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小学科学教科版(2017)五年级下册 生物与环境
一、填空题
1.(2022五下·鸡西期末)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最基本的条件:一定的 、适宜的 和充足的 。
2.(2022五下·江源月考)在做“蚯蚓喜欢阴暗的环境还是明亮的环境”的对比实验时,唯一不同的条件是 。
3.(2022五下·红塔期末)生物之间因为食物关系,构成很多的“链条"状的联系,像这样的食物关系,叫作 。
4.(2022五下·白水期末)水族箱中的水生植物动物、微生物及非生物环境组成了一个 。
5.(2022五下·兴平期末)狗在夏天会换上薄毛,冬天会换上厚毛,主要是为了适应 这一环境条件的变化。
二、判断题
6.(2022五下·白水期末)卷柏一般生长在向阳山坡干旱的岩石缝中,它是不需要水的。( )
7.(2022五下·兴平期末)麻雀是直接吃小麦的,老鹰是吃麻雀的,其中麻雀属于生产者。( )
8.(2022五下·红塔期末)生态瓶的设计制作主要标准,是看生态平衡维持稳定的时间长短。( )
三、单选题
9.(2022五下·红塔期末)农民伯伯在( ) 的条件下播种,种子最容易发芽。
A.非常寒冷
B.阳光暴晒,土壤干燥
C.温度适宜,土壤潮湿
10.(2022五下·鸡西期末)将绿豆种子放置在温暖房间的盒子里,半个月后仍然没有发芽,可能的原因是( )。
A.没有阳光 B.没有土壤 C.没有水分
11.(2022五下·红塔期末)如图所示的盒子里,均匀铺上潮湿土壤,左侧盖上不透光纸板,右侧盖上透明玻璃板。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想要研究蚯蚓喜欢潮湿的土壤还是干燥的土壤
B.一段时间后,蚯蚓会爬向盒子的左侧
C.实验可以只用一条蚯蚓来观察
12.(2022五下·通榆期末)下列不能构成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一片沼泽 B.一个森林 C.三只兔子
四、多选题
13.(2022五下·富平期末)右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食物网中共有5条食物链
B.该食物网中的生产者是水稻
C.图中的全部生物组成一个群落
D.猫头鹰数量减少,对其他生物无影响
五、连线题
14.(2022六上·崇川期中)将对应的项用线连接。
鸭子的蹼脚 可勾住动物的皮毛而散播各处
莲的莲蓬 可漂浮水中而传播的作用
猫的眼睛和爪子 适合于在水中游泳
苍耳果实 适合于夜间捕捉老鼠等动物
六、综合题
15.(2022五下·富平期末)许多植物的新生命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在科学课上,小明做了如下表的绿豆种子发芽实验,请你帮他分析相关实验数据并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方法
结果 未发芽 未发芽 发芽了 未发芽 发芽了
(1)想要研究种子萌发是否需要空气,可以选择 号和 号烧杯进行对比实验。
(2)⑤号烧杯和③号烧杯做对比,是为了研究:种子萌发是否需要 。
(3)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种子萌发所必需的条件是 。
(4)种麦子时,农民在耕地后才播种,是为了提供 。
16.(2022五下·渭南期末)蝗灾爆发时,田野草地被数百万只蝗虫包围,所到之处寸草不生,大量蝗虫吞噬着整个地区的农作物。下图是稻田中常见的几种生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生物中,包含的消费者有 种。
(2)下列关于该稻田中包含的几条食物链,叙述错误的是( )
A.鹰没有天敌,会大量繁殖
B.这些食物链都是从水稻开始
C.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能吃多种食物
(3)对于治理蝗灾,请你写出1条可行的建议:
17.(2022五下·文山期末)探索生物与环境的秘密。
彤彤的家乡有一片美丽的湿地公园,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加重了流域生态环境的压力,水体受到污染,导致湖泊严重富营养化,经过多年的污染治理,终于使湿地生态恢复了原有的生机。是什么因素影响着这片湿地的生态系统呢 她设计了如下实验,请你依据《生物与环境》单元所学知识展开分析:
(1)实验模拟的生态系统中,虾的存活时间由短到长的顺序是 ;(请填写字母)。
(2)实验装置A,B,C所模拟的生态系统中,相同的非生物因素是
(3)请写出B瓶中的一条食物链:
(4)如果B瓶中大量增加虾的数量,虾的存活时间会 (填“缩短”或“延长”),理由是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水分;温度;空气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
【解析】【分析】种子发芽需要水、空气、适宜的温度。
2.【答案】光照
【知识点】观察蚯蚓的活动
【解析】【分析】在对比实验中变量只有一个,该实验中变量是光照。
3.【答案】食物链
【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
【解析】【分析】考查食物链的定义,各种生物通过一系列吃与被吃的关系(捕食关系)彼此联系起来的序列,在生态学上被称为食物链。
4.【答案】生态系统
【知识点】制作生态瓶;生态瓶的应用
【解析】【分析】生态系统包含生物和阳光、水等非生物
5.【答案】温度
【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
【解析】【分析】 小动物一年中进行的脱毛、换毛、冬眠以及进食、生长变化等,都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改变。狗在夏天会换上薄毛,冬天会换上厚毛,这主要是为了适应温度的变化。
