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2023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十一旅游地理课件(66张)

文档属性

名称 全国通用2023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十一旅游地理课件(66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1-13 09:52: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6张PPT)
第一编 
专题突破
专题十一 旅游地理
地 理
[真题扫描 考向分析]
考 点 真题扫描 考向分析
旅游资源及其 开发条件评价 (2021湖南卷,20)考查长征红色旅游资源集聚的原因、现代信息技术在旅游资源的管理和推介中的作用 1.以某具体旅游资源简介为素材,考查旅游资源价值及正确的欣赏方法
2.以景区游客数量或其变化图为载体,考查影响游客数量的主要因素,以及目标客源市场分布的特点和因素
3.以历史文化遗存为背景材料,考查旅游资源开发综合评价
(2020全国卷Ⅰ,43)考查举办“景泰蓝文化体验之夜”活动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 (2019全国卷Ⅰ,43)考查影响四川安仁古镇游客较少的原因 考 点 真题扫描 考向分析
旅游规 划设计 (2021全国卷Ⅰ,43)考查云南元阳哈尼梯田所处的阿者科村实行村集体企业主导的旅游开发模式的影响 1.以开发某旅游资源为背景材料,考查旅游规划的合理性及所开发旅游资源特点
2.以某旅游资源开发为背景材料,考查旅游项目挖掘与设计
3.以某旅游景区为目的地,考查旅游出游活动准备(包括物品、线路、安全防护等)
(2018全国卷Ⅰ,43)考查地震后九寨沟景区规划的意义 考 点 真题扫描 考向分析
旅游活动与区域发展 (2020全国卷Ⅱ,43)考查评价仿建国外著名旅游景点的做法对当地旅游开发的影响 1.以图文材料为载体,考查旅游活动线路设计及物品准备
2.以某地区旅游发展现状为背景材料,考查旅游开发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3.以某景区内发生的时事为依据,考查旅游资源的破坏及保护情况
(2017全国卷Ⅱ,43)以茶马古道基本概况为背景材料,考查旅游活动应做的准备工作 [构建网络 回扣基础]
答案 ①大众化 ②多样化 ③扩大化 ④娱乐化 ⑤就业 ⑥文化 ⑦多样性 ⑧非凡性 ⑨美学 ⑩历史文化 
集群状况 
客源市场 
环境容量 
交通  形象  旅游地 
旅游线路 
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 
废弃物
生态旅游者
高频考点 能力突破 
[典例分析 悟考法]
考点一 旅游资源及其开发条件评价
命题视角一:旅游资源的价值、形成与特征
【典例1】 (2021湖南卷)红色旅游景点是红色文化基因传承的物质载体,构成要素主要有革命历史遗迹、革命纪念设施和伟人故居。我国红色旅游景点众多,空间分布差异明显,是中国共产党革命道路和军事战略智慧的体现。下图示意长征时期形成的红色旅游景点密集区的空间分布。
(1)分析甲地区红色旅游景点聚集的主要地理因素。
(2)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管理和推介长征时期形成的红色旅游资源
审答流程第(1)题:
第(2)题:
答案(1)地处省区交界处,远离大城市;多为山地、丘陵,植被茂密。
(2)红色旅游资源数字化、可视化;红色旅游资源数据库建设;建设智慧红色旅游景区;通过短视频、网络直播等现代信息技术宣传与推介红色旅游资源。
命题视角二:旅游资源的开发与评价
【典例2】 (2020全国卷Ⅲ)徽杭古道是古代徽商贩运盐、茶、山货的必经之路。近年来,徽杭古道安徽伏岭镇至浙江清凉峰镇段逐渐发展成为徒步旅游线路。下图示意该段徽杭古道所在区域的地形。
说明该段徽杭古道成为徒步旅游线路的优势条件。
审答流程
答案 线路长度适中;沿途自然景观丰富、多样,特色鲜明;线路历史久,文化景观多,文化底蕴深厚;周边地区经济发达,人口众多,徒步旅游需求旺盛;距主要城市(杭州)等客源地较近,交通便利。
命题视角三:旅游地开发条件评价
