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年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学八下第21章第1节 生命的起源 同步测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年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学八下第21章第1节 生命的起源 同步测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05.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1-12 14:00:50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2-2023年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学八下第21章第1节 生命的起源 同步测试卷
一、单选题
1.(2022八上·全椒期中)“腐草化萤,腐肉生蛆”是哪种生命起源说的观点(  )
A.化学进化论 B.自然发生论 C.宇宙生命论 D.生生论
2.(2022八下·邕宁期末) 1953年,在实验室里模拟大气成分,利用火花放电,合成了氨基酸等简单有机物的科学家是 (  )
A.达尔文 B.巴斯德 C.米勒 D.列文·虎克
3.(2022八下·高州月考)美国学者米勒,模拟原始地球上的大气成分,将氢、甲烷、氨、水蒸气等放在密闭的装置中,通过火花放电,合成了(  )
A.氨基酸 B.葡萄糖 C.淀粉 D.蛋白质
4.(2022八下·高港月考)原始大气与现代大气相比,不含 (  )
A.水蒸气 B.氢气 C.氧气 D.甲烷
5.(2022八下·揭西月考)大约在原始地球形成以后的 年左右,才逐渐形成了原始的生命。()
A.8亿年 B.12亿年 C.46亿年 D.10亿年
6.(2022八下·揭西月考)地球上最初的生命起源于(  )
A.原始大气 B.原始陆地 C.原始海洋 D.原始森林
7.(2022八上·东莞期末)依据如图对米勒模拟实验的解释你不认同的是(  )
A.①内模拟了原始大气及闪电
B.②内模拟了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降雨的过程①
C.③内产生了多种蛋白质
D.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无机小分子可以生成有机小分子
8.(2022八下·太康开学考)科学家推测,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  )
A.原始生命 B.低等的动植物
C.简单的有机物小分子 D.复杂的有机物大分子
9.(2022八下·港南开学考)法国学者巴斯德在生命起源中支持(  )
A.生物进化论 B.自然发生论 C.生生论 D.宇宙生命论
10.(2021八下·连平月考)原始生命是在原始海洋中诞生的,主要原因是(  )
A.水中有氧 B.许多生化反应离不开水
C.水是营养物质 D.水是生物体的组成成分
11.(2021八下·新丰月考)下图为米勒模拟原始大气合成有机物的实验装置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火花放电模拟闪电
B.装置中的四种气体模拟了原始大气
C.烧瓶中的沸水模拟了高温条件下的原始海洋
D.证明了原始海洋中的有机物会演变成原始生命
12.(2020八下·荔城期中)原始大气的成分是(  )
A.水蒸气、氨、甲烷等 B.水蒸气、氧气、甲烷等
C.氧气、氨、甲烷等 D.水蒸气、氢气、氧气
13.(2019八下·阜阳期中)下列关于生命起源的有关说法中,科学依据最充分的是(  )
A.生生论认为生物只能来源于生物
B.陨石证明地球上的生命来源于其他星球中长
C.米勒实验可证明原始地球环境下无机物逐渐演变形成有机物
D.腐草化萤、腐肉生蛆等证明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经过一段时间自然发生的
14.科学家不断实验,挑战“自然发生说”。下列4位科学家都设计了相关实验,实验结果支持或否定“自然发生说”。其中能证明“微生物不能自然发生”最有说服力的是(  )
A.雷迪的实验 B.尼达姆的实验
C.斯巴兰扎尼的实验 D.巴斯德的实验
15.在米勒实验中,模拟原始地球中的大气成分,模拟原始地球的自然条件,最后合成的有机物是(  )其中火花放电是模拟原始地球中(  )
①闪电 ②葡萄糖 ③火山爆发 ④氨基酸.
A.①② B.③④ C.④① D.③②
16.“化学进化论”认为,地球上生命起源的过程中,在原始海洋中形成的与生命有最直接关系的有机大分子物质应该是(  )
A.蛋白质、淀粉 B.蛋白质、核酸
C.甲烷、二氧化碳 D.氨基酸、核苷酸
17.生命产生的大致阶段为(  )
A.无机小分子→有机小分子→有机大分子→原始生命
B.无机小分子→有机大分子→原始生命
C.无机小分子→有机小分子→原始生命
D.有机小分子→无机小分子→有机大分子→原始生命
18.新浪科技2016年3月14日报道,欧洲和俄罗斯于14日正式启动名为“火星太空生物”的合作项目,假如火星上存在生命,且与地球上生命的形成过程相同,则火星上的原始生命最初生活在(  )
A.原始大气中 B.原始陆地中 C.原始海洋中 D.火山口中
19.(2015八下·台儿庄期中)1965年我国科学家合成的结晶牛胰岛素,这验证了生命进化中(  )的可能性.
A.氧气形成 B.水蒸气形成 C.物理进化 D.化学进化
20.有的科学家推测:“地球上的生命来自于外星球.”下列支持该假说的证据是(  )
A.天文学家在星际空间发现了数十种有机物
B.在月球上发现了原始生命
C.米勒的实验为该推测提供了证据
D.“露西”少女骨骼化石提供了证据
21.萧山医院常需静脉点滴输予0.9%的氯化钠溶液(俗称“生理盐水”)是由于要保持人体血液的“矿化度”(即无机盐的相对含量)为0.9%.另有研究表明,30亿年前地表原始海水的矿化度即为0.9%.对此,下列猜测或评论中,不足取的是(  )
A.人类祖先可能是从原始海洋中逐渐进化到陆地上的
B.人体血液仍然带有原始海水的某些印痕
C.人体血液和原始海水之间存在着某些尚未被认识的关系
D.人体血液和原始海水的矿化度均为0.9%纯属巧合
22.下列现象可以作为对应假说(或学说)的证据的是(  )
①气球的充气膨大实验:大爆炸宇宙论;
②我国的中华龙鸟化石:自然选择学说;
③东非大裂谷的形成:板块构造学说;
④落在澳大利亚的一颗陨石中存在多种氨基酸和有机物:原始生命物质来自外星球.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3.生命起源于外太空的观点曾令无数研究者激动.根据这种假说,构成生命的分子首先在星云或彗星中生成,然后被陨石和灰尘带入海洋并在那里形成生命.部分科学 家认为原始生命有机体在来到地球以前是在太阳系的另一行星﹣﹣金星或火星上形成的.欧洲火星探测器的最新发现证明了45亿年前火星上有过湖泊和海洋,如果 找到相应的化石,则此说将得以证明.以下哪一项证据与“生命起源于外星球”的推测缺乏严密的逻辑关系(  )
A.陨石中发现有并非来自地球的氨基酸
B.天文学家在星际空间发现了数十种有机物
C.最近发现火星除两极有少量冰以外,深处还埋有水
D.美国青年学者米勒在实验室模拟原始大气和闪电,人工合成了多种氨基酸
24.科学家于2001年11月,通过哈勃太空望远镜发现,太阳系以外有一颗类似于地球的行星被大气包围,由引推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太空中还存在着地球外的生命
B.这颗行星上一定存在着生命
C.这颗行星上可能有形成生命的一些基本条件
D.这颗行星上应该也有人生存
二、读图理解题
25.识图作答.
如图是用以研究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的一个模拟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A装置里的气体相当于    ,与现在大气成分相比,其主要区别是A装置里气体中不含有    .正负电极接通进行火花放电是模拟自然界的    .
