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8-9单元复习 导学案(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8-9单元复习 导学案(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1-13 11:55: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8-9单元复习
【课时目标】
1.掌握金属与酸反应的规律,能熟练运用溶解度曲线。
2.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能设计实验初步探究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3.认识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和溶解度曲线,充分体验数形结合思想的学习方法。
重点:1.探究金属的活动性强弱;2.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难点: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分析。
【学习活动】
任务一 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
1.取一定量打磨后的铝片于某容器中,再逐渐加入稀盐酸,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有关量的变化关系图错误的是( )
A B C D
2.在两只烧杯中分别放入相同质量的镁、锌两种金属,然后向两只烧杯中分别倒入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消耗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综合以上信息得到以下结论,合理的是( )
A.从图象可以看出,金属镁比金属锌的活动性强
B.若两种金属都有剩余,二者得到的氢气质量相同
C.若硫酸有剩余,二者得到氢气的质量相同
D.若两种金属完全溶解,二者消耗硫酸的质量相同
3.将质量相等的Mg、Al、Zn三种金属分别放入质量和质量分数均相等的三份稀硫酸中,反应结束后,生成氢气的质量关系不可能的是( )
4.将等质量的A、B、C三种金属(生成物中金属元素均为+2价),分别放入质量分数相等且足量的稀盐酸中,产生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A、B、C三种金属中,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相对原子质量最大的是________。
5.取等质量的铁片和铁粉放入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稀盐酸。
(1)铁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下列示意图中,与实验结果相符的是_________(填标号)。
【变式1】现有某铁样品5.6g,含有的杂质为镁、锌、铜中的两种或三种。向其中逐渐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产生氢气质量与加入稀硫酸质量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个数是( )
①恰好完全反应时,一定没有固体剩余
②x的值为0.2
③铁样品中可能含有镁
④M点对应的溶液中含有2种或3种溶质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任务二 金属活动性探究
6.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甲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乙、丙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如果将乙、丙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在丙的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而乙表面没有变化,则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  )
A.甲 乙 丙 B.乙 甲 丙 C.乙 丙 甲 D.甲 丙 乙
7.某同学参加实验操作考试,为验证镁、锌、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他设计了以下四种实验方案,其中能达到目的的是( )
A.将镁片、锌片分别放入Cu(NO3)2 溶液中
B.将锌片、铜片分别放入Mg(NO3)2溶液中
C.将镁片分别放入Zn(NO3)2溶液、Cu(NO3)2溶液中
D.将镁片、锌片、铜片分别放入稀盐酸中
8.已知A、B、C、D是四种金属单质,A能从B的硝酸盐溶液中置换出B,但A不能与稀盐酸反应;相同条件下,C、D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H2,且D比C反应剧烈。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D>C>A>B B.A>B>C>D C.B>A>C>D D.D>C>B>A
9.为了验证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只需进行其中三个就能达到实验目的,你认为不必进行的是( )
A.将镁片放入稀盐酸中 B.将铜片放入稀盐酸中
C.将镁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 D.将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
【变式2】某同学为验证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四个实验(金属片均已打磨,且其形状大小相同;实验①②③所用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和体积均相同)。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对比实验①②反应的剧烈程度,能判断出镁和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B.分析实验②④的现象,能判断出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C.分析实验④的现象,能判断出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D.分析四个实验的现象,能判断出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任务三 溶解度曲线
10.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t1℃时乙的饱和溶液降温析出固体后变为不饱和溶液
D.将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甲析出固体的质量大
11.如图是KNO3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从b点降温到a点,有晶体析出
B.60℃时,b、c点对应的都是饱和溶液
C.将a点的饱和溶液从20℃升温到60℃时仍是饱和溶液
D.60℃时,向50g水中加入60gKNO3,形成不饱和溶液
12.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和丙都属于易溶物质
B.溶解度大小关系:甲>乙>丙
C.等质量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从t2℃降到t1℃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
D.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乙>甲>丙
13.向2个盛有100g 60℃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40g的NaCl和KCl固体,充分溶解。根据实验和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得到的溶液质量为140g
B.KCl的溶解度比NaCl的溶解度大
C.②得到的溶液为饱和溶液
D.②中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28.6%
【变式3】固体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7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4
B.70℃时,C点为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
C.70℃时,B点为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D.A、C两点对应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课后作业】
1.现有X、Y、Z三种金属,已知:①X+YSO4=XSO4+Y ②Y+2ZNO3=Y(NO3)2+2Z ③Y+H2SO4不反应,则下列符合要求的X、Y、Z分别是( )
A.Mg、Zn、Ag B.Mg、Fe、Ag C.Zn、Fe、Ag D.Fe、Cu、Ag
2.将质量相等的镁粉和铁粉分别投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所得H2质量与稀硫酸质量关系曲线正确的是( )
A B C D
3.为验证Mg、Cu、Sn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不可选用的一组物质是( )
A.MgCl2溶液、Cu、Sn B.Mg、Cu、SnCl2溶液
C.Mg、Sn、Cu、盐酸 D.MgCl2溶液、Sn、CuCl2溶液
4. X、Y、Z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Y的溶解度为50 g
B.T2 ℃时,X、Y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T1 ℃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Y>X>Z
D.T2 ℃时,50 g H2O与50 g X混合,可得到100 g X的饱和溶液
5.将铝片和稀盐酸放在密闭容器中,用传感器探究反应容器内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如图,50s时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_;溶液温度升高的原因是________。
6. t℃时,将一定质量的甲、乙两种溶液进行恒温蒸发,蒸发溶剂的质量与析出晶体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蒸发溶剂前,____________(填“甲”或“乙”)是饱和溶液。
(2)b点对应的乙溶液是____________(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
(3)t℃时,____________(填“甲”或“乙”)的溶解度更大。
(4)甲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用含m、n的代数式表示)。
7.小亮学完合金后,知道了不锈钢的主要成分是铁,白铜中含有铜和镍(Ni)。他决定探究Fe、Cu、Ni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查阅资料】镍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能溶于水的NiSO4,并放出氢气。写出镍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猜想与假设】根据教材中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和查阅的资料,对以上三种金属的活动性作出猜想:猜想①Fe>Ni>Cu;猜想②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把用砂纸打磨过的镍片浸入FeSO4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发现镍片表面无明显变化。证明____________(填“猜想①”或“猜想②”)成立。
【拓展延伸】用铜片、NiSO4溶液和____________,通过实验探究也能判断Fe、Cu、Ni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8.生铁是由铁和碳组成的合金。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某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取一定量的该生铁样品,分四次加入稀盐酸200g,充分反应后,实验数据如下:
次数 1 2 3 4
稀盐酸质量/g 50 50 50 50
氢气质量/g 0.2 m 0.2 0.1
请根据有关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1)m=_____。
(2)该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请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评价与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学习活动】1.B 2.B 3.C 4.A、C、B C 5.(1)Fe+2HCl=FeCl2+H2↑ (2)D 【变式1】A 6.D 7.D 8.A 9.C 【变式2】B 10.B 11.A 12.D 13.D 【变式3】D
【课后作业】1.D 2.B 3.A 4.B 5.氯化铝和盐酸 铝与稀盐酸反应放热,使溶液温度升高 6.(1)甲 (2)饱和溶液 (3)乙 (4) 7.【查阅资料】Ni+H2SO4=NiSO4+H2↑ 【猜想与假设】Ni>Fe>Cu 【实验探究】猜想① 【拓展延伸】铁片 8.(1)0.2 (2)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