【典例3】 (2021全国卷Ⅱ)地处江西赣州市北部的兴国县,是我国著名的苏区模范县和将军县,拥有苏园、将军馆、革命烈士纪念馆等众多红色旅游资源。1996年9月,在兴国“绕了个弯”的京九铁路正式通车,兴国终于有了第一条直通北京、迈向大江南北的大通道,经济发展实现第一次提速。2019年年底,又有一条“绕弯”兴国的铁路——昌赣高铁正式通车,“兴国弯”
再次成为热点,兴国由此迈入高铁时代(上图)。2020年兴国县红色旅游接待人数超过300万人次,同比增长20%左右。
分析铁路开通对兴国县发挥红色旅游资源优势、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
审答流程
答案 两条铁路的开通,改善了旅游投资与营商环境,吸引更多投资者来兴国县开发红色旅游资源。改善了旅游交通条件,便于游客进出,扩大红色旅游客源市场,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休闲和度假。增加就业岗位,提高财政收入,促进旅游业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有力促进经济发展。
[归纳提升 学技法]
旅游资源开发评价的分析思路
评价方向 具体评价
旅游资 源的游 览价值 非凡性 旅游资源非凡性越突出,其游览价值越高,开发价值也就越大
集群状况 分析区域内旅游资源的空间位置关系。旅游资源分布越集中,开发价值越高;若为孤立的单一景观,开发价值则较低
地域组 合状况 分析同一区域内,旅游资源类型是否多样。一个区域内,既有多样的自然旅游景观,又有多样的人文景观,则开发价值大;反之,若区域内景观基本雷同,则主要景观开发后,其他景观开发价值不大
评价方向 具体评价
客源 市场 客源市 场距离 与经济发达地区的距离越近,客源市场越广。有时即使旅游资源游览价值较低,但由于靠近市场,因此开发价值也较大
与著名旅 游景区的 距离 与著名景区距离近,可充分挖掘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或发展深度旅游,借助著名景区知名度,吸引游客
客源地经 济状况 客源地经济越发达,有旅游意愿的人越多,客源越充足;反之越少
评价方向 具体评价
交通便 捷程度 主要从交通运输方式的多样性和可达性两方面分析。交通越便捷,则越利于游客到达,其客源市场越广,开发价值也就越大
地区接 待能力 主要从景区能为游客提供的服务,包括餐饮、住宿、购物等方面分析,其次从服务水平(主要是从业人员的素质)方面评价。地区接待能力越强,对旅游资源的开发越有利
环境承 载力 对于一些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由于其环境承载力低,无法容纳大量游客参观,因此对旅游资源的开发有一定的限制性
拓视野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问  题 成  因
景区背景环境破坏 不合理的交通线路或其他建筑的建设,导致景区背景环境整体观感受到破坏
环境污染 旅游交通、食宿和游览活动所产生的废气、废水、垃圾以及噪声等
对生物的危害 捕猎野生动物、采集野生植物、干扰生物的生活习性、阻断生物的迁徙路线
传统文化的破坏 外来文化的强力冲击
文物古迹的破坏 游客的不文明旅游行为
[经典对练 得高分]
1.(2021八省联考湖南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第二居所是人们在常住地之外拥有产权或长期租赁,用于休闲、度假或养老的临时性住宅。仙女山镇地处重庆市武隆区东北部,海拔1 000~1 300米,森林资源丰富,已成为重庆市民第二居所的选择地。下图示意仙女山镇地理位置。
(1)分析近年来出现第二居所需求的主要原因。
(2)说明仙女山镇成为重庆市民第二居所选择地的优势条件。
解析 第(1)题,根据材料“第二居所是人们在常住地之外拥有产权或长期租赁,用于休闲、度假或养老的临时性住宅”可知,第二居所的出现主要是由于经济收入提高,旅游需求多样化。第(2)题,本题考查旅游开发条件的评价,主要从旅游资源游览价值、客源市场、交通、接待能力等方面分析。根据材料“海拔1 000~1 300米,森林资源丰富”可知,该地森林覆盖率高,生态环境优越;由所学知识及材料信息可知,该地温暖湿润,四季分明,气候条件良好;由“仙女山镇地处重庆市武隆区东北部”可知,地理位置优越,由图可知靠近高速公路,交通便利;由“已成为重庆市民第二居所的选择地”可知,该地基础服务设施较为完善。
答案 (1)经济收入提高;旅游需求多样化。
(2)距重庆主城区较近,交通便利(靠近高速公路),基础设施较为完善;海拔较高,夏季气候凉爽;森林资源丰富,环境优美。