(2)B装置里的液体相当    ,实验后可检验到其中含有    等有机小分子物质.
(3)此实验证明:在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中,从   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是完全有可能的.
(4)此实验的假设是:    .
(5)此实验的结论是:    .
三、实验探究题
26.(2022八下·庐江期中)如图是米勒关于原始地球的模拟实验装置,根据如图所示填写出该装置中的一些名称,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这一装置是美国青年学家米勒设计的,图中所示的A装置中泵入了甲烷、氨,氢、水蒸气等气体,该装置模拟了   的成分,与现代大气相比没有   。
(2)这个实验通过火花放电模拟的是   。
(3)图中C内的液体相当于   ,其中含有   等有机小分子物质。
(4)米勒在实验中搜集到的证据是____。
A.产生了多种蛋白质等有机大分子
B.产生了多种氨基酸等有机小分子
C.产生了氧气
D.产生了核酸等有机大分子
四、综合题
27.如图是生命起源的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在生命起源的第一步中所利用的自然条件是   .
(2)发生在原始大气中的过程是   (填字母).
(3)发生在原始海洋中的过程是   (填字母).
(4)最复杂、最有决定意义的阶段是   (填字母).
(5)原始大气成分与现在大气成分有什么明显不同   .
(6)上述过程说明原始生命是在地球诞生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
   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
(7)米勒实验支持了生命化学进化的   过程.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解析】【解答】“腐草化萤”“腐肉生蛆”,可以看出,是在非生命物质“腐草”“腐肉”中,能够自发地形成萤火虫、蛆等生物,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自发地发生的,这是自然发生论的观点,可见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生命的起源,为基础题,难度不大,关于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如神创论、生生论、自然发生论、宇宙发生论,解答此题在平时注意多搜集相关的资料,多积累相关的知识。
2.【答案】C
【知识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解析】【解答】米勒设计的模拟实验中,一个盛有水溶液的烧瓶代表原始的海洋,其上部球型空间里含有氢气、氨气、甲烷和水蒸气等“原始大气”。米勒先给烧瓶加热,使水蒸气在管中循环,接着他通过两个电极放电产生电火花,模拟原始天空的闪电,以激发密封装置中的不同气体发生化学反应,而球型空间下部连通的冷凝管,让反应后的产物和水蒸气冷却形成液体,又流回底部的烧瓶,即模拟降雨的过程。经过一周持续不断的实验和循环之后,米勒分析其中的化学成分时发现,产物含有包括5种氨基酸和不同有机酸在内的各种新的有机化合物,同时还形成了氰氢酸,而氰氢酸可以合成腺嘌呤,腺嘌呤是组成核苷酸的基本单位。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
故答案为:C。
【分析】米勒设计实验装置示意图:
3.【答案】A
【知识点】地球原始条件模拟实验
【解析】【解答】1953年,美国青年学者米勒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和大气成分,将甲烷、氨、氢气、水蒸气等气体泵入一个密封的装置内,通过进行火花放电(模拟闪电),合成了多种氨基酸,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化学起源学说认为:原始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环境与现在完全不同:天空中赤日炎炎、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氨、甲烷、氢气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还有一部分硫化氢和氰化氢,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明显不同的是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有机物,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可见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4.【答案】C
【知识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解析】【解答】原始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环境与现在完全不同:天空中赤日炎炎、高温、紫外线、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氨、甲烷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明显不同的是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的氧;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小分子有机物,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原始海洋是原始生命的摇篮。
故答案为:C。
【分析】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氨、氢、甲烷、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等。原始地球大气与现代地球大气成分的主要区别是:原始大气成分中没有“氧”。
5.【答案】D
【知识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解析】【解答】大约在地球形成以后的10亿年左右,才逐渐形成了原始的生命。
故答案为:D。
【分析】地质学研究表明,地球大约是在46年前形成的,那时候地球的温度很高,环境与现在的完全不同:天空中或赤日炎炎,或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氢气、氨等,就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后来,地球的温度逐渐降低,这些有机物又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地相互作用,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大约在地球形成以后的10亿年左右,才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
6.【答案】C
【知识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解析】【解答】地球上最初的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故答案为:C。
【分析】地质学研究表明,地球大约是在46年前形成的,那时候地球的温度很高,环境与现在的完全不同:天空中或赤日炎炎,或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氢气、氨等,就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后来,地球的温度逐渐降低,这些有机物又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地相互作用,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大约在地球形成以后的10亿年左右,才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
7.【答案】C
【知识点】地球原始条件模拟实验
【解析】【解答】如题图所示,米勒将水注入左下方的烧瓶内,先将①玻璃仪器中的空气抽去,然后打开左方的活塞,泵入甲烷、氨和氢气的混合气体(模拟原始大气),再将烧瓶内的水煮沸,使水蒸汽和混合气体同在密闭的玻璃管道内不断循环,并在另一容量为5升的大烧瓶中,经受①内的火花放电(模拟雷鸣闪电)一周,最后生成的有机物,经过②冷凝器的冷却后(模拟了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降雨的过程),积聚在③仪器底部的溶液(模拟原始大气中生成的有机物被雨水冲淋到原始海洋中)。此实验结果生成了多种氨基酸,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所以,米勒的实验仅能证明无机小分子物质可以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氨基酸,而不是蛋白质。
故答案为:C。
【分析】化学起源学说认为:原始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环境与现在完全不同:天空中赤日炎炎、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氨、甲烷、氢气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还有一部分硫化氢和氰化氢,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明显不同的是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有机物,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可见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米勒通过实验验证了化学起源学说的第一阶段,即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
8.【答案】C
【知识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地球原始条件模拟实验
【解析】【解答】化学起源学说认为,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氨、甲烷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明显不同的是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的氧;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可以形成许多简单的有机物,可见,C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原始生命的起源,为基础题,难度不大,熟记:原始大气(包括水蒸气、氢、氨、甲烷)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一些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逐渐形成了许多简单的物质,最终经过复杂的变化、漫长的时间在原始海洋里终于演变出原始的生命。
9.【答案】C
【知识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解析】【解答】法国科学家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向世人证明了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由此,巴斯德提出:生物只能源于生物,非生命物质绝对不能随时自发地产生新生命,即生生论。
故答案为:C。
【分析】生物进化论认为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无机物可以转变为有机物,有机物可以发展为生物大分子和多分子体系,直到最后出现原始的生命体。人们根据自己双眼对许多表面现象的观察,如腐肉会产生蛆,久不洗澡会生虱子等,得出了低等生物是由非生命物质自然产生的.这叫做自然发生论或自生论。宇宙生命论认为:生命是物质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任何物质运动虽然是遵循一定的运动规律,但同时该物质也具有一定的自由意识,可以微弱改变自身的运动规律。
10.【答案】B
【知识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解析】【解答】化学起源学说认为:原始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环境与现在完全不同:天空中赤日炎炎、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氨、甲烷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明显不同的是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的氧;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在原始海洋中,经过上万年后这些有机小分子长期累积并相互作用,形成了比较复杂的有机大分子物质,如原始的蛋白质、核酸等。这些物质并逐渐形成了与海水分离的原始界膜,构成了相对独立的体系。一旦这些物质拥有了个体增殖和新陈代谢也就意味产生了生命。所以原始海洋是生命诞生的摇篮,主要原因是许多生化反应离不开水。
故答案为:B。
