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淄区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学情自测
地理·试卷
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35题,9页,满分100分,测试用时90分钟。考试结束后只答题卡中内容按要求拍照上传。
答第Ⅱ卷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第Ⅰ卷(共66分)
一、单选题(共66分)
我国某市M中学(如图所示)的旗杆影子在北京时间13:30为一天中最短。冬至日这天,M中学的地理实践小组测得正午太阳高度角约为35°,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M中学位于北京(40°N,116°E)的( )
A.东北方 B.东南方 C.西北方 D.西南方
2.冬至日这天上午九点,M中学举行升旗仪式,此时旗杆影子指向( )
A.操场球门A B.排球场 C.操场球门B D.篮球场
2008年3月24日当地时间20:30~21:30,全球近150个国家和地区的7000多座城镇陆续熄灯1小时,参加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倡导的“地球一小时”活动。读图回答下题。
3.当悉尼(151°E)开始活动时,世界时间为( )
A.24日10:26时 B.24日10:34时
C.25日20:30时 D.24日10:30时
4.当图中“今天”为3月24日时( )
A.没有城镇参加“地球一小时”活动
B.大多城镇参加了“地球时一小时”活动
C.仅少数城镇参加了“地球一小时”活动
D.所有城镇参加了“地球一小时”活动
读某地房屋二至日时的正午太阳光照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该地可能位于( )
A.南非 B.刚果盆地 C.中亚 D.菲律宾
6.只从地球运动的角度考虑,图示住宅建筑设计对室内光热的影响有( )
①自冬至到春分,正午室内的光照面积逐渐增大
②有利于减少室内能源消耗
③有利于夏季遮阳,冬季采光
④自春分到夏至,正午屋檐的遮阳作用逐渐增强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下图为我国某河流上游部分河段年平均气温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影响该流域年均温等值线分布的主要因素( )
A.纬度 B.地形 C.洋流 D.海陆位置
8.该河流最适于梯级开发的河段是( )
A.①以西 B.③以北 C.②③之间 D.①②
冬季,青藏高原阻挡低空西风急流,使之分为南、北两支急流,北支急流经我国西北、华北、东北和华东等地区流向太平洋;南支急流流过青藏高原南侧后转变成温度较高、湿度较大的西南气流,影响四川、贵州、云南、华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冬季青藏高原对中国气候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南支气流促使江淮地区形成准静止锋 B.北支气流促使西北地区降水量的增加
C.气压带风带移动使低空西风急流北移 D.高原气温低形成冷高压使冬季风增强
10.分析影响冬季中国温带气旋路径偏东的主要因素是( )
A.西风 B.植被 C.副高 D.地形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K城海拔1048米。这里的人们发现夏季整夜天并不完全黑下来的“白夜”现象。冬季常出现一种神奇的气流,能使厚达10厘米左右的积雪在一天之内融化,因此称之为“吃雪者”。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吃雪者”形成的原因是( )
A.暖流流经,增温增湿 B.位于西风背风坡,气流下沉
C.暖锋过境,气温升高 D.反气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12.该地夏季可以看到“白夜”现象的原因是( )
A.海拔高 B.纬度高,有极昼现象 C.大气散射作用 D.晴天多,光照充足
风向对珊瑚的生长有着明显的影响,上风向有丰富的饵料和氧气,所以珊瑚生长较快且密集。下图为我国南沙群岛部分珊瑚岛礁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该地夏季的盛行风向最可能为( )
A.西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东南风.