2.(2021湖南高三大联考)“食在广州”,美食是广州市的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闻名海内外。自1987年起,广州市旅游部门每年都要组织一次广州国际美食节活动,其间不断发展,已形成以“食”为载体,集饮食、娱乐、商贸、旅游于一体的城市品牌活动。2020年,广州市美食地图、美食攻略作为城市名片在白云机场、广州南站等城市窗口持续展开2个月以上的美食节成果宣传展示,扩大了美食节活动的影响力,为广州市餐饮行业注入新活力。
分析广州市旅游部门举办国际美食节的有利条件。
解析 分析开展旅游活动的条件主要考虑本身的资源条件、市场及距离市场的远近、交通等基础设施以及接待能力等。广州地处沿海地区,食物种类丰富多样,吸引力大;经济发达,交通便利,消费者众多;形成“集饮食、娱乐、商贸、旅游于一体的城市品牌活动”,说明基础设施较完善,旅游接待能力强;由“广州市旅游部门每年都要组织一次广州国际美食节活动”“美食节成果宣传展示”可知,经验丰富,影响力强。
答案 地处我国南部沿海地区,食材品质优良,种类丰富多样,饮食地域性强,风味独特,有魅力;位于经济发达地区,人口稠密,流动量大,旅游市场广阔;广州市是我国重要的交通枢纽,交通运输网络发达,旅行便捷;城市经济实力雄厚,基础设施较完善,旅游接待能力强;已举办过多届美食节,运作经验丰富,品牌影响力日益增强。
点睛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思路
[易错防范 不失分]
3.(2021湖南衡阳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乡愁文化是生活在一定区域普通老百姓的记忆,也是对于农耕社会文明形态的温情和留恋。徽州地区,简称“徽”,古时也被称作“新安”,位于安徽、浙江和江西三省交界处。由于徽州地区衍生出了极具地方特色的徽州文化,徽州地区已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个地方文化圈。如今,徽州地区范围内已有五个5A级景区,包括黄山风景区、古徽州文化旅游区、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江湾景区以及龙川景区。近些年来,徽州地区大力发展乡愁文化旅游。
(1)简述徽州地区大力发展乡愁文化旅游的优势条件。
(2)指出徽州地区发展乡愁文化旅游可从哪些方面挖掘乡愁文化元素。
解析 第(1)题,位于我国江南丘陵地区,自然环境较为独特,可吸引游客。徽州地区衍生出了极具地方特色的徽州文化,徽州地区已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个地方文化圈。徽州的人文旅游资源丰富,富有特色。徽州地区范围内已有五个5A级景区,旅游业发达。当地政府大力支持。第(2)题,由材料可知,该地开发乡愁旅游资源可以从当地的文化氛围、古村落、体验特色文化等方面入手。
答案 (1)地处江南丘陵,具有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文化历史特色鲜明、传承性强;当地旅游业发达;政府支持。
(2)建筑风貌格局;社区生活氛围;劳作场景遗存方面;乡土故事人物方面;传承技艺表达方面;传统文化表演方面;自然景观映像方面。
易错诊断第(1)题易受题意影响,全盘从挖掘“乡愁”文化方面作答,将旅游资源开发类题答成旅游规划类题。
考点二 旅游规划设计
[典例分析 悟考法]
命题视角一:旅游项目的开发与设计带来的影响
【典例1】 (2021全国卷Ⅰ)地处云南元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核心区的阿者科村,保留着完好的梯田生态系统、独特的哈尼传统民居和文化。曾经有的村民将传统民居出租给外地经营者,自己搬出村寨。为了保护哈尼传统文化,改变贫困落后状况,2018年某科研团队应当地政府邀请,经多方调研和探索,提出阿者科村实行内源式村集体企业主导的开发模式:不租不售、不靠外来资本介入;通过智力援助和当地政府支持,组织村民成立旅游发展公司,自我经营和管理,公司收入归全村所有,村集体公司留成30%,村民分红占70%。村民分红按传统民居40%、梯田30%、居住20%、户籍10%执行。
说明阿者科村实行村集体企业主导的旅游开发模式的优势。
审答流程