【分析】化学起源说将生命的起源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第二个阶段,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第三个阶段,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第四个阶段,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
11.【答案】D
【知识点】地球原始条件模拟实验
【解析】【解答】A、在米勒实验中,火花放电模拟原始大气中的闪电,A说法正确。
B、装置中的四种气体模拟了原始大气成分,没有氧气,B说法正确。
C、当时原始海洋像一锅热汤,温度很高,烧瓶中的沸水模拟了高温条件下的原始海洋 ,C说法正确。
D、米勒实验只能证明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但该实验不能证明原始海洋中的有机物可能会演变成原始生命,D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米勒模拟实验,为基础题,难度不大,熟记:米勒模拟实验是模拟在原始地球还原性大气中进行雷鸣闪电能产生有机物(特别是氨基酸),以论证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的实验,此实验只能证明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
12.【答案】A
【知识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解析】【解答】解:地质学家研究表明,地球大约是在46亿年以前形成的,那时候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上的环境与现在的完全不同:天空中或赤日炎炎,或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氢气、氨、甲烷、硫化氢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可见A符合题意。
【分析】根据科学家推测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氨、甲烷、水蒸气、硫化氢和少量氢气等,特点是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的氧气。
13.【答案】C
【知识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解析】【解答】A、生生论主张生物由生物产生,不论环境条件如何,生物总是产生生物;而非生物物质不会产生生物,A不符合题意;
B、在其他星球上发现了生物,陨石证明只能证明可能生命起源于其他星球,而不能证明地球上的生命来自于其他星球,B不符合题意;
C、有关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这一假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化学起源说将生命的起源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第二个阶段,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第三个阶段,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第四个阶段,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米勒实验可证明原始地球环境下无机物逐渐演变形成有机物,C符合题意;
D、自然发生论与神创论差不多同样的古老,人们根据自己双眼对许多表面现象的观察,如腐肉会产生蛆,久不洗澡会生虱子等,得出了低等生物是由非生命物质自然产生的,这叫做自然发生论或自生论,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化学起源学说认为:原始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环境与现在完全不同:天空中赤日炎炎、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氨、甲烷、氢气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还有一部分硫化氢和氰化氢,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明显不同的是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有机物,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可见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米勒通过实验验证了化学起源学说的第一阶段.即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
14.【答案】D
【知识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解析】【解答】古代,有人提出生物是由非生命物质自然产生的,如“腐草为萤”、 “腐肉生蛆”等。1862 年 , 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设计了曲颈瓶做实验,证明了 “腐肉生蛆”是错误的,是空气中的微生物使汤腐败的 , 而不是汤腐败产生了微生物。
故答案为:D
【分析】巴斯德的曲颈瓶实验:
15.【答案】C
【知识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解析】【解答】解:如图,在米勒的模拟实验:
一个盛有水溶液的烧瓶代表原始的海洋,其上部球型空间里含有甲烷、氨、氢、水蒸气、氮,二氧化碳等“还原性大气”.米勒先给烧瓶加热,使水蒸气在管中循环,接着他通过两个电极放电产生电火花,模拟原始天空的闪电,以激发密封装置中的不同气体发生化学反应,而球型空间下部连通的冷凝管让反应后的产物和水蒸汽冷却形成液体,又流回底部的烧瓶,即模拟降雨的过程.经过一周持续不断的实验和循环之后.米勒分析其化学成分时发现,其中含有包括5种氨基酸和不同有机酸在内的各种新的有机化合物,同时还形成了氰氢酸,而氰氢酸可以合成腺嘌呤,腺嘌呤是组成核苷酸的基本单位.
米勒作出的假设是在原始地球可能产生生命.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
故选:C
【分析】有关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这一假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化学起源说将生命的起源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第二个阶段,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第三个阶段,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第四个阶段,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
16.【答案】B
【知识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解析】【解答】解:化学起源学说认为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这一过程是在原始海洋中发生的,即氨基酸、核苷酸等有机小分子物质,经过长期积累,相互作用,在适当条件下(如黏土的吸附作用),通过缩合作用或聚合作用形成了原始的蛋白质分子和核酸分子.因此“化学进化论”认为,地球上生命起源的过程中,在原始海洋中形成的与生命有最直接关系的有机大分子物质应该是蛋白质和核酸,故选项B正确.
故选:B
【分析】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各种不同的证据的发现,人们对生命起源的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研究,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在地球形成的最初是没有生命的,在地球上生命发生之前,经历了由无机物转变为有机物的化学进化过程.
17.【答案】A
【知识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解析】【解答】解:化学起源假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化学起源说将生命的起源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第二个阶段,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第三个阶段,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第四个阶段,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即从无机小分子→有机小分子→有机大分子→多分子体系→原始生命.
故选:A.
【分析】生命何时、何处、特别是怎样起源的问题,是现代自然科学尚未完全解决的重大问题,是人们关注和争论的焦点.历史上对这个问题也存在着多种臆测和假说,并有很多争议.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各种不同的证据的发现,人们对生命起源的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研究,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
18.【答案】C
【知识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解析】【解答】解:化学起源学说认为:原始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环境与现在完全不同:天空中赤日炎炎、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氨、甲烷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明显不同的是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的氧;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有机物,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所以假如火星上存在生命,且与地球上生命的形成过程相同,则火星上的原始生命最初生活在原始海洋.
故选:C.
【分析】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各种不同的证据的发现,人们对生命起源的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研究,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
19.【答案】D
【知识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解析】【解答】解:1965年9月17日,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在中国首次发现,这也是世界上第一个蛋白质的全合成.这一成果促进了生命科学的发展,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这项工作的完成,被认为是六十年代多肽和蛋白质合成领域最重要的成就,极大的提高了我们国家的科学声誉,对我国在蛋白质和多肽合成方面的研究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人工牛胰岛素的合成,标志着人类在认识生命,探索生命奥秘的征途中,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产生了及其巨大的意义与影响. 这验证了生命进化中化学进化的可能性.
故选:D.
【分析】蛋白质研究一直被喻为破解生命之谜的关节点,胰岛素是蛋白质的一种.它的人工合成成功,标志着人类在揭开生命奥秘的道路上又迈出了一大步.
20.【答案】A
【知识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解析】【解答】解:A、宇宙发生论认为宇宙中有无数的星球,天文学家在星际空间发现了数十种有机物是宇宙发生论,认为生命可能起源于其他星球,A正确.
B、化学起源学说认为:原始海洋是原始生命的摇篮,目前在月球上发现了原始生命还没有证据说明,B错误.
C、1953年米勒的模拟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构成生命体的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米勒通过实验验证了化学起源学说的第一阶段,不能支持“地球上的生命来自于外星球的假说,C错误.
D、露西”少女骨骼化石,说明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不能支持“地球上的生命来自于外星球的假说,D错误.
故选:A
【分析】关于地球上生命起源的假说比较多,大部分学者认同化学起源学说,认为地球上的原始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
21.【答案】D
【知识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解析】【解答】A、人体血液的“矿化度”(即无机盐的相对含量)为0.9%,30亿年前地表原始海水的矿化度即为0.9%,无机盐的含量相同,说明人类祖先可能是从原始海洋中逐渐进化到陆地上的,A正确;
B、人体血液的“矿化度”与海洋相同,说明人体血液仍然带有原始海水的某些印痕,B正确;
C、人体血液的“矿化度”与海洋相同,人体血液和原始海水之间存在着某些尚未被认识的关系,C正确;
D、人体血液和原始海水的矿化度均为0.9%纯属巧合,说法不严谨,没有科学依据,D错误.
