以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分析树梅在土林的形成和消亡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4)请结合土林的发育过程,为保护大同土林提出合理的建议。
25.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里下河地区为江苏省沿海江滩湖洼平原内的一片凹陷洼地,历史上为古湖泊,随着湖底淤泥显露,该地区逐渐得到开垦,自东向西顺应地势起伏形成高爽地(地势较高、环境干爽、不易积水的地带)的大圩、低洼地的小圩、湖荡区的垛田三类不同的农地景观。垛田为就近取土堆叠成垛,在水面上形成岛状高耸田块;小圩是农民用河泥、肥料在淤泥层上堆叠而成,形成里低外高的格局;大圩主要通过外侧围堤围合而成,内部改造较弱。湖荡区聚落规模大、数量少;高爽地聚落规模小、数量多。近些年来,随着防洪能力的提升及其他原因,里下河平原不同类型农地高程逐渐趋同。垛田于2014年入选全球农业文化遗产,里下河灌区于2021年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下图示意里下河地区三种农地类型的剖面。
(1)判断里下河灌区垛田、小圩、大圩耕地破碎化程度的高低,并说明理由。
(2)湖荡区聚落规模大、数量少,试对此做出合理的解释。
(3)指出里下河地区农地景观对现代农业生产的启示。
2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天然橡胶是重要的战略资源,也是四大工业原料中唯一的可再生资源。近年来,柬埔寨橡胶种植业发展较快。柬埔寨橡胶一般直接引用品种来源国的栽培技术进行种植,由企业或胶农自己繁育。为了推动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中国积极在柬埔寨示范推广中国先进的天然橡胶育种、栽培、割胶和胶乳初加工技术,并有效地推动柬埔寨橡胶产业实现“三产”融合发展。下图示意柬埔寨位置。
(1)说明柬埔寨在发展橡胶产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不利人文条件。
(2)指出中国与柬埔寨开展合作可采取的形式。
(3)推测中国推动柬埔寨橡胶产业实现“三大产业”融合发展的措施。
驻马店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 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3题答案】
【答案】1. A 2. C 3. D
【4~6题答案】
【答案】4. B 5. A 6. D
【7~9题答案】
【答案】7. C 8. B 9. B
【10~11题答案】
【答案】10. A 11. D
【12~13题答案】
【答案】12. B 13. C
【14~15题答案】
【答案】14. C 15. D
【16~18题答案】
【答案】16. A 17. C 18. B
【19~20题答案】
【答案】19. D 20. C
【21~22题答案】
【答案】21. C 22. D
二、非选择题(共56分。)
【23题答案】
【答案】(1)万隆盆地所处纬度低,该日日出后太阳高度角增大速度快;日出之后山坡比(同高度)山谷升温快,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盛行上山气流。
(2)10时之后太阳高度角继续增大,太阳辐射增强,整个万隆盆地受到谷风影响,南北两坡皆为上山气流;谷底夜晚形成的逆温层消失,小范围下山气流消失,山坡大气对流增强,抽吸近地面空气上坡补充,加强上山气流。
(3)部分雨滴在降落过程中蒸发,吸热致冷,形成下沉气流;向下运动的雨滴形成带动作用,促使下沉气流形成。
【24题答案】
【答案】(1)冬季风(西北季风)带来尘土;河水和湖水挟带的泥沙;火山喷发时产生的火山灰等物质。
(2)流水(河水和湖水)挟带大量泥沙、冬季风带来的尘土等在古湖盆堆积成深厚的土层;后经地壳抬升,湖水外泄,土层裸露于地表;在风力、流水等外力作用下,逐渐形成如塔如林的土林。
(3)树梅枝叶繁茂,可以拦截降水,减少暴雨对土林顶部的冲刷,抑制土林的形成和消亡;发达的根系能加速土林的风化,促进雨水和径流的下渗,侵蚀土层并使土层崩解;在土林发育早期,树梅促使新土林形成;在土林发育后期,树梅加速旧土林的消亡。
(4)在土林外围地带构筑汇流渠,减少区域汇流对土林的冲刷;人为控制灌木植被的生长,提高草本植被的覆盖率;禁止在土林周边区域开垦土地,以减少周边水土流失对土林景观造成的危害。
【25题答案】
【答案】(1)垛田最为破碎,小圩次之,大圩最为完整。理由:垛田地势最低,水网最发达,垛田为人工取土逐个垒筑而成,个数多,破碎度高;大圩地势最高,水系切割最少;小圩依托天然沉积地貌,破碎度较低。
(2)湖荡区水网密布,适合建设聚落的土地有限;聚落规模大、数量少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节约宝贵的耕地;湖荡区船运便利,为集中定居情况下进行较远距离耕作提供条件。
(3)趋利避害,适应、改造不利的自然环境;农业开发和生态保护相结合。
【26题答案】
【答案】(1)橡胶产业发展较晚,种苗繁育过程不规范;教育、科技水平较低,栽培技术落后,培训机制缺失;管理水平有限,收获的原料良莠不齐,整体质量较差;社会经济基础条件差,橡胶加工业落后;本国橡胶消费需求量少,出口市场狭小等。
(2)直接投资;国际贸易;技术输出;扶贫减贫等。
(3)积极发挥柬埔寨天然橡胶原料产地优势和中国在资金、技术及贸易上的优势;推动第一产业提质增效、创新发展;发展(高性能的乳胶制品)深加工等第二产业,广泛应用于生活日用品、汽车及交通运输等行业;发掘柬埔寨在培育橡胶木、环保新材料等产业的优势,发展旅游、贸易、物流等第三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