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第五单元练习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基础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第五单元练习卷(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1-13 12:49: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基础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第五单元练习卷
一.选择题(共3小题)
1.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海燕》﹣﹣《高尔基文集》﹣﹣高尔基﹣﹣苏联作家﹣﹣散文诗
B.《孔乙己》﹣﹣《呐喊》﹣﹣鲁迅﹣﹣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小说
C.《唐雎不辱使命》﹣﹣《左传》﹣﹣刘向整理﹣﹣东汉史学家、文学家﹣﹣史传文
D.《屈原》﹣﹣《郭沫若全集》﹣﹣郭沫若﹣﹣现代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历史剧
2.下面对《屈原(节选)》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屈原》的抒情对象主要有三组,第一组是风、雷、电这些自然力,第二组是从东皇太一到湘夫人这些“土偶木梗”,第三组是对黑暗的诅咒和对光明的追求。
B.屈原把风、雷、电说成“你们都是诗,都是音乐,都是舞蹈”,表现了他对风、雷、电的赞美。
C.“哼,还有你这河伯”和“你河伯!你,你是我最初的一个安慰者”中的“河伯”都指《九歌》中的神灵。
D.“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屈原对风的呼喊,流露了屈原对风的急切的渴盼!风即是改变黑暗的变革力量,对风以及后面的雷、电的呼唤,实际也就是对变革现实的伟大力量的呼唤。
3.下面名著中的人物和情节对应不正确的一项(  )
A.许云峰﹣﹣到沙坪书店检查工作,发现了郑克昌的可疑之处。(《红岩》)
B.枣儿﹣﹣上树摘枣 (《枣儿》)
C.孙悟空﹣﹣大战流沙河(《西游记》)
D.周瑜﹣﹣箭疮崩裂而亡(《三国演义》)
二.基础知识(共1小题)
4.文学常识填空。
(1)话剧是指以   为主的戏剧形式。与传统舞台剧、戏曲相区别,话剧的主要叙述手段为演员在台上无伴奏的   或   ,但可以使用少量音乐、歌唱等。
(2)郭沫若,我国伟大的文学家。他的第一本诗集《   》,开创了一代新诗风,是中国现代自由诗的代表作。他创作的《   》是历史剧的巅峰之作。
(3)屈原因作《   》而被称为“骚人”。后来用“骚人”泛指   。
三.语言运用(共2小题)
5.本篇《《屈原(节选)》想象瑰丽奇特,将屈原的情感同风、雷、电融为一体,达到物我同化的境地。发挥你丰富的想象,结合你的情感体验,用适当的修辞完成下面的句子。
(1)在你失意痛苦时,风   ,雨   。
(2)在你得意欢欣时,风   ,雨   。
6.阅读下面文段,根据拼音写汉字。
公元一九一七年夏,刚刚进入民国不久的北京城又xiàn   入了一场新的混战﹣﹣张勋率领辫子兵进城,小朝廷复辟了。前门外肉市热闹非凡,老字号“福聚德”里却闹翻了天,唐家二位少爷不务正业,几近败家,二少爷进的一批病鸭子惹怒了京城头号吃主克五,也让掌管kǎo   炉的罗大头气急败坏,二掌柜王子西生怕因为此事惹上麻烦,心生退意,并极力推jiàn   适时正在适意居当账房的卢孟实。在适意居与花鼻子心存隔hé   的卢孟实借此机会进入福聚德,并且成功争取到为御膳供鸭的机会。
四.综合读写(共1小题)
7.九年级(1)班把《天下第一楼》节选部分的内容排成话剧进行表演,请你参与进来,完成下面的任务。
(1)故事最后,卢孟实失意地离开福聚德,走时留下一副对联,请你根据剧情拟出横批。
上联:好一座危楼谁是主人谁是客
下联:只三间老屋时宜明月时宜风
横批:   
(2)班里的晓华同学非常适合演克五,可他觉得自己演不好,不想演这个角色,你怎么和他沟通呢?