故选:D
【分析】由题目所给信息,静脉点滴输予0.9%的氯化钠溶液(俗称“生理盐水”),是由于人体血液的“矿化度”(即无机盐的相对含量)为0.9%,30亿年前地表原始海水的矿化度即为0.9%,据此对猜测和评论进行分析判断.
22.【答案】D
【知识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解析】【解答】①大爆炸宇宙论到目前人类还没有验证这一结论的证据,①错误;
②我国的中华龙鸟化石:自然选择学说,②正确;
③东非大裂谷的形成:板块构造学说,③正确;
④落在澳大利亚的一颗陨石中存在多种氨基酸和有机物:原始生命物质来自外星球,④正确.
故选:D
【分析】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各种不同的证据的发现,人们对生命起源的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研究,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1)在研究生命起源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在最古老的地层中没有化石,证明地球形成的最初是没有生命的.
(2)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这一假说认为,生命起源于原始的海洋,米勒通过实验验证了化学起源学说的第一阶段.
(3)“生命起源于宇宙”的推测虽然缺乏严密的逻辑关系,但是也有了一些证据.如陨石中发现有并非来自地球的氨基酸,天文学家在星际空间发现了数十种有机物,最近发现火星除两极有少量冰以外,深处还埋有水等.都能够证明“生命起源于宇宙”的观点.
23.【答案】D
【知识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解析】【解答】在众多的生命起源的观点中,就有一种观点是“生命起源于外星球”的观点.“生命起源于外星球”的推测虽然缺乏严密的逻辑关系,但是也有了一些证据.如陨石中发现有并非来自地球的氨基酸,天文学家在星际空间发现了数十种有机物,最近发现火星除两极有少量冰以外,深处还埋有水等.陨石中发现有并非来自地球的氨基酸,天文学家在星际空间发现了数十种有机物,最近发现火星除两极有少量冰以外,深处还埋有水,都能够证明“生命起源于外星球”的观点.
故A、B、C三个选项都不合题意.
D、美国青年学者米勒在实验室模拟原始大气和闪电,人工合成了多种氨基酸,所能证明的是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学说,而不是“生命起源于外星球”的观点.故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生命何时、何处、特别是怎样起源的问题,是现代自然科学尚未完全解决的重大问题,是人们关注和争论的焦点.历史上对这个问题也存在着多种臆测和假 说,并有很多争议.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各种不同的证据的发现,人们对生命起源的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研究,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 说.
24.【答案】C
【知识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解析】【解答】通过哈勃太空望远镜发现,太阳系以外有一颗类似于地球的行星被大气包围,推测这颗行星上可能有形成生命的一些基本条件。故选C。
【分析】本题考查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只要掌握对生命起源的推测,就能准确做题。
25.【答案】(1)原始大气;氧气;闪电
(2)原始海洋;氨基酸
(3)无机小分子物质
(4)在原始地球条件下,无机小分子物质能合成有机小分子物质
(5)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
【知识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解析】【解答】化学起源学说认为:原始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环境与现在完全不同:天空中赤日炎炎、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水蒸气、氨气、甲烷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明显不同的是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的氧;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有机物,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可见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1)米勒实验装置中的A里的气体相当于原始大气,有水蒸气、氨气、甲烷等,与现在大气成分的主要区别是无氧气.正负电机接通进行火花放电是模拟自然界里的闪电.
(2)B装置模拟的是原始海洋,实验后可检验到其中含有氨基酸等有机小分子物质.
(3)此实验结果共生成20种有机物,其中11种氨基酸中有4种(即甘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是生物的蛋白质所含有的.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
(4)、(5)米勒实验的目的是验证无机物可以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条件下,无机小分子物质能合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吗?他做出的假设是在原始地球条件下,无机小分子物质能合成有机小分子物质;米勒在实验中通过分析所得溶液的化学成分发现,溶液中含有多种小分子的有机物.他得出的结论是在原始地球条件下,由无机小分子物质能合成有机小分子物质是可能.
故答案为:(1)原始大气;氧气;闪电;
(2)原始海洋;氨基酸;
(3)无机小分子物质;
(4)在原始地球条件下,无机小分子物质能合成有机小分子物质;
(5)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
【分析】有关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米勒的实验及其结论.
26.【答案】(1)原始大气;氧气
(2)原始天空的闪电
(3)原始海洋;氨基酸
(4)B
【知识点】地球原始条件模拟实验
【解析】【解答】(1)米勒实验装置中的A里的气体相当于原始大气,有水蒸气、氨气、甲烷等,与现在大气成分的主要区别是无氧气。
(2)正负电机接通进行火花放电是模拟原始天空的闪电,为实验提供能量。
(3)B装置中的沸水主要是为了产生水蒸气,C装置内的液体相当于原始海洋,实验后可检验到其中含有氨基酸等有机小分子物质。
(4)米勒实验结果:积聚在仪器底部的溶液中共有20种有机物,其中11种氨基酸中有4种(即甘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是生物的蛋白质所含有的,即:容器中产生了原先不存在的各种氨基酸等有机小分子,B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米勒设计的模拟实验中,一个盛有水溶液的烧瓶代表原始的海洋,其上部球型空间里含有氢气、氨气、甲烷和水蒸汽等“原始大气”。米勒先给烧瓶加热,使水蒸汽在管中循环,接着他通过两个电极放电产生电火花,模拟原始天空的闪电,以激发密封装置中的不同气体发生化学反应,而球型空间下部连通的冷凝管,让反应后的产物和水蒸汽冷却形成液体,又流回底部的烧瓶,即模拟降雨的过程。经过一周持续不断的实验和循环之后,米勒分析其中的化学成分时发现,产物含有包括5种氨基酸和不同有机酸在内的各种新的有机化合物,同时还形成了氰氢酸,而氰氢酸可以合成腺嘌呤,腺嘌呤是组成核苷酸的基本单位。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
27.【答案】(1)紫外线、闪电等
(2)A
(3)B、C、D
(4)D
(5)原始大气成分中没有氧气
(6)非生命物质
(7)由无机物转化成有机小分子物质
【知识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解析】【解答】解:(1)化学起源说将生命的起源的第一个阶段,是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在生命起源的第一步中所利用的自然条件是紫外线、雷电、高温.(2)发生在原始大气中的过程是A,即由无机物形成有几小分子物质.此过程说明原始地球尽管不能形成生命,但能形成构成生命体的有机小分子物质.(3)发生在原始海洋中的过程是:B从有机小分子物质合成大分子有机物质、C从有机大分子物质演变为原始生命、D从原始生命进化出单细胞生物都是在原始海洋中.(4)从有机大分子到生命是一个飞跃,其中的机理和过程尚不清晰.因此,生命起源过程中最有决定意义的阶段是D从有机大分子物质演变为原始生命.(5)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氢气、氨、甲烷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虽有少量的水蒸气受到强烈的紫外线的作用,分解为氢和氧,但是氢由于太轻而浮到大气层的最高处,大部分逐渐消失在宇宙空间,而氧气很快与地面上的一些物质结合为氧化物,因此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6)上述过程说明原始生命是地球温度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里,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7)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
故答案为:(1)紫外线、闪电等(2)A (3)B、C、D (4)D(5)原始大气成分中没有氧气(6)非生命物质(7)由无机物转化成有机小分子物质
【分析】在众多的生命起源学说中,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这一假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化学起源说将生命的起源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第二个阶段,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第三个阶段,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第四个阶段,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米勒等人所做的实验是为了证明该学说的第一步.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2-2023年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学八下第21章第1节 生命的起源 同步测试卷
一、单选题
1.(2022八上·全椒期中)“腐草化萤,腐肉生蛆”是哪种生命起源说的观点(  )
A.化学进化论 B.自然发生论 C.宇宙生命论 D.生生论
【答案】B
【知识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解析】【解答】“腐草化萤”“腐肉生蛆”,可以看出,是在非生命物质“腐草”“腐肉”中,能够自发地形成萤火虫、蛆等生物,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自发地发生的,这是自然发生论的观点,可见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生命的起源,为基础题,难度不大,关于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如神创论、生生论、自然发生论、宇宙发生论,解答此题在平时注意多搜集相关的资料,多积累相关的知识。
