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
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31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趑趄 qū 毋宁wú 衣袂mèi 汗涔涔cén
B.巉岩chán 惊悚sǒng 冷冽liè 相夫教子xiàng
C.戕害qiāng 龟裂jūn 污渍zì 命途多舛chuàn
D.鹰隼sǔn 老趼yǎn 船坞wù 挑衅xìn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很多地方政府通过土地运作取得的收入占其财政收入的一半还多,这种依靠“土地财政”维持城市经济发展的行为,简直是竭泽而渔。
B.为迎接即将到来的“两会”,市区主街道都进行了适当的美化、绿化、亮化,气宇轩昂的会展大厦将作为主会场,门前也挂出了造型各异的彩灯。
C.中国茶虽然有着悠久的历史,但现在很多人对中国茶还是抱有偏见,以为茶只是下里巴人解渴的东西,档次远远不如进口的饮料。
D.爆竹声中除旧岁,举国欢腾迎新年,看着五光十色的烟花,听着振聋发聩的爆竹,人们感受着春节的欢乐气氛,同时也为日益严重的空气污染深深担忧。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深圳“设计之都”的称号,这是全世界第六个获此殊荣的城市,也是首个中国获得这一荣誉的城市。
B.这部由第六代导演执导的青春片带有明显的时代印记,影片表现了主人公拒绝平庸、坚守梦想的成长故事,极具感染力,深深地打动了年轻观众的心。
C.“权贵二代”这一封建残余现象,从法律意义来讲,不仅与现代宪法精神背道而驰,而且也是对社会主义国家性质的一种背离。
D.在当前的就业压力下,有不少大学生加入了“蚁族”大军。“蚁族”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就包括大学生们不愿从事辛苦工作等自身原因造成的。
5.下面加点的词不属于古今异义的是( )
A.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B.适莽苍者,三餐而返,腹犹果然
C.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
D.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7.下面句中没有通假字现象的是( )
A. 而母立于兹
B.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C.此小大之辩也
D.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8.与例句句式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A.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B. 圣人不凝滞于物
C.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D.彼且恶乎待哉
9.排列下边六个句子的顺序,使之成为语意连贯的一段话。(3分)(只写序号) ①任何时候,批评家和作家之间都应该保持必要的距离和警觉。 ②他们能够永远站在自由和批判的立场上,不断发出自己的真实声音。 ③它需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具有独立思想意识的批评家。 ④批评是心灵的事业。 ⑤创作因此会受到伤害,批评也随之走向没落。 ⑥否则,相互之间就会出现过于客气、盲目吹捧和妄加赞美的不良现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