6.【答案】(1)错误
【知识点】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变化
【解析】【分析】植物都需要水。
7.【答案】(1)错误
【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
【解析】【分析】 食物链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在生态系统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叫生产者,一般都是绿色植物。
8.【答案】(1)正确
【知识点】维护生态平衡
【解析】【分析】 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大,反之调节能力就小,因此评价小生态瓶制作的主要标准是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及其决定的生态瓶维持稳定的时间。
9.【答案】C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
【解析】【分析】考查种子萌发的条件,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空气和水分,所以种子在温度适宜,土壤潮湿的条件下最容易发芽。
10.【答案】C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
【解析】【分析】发芽条件是水、空气、适宜的温度,温暖的房间满足适宜的温度、空气。
11.【答案】B
【知识点】观察蚯蚓的活动
【解析】【分析】考查蚯蚓的生活习惯,实验中应该选择多条蚯蚓来进行实验,以防止个体对实验的影响。
12.【答案】C
【知识点】维护生态平衡
【解析】【分析】群落里的各种生物与环境中的非生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整体,我们把这个整体叫作生态系统。一片沼泽、一个森林属于生态系统;三只兔子不能构成生态系统。
13.【答案】A,B
【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
【解析】【分析】A.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生产着与消费者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图中共有5条食物链分别是:水稻→田鼠→猫头鹰,水稻→田鼠→蛇→猫头鹰,水稻→鸟类→蛇→猫头鹰,水稻→蝗虫→鸟类→蛇→猫头鹰,水稻→蝗虫→青蛙→蛇→猫头鹰。A的说法正确。
B,生态系统是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的,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是指绿色植物、消费者是指所有的动物、分解者是指腐生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的是水稻。B的说法正确。
C、群落是指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所有种群的总和,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各种物种的种群,共同组成生态系统中有生命的部分。所以图中的全部生物不能组成一个群落。C的说法错误。
D、猫头鹰数量减少,田鼠的数量会增多,从而影响水稻的生长,进而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D的说法错误。
14.【答案】
【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
【解析】【分析】自然界中,生物受到很多生态因素的影响,因此。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去。植物和动物所具有的形态结构,使它们与生活环境相适应。鸭子的蹼脚适合于在水中游泳;莲的莲蓬可漂浮水中而传播的作用;猫的眼睛和爪子适合干夜间捕捉老鼠等动物;苍耳果实可勾住动物的皮毛而散播各处。
15.【答案】(1)②;③
(2)阳光(或光照)
(3)水、适宜的温度空气
(4)充足的空气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
【解析】【分析】(1)做对比实验时,我们一般是只控制一个条件发生变化。只有一个条件变化,其他条件都不变,才能找到变量与不变量之间的关系。想要研究种子萌发是否需要空气,可以选择②号和③号烧杯进行对比实验,②号油隔离了空气。
(2)⑤号烧杯和③号烧杯做对比,⑤号烧杯和③号烧杯的不同条件的阳光,是为了研究种子萌发是否需要阳光。
(3)从实验结果得出,种子萌发所必需的条件是适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4)种麦子时,农民在耕地后才播种,有利于疏松土壤、土壤缝隙里的空气增多,有利于为种子萌发提供充足的空气。
16.【答案】(1)5
(2)A
(3)保护青蛙、食虫鸟类;适当引入吃蝗虫的动物。
【知识点】昆虫;食物链、食物网
【解析】【分析】(1)除了水稻,其他都是消费者。
(2)老鹰的数量会受食物限制。
(3)保护以蝗虫为食的动物。
17.【答案】(1)CAB
(2)细沙
(3)绿萍→虾
(4)缩短;食物不够
【知识点】生态瓶的应用;观察、比较
【解析】【分析】
(1)生态系统需要有光合绿色植物,所以这个实验存活时间有短到长是CAB。
(2)三个实验瓶中,相同的非生物部分都有细沙。
(3)B瓶中的食物链有:绿萍→虾。