2.(2022八下·邕宁期末) 1953年,在实验室里模拟大气成分,利用火花放电,合成了氨基酸等简单有机物的科学家是 (  )
A.达尔文 B.巴斯德 C.米勒 D.列文·虎克
【答案】C
【知识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解析】【解答】米勒设计的模拟实验中,一个盛有水溶液的烧瓶代表原始的海洋,其上部球型空间里含有氢气、氨气、甲烷和水蒸气等“原始大气”。米勒先给烧瓶加热,使水蒸气在管中循环,接着他通过两个电极放电产生电火花,模拟原始天空的闪电,以激发密封装置中的不同气体发生化学反应,而球型空间下部连通的冷凝管,让反应后的产物和水蒸气冷却形成液体,又流回底部的烧瓶,即模拟降雨的过程。经过一周持续不断的实验和循环之后,米勒分析其中的化学成分时发现,产物含有包括5种氨基酸和不同有机酸在内的各种新的有机化合物,同时还形成了氰氢酸,而氰氢酸可以合成腺嘌呤,腺嘌呤是组成核苷酸的基本单位。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
故答案为:C。
【分析】米勒设计实验装置示意图:
3.(2022八下·高州月考)美国学者米勒,模拟原始地球上的大气成分,将氢、甲烷、氨、水蒸气等放在密闭的装置中,通过火花放电,合成了(  )
A.氨基酸 B.葡萄糖 C.淀粉 D.蛋白质
【答案】A
【知识点】地球原始条件模拟实验
【解析】【解答】1953年,美国青年学者米勒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和大气成分,将甲烷、氨、氢气、水蒸气等气体泵入一个密封的装置内,通过进行火花放电(模拟闪电),合成了多种氨基酸,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化学起源学说认为:原始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环境与现在完全不同:天空中赤日炎炎、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氨、甲烷、氢气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还有一部分硫化氢和氰化氢,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明显不同的是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有机物,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可见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4.(2022八下·高港月考)原始大气与现代大气相比,不含 (  )
A.水蒸气 B.氢气 C.氧气 D.甲烷
【答案】C
【知识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解析】【解答】原始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环境与现在完全不同:天空中赤日炎炎、高温、紫外线、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氨、甲烷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明显不同的是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的氧;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小分子有机物,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原始海洋是原始生命的摇篮。
故答案为:C。
【分析】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氨、氢、甲烷、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等。原始地球大气与现代地球大气成分的主要区别是:原始大气成分中没有“氧”。
5.(2022八下·揭西月考)大约在原始地球形成以后的 年左右,才逐渐形成了原始的生命。()
A.8亿年 B.12亿年 C.46亿年 D.10亿年
【答案】D
【知识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解析】【解答】大约在地球形成以后的10亿年左右,才逐渐形成了原始的生命。
故答案为:D。
【分析】地质学研究表明,地球大约是在46年前形成的,那时候地球的温度很高,环境与现在的完全不同:天空中或赤日炎炎,或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氢气、氨等,就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后来,地球的温度逐渐降低,这些有机物又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地相互作用,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大约在地球形成以后的10亿年左右,才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
6.(2022八下·揭西月考)地球上最初的生命起源于(  )
A.原始大气 B.原始陆地 C.原始海洋 D.原始森林
【答案】C
【知识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解析】【解答】地球上最初的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故答案为:C。
【分析】地质学研究表明,地球大约是在46年前形成的,那时候地球的温度很高,环境与现在的完全不同:天空中或赤日炎炎,或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氢气、氨等,就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后来,地球的温度逐渐降低,这些有机物又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地相互作用,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大约在地球形成以后的10亿年左右,才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
7.(2022八上·东莞期末)依据如图对米勒模拟实验的解释你不认同的是(  )
A.①内模拟了原始大气及闪电
B.②内模拟了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降雨的过程①
C.③内产生了多种蛋白质
D.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无机小分子可以生成有机小分子
【答案】C
【知识点】地球原始条件模拟实验
【解析】【解答】如题图所示,米勒将水注入左下方的烧瓶内,先将①玻璃仪器中的空气抽去,然后打开左方的活塞,泵入甲烷、氨和氢气的混合气体(模拟原始大气),再将烧瓶内的水煮沸,使水蒸汽和混合气体同在密闭的玻璃管道内不断循环,并在另一容量为5升的大烧瓶中,经受①内的火花放电(模拟雷鸣闪电)一周,最后生成的有机物,经过②冷凝器的冷却后(模拟了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降雨的过程),积聚在③仪器底部的溶液(模拟原始大气中生成的有机物被雨水冲淋到原始海洋中)。此实验结果生成了多种氨基酸,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所以,米勒的实验仅能证明无机小分子物质可以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氨基酸,而不是蛋白质。
故答案为:C。
【分析】化学起源学说认为:原始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环境与现在完全不同:天空中赤日炎炎、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氨、甲烷、氢气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还有一部分硫化氢和氰化氢,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明显不同的是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有机物,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可见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米勒通过实验验证了化学起源学说的第一阶段,即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
8.(2022八下·太康开学考)科学家推测,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  )
A.原始生命 B.低等的动植物
C.简单的有机物小分子 D.复杂的有机物大分子
【答案】C
【知识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地球原始条件模拟实验
【解析】【解答】化学起源学说认为,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氨、甲烷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明显不同的是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的氧;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可以形成许多简单的有机物,可见,C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原始生命的起源,为基础题,难度不大,熟记:原始大气(包括水蒸气、氢、氨、甲烷)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一些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逐渐形成了许多简单的物质,最终经过复杂的变化、漫长的时间在原始海洋里终于演变出原始的生命。
9.(2022八下·港南开学考)法国学者巴斯德在生命起源中支持(  )
A.生物进化论 B.自然发生论 C.生生论 D.宇宙生命论
【答案】C
【知识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解析】【解答】法国科学家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向世人证明了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由此,巴斯德提出:生物只能源于生物,非生命物质绝对不能随时自发地产生新生命,即生生论。
故答案为:C。
【分析】生物进化论认为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无机物可以转变为有机物,有机物可以发展为生物大分子和多分子体系,直到最后出现原始的生命体。人们根据自己双眼对许多表面现象的观察,如腐肉会产生蛆,久不洗澡会生虱子等,得出了低等生物是由非生命物质自然产生的.这叫做自然发生论或自生论。宇宙生命论认为:生命是物质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任何物质运动虽然是遵循一定的运动规律,但同时该物质也具有一定的自由意识,可以微弱改变自身的运动规律。
10.(2021八下·连平月考)原始生命是在原始海洋中诞生的,主要原因是(  )
A.水中有氧 B.许多生化反应离不开水
C.水是营养物质 D.水是生物体的组成成分
【答案】B