(3)小亮在看完表演的话剧后写了段感想,其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帮助修改。
[甲]《天下第一楼》讲述的是清末民初的老字号烤鸭店“福聚德”由入不敷出、势如累卵到名噪京华、东山再起,再到面临倒闭的曲折发展历程。虽然同学们只是表演了其中的一小部分,但这出话剧的魅力还是彰显了出来。观看每一位同学的表演,我可以想象出他们为此付出了多少努力。[乙]没有华丽的舞台,但同学们的全情投入让我在感受主题之外,也获得了丰盛的艺术享受。
①[甲]处画线句中存在语序不当的问题,修改意见:
②[乙]处画线句中存在搭配不当的问题,应将“   ”改为“   ”。
五.解答题(共1小题)
8.阅读课文《枣儿》,想一想:“枣儿”在文中有什么作用?作者想要借“枣儿”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六.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
9.学习了《屈原》,九年级各班开展了“忆屈原,话端午”综合性活动,先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1)【端午美食】先来美餐一顿吧!在这一活动中,你迟到自己家乡最具特色的端午美食,你能说出其中两三样品种来吗?
(2)【名篇吟诵】关于端午已经形成了丰厚的文化积淀,相信你也积累了一些诗词吧,请写出连续的两句。
七.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10.阅读《屈原(节选)》选段,完成下列各题。
把你这东皇太一烧毁了吧!把你这云中君烧毁了吧!你们这些土偶木梗,你们高坐在神位上有什么德能?你们只是产生黑暗的父亲和母亲!
你,你东君,你是什么个东君?别人说你是太阳神,你,你坐在那马上丝毫也不能驰骋。你,你红着一个面孔,你也害羞吗?啊,你,你完全是一片假!你,你这土偶木梗,你这没心肝的,没灵魂的,我要把你烧毁,烧毁,烧毁你的一切,特别要烧毁你那匹马!你假如是有本领,就下来走走吧!
什么个大司命,什么个少司命,你们的天大的本领就只有晓得播弄人!什么个湘君,什么个湘夫人,你们的天大的本领也就只晓得痛哭几声!哭,哭有什么用?眼泪,眼泪有什么用?顶多让你们哭出几笼湘妃竹吧!但那湘妃竹不是主人们用来打奴隶的刑具吗?你们滚下船来,你们滚下云头来,我都要把你们烧毁!烧毁!烧毁!
哼,还有你这河伯……哦,你河伯!你,你是我最初的一个安慰者!我是看得很清楚的呀!当我被人们押着,押上了一个高坡,卫士们要息脚,我也就站立在高坡上,回头望着龙门。我是看得很清楚,很清楚的呀!我看见婵娟被人虐待,我看见你挺身而出,指天画地有所争论。结果,你是被人押进了龙门,婵娟她也被人押进了龙门。
但是我,我没有眼泪。宇宙,宇宙也没有眼泪呀!眼泪有什么用啊?我们只有雷霆,只有闪电,只有风暴,我们没有拖泥带水的雨!这是我的意志,宇宙的意志。鼓动吧,风!咆哮吧,雷!闪耀吧,电!把一切沉睡在黑暗怀里的东西,毁灭,毁灭,毁灭呀!
(1)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
(2)“土埂木偶”象征了什么?
(3)运用第二人称的写法有什么作用?
(4)选文中加点的“播弄”一词在文中有何深意?
11.下面的台词分别出自课文《天下第一楼》中哪个人物之口?
(1)过了正五过初六,过了初六还照旧,说话这年就过完了。   
(2)老爷子就这么窝囊死的?   
(3)你告诉他们,这儿是老唐家的买卖。把钱柜打开。   
(4)孟实苦干了十年,有点儿积蓄不假,可是,他辛辛苦苦把个要关张的福聚德拾掇得名噪京师,就落了这名声,就太冤枉人了。   
(5)成顺,拿起来。侍候下今天这些座儿,我升你当灶头。散!   
