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
一键发布配套作业 & AI智能精细批改
(任务-发布任务-选择章节)
1
课前导入
2
新课精讲
3
学以致用
4
课堂小结
目 录
课前导入
情景导入
小红有10元,小明有5元,小红比小明多多少元?
小红和小明一共多少元?
10-5=5(元)
10+5=15(元)
答:小红比小明多5元,小红和小明一共15元。
新课精讲
探索新知
1
小宁和小春共有72枚邮票,小春比小宁多12枚。两人各有邮票多少枚?
你能根据题意把线段图填写完整吗?
12
72
探究点 用画线段图的方法解决和差问题
探索新知
1
两人邮票的总数加上12枚,等于小春邮票枚数的2倍,先算……
两人邮票的总数减去12枚,等于小宁邮票枚数的2倍,先算出小宁有多少枚。
看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想一想可以先算什么。
探索新知
1
选择一种你喜欢的方法解答。
用“把得数代入原题”的方法检验,要分几步进行?
先检验两人邮票的总数是不是72。
还要检验小春是不是比小宁多12枚。
(72-12)÷2
= 60÷2
= 30(枚)
30+12=42(枚)
(72+12)÷2
= 84÷2
= 42(枚)
42-12=30(枚)
宁
春
春
宁
探索新知
1
检验,并写出答案。
答:小宁有邮票 枚,小春有邮票 枚。
42+30=72(枚)
42-30=12(枚)
42
30
探索新知
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
1
画线段图能使
数量关系更直
观、更清楚。
把得数代入原题检验,要符合所有已知条件。
看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容易找到解题方法。
探索新知
通过画一画、圈一圈,认识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探索周期排列的规律时,画图表示物体的排列顺序,找出规律。
解决问题时,经常要画线段图或示意图表示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曾经运用画图的策略解决过哪些问题?
1
典题精讲
1.看图说出已知条件和问题,再解答。
科技书和文艺书各有多少本?
(105+15)÷2
=120÷2
=60(本)
60-15=45(本)
答:科技书有60本,文艺书有45本。
典题精讲
2. 根据题意把线段图补充完整,再解答。
(1) 四(1)班一共有学生 48 人,其中男生比女生多 4 人,四(1)班男生和女生各有多少人?
男生
女生
(48-4)÷2=22(人)22+4=26(人)
答:四(1)班男生有 26 人,女生有 22 人。
少 4 人
48人
典题精讲
(2) 甲仓库存粮是乙仓库的 5 倍。如果从甲仓库运 12 吨去乙仓库,两个仓库的存粮数就一样多。原来甲、乙两个仓库各存粮多少吨?
甲仓库
乙仓库
12÷2=6(吨)6×5=30(吨)
答:原来甲仓库存粮 30 吨,乙仓库存粮 6 吨。
典题精讲
3. 判一判。
(1) 如果张红送 10 张画片给吴丽,那么两人画片的张数就相等。说明张红原来比吴丽多 10 张画片。 ( )
(2) 在踢毽子比赛中,小明和小红一共踢了140 下,其中小明比小红少踢了 8 下,小明踢了 66 下。 ( )
×
√
易错提醒
选择。
哥哥和弟弟一共有糖果 34 块,哥哥给弟弟 6 块,就和弟弟一样多了,哥哥和弟弟各有糖果多少块?解答正确的是( )。
A. 哥哥:(34+6)÷2=20(块)
弟弟:(34-6)÷2=14(块)
B. 哥哥:34+6×2=46(块) 46÷2=23(块)
弟弟:34-23=11(块)
辨析:未理解题意,列式错误。
B
学以致用
小试牛刀
1. 两个小队的少先队员去植树,一共植了34棵。其中第二小队比第一小队多植4棵。两个小队各植树多少棵?(先根据题意把线段图补充完整,再解答)
(34-4)÷2
=30÷2
=15(棵) 15+4=19(棵)
答:第一小队植树15棵,第二小队植19棵。
小试牛刀
2.李娟在手工课上剪了4条花边(如下图)。
(90-10)÷4
=80÷4
=20(厘米) 20+10=30(厘米)
答:短花边长20厘米,长花边长30厘米。
小试牛刀
3. 一个双层书架,上层书架的本数是下层的3倍。如果从上层搬60本到下层,那么两层书的本数正好相等。原来上、下层各有图书多少本?(在图中表示出条件和问题,再解答)
60×3=180(本)
60×1=60(本)
答:上层图书有180本,下层图书有60本。
小试牛刀
4. 小建和小西买同样的笔记本,小建买了3本,小西买了5本,小建比小西少花了12元。笔记本的单价是多少元/本?(先画出线段图,再解答)
12÷(5-3)
=12÷2
=6(元/本)
答:笔记本的单价是6元/本。
小试牛刀
5.
15×3= 2×16= 12×5= 4×14=
45÷3= 32÷2= 60÷5= 56÷4=
45
32
60
56
15
16
12
14
张宁和王晓星一共有画片86张。王晓星给张宁8张后,
两人画片的张数同样多。两人原来各有画片多少张?
(先把已知条件在线段图上表示出来,再解答)
(86-16)÷2
=70÷2
=35(张) 35+16=51(张)
答:张宁原来有35张画片,王晓星原来有51张。
小试牛刀
7. 甲、乙两地相距495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已经行了3小时,剩下的路程比已经行的多45千米。这辆汽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时?
3
495
(495-45)÷2÷3
=450÷2÷3
=75(千米/时)
答:这辆汽车的平均速度是75千米/时。
小试牛刀
妈妈买一套衣服用了95元,上衣比裤子贵17元。上衣
和裤子各多少元?
(95-17)÷2
=78÷2
=39(元)
39+17=56(元)
答:上衣56元,裤子39元。
小试牛刀
9. 西山果园原有36行苹果树,每行的棵树相等,今年打算再栽这样的15行,需购进苹果树苗675棵。西山果园原有苹果树多少棵?
675÷15×36
=45×36
=1620(棵)
答:西山果园原有苹果树1620棵。
课堂小结
归纳总结:
1.步骤:①弄清题意,明确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②画线段图整理信息;③看图分析数量关系;④解决问题;⑤检验。
2.方法:根据条件和问题画出线段图,在线段图上标出条件和问题,从线段图中分析数量关系,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再把结果代入原题检验。
解决问题策略(一)步骤和策略:
归纳总结:
3.已知两个数的和与两个数的差,分别求这两个数是多少,这样的问题也叫和差问题,计算和差问题的公式为:
大数=(和+差)÷2,较小数=(和-差)÷2。
同学们,
下节课见!
一键发布配套作业 & AI智能精细批改
(任务-发布任务-选择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