【知识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解析】【解答】化学起源学说认为:原始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环境与现在完全不同:天空中赤日炎炎、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氨、甲烷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明显不同的是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的氧;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在原始海洋中,经过上万年后这些有机小分子长期累积并相互作用,形成了比较复杂的有机大分子物质,如原始的蛋白质、核酸等。这些物质并逐渐形成了与海水分离的原始界膜,构成了相对独立的体系。一旦这些物质拥有了个体增殖和新陈代谢也就意味产生了生命。所以原始海洋是生命诞生的摇篮,主要原因是许多生化反应离不开水。
故答案为:B。
【分析】化学起源说将生命的起源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第二个阶段,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第三个阶段,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第四个阶段,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
11.(2021八下·新丰月考)下图为米勒模拟原始大气合成有机物的实验装置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火花放电模拟闪电
B.装置中的四种气体模拟了原始大气
C.烧瓶中的沸水模拟了高温条件下的原始海洋
D.证明了原始海洋中的有机物会演变成原始生命
【答案】D
【知识点】地球原始条件模拟实验
【解析】【解答】A、在米勒实验中,火花放电模拟原始大气中的闪电,A说法正确。
B、装置中的四种气体模拟了原始大气成分,没有氧气,B说法正确。
C、当时原始海洋像一锅热汤,温度很高,烧瓶中的沸水模拟了高温条件下的原始海洋 ,C说法正确。
D、米勒实验只能证明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但该实验不能证明原始海洋中的有机物可能会演变成原始生命,D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米勒模拟实验,为基础题,难度不大,熟记:米勒模拟实验是模拟在原始地球还原性大气中进行雷鸣闪电能产生有机物(特别是氨基酸),以论证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的实验,此实验只能证明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
12.(2020八下·荔城期中)原始大气的成分是(  )
A.水蒸气、氨、甲烷等 B.水蒸气、氧气、甲烷等
C.氧气、氨、甲烷等 D.水蒸气、氢气、氧气
【答案】A
【知识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解析】【解答】解:地质学家研究表明,地球大约是在46亿年以前形成的,那时候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上的环境与现在的完全不同:天空中或赤日炎炎,或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氢气、氨、甲烷、硫化氢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可见A符合题意。
【分析】根据科学家推测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氨、甲烷、水蒸气、硫化氢和少量氢气等,特点是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的氧气。
13.(2019八下·阜阳期中)下列关于生命起源的有关说法中,科学依据最充分的是(  )
A.生生论认为生物只能来源于生物
B.陨石证明地球上的生命来源于其他星球中长
C.米勒实验可证明原始地球环境下无机物逐渐演变形成有机物
D.腐草化萤、腐肉生蛆等证明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经过一段时间自然发生的
【答案】C
【知识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解析】【解答】A、生生论主张生物由生物产生,不论环境条件如何,生物总是产生生物;而非生物物质不会产生生物,A不符合题意;
B、在其他星球上发现了生物,陨石证明只能证明可能生命起源于其他星球,而不能证明地球上的生命来自于其他星球,B不符合题意;
C、有关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这一假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化学起源说将生命的起源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第二个阶段,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第三个阶段,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第四个阶段,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米勒实验可证明原始地球环境下无机物逐渐演变形成有机物,C符合题意;
D、自然发生论与神创论差不多同样的古老,人们根据自己双眼对许多表面现象的观察,如腐肉会产生蛆,久不洗澡会生虱子等,得出了低等生物是由非生命物质自然产生的,这叫做自然发生论或自生论,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化学起源学说认为:原始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环境与现在完全不同:天空中赤日炎炎、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氨、甲烷、氢气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还有一部分硫化氢和氰化氢,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明显不同的是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有机物,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可见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米勒通过实验验证了化学起源学说的第一阶段.即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
14.科学家不断实验,挑战“自然发生说”。下列4位科学家都设计了相关实验,实验结果支持或否定“自然发生说”。其中能证明“微生物不能自然发生”最有说服力的是(  )
A.雷迪的实验 B.尼达姆的实验
C.斯巴兰扎尼的实验 D.巴斯德的实验
【答案】D
【知识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解析】【解答】古代,有人提出生物是由非生命物质自然产生的,如“腐草为萤”、 “腐肉生蛆”等。1862 年 , 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设计了曲颈瓶做实验,证明了 “腐肉生蛆”是错误的,是空气中的微生物使汤腐败的 , 而不是汤腐败产生了微生物。
故答案为:D
【分析】巴斯德的曲颈瓶实验:
15.在米勒实验中,模拟原始地球中的大气成分,模拟原始地球的自然条件,最后合成的有机物是(  )其中火花放电是模拟原始地球中(  )
①闪电 ②葡萄糖 ③火山爆发 ④氨基酸.
A.①② B.③④ C.④① D.③②
【答案】C
【知识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解析】【解答】解:如图,在米勒的模拟实验:
一个盛有水溶液的烧瓶代表原始的海洋,其上部球型空间里含有甲烷、氨、氢、水蒸气、氮,二氧化碳等“还原性大气”.米勒先给烧瓶加热,使水蒸气在管中循环,接着他通过两个电极放电产生电火花,模拟原始天空的闪电,以激发密封装置中的不同气体发生化学反应,而球型空间下部连通的冷凝管让反应后的产物和水蒸汽冷却形成液体,又流回底部的烧瓶,即模拟降雨的过程.经过一周持续不断的实验和循环之后.米勒分析其化学成分时发现,其中含有包括5种氨基酸和不同有机酸在内的各种新的有机化合物,同时还形成了氰氢酸,而氰氢酸可以合成腺嘌呤,腺嘌呤是组成核苷酸的基本单位.
米勒作出的假设是在原始地球可能产生生命.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
故选:C
【分析】有关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这一假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化学起源说将生命的起源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第二个阶段,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第三个阶段,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第四个阶段,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
16.“化学进化论”认为,地球上生命起源的过程中,在原始海洋中形成的与生命有最直接关系的有机大分子物质应该是(  )
A.蛋白质、淀粉 B.蛋白质、核酸
C.甲烷、二氧化碳 D.氨基酸、核苷酸
【答案】B
【知识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解析】【解答】解:化学起源学说认为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这一过程是在原始海洋中发生的,即氨基酸、核苷酸等有机小分子物质,经过长期积累,相互作用,在适当条件下(如黏土的吸附作用),通过缩合作用或聚合作用形成了原始的蛋白质分子和核酸分子.因此“化学进化论”认为,地球上生命起源的过程中,在原始海洋中形成的与生命有最直接关系的有机大分子物质应该是蛋白质和核酸,故选项B正确.
故选:B
【分析】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各种不同的证据的发现,人们对生命起源的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研究,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在地球形成的最初是没有生命的,在地球上生命发生之前,经历了由无机物转变为有机物的化学进化过程.
17.生命产生的大致阶段为(  )
A.无机小分子→有机小分子→有机大分子→原始生命
B.无机小分子→有机大分子→原始生命
C.无机小分子→有机小分子→原始生命
D.有机小分子→无机小分子→有机大分子→原始生命
【答案】A
【知识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解析】【解答】解:化学起源假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化学起源说将生命的起源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第二个阶段,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第三个阶段,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第四个阶段,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即从无机小分子→有机小分子→有机大分子→多分子体系→原始生命.