(基础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第五单元练习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3小题)
1.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海燕》﹣﹣《高尔基文集》﹣﹣高尔基﹣﹣苏联作家﹣﹣散文诗
B.《孔乙己》﹣﹣《呐喊》﹣﹣鲁迅﹣﹣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小说
C.《唐雎不辱使命》﹣﹣《左传》﹣﹣刘向整理﹣﹣东汉史学家、文学家﹣﹣史传文
D.《屈原》﹣﹣《郭沫若全集》﹣﹣郭沫若﹣﹣现代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历史剧
【解答】ABD.正确。
C.有误;《唐雎不辱使命》选自《战国策》。
故选:C。
【点评】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的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甚至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
2.下面对《屈原(节选)》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屈原》的抒情对象主要有三组,第一组是风、雷、电这些自然力,第二组是从东皇太一到湘夫人这些“土偶木梗”,第三组是对黑暗的诅咒和对光明的追求。
B.屈原把风、雷、电说成“你们都是诗,都是音乐,都是舞蹈”,表现了他对风、雷、电的赞美。
C.“哼,还有你这河伯”和“你河伯!你,你是我最初的一个安慰者”中的“河伯”都指《九歌》中的神灵。
D.“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屈原对风的呼喊,流露了屈原对风的急切的渴盼!风即是改变黑暗的变革力量,对风以及后面的雷、电的呼唤,实际也就是对变革现实的伟大力量的呼唤。
【解答】A.有误,《屈原》的抒情对象主要有二组,第一组诗人呼唤与歌颂风雷电这些伟大的自然力,表达了对黑暗的激愤和对光明的礼赞与向往。第二组从东皇太一到湘夫人这些“土偶木梗”,借指斥神鬼偶像来抨击昏庸腐朽的当权者。
BCD.正确。
故选:A。
【点评】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文章的主要内容,然后仔细分析品析句子所含的意义,可以运用排除法,选出正确答案。
3.下面名著中的人物和情节对应不正确的一项(  )
A.许云峰﹣﹣到沙坪书店检查工作,发现了郑克昌的可疑之处。(《红岩》)
B.枣儿﹣﹣上树摘枣 (《枣儿》)
C.孙悟空﹣﹣大战流沙河(《西游记》)
D.周瑜﹣﹣箭疮崩裂而亡(《三国演义》)
【解答】ABD.表述正确;
C.有误,大战流沙河的是猪八戒不是孙悟空;
故选:C。
【点评】做这种题,熟读原作品,记住重点情节及人物的特征。相似人名注意不要记乱,必要时死记硬背。平时看名著要识记作家、熟知故事情节,分析人物性格。
二.基础知识(共1小题)
4.文学常识填空。
(1)话剧是指以 对话 为主的戏剧形式。与传统舞台剧、戏曲相区别,话剧的主要叙述手段为演员在台上无伴奏的 对白 或 独白 ,但可以使用少量音乐、歌唱等。
(2)郭沫若,我国伟大的文学家。他的第一本诗集《 女神 》,开创了一代新诗风,是中国现代自由诗的代表作。他创作的《 屈原 》是历史剧的巅峰之作。
(3)屈原因作《 离骚 》而被称为“骚人”。后来用“骚人”泛指 文人 。
【解答】答案:
(1)对话 对白 独白
(2)女神 屈原
(3)离骚 文人
【点评】解答这道题,要有比较扎实的语文基本功。这要求我们要养成多读书、多积累的好习惯,这样才能厚积薄发,提高解题的准确率。
三.语言运用(共2小题)
5.本篇《《屈原(节选)》想象瑰丽奇特,将屈原的情感同风、雷、电融为一体,达到物我同化的境地。发挥你丰富的想象,结合你的情感体验,用适当的修辞完成下面的句子。
(1)在你失意痛苦时,风 在窗外呜咽 ,雨 在风中哭泣。 。
(2)在你得意欢欣时,风 在追着纸片嬉闹 ,雨 在欢乐地跳着舞蹈。 。
【解答】(1)在窗外呜咽 在风中哭泣。
(2)在追着纸片嬉闹(或:在得意地荡着秋千) 在欢乐地跳着舞蹈。
【点评】略
6.阅读下面文段,根据拼音写汉字。
公元一九一七年夏,刚刚进入民国不久的北京城又xiàn 陷 入了一场新的混战﹣﹣张勋率领辫子兵进城,小朝廷复辟了。前门外肉市热闹非凡,老字号“福聚德”里却闹翻了天,唐家二位少爷不务正业,几近败家,二少爷进的一批病鸭子惹怒了京城头号吃主克五,也让掌管kǎo 烤 炉的罗大头气急败坏,二掌柜王子西生怕因为此事惹上麻烦,心生退意,并极力推jiàn 荐 适时正在适意居当账房的卢孟实。在适意居与花鼻子心存隔hé 阂 的卢孟实借此机会进入福聚德,并且成功争取到为御膳供鸭的机会。
【解答】答案:
陷;烤;荐;阂
【点评】本题要结合字形知识来分析。在我们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根据同音字的读音进行归纳,对于形似字的特点进行总结。
四.综合读写(共1小题)
7.九年级(1)班把《天下第一楼》节选部分的内容排成话剧进行表演,请你参与进来,完成下面的任务。
(1)故事最后,卢孟实失意地离开福聚德,走时留下一副对联,请你根据剧情拟出横批。
上联:好一座危楼谁是主人谁是客
下联:只三间老屋时宜明月时宜风
横批: 没有不散的宴席 
(2)班里的晓华同学非常适合演克五,可他觉得自己演不好,不想演这个角色,你怎么和他沟通呢?