答案 主要收入归还村民,提高当地村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留住原住民,保留原住民的部分生活方式,有利于传承独特的地方文化;使村民主人翁意识更强,更能自觉注重民居、梯田等遗产的保护;合理分配收益,兼顾公平和效率,利于乡风和谐,减少矛盾;通过智力援助,提升村民的文化水平和技能。
命题视角二:旅游规划的评价分析
【典例2】 (2018全国卷Ⅰ)2017年8月8日,九寨沟发生里氏7.0级地震。在震后重建规划中,当地有关部门制定了扩大生态保护区面积、扩大农牧发展区面积、适度减少旅游产业聚集区和人口聚集区面积等多项土地利用优化措施。
分别说明上述措施对九寨沟旅游发展的意义。
审答流程
答案 扩大生态保护区面积,可促进地震后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保护,有利于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扩大农牧发展区面积,有利于增加景区内居民的收入,可减少对旅游收入的过度依赖,优化景区旅游环境;适度减少旅游产业聚集区和人口聚集区面积,可降低旅游活动对景区环境的影响,便于地震发生时游客疏散和安置,有利于保护游客的安全、降低财产损失,促进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归纳提升 学技法]
1.区域旅游开发与规划的分析
2.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要求
旅游景区的交通规划 景区交通 线路规划 景区交通规划首先要方便游览各个景点,保证交通的便捷、经济、安全、可靠
旅游交通 工具规划 合适的交通工具可以加快旅游速度、缩短旅游时间、减轻旅游疲劳
旅游景区的服务设 施规划 规划的原因 旅游景区的服务设施是为满足景区服务业的需要兴建的,它是整个景区的组成部分
规划时要考 虑的因素 要与交通线连接,注重交通的便利、快捷
尽量在旅游景区附近选址,以方便旅游者
有的服务设施需要集聚,有的需要分散,布局时需要具体分析
段释义旅游景区规划还包括景区主题规划,即针对该景区旅游核心内容确定主题,如生态旅游、文化之旅等。
[经典对练 得高分]
1.(2021全国百强名校联考)湖北省神农架风景区,是国家自然保护区,入选世界生物圈保护区。景区山峰海拔均在3 010米以上,有秀丽的自然风光,多样的动植物,是以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为主题的森林生态旅游区。
(1)游客在神农架旅游时,夏季在山腰甚至山顶和野生动物邂逅,而冬季会在山麓和野生动物相遇,选择任一季节说明原因。
(2)为吸引游客,当地拟开发“走近、亲近野生动物”的旅游项目,对此很多人持反对意见,解释其原因。
解析 第(1)题,野生动物的分布主要受自然环境以及食物分布的影响。夏季,山腰或山顶附近气候凉爽,且食物相对较多,多野生动物觅食,所以野生动物可以和人类在山腰或山顶附近相遇。冬季,高海拔地区由于气温低,气候寒冷,地表受积雪覆盖,食物和水源缺乏,而低海拔山麓地区气候温和,食物相对充足,所以冬季野生动物会在山麓与人类邂逅。第(2)题,反对意见主要从野生动物对人类的影响以及人类对野生动物的影响两个角度分析。“走近、亲近野生动物”,意味着和野生动物近距离接触,一方面,在近距离接触过程中易受到野生动物的攻击,对游客的安全造成威胁;另一方面,这种近距离接触可大大满足游客的好奇心理,对游客的吸引力强,从而会加大区域的旅游开发,对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另外,野生动物对人类较敏感,不易被发现,开发的条件较差,可能会降低游客的旅行体验。
答案 (1)夏季海拔高处气候凉爽;且有充足的食物。
(或者冬季海拔高处积雪覆盖;缺乏水和食物。)
(2)野生动物具备攻击性,旅游安全难以保证;自然保护区过度开发会导致生态破坏;野生动物对人特别敏感,不容易找寻,不具备开发的条件。
点睛山腰、山顶与山麓相比,冬季寒冷,夏季凉爽,造成了野生动物的季节性迁徙,体现了区域认知素养。
[易错防范 不失分]
2.(2021四川成都三模)美国北极之门国家公园是世界上第二大公园,虽风景独特,却人迹罕至,夏季到达这里的外地游人相对较多。北极之门国家公园内没有
公路、游客服务设施以及露营区,到达这里的外地游客一般先前往费尔班克斯,然后搭乘小型飞机向西北飞行300千米抵达该公园。
分析外地游客选择夏季出游且从费尔班克斯前往该公园大多选择乘坐飞机的原因。
解析 夏季出游的原因:该地位于北极圈附近,夏半年昼长较长,甚至有极昼现象,利于游览观光;夏半年气温相对温和,适宜游览;夏半年恶劣天气较少。