故选:A.
【分析】生命何时、何处、特别是怎样起源的问题,是现代自然科学尚未完全解决的重大问题,是人们关注和争论的焦点.历史上对这个问题也存在着多种臆测和假说,并有很多争议.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各种不同的证据的发现,人们对生命起源的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研究,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
18.新浪科技2016年3月14日报道,欧洲和俄罗斯于14日正式启动名为“火星太空生物”的合作项目,假如火星上存在生命,且与地球上生命的形成过程相同,则火星上的原始生命最初生活在(  )
A.原始大气中 B.原始陆地中 C.原始海洋中 D.火山口中
【答案】C
【知识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解析】【解答】解:化学起源学说认为:原始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环境与现在完全不同:天空中赤日炎炎、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氨、甲烷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明显不同的是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的氧;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有机物,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所以假如火星上存在生命,且与地球上生命的形成过程相同,则火星上的原始生命最初生活在原始海洋.
故选:C.
【分析】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各种不同的证据的发现,人们对生命起源的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研究,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
19.(2015八下·台儿庄期中)1965年我国科学家合成的结晶牛胰岛素,这验证了生命进化中(  )的可能性.
A.氧气形成 B.水蒸气形成 C.物理进化 D.化学进化
【答案】D
【知识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解析】【解答】解:1965年9月17日,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在中国首次发现,这也是世界上第一个蛋白质的全合成.这一成果促进了生命科学的发展,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这项工作的完成,被认为是六十年代多肽和蛋白质合成领域最重要的成就,极大的提高了我们国家的科学声誉,对我国在蛋白质和多肽合成方面的研究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人工牛胰岛素的合成,标志着人类在认识生命,探索生命奥秘的征途中,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产生了及其巨大的意义与影响. 这验证了生命进化中化学进化的可能性.
故选:D.
【分析】蛋白质研究一直被喻为破解生命之谜的关节点,胰岛素是蛋白质的一种.它的人工合成成功,标志着人类在揭开生命奥秘的道路上又迈出了一大步.
20.有的科学家推测:“地球上的生命来自于外星球.”下列支持该假说的证据是(  )
A.天文学家在星际空间发现了数十种有机物
B.在月球上发现了原始生命
C.米勒的实验为该推测提供了证据
D.“露西”少女骨骼化石提供了证据
【答案】A
【知识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解析】【解答】解:A、宇宙发生论认为宇宙中有无数的星球,天文学家在星际空间发现了数十种有机物是宇宙发生论,认为生命可能起源于其他星球,A正确.
B、化学起源学说认为:原始海洋是原始生命的摇篮,目前在月球上发现了原始生命还没有证据说明,B错误.
C、1953年米勒的模拟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构成生命体的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米勒通过实验验证了化学起源学说的第一阶段,不能支持“地球上的生命来自于外星球的假说,C错误.
D、露西”少女骨骼化石,说明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不能支持“地球上的生命来自于外星球的假说,D错误.
故选:A
【分析】关于地球上生命起源的假说比较多,大部分学者认同化学起源学说,认为地球上的原始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
21.萧山医院常需静脉点滴输予0.9%的氯化钠溶液(俗称“生理盐水”)是由于要保持人体血液的“矿化度”(即无机盐的相对含量)为0.9%.另有研究表明,30亿年前地表原始海水的矿化度即为0.9%.对此,下列猜测或评论中,不足取的是(  )
A.人类祖先可能是从原始海洋中逐渐进化到陆地上的
B.人体血液仍然带有原始海水的某些印痕
C.人体血液和原始海水之间存在着某些尚未被认识的关系
D.人体血液和原始海水的矿化度均为0.9%纯属巧合
【答案】D
【知识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解析】【解答】A、人体血液的“矿化度”(即无机盐的相对含量)为0.9%,30亿年前地表原始海水的矿化度即为0.9%,无机盐的含量相同,说明人类祖先可能是从原始海洋中逐渐进化到陆地上的,A正确;
B、人体血液的“矿化度”与海洋相同,说明人体血液仍然带有原始海水的某些印痕,B正确;
C、人体血液的“矿化度”与海洋相同,人体血液和原始海水之间存在着某些尚未被认识的关系,C正确;
D、人体血液和原始海水的矿化度均为0.9%纯属巧合,说法不严谨,没有科学依据,D错误.
故选:D
【分析】由题目所给信息,静脉点滴输予0.9%的氯化钠溶液(俗称“生理盐水”),是由于人体血液的“矿化度”(即无机盐的相对含量)为0.9%,30亿年前地表原始海水的矿化度即为0.9%,据此对猜测和评论进行分析判断.
22.下列现象可以作为对应假说(或学说)的证据的是(  )
①气球的充气膨大实验:大爆炸宇宙论;
②我国的中华龙鸟化石:自然选择学说;
③东非大裂谷的形成:板块构造学说;
④落在澳大利亚的一颗陨石中存在多种氨基酸和有机物:原始生命物质来自外星球.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D
【知识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解析】【解答】①大爆炸宇宙论到目前人类还没有验证这一结论的证据,①错误;
②我国的中华龙鸟化石:自然选择学说,②正确;
③东非大裂谷的形成:板块构造学说,③正确;
④落在澳大利亚的一颗陨石中存在多种氨基酸和有机物:原始生命物质来自外星球,④正确.
故选:D
【分析】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各种不同的证据的发现,人们对生命起源的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研究,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1)在研究生命起源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在最古老的地层中没有化石,证明地球形成的最初是没有生命的.
(2)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这一假说认为,生命起源于原始的海洋,米勒通过实验验证了化学起源学说的第一阶段.
(3)“生命起源于宇宙”的推测虽然缺乏严密的逻辑关系,但是也有了一些证据.如陨石中发现有并非来自地球的氨基酸,天文学家在星际空间发现了数十种有机物,最近发现火星除两极有少量冰以外,深处还埋有水等.都能够证明“生命起源于宇宙”的观点.
23.生命起源于外太空的观点曾令无数研究者激动.根据这种假说,构成生命的分子首先在星云或彗星中生成,然后被陨石和灰尘带入海洋并在那里形成生命.部分科学 家认为原始生命有机体在来到地球以前是在太阳系的另一行星﹣﹣金星或火星上形成的.欧洲火星探测器的最新发现证明了45亿年前火星上有过湖泊和海洋,如果 找到相应的化石,则此说将得以证明.以下哪一项证据与“生命起源于外星球”的推测缺乏严密的逻辑关系(  )
A.陨石中发现有并非来自地球的氨基酸
B.天文学家在星际空间发现了数十种有机物
C.最近发现火星除两极有少量冰以外,深处还埋有水
D.美国青年学者米勒在实验室模拟原始大气和闪电,人工合成了多种氨基酸
【答案】D
【知识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解析】【解答】在众多的生命起源的观点中,就有一种观点是“生命起源于外星球”的观点.“生命起源于外星球”的推测虽然缺乏严密的逻辑关系,但是也有了一些证据.如陨石中发现有并非来自地球的氨基酸,天文学家在星际空间发现了数十种有机物,最近发现火星除两极有少量冰以外,深处还埋有水等.陨石中发现有并非来自地球的氨基酸,天文学家在星际空间发现了数十种有机物,最近发现火星除两极有少量冰以外,深处还埋有水,都能够证明“生命起源于外星球”的观点.
故A、B、C三个选项都不合题意.