(4)如果B中的虾大量增多,消费者增多,生产者数量不变,那虾的存活时间会变短。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小学科学教科版(2017)五年级下册 生物与环境
一、填空题
1.(2022五下·鸡西期末)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最基本的条件:一定的 、适宜的 和充足的 。
【答案】水分;温度;空气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
【解析】【分析】种子发芽需要水、空气、适宜的温度。
2.(2022五下·江源月考)在做“蚯蚓喜欢阴暗的环境还是明亮的环境”的对比实验时,唯一不同的条件是 。
【答案】光照
【知识点】观察蚯蚓的活动
【解析】【分析】在对比实验中变量只有一个,该实验中变量是光照。
3.(2022五下·红塔期末)生物之间因为食物关系,构成很多的“链条"状的联系,像这样的食物关系,叫作 。
【答案】食物链
【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
【解析】【分析】考查食物链的定义,各种生物通过一系列吃与被吃的关系(捕食关系)彼此联系起来的序列,在生态学上被称为食物链。
4.(2022五下·白水期末)水族箱中的水生植物动物、微生物及非生物环境组成了一个 。
【答案】生态系统
【知识点】制作生态瓶;生态瓶的应用
【解析】【分析】生态系统包含生物和阳光、水等非生物
5.(2022五下·兴平期末)狗在夏天会换上薄毛,冬天会换上厚毛,主要是为了适应 这一环境条件的变化。
【答案】温度
【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
【解析】【分析】 小动物一年中进行的脱毛、换毛、冬眠以及进食、生长变化等,都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改变。狗在夏天会换上薄毛,冬天会换上厚毛,这主要是为了适应温度的变化。
二、判断题
6.(2022五下·白水期末)卷柏一般生长在向阳山坡干旱的岩石缝中,它是不需要水的。(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变化
【解析】【分析】植物都需要水。
7.(2022五下·兴平期末)麻雀是直接吃小麦的,老鹰是吃麻雀的,其中麻雀属于生产者。(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
【解析】【分析】 食物链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在生态系统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叫生产者,一般都是绿色植物。
8.(2022五下·红塔期末)生态瓶的设计制作主要标准,是看生态平衡维持稳定的时间长短。(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维护生态平衡
【解析】【分析】 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大,反之调节能力就小,因此评价小生态瓶制作的主要标准是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及其决定的生态瓶维持稳定的时间。
三、单选题
9.(2022五下·红塔期末)农民伯伯在( ) 的条件下播种,种子最容易发芽。
A.非常寒冷
B.阳光暴晒,土壤干燥
C.温度适宜,土壤潮湿
【答案】C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
【解析】【分析】考查种子萌发的条件,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空气和水分,所以种子在温度适宜,土壤潮湿的条件下最容易发芽。
10.(2022五下·鸡西期末)将绿豆种子放置在温暖房间的盒子里,半个月后仍然没有发芽,可能的原因是( )。
A.没有阳光 B.没有土壤 C.没有水分
【答案】C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
【解析】【分析】发芽条件是水、空气、适宜的温度,温暖的房间满足适宜的温度、空气。
11.(2022五下·红塔期末)如图所示的盒子里,均匀铺上潮湿土壤,左侧盖上不透光纸板,右侧盖上透明玻璃板。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想要研究蚯蚓喜欢潮湿的土壤还是干燥的土壤
B.一段时间后,蚯蚓会爬向盒子的左侧
C.实验可以只用一条蚯蚓来观察
【答案】B
【知识点】观察蚯蚓的活动
【解析】【分析】考查蚯蚓的生活习惯,实验中应该选择多条蚯蚓来进行实验,以防止个体对实验的影响。
12.(2022五下·通榆期末)下列不能构成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一片沼泽 B.一个森林 C.三只兔子
【答案】C
【知识点】维护生态平衡
【解析】【分析】群落里的各种生物与环境中的非生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整体,我们把这个整体叫作生态系统。一片沼泽、一个森林属于生态系统;三只兔子不能构成生态系统。
四、多选题
13.(2022五下·富平期末)右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食物网中共有5条食物链
B.该食物网中的生产者是水稻
C.图中的全部生物组成一个群落
D.猫头鹰数量减少,对其他生物无影响
【答案】A,B
【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
