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试卷
班级 姓名 成绩
【基础与积累】
一、读拼音写词语。(8分)
wū yán hú dié lí bɑ máo wū
xiān xì wèi jiè shuài lǐnɡ bà qì
二、选择。(3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和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应和(hè) 鸡冠(ɡuān) 杂兴(xīnɡ) 甜蜜
B.卜落(bo) 住宿(sù) 高耸(sǒnɡ) 闪烁
C.倘若(tǎnɡ) 亡赖(wú) 朴素(pǔ) 照例
D.剥皮(bāo) 绮丽(qí) 锄地(chú) 奇幻
2.下列对课文中的一些语句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从“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这句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天窗给孩子们带来的快乐。
B.“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喜欢懒散的孩子。
C.从“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我们可以感受到乡下人家的美。
D.“啊,地上草如茵,两岸柳如眉,三月桃花水,叫人多沉醉”,这句话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对桃花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下面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B.地上草如茵,两岸柳如眉。
C.三月的桃花水,舞动着绮丽的朝霞。
D.那纤细的低语,是在和刚刚从雪被里伸出头来的麦苗谈心。
三、给下列加点词语选择恰当的解释。(7分)
【朴素】A.朴实,不浮夸,不虚假;B.(生活)节约,不奢侈;C.(颜色、式样等)不浓艳,不华丽。
①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 )
②他创作的这首诗用朴素的语言表达了真挚的情感。( )
③老红军张爷爷一直过着艰苦朴素的生活。( )
【锐】A.感觉灵敏;B.快或尖(指刀枪的锋刃),跟“钝”相对;C.骤,急剧;D.锐气,勇往直前的气势。
④解放军百万雄师锐.不可当。( )
⑤小小的天窗会使你的想象锐.利起来!( )
⑥这把匕首非常锐.利。( )
⑦受疫情影响,当地游客数量锐.减。( )
四、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空。(3分)
虽然……但是…… 即使……也……
倘若……就…… 不论……都……
1.( )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衣,它们( )从不吃惊。
2.他们的屋后( )有一条小河,你( )会见到一群鸭子游戏水中。
3.乡下人家,( )什么时候,( )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五、把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完成练习。(11分)
( )( )林立 车( )马( ) 灯火( )( )
炊烟( )( ) 依( )傍( ) ( )( )相闻
北京是一座繁华的大都市,到处_____________,笔直的道路上_____________。每当夜幕降临,整座城市_____________,成了灯的海洋。市郊的古村落长峪城村却是完全不同的景象,这里_____________,土地肥沃。宁静的村落,农舍四散,_____________。
六、选字填空。(4分)
【帐 账】( )篷 ( )号 ( )本 蚊( )
【藉 籍】书( ) 户( ) 枕( ) 蕴( )
七、按要求写句子(10分)
1.这么美的风景,怎能不令人陶醉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不同的意思用“和谐”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用自己的话说说句子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一次我估计可能去游庐山。(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八、日积月累。(8分)
卜算子·咏梅
风雨送春归,_____________。已是悬崖百丈冰,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补充词句。(4分)
2.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___,“卜算子”是________,“咏梅”是词的________。词的最后一句中加点的“她”指的是________。(2分)
3.这首词不仅写出了梅花______________的俏丽身姿,更突出了她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风貌。(2分)
九、课文回顾。(8分)