????????????????
10.仿照下面示例,按要求写一段文字。(4分)
示例:如果是在古代,我可能是一个赶考的人,我可能会遇到一个轻衣罗衫的女子,她家就在驿馆的旁边,曾倚门,回首嗅一枝青梅,我会把诗题上墙壁,或者写在宣纸上。
如果是在古代,你可能是一个正在做什么的人呢?漂泊江湖的游子,还是被贬谪流放的官员?是寄情山林的隐土,还是执手相看的离人?请你从以上角色中选择一种角色,恰当化用古诗文(可回忆教材中学过的诗词文章),写一段文字;句式可以稍有不同。
如果是在古代,我可能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共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讲 究
孙春平
大学新生入学,302室住进八位女生。当晚,各位报了生日,便有了从大姐到八妹的排序,尽管都是同庚。
不久,大姐王玲的老爸来看女儿,搬进来一个水果箱。打开,便有16个硕大红艳的苹果摆在了桌面上,每个足有半斤重,且个头儿极整齐。王玲抢着把苹果一字摆开,再让大家看,众姐妹更奇得闭不上眼了。原来每个苹果上还有一个字,合起来是:“八人团结紧紧的,试看天下能怎的!”之后便笑,一幢楼都能听到八姐妹的笑声。王玲得意地告诉大家,说家里承包了果园,入夏时她父亲就让果农选出16个苹果并在每个苹果的阳面贴上一个字或标点符号,秋阳照,霜露打,便有了这般效果。这是老爸早就备下的对女儿考上大学的贺礼。
五妹张燕是辽宁铁岭来的,跟赵本山是老乡。她故意学着那个笑星的语气对王玲老爸说:“哎哟妈呀王叔,您老可真讲究啊!”众人再大笑,“讲究”从此便成了302室的专用词语,整天挂在八姐妹的嘴上。
每有家长来,并带来讲究的食品或礼物的时候,默不作声静坐一旁的是七妹赵小穗。别人喊着笑着接礼物,她则总是往后躲,直到最后才羞涩一笑,走上前去。大家知道她的家在山区乡下,穷,没手机,连电话也很少往家打,便没把她那一份“讲究”挂在心上。
一学期很快过去了,放了寒假,众姐妹兴高采烈再聚一起的时候,已有了春天的气息。那一晚,赵小穗打开旅行袋,在每人床头放了一小塑料袋葵花子,说:“大家尝尝我们家乡的东西,是我妈我爸自己种的,没用一点儿农药和化肥,百分之百的绿色食品。”
葵花子平常,可赵小穗送给大家的就不平常了,是剥了皮的仁儿。一颗颗那么饱满,那么均匀,熟得正是火候又没一颗裂碎,满屋里立时溢满别样的焦香。
李韵拈起一颗在眼前看,说:“葵花子嘛,要的就是磕时那份情趣,怎么还剥了?是机器剥的吧?”
赵小穗说:“我爸说,大家功课都挺忙,磕完还要打扫瓜子皮,就一颗颗替大家剥了。不过请放心,每次剥之前,我爸都仔细洗过手,比闹‘非典’时洗手过程都规范严格呢。”
王玲先发出惊叹:“我的天!每人一袋,足有一斤多,八个人就是十来斤。这可都是仁儿呀,那得剥多少?你爸不干别的活儿啦?”
赵小穗的目光暗下来,低声说:“前年,为采石场排哑炮时,我爸被炸伤了。他出不了屋子了,地里的活儿都是我妈干……”
吴霞问:“大叔伤在哪儿?”
赵小穗说:“两条腿都被炸没了,胳膊……也只剩了一条。”
寝室里一下静下来,姐妹们眼里都噙了泪花。一条胳膊一只手的人啊,蜷在炕上,而且那不是剥,而是捏,一颗,一颗,又一颗……
张燕也没了笑星般的幽默,她哑着嗓子说:“小穗,你不应该让大叔……这么讲究……”
赵小穗喃喃地说:“我给家里写信,讲了咱们寝室的故事。我爸说,别人家的姑娘是爸妈的心肝儿,我家的闺女也是爹娘的宝贝……”
那一夜,爱说爱笑的姐妹们都不再说话,寝室里静静的,久久弥漫着葵花子的焦香。直到夜很深的时候,王玲才在黑暗中说:“我是大姐,我提个建议,往后,都别让父母再为咱们讲究了,行吗?”
