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7.1.1勾股定理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7.1.1勾股定理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7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1-13 12:13: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7.1 勾股定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7.1 勾股定理》第1课时.
教材分析:
勾股定理是学生在掌握了直角三角形有关性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在学习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勾股定理是直角三角形的一条非常重要的性质,是几何中最重要的定理之一,它揭示了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可以解决直角三角形中的计算问题,是解直角三角形的主要依据之一。勾股定理的探索和证明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是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质的载体,它在数学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勾股定理是数与形结合的优美典范。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认知水平来看,八年级的学生逻辑思维还是比较薄弱的,但是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观察、归纳、探索和推理的能力。因此本节课需要通过形象直观的图形去感受发现新知识。在小学,他们已经学习了一些几何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包括割补法),但运用面积法和割补法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还远远不够,因此我采用直观教具、学具,多媒体演示等手段,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化难为易,深入浅出,让学生感受学习知识的乐趣。
教学目标分析: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中对勾股定理部分提出如下要求:
在研究图形性质和运动等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在多种形式的数学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经历从不同角度寻求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探索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并能运用它们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依据对课标、教材及学生的认知特点,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勾股定理的文化背景,经历探索发现并验证勾股定理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勾股定理的探索过程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体会数学思维的严谨性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发展形象思维。同时,在探究活动中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勾股定理发展历史的了解,尤其是对中国古代数学家对勾股定理的研究,使学生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学习热情。
教学重点:
经历探索和证明勾股定理的过程。
教学难点:
通过计算面积的方法探索勾股定理及简单应用。
教学策略分析:
勾股定理是学生在已经掌握了直角三角形有关性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
生对几何图形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已初步形成。学生对从一般直角三角形中找出存在的面积关系可能有难点,所以,我采用探究发现式的教学方法,通过观察、计算、多媒体辅助演示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另外,学生在通过拼图验证勾股定理的探究环节中可能会难以突破,因此,在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我会积极引导,同时采取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的方式,让学生体会从特殊到一般与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让学生在主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获取知识,掌握方法。
教学工具:
直角三角形纸板、多媒体。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课件展示宇宙星系、外星人图片。
同学们,宇宙浩瀚无边,有着无数的星球和星系,在这茫茫的宇宙中,有外星人存在吗?如果有的话,你准备怎么和外星人沟通呢?你是说“你好”还是说“hello”,好像外星人听不懂。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就曾建议用下面这个图来跟外星人联系,这个图反映的就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勾股定理。(板书课题)
新知探究。
探究活动。
课件展示以下方格图,引导学生观察发现。
教师提问:假设图中每个小方格的边长为1,那么三个正方形的面积分别为多少?他们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学生很快就能发现三个正方形的面积分别为:1,1,2,它们的面积关系为:1+1=2. 即两个小正方形的面积之和等于大正方形的面积,表示成边长的平方的形式为1 +1 =()
引导学生观察:三个正方形的边长与中间直角三角形的三边有什么关系?
学生观察发现:三条边长刚好就是直角三角形三边的长度,其中1,1是直角边,是斜边,这也就意味着这个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具有这样的特殊关系:1 +1 =() ,用文字描述即为:这个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教师提问:所有的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都具有这种关系吗?可以再看下面这个例子。(课件展示以下方格图)
学生可以发现:图中两个较小正方形的面积分别为9和16,大正方形的面积用割补法可求出为25,9+16=25,说明这个三个正方形的面积也具有这种特殊关系,即两较小正方形的面积之和等于大正方形的面积,表示成边长的平方的形式为:3 +4 =5 ,而3,4,5刚好是中间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说明这个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也具有上面的关系,即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2,由探究活动得到猜想
同学们,经过上面的探究活动,我们能得到一个猜想:即对于任意一个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这个猜想对不对呢?这就需要我们进行证明了。
由拼图活动证明猜想
同学们,现在你们手中有4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纸板,它们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a,b,斜边为c,请拼一拼,想一想,算一算,然后与小组同学进行交流,最后写出你的证明过程。
请两位同学上台展示各自的证明方法:
证明方法1:
证明方法2:
归纳结论
教师:同学们,以上两位同学各自展示了他们的证明方法,从而证明了我们的猜想是正确的。这样我们就能得到一个普遍适用的结论,请你想一想,怎么用文字语言来描述这个结论呢?
学生: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教师:怎么用几何语言来表述呢?
学生:在Rt△ABC中,若∠C=90°,则,a +b =c
教师:同学们,这个结论就是勾股定理。
了解古人发现探究勾股定理的历史
课件播放一段小视频,介绍勾股定理的发展历史,尤其是中国古人对勾股定理的研究。
三、学以致用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呢?
学生踊跃发言,教师总结归纳。
五、布置作业
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除了我们今天学的这两种以外,还有没有其他的证明方法呢?请课后查阅资料,选择你感兴趣的一两种方法,在下堂课上与同学们一起交流。
板书设计:
勾 股 定 理
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a,b,
斜边长为c,那么a +b = c 。
教学目标检测: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数学家曾经建议用蕴含勾股定理的图形作为跟外星人联系的信号的小故事导入,从而引出数学问题,达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在授课过程中,带领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数学家对勾股定理的研究历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从而培养学生自强、爱国的情感态度。
其次,充分利用合作与探究,本节课探索勾股定理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上课前我让学生准备了一些全等的直角三角形纸板,在探索过程中,充分引导学生动手、拼图、观察、计算、再辅之以多媒体动画演示,使学生发现“勾股定理”,并探索不同的证明方法。学生在整个探索过程中体会到发现“勾股定理”的快乐,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合作交流能力。
当然,本节课的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教材还没完全吃透,课堂把握不是很到位等,在后面的教学中还需要不断钻研教材,提高课堂的掌控能力。