(3)小亮在看完表演的话剧后写了段感想,其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帮助修改。
[甲]《天下第一楼》讲述的是清末民初的老字号烤鸭店“福聚德”由入不敷出、势如累卵到名噪京华、东山再起,再到面临倒闭的曲折发展历程。虽然同学们只是表演了其中的一小部分,但这出话剧的魅力还是彰显了出来。观看每一位同学的表演,我可以想象出他们为此付出了多少努力。[乙]没有华丽的舞台,但同学们的全情投入让我在感受主题之外,也获得了丰盛的艺术享受。
①[甲]处画线句中存在语序不当的问题,修改意见:
②[乙]处画线句中存在搭配不当的问题,应将“ 丰盛 ”改为“ 丰富 ”。
【解答】答案:
(1)没有不散的宴席
(2)示例:晓华,大家都认为你很有表演天赋,并且非常适合克五这个角色。如果你仔细地研究剧本,就一定能将克五这个角色扮演得非常成功。我们都相信你,也期待你的演出。
(3)①将“名噪京华”与“东山再起”互换位置。
②应将“丰盛”改为“丰富”。
【点评】口语交际是知识与能力的综合应用和体现,在平时训练中,要让口、耳、眼、手等多种感官并用在语言实践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五.解答题(共1小题)
8.阅读课文《枣儿》,想一想:“枣儿”在文中有什么作用?作者想要借“枣儿”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答】《枣儿》全剧运用了象征的艺术表现手法。在剧中,“枣儿”是亲情的象征,是故乡的象征,也是传统生活的象征和精神家园的象征。全剧以“枣儿”为线索贯穿剧情,借“枣儿”牵系和寄托人物的感情:老人和男孩因“枣儿”而相遇、而亲近,又因“枣儿”而引起他们对亲人的思念和呼唤。剧中写的是老人和男孩因“枣儿”而发生的一段交往,但其内涵却是对当今社会状态以及各代人生存状态的一种隐喻,一种象征。“枣儿”所凝聚的老人的感情和经历,代表的是亲情和历史,也代表一种文化传统、一种生活方式;“枣儿”所牵涉的老人与男孩的情感困惑,以及老人与儿子、男孩与父亲等人物之间的关系,是当今社会的缩影,喻示的是社会转型期人们普遍面对的现实:在剧烈深刻的社会变革中,人们的情感心态、思想观念、生存方式、精神归宿都面临着严重的考验。剧本巧妙地运用象征手法,赋予了“枣儿”以丰富而深刻的社会内涵。
答案:
全剧以《枣儿》为标题,并以“枣儿”贯穿全剧,让老人与男孩围绕”枣儿”进行对话,展开情节。在剧中,老人的经历、情感乃至命运,都与“枣儿”有着不解之缘;男孩对父亲的思念,也与“枣儿”相牵连。“枣儿”是全剧情节发展的线索,是人物对白的话题。在剧中,“枣儿”是亲情的象征,是故乡的象征,但更主要的是传统生活的象征,是精神家园的象征。全剧以“枣”为象征,借“枣儿”来写亲情,又借亲情来反映我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人们生存状态的变化。作者在剧本中既表现了现代化进程中传统的失落、精神家园的失落,以及人们对传统的固守、对精神家园的追寻,也企盼和呼唤人们认识和适应时代发展带来的变化,走出家园、走出封闭、走出传统,迈进现代社会的新生活。
【点评】考查对于课文内容理解的题,需要根据上课老师的讲解,尤其要结合本文的写作背景和中心来作答。
六.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
9.学习了《屈原》,九年级各班开展了“忆屈原,话端午”综合性活动,先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1)【端午美食】先来美餐一顿吧!在这一活动中,你迟到自己家乡最具特色的端午美食,你能说出其中两三样品种来吗?