14.该地夏季盛行风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A.海陆热力差异 B.气压带风带移动
C.海底地势起伏 D.人类活动的干预
15.当图中珊瑚朝东北方向生长较快时( )
A.海口正午物影朝北 B.圣地亚哥气候温和多雨
C.南京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D.南沙群岛易受寒潮影响
下图示意某大洲某月份大气环流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该月份最有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
A.澳大利亚东北部地区降水稀少 B.马达加斯加岛西侧草木枯黄
C.巴西高原大部分地区草木茂盛 D.马来群岛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
17.该大陆赤道附近东部与西部气候差异显著,根本原因是大陆东部( )
A.常年受信风带控制降水少 B.多裂谷分布,焚风效应显著
C.常年受沿岸寒流影响降水少 D.地势较高对流运动不显著
霜冻,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农业气象灾害,是指空气温度突然下降,地表温度骤降到0°C以下,使农作物受到损害,甚至死亡的现象。下图为我国某地连续四天的霜冻线位置变动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8.此次霜冻出现的月份最可能是( )
A.1月 B.4月 C.6月 D.8月
19.导致12~14日霜冻线移动的最主要天气系统是( )
A.气旋 B.准静止锋 C.冷锋 D.暖锋
20.影响此次霜冻线变化出现东西差异的关键因素是( )
A.地形 B.海陆位置 C.纬度 D.大气环流
下图为某区域的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1.图中①②③④四处地理事物形成的先后顺序可能是( )
A.①②③④ B.④②③① C.②③①④ D.③②④①
22.甲乙两处地下水不能相互共通的影响因素是( )
A.岩性差异 B.地势差异 C.岩浆侵入 D.断层发育
鄂西南山区某地2016年11月由于冷锋过境带来降水,并逐渐由降雨向降雪转变,持续时间较长。下图示意本次降水过程的天气要素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8日下午由降雨转向降雪主要是因为( )
A.冷气团持续侵袭 B.上升气流增强
C.降水量波动上升 D.水汽含量下降
24.推测冷锋过境开始的时间大约是在( )
A.7日14时~20时 B.7日20时~8日02时
C.8日08时~14时 D.9日08时~14时
25.与8日相比,9日( )
A.气温下降明显 B.平均风速较大 C.空气质量较差 D.午后对流较强
开都河流经巴音布鲁克草原时,九曲十八弯,日落时会出现九个落日倒影的奇景。下图为开都河上的落日倒影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26.该地形成“九曲十八弯”河道形态的原因是( )
A.流水堆积作用 B.流水下蚀作用 C.冰川堆积作用 D.流水侧蚀作用
27.该河段河道弯曲但没有实施裁弯取直工程的原因主要是( )
A.维护河流的生态调节能力 B.洪水危害大,航运价值低
C.保留自然奇观,发展旅游 D.自然环境恶劣,施工难度大
横断山区生长有大量野生仙人掌,这些仙人掌会长成数米高的“大树”,汇聚成林,绵延分布,为矮岩羊等野生动物提供食物和水分。矮岩羊的活动高峰期在清晨和黄昏,它是雪豹等大型食肉动物的捕食对象。下图示意横断山区某河谷垂直自然带分布及仙人掌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8.仙人掌所在自然带最可能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9.横断山区仙人掌的生态效应表现在( )
A.简化河谷生态系统 B.分割动物活动空间
C.利于野生动物生存繁衍 D.有效增加河谷降水
30.仅考虑藏匿气味行踪,晴朗的清晨怒江河谷雪豹靠近矮岩羊群伺机捕食的最佳路线是( )
A.走下坡路线 B.走上坡路线 C.向北走 D.向南走
青塘盆地位于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西南部。盆地两侧山体发育不对称,北侧山体高大,地下水补给丰富。盆地周围地下水源源不断地向盆地汇集,在向斜轴部形成顶底均是灰岩的承压含水层,并在向斜槽部附近以泉的形式集中排泄。下图为青塘盆地补给区、径流区与排泄区示意图。据此完成问题。
31.青塘盆地的主要成因是( )
A.背斜顶部张裂,岩层风化成洼地 B.岩层受挤压,地壳断裂下陷
C.地下溶洞发育,岩层坍塌成洼地 D.中部岩层新,岩层侵蚀严重
32.该盆地排泄区岩溶地貌发育,主要影响因素有( )
①灰岩发育 ②地下水循环活跃 ③地势起伏大 ④多断层发育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3.该盆地向斜槽部附近多上升泉的主要原因是( )
A.断层发育,地表岩层破碎 B.地势低平,地下水补给量丰富
C.基岩致密,承压含水层厚 D.泥沙沉积较厚,地下水压力大
第Ⅱ卷(共XX分)
二、综合题(共0分)
34.下图为5月某日地球晨昏线(图中M线)分布,其中P点为晨昏线与80°N纬线圈的切点,甲、乙为晨昏线与不同纬线圈的交点。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在图中用绘出夜半球。(2分)
(2)当日北极点附近出现____(填“极昼”或“极夜”)现象,图中的M线____为(填“晨”或“昏”)线;甲地位于地球五带中的____带。(6分)
(3)此时甲地的地方时为________时。此时太阳直射坐标____________。(4分)
(4)淄博该日后3个月内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趋势____________。(2分)
3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爪哇岛人口稠密,是印度尼西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塞梅鲁火山1818年以来发生过55次喷发,当地时间2021年12月4日,该火山发生剧烈喷发,喷出的巨大浓烟高达12000m,成吨的火山灰被抛向空中,火山灰富含钾、钙、镁、铁等矿物质。图1为芝马努河流域示意图,图2为该流域降水柱状图。
(1)简述火山喷发对该地自然环境的影响。(10分)
(2)描述芝马努河流域降水季节变化特征,试分析原因。(10分)
选择题答案
1D 2B 3D 4A 5C 6D 7B 8D 9D 10A 11B 12C 13B 14B 15A 16B 17D 18B 19C 20A
21C 22C 23A 24A 25D 26D 27C 28A 29C 30B 31B 32A 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