D、美国青年学者米勒在实验室模拟原始大气和闪电,人工合成了多种氨基酸,所能证明的是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学说,而不是“生命起源于外星球”的观点.故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生命何时、何处、特别是怎样起源的问题,是现代自然科学尚未完全解决的重大问题,是人们关注和争论的焦点.历史上对这个问题也存在着多种臆测和假 说,并有很多争议.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各种不同的证据的发现,人们对生命起源的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研究,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 说.
24.科学家于2001年11月,通过哈勃太空望远镜发现,太阳系以外有一颗类似于地球的行星被大气包围,由引推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太空中还存在着地球外的生命
B.这颗行星上一定存在着生命
C.这颗行星上可能有形成生命的一些基本条件
D.这颗行星上应该也有人生存
【答案】C
【知识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解析】【解答】通过哈勃太空望远镜发现,太阳系以外有一颗类似于地球的行星被大气包围,推测这颗行星上可能有形成生命的一些基本条件。故选C。
【分析】本题考查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只要掌握对生命起源的推测,就能准确做题。
二、读图理解题
25.识图作答.
如图是用以研究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的一个模拟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A装置里的气体相当于    ,与现在大气成分相比,其主要区别是A装置里气体中不含有    .正负电极接通进行火花放电是模拟自然界的    .
(2)B装置里的液体相当    ,实验后可检验到其中含有    等有机小分子物质.
(3)此实验证明:在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中,从   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是完全有可能的.
(4)此实验的假设是:    .
(5)此实验的结论是:    .
【答案】(1)原始大气;氧气;闪电
(2)原始海洋;氨基酸
(3)无机小分子物质
(4)在原始地球条件下,无机小分子物质能合成有机小分子物质
(5)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
【知识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解析】【解答】化学起源学说认为:原始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环境与现在完全不同:天空中赤日炎炎、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水蒸气、氨气、甲烷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明显不同的是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的氧;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有机物,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可见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1)米勒实验装置中的A里的气体相当于原始大气,有水蒸气、氨气、甲烷等,与现在大气成分的主要区别是无氧气.正负电机接通进行火花放电是模拟自然界里的闪电.
(2)B装置模拟的是原始海洋,实验后可检验到其中含有氨基酸等有机小分子物质.
(3)此实验结果共生成20种有机物,其中11种氨基酸中有4种(即甘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是生物的蛋白质所含有的.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
(4)、(5)米勒实验的目的是验证无机物可以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条件下,无机小分子物质能合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吗?他做出的假设是在原始地球条件下,无机小分子物质能合成有机小分子物质;米勒在实验中通过分析所得溶液的化学成分发现,溶液中含有多种小分子的有机物.他得出的结论是在原始地球条件下,由无机小分子物质能合成有机小分子物质是可能.
故答案为:(1)原始大气;氧气;闪电;
(2)原始海洋;氨基酸;
(3)无机小分子物质;
(4)在原始地球条件下,无机小分子物质能合成有机小分子物质;
(5)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
【分析】有关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米勒的实验及其结论.
三、实验探究题
26.(2022八下·庐江期中)如图是米勒关于原始地球的模拟实验装置,根据如图所示填写出该装置中的一些名称,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这一装置是美国青年学家米勒设计的,图中所示的A装置中泵入了甲烷、氨,氢、水蒸气等气体,该装置模拟了   的成分,与现代大气相比没有   。
(2)这个实验通过火花放电模拟的是   。
(3)图中C内的液体相当于   ,其中含有   等有机小分子物质。
(4)米勒在实验中搜集到的证据是____。
A.产生了多种蛋白质等有机大分子
B.产生了多种氨基酸等有机小分子
C.产生了氧气
D.产生了核酸等有机大分子
【答案】(1)原始大气;氧气
(2)原始天空的闪电
(3)原始海洋;氨基酸
(4)B
【知识点】地球原始条件模拟实验
【解析】【解答】(1)米勒实验装置中的A里的气体相当于原始大气,有水蒸气、氨气、甲烷等,与现在大气成分的主要区别是无氧气。
(2)正负电机接通进行火花放电是模拟原始天空的闪电,为实验提供能量。
(3)B装置中的沸水主要是为了产生水蒸气,C装置内的液体相当于原始海洋,实验后可检验到其中含有氨基酸等有机小分子物质。
(4)米勒实验结果:积聚在仪器底部的溶液中共有20种有机物,其中11种氨基酸中有4种(即甘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是生物的蛋白质所含有的,即:容器中产生了原先不存在的各种氨基酸等有机小分子,B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米勒设计的模拟实验中,一个盛有水溶液的烧瓶代表原始的海洋,其上部球型空间里含有氢气、氨气、甲烷和水蒸汽等“原始大气”。米勒先给烧瓶加热,使水蒸汽在管中循环,接着他通过两个电极放电产生电火花,模拟原始天空的闪电,以激发密封装置中的不同气体发生化学反应,而球型空间下部连通的冷凝管,让反应后的产物和水蒸汽冷却形成液体,又流回底部的烧瓶,即模拟降雨的过程。经过一周持续不断的实验和循环之后,米勒分析其中的化学成分时发现,产物含有包括5种氨基酸和不同有机酸在内的各种新的有机化合物,同时还形成了氰氢酸,而氰氢酸可以合成腺嘌呤,腺嘌呤是组成核苷酸的基本单位。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
四、综合题
27.如图是生命起源的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在生命起源的第一步中所利用的自然条件是   .
(2)发生在原始大气中的过程是   (填字母).
(3)发生在原始海洋中的过程是   (填字母).
(4)最复杂、最有决定意义的阶段是   (填字母).
(5)原始大气成分与现在大气成分有什么明显不同   .
(6)上述过程说明原始生命是在地球诞生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
   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
(7)米勒实验支持了生命化学进化的   过程.
【答案】(1)紫外线、闪电等
(2)A
(3)B、C、D
(4)D
(5)原始大气成分中没有氧气
(6)非生命物质
(7)由无机物转化成有机小分子物质
【知识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解析】【解答】解:(1)化学起源说将生命的起源的第一个阶段,是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在生命起源的第一步中所利用的自然条件是紫外线、雷电、高温.(2)发生在原始大气中的过程是A,即由无机物形成有几小分子物质.此过程说明原始地球尽管不能形成生命,但能形成构成生命体的有机小分子物质.(3)发生在原始海洋中的过程是:B从有机小分子物质合成大分子有机物质、C从有机大分子物质演变为原始生命、D从原始生命进化出单细胞生物都是在原始海洋中.(4)从有机大分子到生命是一个飞跃,其中的机理和过程尚不清晰.因此,生命起源过程中最有决定意义的阶段是D从有机大分子物质演变为原始生命.(5)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氢气、氨、甲烷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虽有少量的水蒸气受到强烈的紫外线的作用,分解为氢和氧,但是氢由于太轻而浮到大气层的最高处,大部分逐渐消失在宇宙空间,而氧气很快与地面上的一些物质结合为氧化物,因此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6)上述过程说明原始生命是地球温度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里,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7)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
故答案为:(1)紫外线、闪电等(2)A (3)B、C、D (4)D(5)原始大气成分中没有氧气(6)非生命物质(7)由无机物转化成有机小分子物质
【分析】在众多的生命起源学说中,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这一假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化学起源说将生命的起源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第二个阶段,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第三个阶段,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第四个阶段,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米勒等人所做的实验是为了证明该学说的第一步.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