1.《四时田园杂兴》是南宋著名诗人___________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田园诗,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部分。《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这一首写出了___________(季节)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形有色。题目中的“兴”读作___________,“杂兴”是指___________。
2.《乡下人家》通过描绘___________、栽花种竹、鸡群觅食、鸭子戏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画面,表现出乡下人家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___________。
十、综合实践。(3分)
请将下面这则通知转述给爸爸妈妈。
通知
因管道维修,小区于明天上午8∶00至下午6∶00 停止供水。请各位业主提前做好储水准备。因停水给大家造成不便,敬请谅解。
物业管理处
2023年3月3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与鉴赏】
十一、课外阅读。(14分)
茶乡
①我的家乡坐落在杭州市郊区的青龙山脚下。它三面环山,一面靠水。每当春暖花开时节,山间那蜿蜒的小溪便潺(chán)潺地流入村前的青龙河中。
②村后,漫山遍野郁郁葱葱,(苍 仓)翠欲滴。那挺(拔 拨)的青竹,那嫩绿的茶树,相互掩映,编织成翡(fěi)翠般的绿衫。
③春天,茶农家家户户起早贪黑地摘春茶。姑娘们身背茶篓(lǒu),迎着朝霞,踏着晨露,(寻 巡)回在茶树旁。她们那灵巧的双手不停地上下飞舞,时而如小鸡啄米,时而如彩蝶翩翩起舞,时而又如钢琴家娴(xián)熟地演奏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一大捧一大捧鲜嫩的茶叶装进了背篓。她们那五彩的衣裳点缀着明丽柔和的绿色海洋,引得那小蜜蜂看花了眼,忙着追逐那不断晃动着的花朵。
④太阳升上了头顶,露珠不知什么时候悄悄地隐没了身子。背篓快满了,只听见此起彼伏的山歌在山坡上回荡。小鸟争先恐后,像开赛歌会似的在枝头叽叽喳喳,空气中弥(漫 慢)着早茶的清香,沁(qìn)人心脾,令人陶醉。
⑤落日的余晖映红了天空,小鸟归巢了,晚霞也回家了。村里家家户户的烟囱冒出缕缕青烟。崎岖的山路上晃动着姑娘们的衣衫,小扁担嘎吱嘎吱地响着。她们把一担担新茶挑下山坡,焙(bèi)制成驰名中外的龙井茶。
⑥每当我品尝香醇(chún)的茶水时,我心中便涌起阵阵乡思……
1.用“√”在文中括号里选择合适的汉字。(2分)
2.认真读文章,用“ ”在文中画出一个拟人句。(2分)
3.“沁人心脾”在文中的意思是( )(2分)
A.闻到空气中早茶的清香使人感到舒适。
B.欣赏了美好的诗文、乐曲等给人以清新、爽朗的感觉。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中,作者说姑娘们采茶的动作像小鸡啄米、彩蝶翩翩起舞、钢琴家演奏钢琴曲。连用三个“时而”,让我们充分感受到采茶姑娘采茶的动作非常优美娴熟。(2分)
5.短文第①、②段主要描写了家乡优美的自优美的然环境。(2分)
6.从短文第⑥段中,我们可以感受到( )(多选)(2分)
A.作者对家乡龙井茶的喜爱之情。
B.作者对家乡的眷恋与思念之情。
C.对于作者来说,龙井茶就是家乡的象征。
D.作者建设家乡的强烈愿望。
7.请你帮作者给家乡的龙井茶设计一句广告语。(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创意与表达】
十二、习作。(20分)
在你的家乡,肯定有许多迷人的风景,例如:美丽的小村庄、热闹的街市……请选择你喜爱的某处风景写一写。
参考答案
一、屋檐 蝴蝶 篱笆 茅屋纤细 慰藉 率领 霸气
二、1.C 2.B 3.B
三、①C ②A ③B ④D ⑤A ⑥B ⑦C
四、1.即使 也 2.倘若 就 3.不论 都
五、(高)(楼)林立 车(水)马(龙) 灯火(辉)(煌)
炊烟(袅)(袅) 依(山)傍(水) (鸡)(犬)相闻
高楼林立 车水马龙 灯火辉煌 依山傍水 鸡犬相闻。
六、(帐)篷 (账)号
(账)本 蚊(帐)
书(籍) 户(籍)
枕(藉) 蕴(藉)
七、1.这么美的风景,令人陶醉。
2.示例(1)卧室里的家具和墙壁的颜色十分和谐。
(2)这段时间,小区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和谐了。
3.示例:含有醉意的吴地方言,听起来温柔又美好,那满头白发的老翁和老妇是谁家的呀?
4.示例:这一次我可能去游庐山。
八、1.飞雪迎春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2.毛泽东 词牌名 题目 梅花
3.凌寒开放 不畏严寒、谦虚奉献
九、1.范成大 夏季 xìng 随兴而写的诗
2.瓜藤攀架 门前晚餐 秋虫夜吟 热爱
十、示例:明天小区管道维修,上午8∶00至下午6∶00要停水。我们要提前储备些水
十一、
1.2.示例:小鸟争先恐后,像开赛歌会似的在枝头叽叽喳喳。
3.A
4.小鸡啄米 彩蝶翩翩起舞 钢琴家演奏钢琴曲 优美娴熟
5.家乡优美的自然环境
6.ABC 7.示例:山好水好,茶更好。
十二、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