(2)【名篇吟诵】关于端午已经形成了丰厚的文化积淀,相信你也积累了一些诗词吧,请写出连续的两句。
【解答】答案:
(1)粽子、艾叶煮鸡蛋、雄黄酒
(2)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点评】对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记诵清楚背诵的古诗文篇段和名句;其次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基本内容;第三是要记清楚古诗文名句中的每个字,默写古诗文名句不能写错别字。
七.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10.阅读《屈原(节选)》选段,完成下列各题。
把你这东皇太一烧毁了吧!把你这云中君烧毁了吧!你们这些土偶木梗,你们高坐在神位上有什么德能?你们只是产生黑暗的父亲和母亲!
你,你东君,你是什么个东君?别人说你是太阳神,你,你坐在那马上丝毫也不能驰骋。你,你红着一个面孔,你也害羞吗?啊,你,你完全是一片假!你,你这土偶木梗,你这没心肝的,没灵魂的,我要把你烧毁,烧毁,烧毁你的一切,特别要烧毁你那匹马!你假如是有本领,就下来走走吧!
什么个大司命,什么个少司命,你们的天大的本领就只有晓得播弄人!什么个湘君,什么个湘夫人,你们的天大的本领也就只晓得痛哭几声!哭,哭有什么用?眼泪,眼泪有什么用?顶多让你们哭出几笼湘妃竹吧!但那湘妃竹不是主人们用来打奴隶的刑具吗?你们滚下船来,你们滚下云头来,我都要把你们烧毁!烧毁!烧毁!
哼,还有你这河伯……哦,你河伯!你,你是我最初的一个安慰者!我是看得很清楚的呀!当我被人们押着,押上了一个高坡,卫士们要息脚,我也就站立在高坡上,回头望着龙门。我是看得很清楚,很清楚的呀!我看见婵娟被人虐待,我看见你挺身而出,指天画地有所争论。结果,你是被人押进了龙门,婵娟她也被人押进了龙门。
但是我,我没有眼泪。宇宙,宇宙也没有眼泪呀!眼泪有什么用啊?我们只有雷霆,只有闪电,只有风暴,我们没有拖泥带水的雨!这是我的意志,宇宙的意志。鼓动吧,风!咆哮吧,雷!闪耀吧,电!把一切沉睡在黑暗怀里的东西,毁灭,毁灭,毁灭呀!
(1)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
(2)“土埂木偶”象征了什么?
(3)运用第二人称的写法有什么作用?
(4)选文中加点的“播弄”一词在文中有何深意?
【解答】(1)答案:怒斥神祇,抨击昏庸腐朽的当权者。
(2)答案:象征人世间昏庸腐朽的当权者和官僚统治集团。
(3)答案:第二人称的写法更直接有力地表达主人公的愤怒之情。
(4)答案:“播弄”是摆弄的意思,这里指看似强大的神灵们无德无能,只会用假仁假义欺骗人民,表达了作者对神灵们的讽刺。
【点评】略
11.下面的台词分别出自课文《天下第一楼》中哪个人物之口?
(1)过了正五过初六,过了初六还照旧,说话这年就过完了。 王子西 
(2)老爷子就这么窝囊死的? 常贵 
(3)你告诉他们,这儿是老唐家的买卖。把钱柜打开。 唐茂昌 
(4)孟实苦干了十年,有点儿积蓄不假,可是,他辛辛苦苦把个要关张的福聚德拾掇得名噪京师,就落了这名声,就太冤枉人了。 玉雏儿 
(5)成顺,拿起来。侍候下今天这些座儿,我升你当灶头。散! 卢孟实 
【解答】《天下第一楼》叙述的是清末民国初年间,北京前门福聚德烤鸭店由兴至衰的故事。旧社会的茶店酒楼,是人们活动消遣的公共场所,三教九流、各路人士、包罗万象。
(1)王子西
(2)常贵
(3)唐茂昌
(4)玉雏儿
(5)卢孟实
【点评】平时学习中要学会精读文章,提炼概括,对课文内容进行分析。
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