乘坐飞机的原因:该地位于北极圈附近,地理位置较偏远;该地区人口较少,陆路交通不便,且陆路交通路程长;乘坐飞机可节省时间,并且较为安全。
答案 夏季出游:地处高纬,夏季昼长较长,气温较高,恶劣天气少。乘坐飞机:(地理位置偏僻)陆路交通落后,可达性差,耗时长;乘飞机可节省路程时间,增加游玩时间,且安全性较高。
易错说明不能结合阿拉斯加当地的气候特征进行分析,导致出现错误。
考点三 旅游活动与区域发展
[典例分析 悟考法]
命题视角一:旅游活动设计
【典例1】 (2017全国卷Ⅱ)茶马古道是以茶、马为主要商品,以马帮为主要运输方式的古代商道,该商道分布在今滇、川、藏等地区,沿途穿越高山、峡谷、密林。暑期一群旅游爱好者计划沿茶马古道,开展徒步古道游,体验马帮文化。
从文化体验角度,指出他们应做的前期准备。
审答流程
答案 需收集茶马古道相关资料,了解马帮文化的历史,了解古道所经地区的自然与人文环境;确定茶马古道体验游的地点,设计体验游路线;准备与设计路线自然环境相适应的装备、生活用品;聘请向导;等等。
命题视角二:旅游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典例2】 (2020全国卷Ⅱ)奥地利的哈尔斯塔特小镇以湖光山色、错落有致的特色建筑、古老的盐矿遗址等而闻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每年有数十万游客来到这个仅有千余居民的小镇观光。我国某企业选择国内自然景观相似的地点,按照哈尔斯塔特的原型,建造了一座翻版小镇。建成开放后一度成为当地热门旅游景点。
评价仿建国外著名旅游景点的做法对当地旅游开发的影响。
审答流程
答案 降低开发设计难度,利用被仿景点的知名度吸引游客,并配套开发其他旅游项目,创造经济效益,提高投资回报率;风景能够复制,而历史和文化却不能够复制,翻版景点没有“灵魂”,难以实现长期效益;仿建景点耗资较大、引入外来文化等也会对当地旅游资源和原生文化的保护构成损害。
[归纳提升 学技法]
1.旅游活动的设计
合理设计旅游活动,能够在旅游活动中充分利用时间取得最佳游览效果,也能保障旅游安全。具体步骤如下:
了解旅游者的出 游愿望和能力 出游愿望:个人的兴趣(旅游动机)和爱好(旅游偏好)
能力:自身的经济承受能力和闲暇时间
收集旅游地的信息 收集信息的渠道:各种新闻媒介、旅行社、导游手册、亲朋好友、有经验的旅游者等
需要收集的旅游地信息:旅游地旅游资源的类型、主要游览景区、景区的特色、旅行费用、旅游服务设施和条件以及旅游地的时空可达性等
确定旅游目的地, 选择旅游线路 ①选择著名的旅游地 ②选择与居住地环境差异比较大的旅游地 ③选择最小旅游时间比 人们从居住地到旅游目的地的单纯旅行时间与在旅游目的地游玩时间的比值 保证旅游安全 影响旅游安全的因素 旅游地的地形、气候、水文等自然环境条件
旅游硬件设施情况
旅游地的社会文化环境
探规律 设计旅游路线应遵循的原则
原则 具体内容
突出 特色 旅游路线设计是组织管理者的一种导向性安排,应该突出所设计路线的主题
讲究 韵律 旅游活动要有节奏感、韵律感。组织旅游活动既要使旅游者始终保持一定的兴奋度,又要做到张弛有度
“冷热” 兼顾 不同旅游者会选择不同的旅游路线。设计旅游路线要从全局出发,做到“冷(不太知名、旅游者较少的点)热(著名、旅游者较多的点)”兼顾

 目的是提高景点利用率、分散客流
2.发展旅游业对区域发展的积极意义
影 响 具体表现
区域经济 带动区域相关产业的发展;改善区域产业结构
为国家创汇、创税和回笼资金
提供就业机会,提高居民经济收入水平
社会和文化 有助于文化的交流,促进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
促进历史古迹的保护及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
促进旅游区卫生的改善和基础设施的建设
拓视野 发展旅游业会对传统文化造成一定冲击,为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当地会竭力避免传统文化受冲击,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同时,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融合,会使传统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
[经典对练 得高分]