【解析】【分析】A.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生产着与消费者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图中共有5条食物链分别是:水稻→田鼠→猫头鹰,水稻→田鼠→蛇→猫头鹰,水稻→鸟类→蛇→猫头鹰,水稻→蝗虫→鸟类→蛇→猫头鹰,水稻→蝗虫→青蛙→蛇→猫头鹰。A的说法正确。
B,生态系统是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的,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是指绿色植物、消费者是指所有的动物、分解者是指腐生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的是水稻。B的说法正确。
C、群落是指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所有种群的总和,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各种物种的种群,共同组成生态系统中有生命的部分。所以图中的全部生物不能组成一个群落。C的说法错误。
D、猫头鹰数量减少,田鼠的数量会增多,从而影响水稻的生长,进而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D的说法错误。
五、连线题
14.(2022六上·崇川期中)将对应的项用线连接。
鸭子的蹼脚 可勾住动物的皮毛而散播各处
莲的莲蓬 可漂浮水中而传播的作用
猫的眼睛和爪子 适合于在水中游泳
苍耳果实 适合于夜间捕捉老鼠等动物
【答案】
【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
【解析】【分析】自然界中,生物受到很多生态因素的影响,因此。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去。植物和动物所具有的形态结构,使它们与生活环境相适应。鸭子的蹼脚适合于在水中游泳;莲的莲蓬可漂浮水中而传播的作用;猫的眼睛和爪子适合干夜间捕捉老鼠等动物;苍耳果实可勾住动物的皮毛而散播各处。
六、综合题
15.(2022五下·富平期末)许多植物的新生命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在科学课上,小明做了如下表的绿豆种子发芽实验,请你帮他分析相关实验数据并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方法
结果 未发芽 未发芽 发芽了 未发芽 发芽了
(1)想要研究种子萌发是否需要空气,可以选择 号和 号烧杯进行对比实验。
(2)⑤号烧杯和③号烧杯做对比,是为了研究:种子萌发是否需要 。
(3)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种子萌发所必需的条件是 。
(4)种麦子时,农民在耕地后才播种,是为了提供 。
【答案】(1)②;③
(2)阳光(或光照)
(3)水、适宜的温度空气
(4)充足的空气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
【解析】【分析】(1)做对比实验时,我们一般是只控制一个条件发生变化。只有一个条件变化,其他条件都不变,才能找到变量与不变量之间的关系。想要研究种子萌发是否需要空气,可以选择②号和③号烧杯进行对比实验,②号油隔离了空气。
(2)⑤号烧杯和③号烧杯做对比,⑤号烧杯和③号烧杯的不同条件的阳光,是为了研究种子萌发是否需要阳光。
(3)从实验结果得出,种子萌发所必需的条件是适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4)种麦子时,农民在耕地后才播种,有利于疏松土壤、土壤缝隙里的空气增多,有利于为种子萌发提供充足的空气。
16.(2022五下·渭南期末)蝗灾爆发时,田野草地被数百万只蝗虫包围,所到之处寸草不生,大量蝗虫吞噬着整个地区的农作物。下图是稻田中常见的几种生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生物中,包含的消费者有 种。
(2)下列关于该稻田中包含的几条食物链,叙述错误的是( )
A.鹰没有天敌,会大量繁殖
B.这些食物链都是从水稻开始
C.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能吃多种食物
(3)对于治理蝗灾,请你写出1条可行的建议:
【答案】(1)5
(2)A
(3)保护青蛙、食虫鸟类;适当引入吃蝗虫的动物。
【知识点】昆虫;食物链、食物网
【解析】【分析】(1)除了水稻,其他都是消费者。
(2)老鹰的数量会受食物限制。
(3)保护以蝗虫为食的动物。
17.(2022五下·文山期末)探索生物与环境的秘密。
彤彤的家乡有一片美丽的湿地公园,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加重了流域生态环境的压力,水体受到污染,导致湖泊严重富营养化,经过多年的污染治理,终于使湿地生态恢复了原有的生机。是什么因素影响着这片湿地的生态系统呢 她设计了如下实验,请你依据《生物与环境》单元所学知识展开分析:
(1)实验模拟的生态系统中,虾的存活时间由短到长的顺序是 ;(请填写字母)。
(2)实验装置A,B,C所模拟的生态系统中,相同的非生物因素是
(3)请写出B瓶中的一条食物链:
(4)如果B瓶中大量增加虾的数量,虾的存活时间会 (填“缩短”或“延长”),理由是
【答案】(1)CAB
(2)细沙
(3)绿萍→虾
(4)缩短;食物不够
【知识点】生态瓶的应用;观察、比较
【解析】【分析】
(1)生态系统需要有光合绿色植物,所以这个实验存活时间有短到长是CAB。
(2)三个实验瓶中,相同的非生物部分都有细沙。
(3)B瓶中的食物链有:绿萍→虾。
(4)如果B中的虾大量增多,消费者增多,生产者数量不变,那虾的存活时间会变短。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