11.小说共写了四个“讲究”的情节,请简要分析它们的作用。(4分)
12.鉴赏文中划线的句子“一条胳膊一只手的人啊,蜷在炕上,而且那不是剥,而是捏,一颗,一颗,又一颗……”。(4分)
13.小说末尾写道“寝室里静悄悄的,久久弥漫着葵花子的焦香”,这样写有什么用处?请简要分析。(6分)
14.小说题目及文中多次出现了“讲究”一词,请联系全文谈谈你对“讲究”一词含义的理解。(6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20题。(23分)
新修滕王阁记 韩 愈 愈少时则闻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有瑰伟绝特之称;及得三王①所为序、赋、记等,壮其文辞,益欲往一观而读之,以忘吾忧。系官于朝,愿莫之遂。十四年,以言事斥守揭阳,便道取疾以至海上,又不得过南昌而观所谓滕王阁者。其冬,以天子进大号,加恩区内,移刺袁州。袁于南昌为属邑,私喜幸自语,以为当得躬诣大府,受约束于下执事,及其无事且还,傥得一至其处,窃寄目偿所愿焉。至州之七月,诏以中书舍人太原王公②为御史中丞,观察江南西道;洪、江、饶、虔、吉、信、抚、袁悉属治所。八州之人前所不便及所愿欲而不得者公至之日皆罢行之大者驿闻小者立变。令修于庭户数日之间,而人自得于湖山千里之外。吾虽欲出意见,论利害,听命于幕下,而吾州乃无一事可假而行者,又安得舍己所事以勤馆人?则滕王阁又无因而至焉矣! 工既讫功,公以众饮,而以书命愈曰:“子其为我记之!”愈既以未得造观为叹,窃喜载名其上,词列三王之次,有荣耀焉;乃不辞而承公命。其江山之好,登望之乐,虽老矣,如获从公游,尚能为公赋之。
元和十五年十月某日,袁州刺史韩愈记。注:①三王:写《滕王阁序》的王勃,写《滕王阁赋》的王绪,写《重修滕王阁记》的王仲舒。???? ②中书舍人太原王公:王仲舒。???? ③浃和:和睦。15.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 A.移刺袁州???????? 移:调任????? B.窃寄目偿所愿焉??? 偿:满足 C.愈既以未得造观为叹????? 造:制造?? ? D.词列三王之次????? 次:行列
16.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此屋不修,且坏 B.吾州乃无一事可假而行者
彼且奚适也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
C.盖瓦级砖之破缺者 D.益欲往一观而读之,以忘吾忧
之二虫又何知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17. 下列句子中,全都属于作者“未得造观”滕王阁原因的一组是( )
??? ①系官于朝 ②以言事斥守揭阳
??? ③便道取疾以至海上 ④不得过南昌而观所谓滕王阁者
??? ⑤吾州乃无一事可假而行者 ⑥则滕王阁又无因而至焉矣 ???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仅用数语记叙重修滕王阁之事,其余几乎均围绕向往登滕王阁而不得来抒写,既抒写
自己向往之情,也颂扬了王仲舒的政绩。B.文章三次写自己没有游滕王阁的原因,其中写前两次不得游是第三次不得游的衬笔。C.作者写第三次不得游滕王阁,实际上又是叙王仲舒政绩的衬笔,将王仲舒的政绩不经意中叙
入。D.韩愈极力倡导古文,却称赞王勃的《滕王阁序》而“壮其文辞”,以能“词列三王之次”为
荣,可见,韩愈还是认为古文不如骈文的。
19.用斜线(“/”)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3分)
八州之人前所不便及所愿欲而不得者公至之日皆罢行之大者驿闻小者立变
(二)21.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
眼儿媚
朱淑真
迟迟春日弄轻柔,花径暗香流。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
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唤春愁?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枝头。
(1)这首词描写了一个怎样的女主人公的形象?(2分)
(2)划线句子的写景有何特点?请简要分析。(4分)
(三)古诗文默写(10分)
2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西当太白有鸟道, ▲ 。(李白《蜀道难》)
(2)。 ▲ ,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3) ▲ ,山长水阔知何处?(晏殊《蝶恋花》)
(4) ▲ ,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5)闾阎扑地, ▲ , ▲ ,青雀黄龙之轴。(王勃《滕王阁序》)
(6) ▲ ,佳木葱茏而可悦。 ▲ ,木遭之而叶脱。(欧阳修《秋声赋》)
(7) ▲ ,则芥为之舟。(庄子《逍遥游》)
(8) ▲ ,晚有儿息。(李密《陈情表》)
四、作文(共60分)
23.阅读下面这首小诗,按要求完成作文。
???
这首诗能引起你怎样的联想与感悟? 请根据材料,写一篇文章,可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阐明你的思想观点。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衢州一中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卷
高二语文答题卷
一、选择题(共36分,每小题3分)
1
2
3
4
5
6
7
8
15
16
17
18
二、非选择题(共54分)
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1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1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19. 八州之人前所不便及所愿欲而不得者公至之日皆罢行之大者驿闻小者立变(3分)
20.(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2.(10分,每格1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