1.近年来,我国许多传统古村落被开发成旅游观光地。一些古村落的村民仍留在村内,如“中国最具旅游价值古村落”之一的桂林江头洲村,至今仍完整地保存着明清时期的建筑格局(右上图),依然有百余户村民生活在村中,坚守着那份宁静与质朴。
分析村民生活在村中对促进当地旅游业健康发展的作用。
解析 主要从旅游资源的特点(保留村落的原生活状态等)、文化传承和旅游可持续发展三方面作答。
答案 保留村落的原生活状态,可满足外来旅游者的体验需求;尊重原有的传统,传承和保护富有浓郁文化传统的遗产,保持古村落的生命力;激发村民对自身文化传统的自豪感和保护古村落的热情,在开发与保护、生活与旅游之间维持良好的平衡。
2.(2021河北衡水中学三模)挂壁公路是一种在高峻大山的峭壁上开凿出的奇险公路,为了施工方便和开通后取自然光照明,挂壁公路多贴壁而凿,悬在半山腰,每相隔十余米开一处隧洞。我国挂壁公路主要分布于南太行、晋东南地区的断层岩壁上,其开凿后不仅解决了山区交通难题,成了脱贫路、致富路,更成了深山奇景的一部分。下图为某挂壁公路景观图。
简述挂壁公路的旅游价值及其保持运营对当地的有利影响。
解析 旅游价值表现在旅游资源的质量(优质、独特,具备较高的美学或历史文化价值)、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旅游景点多)和地域组合状况(地区范围内没有雷同或质量更高的景点)等方面。挂壁公路在半山开凿,是奇险公路,非凡性强,美学价值高,欣赏价值高;“主要分布于南太行、晋东南地区的断层岩壁上”,科学价值高;与其他旅游资源组合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经济价值高。开凿对当地的有利影响表现在:公路等基础设施的完善,促进山区优势资源开发,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收入;改善了交通,提高山区交通运输能力,加强了与外部交流;通过宣传吸引游客等措施,增加了区域知名度,扩大了影响范围,扩大旅游市场,增加了旅游收入。
答案 旅游价值:半山开凿,非凡性强,美学价值高;主要分布于太行山断层岩壁上,科学价值高;与其他旅游资源组合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经济价值高。
有利影响: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收入;提高山区交通运输能力,促进对外联系;增加区域知名度,扩大旅游市场。
点睛旅游资源的开发及旅游业的发展对当地的有利影响主要表现在社会、经济方面,而不利影响多表现在生态方面,体现了综合思维素养。
[易错防范 不失分]
3.(2020湖南师大附中三模)旅游收入约占西班牙经济收入的12%,2017年,西班牙游客数量高达8 150万人次。旅游旺季欧洲各旅游区正努力地接待游客,然而西班牙的巴塞罗那针对游客的“反游客运动”却在不断升级。旅游业过度发展所带来的副作用在各热门旅游目的地有所体现。平衡经济效益和人民生活,已是目前西班牙甚至整个欧洲面临的巨大挑战。
说明巴塞罗那居民进行“反游客运动”的原因,并从政府角度提出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解析 巴塞罗那居民进行“反游客运动”的原因,应结合旅游业发展的不利影响,从当地的生活秩序、环境、房租和房价等方面分析。材料显示,2017年,西班牙游客数量高达8 150万人次。大量游客涌入,占用交通等公共资源,影响当地人正常生活秩序;游客过多导致环境污染、古迹损坏等问题;大量游客涌入抬高房租和房价。当地政府需要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如限制市中心新建酒店数量;建立法律法规约束游客的不当行为;加强旅游区的环境监测;丰富游客活动,引导本地游客错峰出行,避免游客在同一时间大量集聚;开发新的旅游目的地,分流游客,避免热门景点过度拥挤;等等。
答案 原因:大量游客涌入,占用交通等公共资源,影响当地人正常生活秩序;游客过多导致环境污染、古迹损坏等问题;大量游客涌入抬高房租和房价。措施:限制市中心新建酒店数量;制定约束游客不当行为的法律法规;开发新的旅游目的地分流游客,避免热门景点过度拥堵;丰富游客活动,引导本地游客错峰出行;加强旅游区的环境监测;等等。
易错说明不能全面分析游客过多对当地居民正常生活造成的冲击。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