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第二课《放牧》 课时 第1课时
课型 综合课 教具 三角铁
教 学 目 标 1、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牧童》,聆听歌曲《牧童到哪里去了》。 2、通过聆听与学唱,初步感受牧童的生活及其生活的变化。 3、在音乐活动中认识三角铁,探索其敲击方法,掌握演奏姿势
教 材 分 析 歌曲《牧童》 这是一首斯洛伐克民歌,D大调。四乐句的一段体结构。第三段歌词采用卡农的二声部处理方式,第二声部比第一声部一小节进入,变化了主旋律,由于声部的加入,使得唱第三段歌词时音乐情绪更为活泼、欢快。 《牧童》像一幅田园风景画,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生活的热爱,这种发自内心的情感被大多数人所接受,成为人们喜爱的外国歌曲之一。
重点 难点 歌曲的聆听与学唱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组织教学 1、听《牧童》伴奏律动进教室。 2、师生相互问好。 本课以聆听、学唱歌曲为重点。在教学过程中整节课以加强学生的审美经验为核心,设计了用三角铁为歌曲伴奏,从听觉上加强对美的感受。用布置环境从视觉上感观以及大家一起载歌载舞直接用自己的体态把感受到的内容用动用表现出来。这些不仅从各方面进行了一些对美的体验,而且通过动手动脑培养了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虽然着只是些普通环节,但是在课气氛的烘托之下,却显现了普通中的不平凡。
二、表演 《牧童》 1、三角 铁的 认识 2、歌曲 学唱 《牧童》 1、分小组自由敲击,探索:怎样能敲出长音、短音? 2、小组编创节奏展示,并给所编节奏取个好听的名字 3、听歌曲中有没有三角铁的声音,它是怎样敲的? 4、复听试敲 5、再听歌曲,想想:歌曲中除了有三角铁的声音外,还有唱到其他什么内容?看课件听歌曲 6、轻声唱唱 7、听音乐找卡片,把教室打扮成大草原。 8、歌表演:师生一起载歌载舞。 1、介绍三角铁 2、看师示范演奏 姿势 3、放歌曲《牧童》 录音 4、播放歌曲课件有 感情地范唱歌曲 5、放音乐,和学生 一起活动。
三、聆听 《牧童到哪里去了》 1、猜猜牧童的去向,边听歌曲边想: 牧童到哪儿去了?为什么? ②歌曲中还有哪些内容? 2、复听歌曲,分小组分角色编创做表现歌曲 1、师:多能干的小牧童啊,可是有个小牧童不见了,你们猜,他去哪儿了呢? 2、播放歌曲《牧童到哪里去了》的录音 3、进行小结
小结 师:希望同学们通过今天这首歌的学习,懂得珍惜时间的道理!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